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於前日發布後,「二孩」已成為一個在人們舌尖滾動頻率最高的熱詞。公報一出,去醫院諮詢二孩生育或「喚醒」冷凍胚胎的夫婦驟增。
人們在奔走相告之餘,除了互相詢問「你生嗎」之外,問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什麼時候落實?會有多少人從新政策中受惠?預計有多少非獨生夫婦實際生育?人口會激增嗎?會造成社會資源競爭白熱化嗎?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為了解答這「十萬個」問號,本報記者從各個角度進行全方位解讀。
據悉,實現「全面二孩」,廣州將有107.5萬女性可生二孩,廣東一年最多可增30萬出生人口。
統籌/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羅樺琳、伍仞、劉曉星、黃蓉芳 通訊員穗衛宣
獎懲
違法生育,照罰不誤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紹,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提倡的是按政策生育。對自願生育一個孩子的夫妻,不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等相關獎勵優待政策。之前已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繼續按規定的條件、標準、年限,享受各項計劃生育獎勵優待政策。
廣東:嚴格依法 儘快落地
具體到廣東,省衛計委表態,堅決擁護中央決定,將嚴格按照國家部署和要求,依照法定程序,積極推動,爭取「全面二孩」政策儘快在廣東落地實施。「單獨二孩」的實施,是在全會決定後4個多月。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認為,廣東可以爭取更快一點,「全面二孩」受惠人群面更廣,部分人群可能面臨高齡生育,迫切性更強。
董玉整認為,計生政策調整後,重在調整50%人口在珠三角、老年化、少子化、家庭結構不夠穩定等人口發展問題。以後,執行計生政策,會儘量避免侵權、危害母體健康、粗暴執法、亂收社會撫養費等,但不合條件、生三孩等違法生育行為,「罰款」還得交。
湖南: 已懷二孩 不再罰款
不過,昨日湖南省衛計委表示,在中央五中全會公報公布後到湖南省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前,不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孩子的,不作實質性處理。其中,不符合湖南省現行生育政策的夫婦已經懷孕第二個子女的,可以生育,不要求落實補救措施。中央五中全會公報公布前,不符合《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的再生育條件違法生育二孩,已經處理的,原處理決定繼續有效;未作處理的,將根據生育行為發生時的法規政策依法處理。
教育
優質學位,更趨緊張
記者了解到,在廣州,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學位都能基本滿足,但是廣州的小學學位供求存在結構性失調,家長們趨之若鶩的優質學位存在著嚴重的供需不平衡。教育界人士分析,如果家長們對於「名校」的追捧不變,那麼伴隨著「二孩」的全面放開,這一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
市人大代表、龍口西路小學校長尚國銀告訴記者,該校今年一年級招生635人14個班,全校三個校區共計2986人,共計68個班,比實際規模48個班超出了20個班。師生比例為1:19,缺編20人。尚國銀說:「原本龍口西路小學午休是有床位的,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幸福。可現在午休人太多,床位保證不了,部分孩子只能趴桌子睡了。」
尚國銀稱,目前該校有1600多名學生在校午休,睡床和趴桌子的比例為6:4。「不要說放開二孩了,就是在5年後,學生人數按照學校現在的規模也是肯定無法容納的」。
在放開單獨二孩時,為了應對該政策的影響,不少區縣教育部門在招生的戶籍政策上已作調整。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從去年開始,在小學入讀指南上,新增了「符合計劃生育二孩政策的也可按地段生入讀」的規定。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只要符合政策,不管是多少個子女,地段學校都會接收。
數據
廣東超八成夫妻願且只願生兩個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到底會有多少人受惠?
省衛計委副主任陳義平認為,此次「全面二孩」受惠人群理論上是「雙非」獨生組建的家庭。尤其是很多從農村考學進入城市工作的60後、70後,本身是「非獨」,與另一「非獨」結合,不在農村之前生不了二孩。
2015年度廣州市計劃生育統計報表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廣州市戶籍人口已婚育齡婦女總1653467人,其中無孩夫婦153923人,一孩夫婦920758人。也就是說,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後,廣州市戶籍人口已婚育齡婦女中,除去已有兩孩或以上的,還有總共約107.5萬人符合政策,可以積極造人生二孩,佔已婚育齡婦女的65%。而在常住人口中,已婚育齡婦女總數3014323人,其中無孩夫婦278527人,一孩夫婦1465361人。
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介紹,前期的初步調研有了結論,廣東目前全省常住人口1.07億人,估計「全面二孩」後,廣東會迎來一段時期內的生育小高峰。初步估計數據是,以2016年正式實施為計,當年因「全面二孩」新政而新增出生人口約18萬,2017年可能超過30萬,2018年則初估是29萬左右,此後將進入逐年增量、增幅下降期。
值得注意的是,「單獨二孩」似乎並未導致生育意願大幅增加。2014年廣州戶籍人口已婚育齡婦女163.04萬,摸查發現符合「單獨二孩」條件的約15萬人,但截至2015年5月底僅30614對夫妻提出二孩申請,佔比約兩成。
或許,「全面二孩」帶來的結果更為積極。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透露,據調研組對省內5000多符合「全面二孩」條件的夫婦調查,初步數據是83%~85%願意且只願意生兩個,其餘百分之十幾的人,只願生一個或不生,而願意生三個或以上的非常少。其中,30~39歲女性的生育意願最為迫切,而超過40歲人群因顧慮更多,而且有意願也不一定有實際生育行動。
廣東省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處今年8月也對省內育齡婦女生育意願進行調查,分析後指出,在各類家庭中,已婚婦女生育願望差異較大:有配偶未生育的婦女中,75.85%有生育的打算;家庭中僅有一個孩子的婦女,37.91%有繼續生育的願望。其中,只有一個女孩的家庭中,婦女有再生育願望的達48.34%,再生育意願十分強烈。同時,家庭中只有一男孩的婦女,選擇再生育的比例只有31.95%。
手續
不用審批,只需登記
2013年11月出臺的「單獨二孩」,需要提交資料進行申請,獲批後才能懷孕、生育,「全面二孩」會不會也沿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10月30日答記者問時稱,「全面二孩」不會沿用審批制度,一孩生育登記已在全國實行,新政實施後,全國將進一步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取消二孩審批,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戶口所在地或現居住地辦理登記。具體登記辦法由各省(區、市)制訂。而別的符合規定條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一孩、二孩登記,在於準確掌握生育信息,重點加強優生優育、避孕節育、婦幼健康的諮詢指導,落實免費的衛生計生服務項目。
這也意味著,隨著「全面二孩」的實施,「單獨二孩」審批制也將終結。在廣東,「單獨」夫婦申請生育二孩,僅憑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和計劃生育服務證,4個證一站式辦理全部手續,無需再開證明和蓋章。這樣的便利在新政下更便利——不用申請和審批,登記一下就好了。
職業
育齡婦女,求職更難
對於女性來說,這一政策也可能是「雙刃劍」。有婦女權益保障專家稱,在相關保障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一政策不僅會給在職女性帶來壓力,另外也在無形中大大提高了育齡婦女的求職門檻。
長期關注女性權益保障的法律工作者王女士認為,對於生二孩的女性來說,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恢復時間更長;另一方面要同時照顧兩個孩子,體力與精力上要付出更多。產假不增反減,壓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新政出臺後,企業聘請女性成本更高,這也間接導致未婚未育女性可能更難找到工作。
「全國範圍來說,企業聘請女性,要承擔女性兩個生育期的停工成本,加起來至少一年。對於一些特別注重效益的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相比之下,男性就業不存在這個問題。就廣州來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廣州市職工生育保險實施辦法》,將生育保險的負擔轉嫁給企業,一定也會影響到女性個人就業」。而由於存在舉證難的問題,女性在遇到就業歧視時,也很難拿到證據向有關部門投訴。
還有法律界人士認為,現行法律框架規定的女職工的福利,大多是由企業承擔,這使得企業傾向於少招或不招女職工,尤其是已婚未育或臨近育齡的女性。高達數十天的產假負擔一旦轉移到企業,必然會進一步強化女性的求職難度、惡化了女職工的處境。如果真要保護女性,保障政策不僅要承擔女職工生育津貼、假期工資等,還應給企業補貼,鼓勵企業招聘有生育可能的女性。
保險
生育保險,開始告急
有在備孕二孩的媽媽提出,既然國家鼓勵按政策生育二孩,那麼二孩能否參考以往獨生子女獎勵多休產假?對此,在一家銷售企業擔任人力資源總監的李女士就坦言「矛盾」,作為女性的她也希望能夠延長產假,但員工休產假,企業面臨用人和財務兩重壓力。李女士認為,「全面二孩」政策,也需要生育保險待遇跟上,否則企業成本很大。
不過目前各地生育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參差。北京、廣州等地在今年都出現基金支出大增的情況。
今年8月廣州市人社局工傷和生育處的負責人也向媒體透露,生育保險基金的結餘僅能支撐5個月左右的待遇發放,生育保險繳費率已經沒有下調空間。他指出,全市參保的外來工已達138萬人,大多處於生育年齡。此外,廣州去年實行單獨二孩政策以來,已有300多人享受了生育保險政策,但申報的人數達3萬人以上,根據測算,在未來3~5年中,廣州每年享受單獨二孩政策生育的人數將達到12000人,預計生育保險基金為此將支出近4億元,上述兩項對於生育保險基金造成較大的支付壓力,難以承受額外的待遇負擔。
今年10月廣州市實施新的生育保險政策,當中就取消了獨生子女獎勵產假、晚婚晚育獎勵產假的生育津貼,改由企業埋單。當時的解釋是沒有上位法要求,生育保險基金支付上述的生育津貼。
風險
高齡產婦
務必小心
記者從廣醫三院獲悉,這兩天來,來醫院諮詢二孩生育的人數驟增,而來該院生殖醫學中心「喚醒」冷凍胚胎的夫婦也增加不少。
作為地方計生專家,廣東省計生科研所副所長鄭立新直言,無比擔憂政策對出生缺陷防控的衝擊,因為最受惠的人群是60後、70後。最年輕的60後已經47歲,最小的70後已37歲,鄭立新坦言,雖然對於新政人們依然討論60後、70後還生不生,但事實就是這兩代人早已錯過最佳生育年齡,一旦生育將帶來系列問題。
並不是說高齡不可生二孩,鄭立新建議,要百分百落實孕前檢查,查清不宜懷孕的因素,改善後再懷孕生育。在懷孕後,務必堅持持續的產前篩查,及時診斷中止可能有缺陷的胎兒。一孩剖腹產者,後期更要嚴密監測懷孕狀況。
生育力低、生育年齡快過,讓高齡媽媽更著急懷二孩,鄭立新提醒,生殖科學很奇特的一點,心理非常影響受孕機會,只有在心情放鬆、心態良好時,懷孕才變得容易,反之越急內分泌越亂,抑制排卵而導致難孕。
60後70後生二孩
不看這些不得了!
年齡大風險大
60%在35歲以上,生育風險增大
60後70後要小心
生育力只剩下30%左右
易患疾病: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妊娠症候群,還有甲狀腺功能等慢性器官損害;生出來的二孩出生缺陷率高。
生育能力直線下降
35歲女性生育力比25歲下降一半,45歲則比25歲下降超過七成。
濫用「多仔丸」危害大
「多仔丸」是最常見的促排卵藥物,對母體危害特別大,讓女性卵巢早衰;一旦私自促排卵,卵泡量上來了可卵泡發育不良,再加上老化引起的染色體不分離現象,後果將是生出染色體異常或其他缺陷的新生兒。
生懷二孩前,先考慮3個問題:
1.萬一出現「媽媽和女兒一起生孩子」的奇特現象,你能不能接受。
2.家庭裡的第一個寶寶,能否接受二孩的到來。
3.母嬰的身體健康狀況,高齡產婦懷二孩最常見的問題是,極易出現受孕難、流產易、出生缺陷高發、妊娠合併症併發症多、難產率增高的狀況。
生懷二孩前,要接受的檢查:
1.地貧:除常規孕檢,在廣東地區,必須做地貧基因篩查。「如果夫妻雙方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第一胎已經做產前診斷,第二胎肯定要做的」。
2.B肝:如果準媽媽是B肝病毒攜帶者,建議做肝功能檢查,對肝臟功能做進一步評估。
3.第三個比較特殊的就是檢查「疤痕子宮」。
生懷二孩前,要進行的訓練:
無論頭胎採用何種分娩方式,懷孕和分娩過程中都會使得盆底功能受損。尤其是30歲以上,已經生育的女性,要想懷二孩,首先得做好盆底肌肉康復訓練。
【廣州日報視頻街訪節目】
童言無忌:父母生二孩你樂意嗎?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正式出臺。在今年早些時候,本報音視頻部就做了一次廣州的街頭訪問,訪問的對象是兒童,問題包括:「你父母生二孩你願意嗎?」「如果父母生二孩,需不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等等,孩子們的回答很精彩。掃描二維碼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