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百萬女性 符合二孩新政

2020-12-22 搜狐網

  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於前日發布後,「二孩」已成為一個在人們舌尖滾動頻率最高的熱詞。公報一出,去醫院諮詢二孩生育或「喚醒」冷凍胚胎的夫婦驟增。

  人們在奔走相告之餘,除了互相詢問「你生嗎」之外,問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什麼時候落實?會有多少人從新政策中受惠?預計有多少非獨生夫婦實際生育?人口會激增嗎?會造成社會資源競爭白熱化嗎?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為了解答這「十萬個」問號,本報記者從各個角度進行全方位解讀。

  據悉,實現「全面二孩」,廣州將有107.5萬女性可生二孩,廣東一年最多可增30萬出生人口。

  統籌/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羅樺琳、伍仞、劉曉星、黃蓉芳 通訊員穗衛宣

  獎懲

  違法生育,照罰不誤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紹,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提倡的是按政策生育。對自願生育一個孩子的夫妻,不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等相關獎勵優待政策。之前已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繼續按規定的條件、標準、年限,享受各項計劃生育獎勵優待政策。

  廣東:嚴格依法 儘快落地

  具體到廣東,省衛計委表態,堅決擁護中央決定,將嚴格按照國家部署和要求,依照法定程序,積極推動,爭取「全面二孩」政策儘快在廣東落地實施。「單獨二孩」的實施,是在全會決定後4個多月。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認為,廣東可以爭取更快一點,「全面二孩」受惠人群面更廣,部分人群可能面臨高齡生育,迫切性更強。

  董玉整認為,計生政策調整後,重在調整50%人口在珠三角、老年化、少子化、家庭結構不夠穩定等人口發展問題。以後,執行計生政策,會儘量避免侵權、危害母體健康、粗暴執法、亂收社會撫養費等,但不合條件、生三孩等違法生育行為,「罰款」還得交。

  湖南: 已懷二孩 不再罰款

  不過,昨日湖南省衛計委表示,在中央五中全會公報公布後到湖南省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前,不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孩子的,不作實質性處理。其中,不符合湖南省現行生育政策的夫婦已經懷孕第二個子女的,可以生育,不要求落實補救措施。中央五中全會公報公布前,不符合《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的再生育條件違法生育二孩,已經處理的,原處理決定繼續有效;未作處理的,將根據生育行為發生時的法規政策依法處理。

  教育

  優質學位,更趨緊張

  記者了解到,在廣州,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學位都能基本滿足,但是廣州的小學學位供求存在結構性失調,家長們趨之若鶩的優質學位存在著嚴重的供需不平衡。教育界人士分析,如果家長們對於「名校」的追捧不變,那麼伴隨著「二孩」的全面放開,這一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

  市人大代表、龍口西路小學校長尚國銀告訴記者,該校今年一年級招生635人14個班,全校三個校區共計2986人,共計68個班,比實際規模48個班超出了20個班。師生比例為1:19,缺編20人。尚國銀說:「原本龍口西路小學午休是有床位的,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幸福。可現在午休人太多,床位保證不了,部分孩子只能趴桌子睡了。」

  尚國銀稱,目前該校有1600多名學生在校午休,睡床和趴桌子的比例為6:4。「不要說放開二孩了,就是在5年後,學生人數按照學校現在的規模也是肯定無法容納的」。

  在放開單獨二孩時,為了應對該政策的影響,不少區縣教育部門在招生的戶籍政策上已作調整。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從去年開始,在小學入讀指南上,新增了「符合計劃生育二孩政策的也可按地段生入讀」的規定。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只要符合政策,不管是多少個子女,地段學校都會接收。

  數據

  廣東超八成夫妻願且只願生兩個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到底會有多少人受惠?

  省衛計委副主任陳義平認為,此次「全面二孩」受惠人群理論上是「雙非」獨生組建的家庭。尤其是很多從農村考學進入城市工作的60後、70後,本身是「非獨」,與另一「非獨」結合,不在農村之前生不了二孩。

  2015年度廣州市計劃生育統計報表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廣州市戶籍人口已婚育齡婦女總1653467人,其中無孩夫婦153923人,一孩夫婦920758人。也就是說,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後,廣州市戶籍人口已婚育齡婦女中,除去已有兩孩或以上的,還有總共約107.5萬人符合政策,可以積極造人生二孩,佔已婚育齡婦女的65%。而在常住人口中,已婚育齡婦女總數3014323人,其中無孩夫婦278527人,一孩夫婦1465361人。

  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介紹,前期的初步調研有了結論,廣東目前全省常住人口1.07億人,估計「全面二孩」後,廣東會迎來一段時期內的生育小高峰。初步估計數據是,以2016年正式實施為計,當年因「全面二孩」新政而新增出生人口約18萬,2017年可能超過30萬,2018年則初估是29萬左右,此後將進入逐年增量、增幅下降期。

  值得注意的是,「單獨二孩」似乎並未導致生育意願大幅增加。2014年廣州戶籍人口已婚育齡婦女163.04萬,摸查發現符合「單獨二孩」條件的約15萬人,但截至2015年5月底僅30614對夫妻提出二孩申請,佔比約兩成。

  或許,「全面二孩」帶來的結果更為積極。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透露,據調研組對省內5000多符合「全面二孩」條件的夫婦調查,初步數據是83%~85%願意且只願意生兩個,其餘百分之十幾的人,只願生一個或不生,而願意生三個或以上的非常少。其中,30~39歲女性的生育意願最為迫切,而超過40歲人群因顧慮更多,而且有意願也不一定有實際生育行動。

  廣東省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處今年8月也對省內育齡婦女生育意願進行調查,分析後指出,在各類家庭中,已婚婦女生育願望差異較大:有配偶未生育的婦女中,75.85%有生育的打算;家庭中僅有一個孩子的婦女,37.91%有繼續生育的願望。其中,只有一個女孩的家庭中,婦女有再生育願望的達48.34%,再生育意願十分強烈。同時,家庭中只有一男孩的婦女,選擇再生育的比例只有31.95%。

  手續

  不用審批,只需登記

  2013年11月出臺的「單獨二孩」,需要提交資料進行申請,獲批後才能懷孕、生育,「全面二孩」會不會也沿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10月30日答記者問時稱,「全面二孩」不會沿用審批制度,一孩生育登記已在全國實行,新政實施後,全國將進一步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取消二孩審批,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戶口所在地或現居住地辦理登記。具體登記辦法由各省(區、市)制訂。而別的符合規定條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一孩、二孩登記,在於準確掌握生育信息,重點加強優生優育、避孕節育、婦幼健康的諮詢指導,落實免費的衛生計生服務項目。

  這也意味著,隨著「全面二孩」的實施,「單獨二孩」審批制也將終結。在廣東,「單獨」夫婦申請生育二孩,僅憑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和計劃生育服務證,4個證一站式辦理全部手續,無需再開證明和蓋章。這樣的便利在新政下更便利——不用申請和審批,登記一下就好了。

  職業

  育齡婦女,求職更難

  對於女性來說,這一政策也可能是「雙刃劍」。有婦女權益保障專家稱,在相關保障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一政策不僅會給在職女性帶來壓力,另外也在無形中大大提高了育齡婦女的求職門檻。

  長期關注女性權益保障的法律工作者王女士認為,對於生二孩的女性來說,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恢復時間更長;另一方面要同時照顧兩個孩子,體力與精力上要付出更多。產假不增反減,壓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新政出臺後,企業聘請女性成本更高,這也間接導致未婚未育女性可能更難找到工作。

  「全國範圍來說,企業聘請女性,要承擔女性兩個生育期的停工成本,加起來至少一年。對於一些特別注重效益的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相比之下,男性就業不存在這個問題。就廣州來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廣州市職工生育保險實施辦法》,將生育保險的負擔轉嫁給企業,一定也會影響到女性個人就業」。而由於存在舉證難的問題,女性在遇到就業歧視時,也很難拿到證據向有關部門投訴。

  還有法律界人士認為,現行法律框架規定的女職工的福利,大多是由企業承擔,這使得企業傾向於少招或不招女職工,尤其是已婚未育或臨近育齡的女性。高達數十天的產假負擔一旦轉移到企業,必然會進一步強化女性的求職難度、惡化了女職工的處境。如果真要保護女性,保障政策不僅要承擔女職工生育津貼、假期工資等,還應給企業補貼,鼓勵企業招聘有生育可能的女性。

  保險

  生育保險,開始告急

  有在備孕二孩的媽媽提出,既然國家鼓勵按政策生育二孩,那麼二孩能否參考以往獨生子女獎勵多休產假?對此,在一家銷售企業擔任人力資源總監的李女士就坦言「矛盾」,作為女性的她也希望能夠延長產假,但員工休產假,企業面臨用人和財務兩重壓力。李女士認為,「全面二孩」政策,也需要生育保險待遇跟上,否則企業成本很大。

  不過目前各地生育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參差。北京、廣州等地在今年都出現基金支出大增的情況。

  今年8月廣州市人社局工傷和生育處的負責人也向媒體透露,生育保險基金的結餘僅能支撐5個月左右的待遇發放,生育保險繳費率已經沒有下調空間。他指出,全市參保的外來工已達138萬人,大多處於生育年齡。此外,廣州去年實行單獨二孩政策以來,已有300多人享受了生育保險政策,但申報的人數達3萬人以上,根據測算,在未來3~5年中,廣州每年享受單獨二孩政策生育的人數將達到12000人,預計生育保險基金為此將支出近4億元,上述兩項對於生育保險基金造成較大的支付壓力,難以承受額外的待遇負擔。

  今年10月廣州市實施新的生育保險政策,當中就取消了獨生子女獎勵產假、晚婚晚育獎勵產假的生育津貼,改由企業埋單。當時的解釋是沒有上位法要求,生育保險基金支付上述的生育津貼。

  風險

  高齡產婦

  務必小心

  記者從廣醫三院獲悉,這兩天來,來醫院諮詢二孩生育的人數驟增,而來該院生殖醫學中心「喚醒」冷凍胚胎的夫婦也增加不少。

  作為地方計生專家,廣東省計生科研所副所長鄭立新直言,無比擔憂政策對出生缺陷防控的衝擊,因為最受惠的人群是60後、70後。最年輕的60後已經47歲,最小的70後已37歲,鄭立新坦言,雖然對於新政人們依然討論60後、70後還生不生,但事實就是這兩代人早已錯過最佳生育年齡,一旦生育將帶來系列問題。

  並不是說高齡不可生二孩,鄭立新建議,要百分百落實孕前檢查,查清不宜懷孕的因素,改善後再懷孕生育。在懷孕後,務必堅持持續的產前篩查,及時診斷中止可能有缺陷的胎兒。一孩剖腹產者,後期更要嚴密監測懷孕狀況。

  生育力低、生育年齡快過,讓高齡媽媽更著急懷二孩,鄭立新提醒,生殖科學很奇特的一點,心理非常影響受孕機會,只有在心情放鬆、心態良好時,懷孕才變得容易,反之越急內分泌越亂,抑制排卵而導致難孕。

  60後70後生二孩

  不看這些不得了!

  年齡大風險大

  60%在35歲以上,生育風險增大

  60後70後要小心

  生育力只剩下30%左右

  易患疾病: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妊娠症候群,還有甲狀腺功能等慢性器官損害;生出來的二孩出生缺陷率高。

  生育能力直線下降

  35歲女性生育力比25歲下降一半,45歲則比25歲下降超過七成。

  濫用「多仔丸」危害大

  「多仔丸」是最常見的促排卵藥物,對母體危害特別大,讓女性卵巢早衰;一旦私自促排卵,卵泡量上來了可卵泡發育不良,再加上老化引起的染色體不分離現象,後果將是生出染色體異常或其他缺陷的新生兒。

  生懷二孩前,先考慮3個問題:

  1.萬一出現「媽媽和女兒一起生孩子」的奇特現象,你能不能接受。

  2.家庭裡的第一個寶寶,能否接受二孩的到來。

  3.母嬰的身體健康狀況,高齡產婦懷二孩最常見的問題是,極易出現受孕難、流產易、出生缺陷高發、妊娠合併症併發症多、難產率增高的狀況。

  生懷二孩前,要接受的檢查:

  1.地貧:除常規孕檢,在廣東地區,必須做地貧基因篩查。「如果夫妻雙方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第一胎已經做產前診斷,第二胎肯定要做的」。

  2.B肝:如果準媽媽是B肝病毒攜帶者,建議做肝功能檢查,對肝臟功能做進一步評估。

  3.第三個比較特殊的就是檢查「疤痕子宮」。

  生懷二孩前,要進行的訓練:

  無論頭胎採用何種分娩方式,懷孕和分娩過程中都會使得盆底功能受損。尤其是30歲以上,已經生育的女性,要想懷二孩,首先得做好盆底肌肉康復訓練。

  【廣州日報視頻街訪節目】

  童言無忌:父母生二孩你樂意嗎?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正式出臺。在今年早些時候,本報音視頻部就做了一次廣州的街頭訪問,訪問的對象是兒童,問題包括:「你父母生二孩你願意嗎?」「如果父母生二孩,需不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等等,孩子們的回答很精彩。掃描二維碼收看。

相關焦點

  • 溫州實施生育服務登記制度 生二孩還能延長產假
    一孩二孩登記即可生生二孩還能延長產假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從2016年1月1日起,不分城鄉、區域、民族,一對夫妻都可以生育兩個孩子。而從1月1日起,我市已取消二孩生育審批制度,實行生育服務登記制,因此,準備生育第一個子女或第二個子女的夫妻只要做好登記就可以了。
  • 二孩孕婦拖預產期闖「政策關」 提前降生要交罰款
    □泉州  避免8萬罰款二孩小名「八萬」   1日,記者走訪泉州市區幾家醫院,楊女士家的二寶成為福醫大附屬二院(以下簡稱二院)第一個享受政策的二寶,出生時間是1日凌晨2時46分。  產婦欣喜是孩子懂事  「生了!生了!女孩,7斤整。」1日凌晨2時46分,歡呼聲從二院產房傳出,這是新政後該院首個合法化二孩。
  • 美媒:中國「單獨二孩」新政引發擇偶新難題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 外媒稱,北京近日宣布,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妻(雙方或一方具有北京市戶籍),可申請生育第二個子女,由此成為中國國內第五個正式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的省市。國內民眾對中國放鬆計劃生育政策期待已久。
  • 廣州二孩產假多長時間?生二孩能否增加產假?
    廣州二孩產假多長時間?生二孩能否增加產假?  陳小姐:根據單獨二孩政策,我於2015年11月,合法生育二孩,申請休產假98天,假期至2016年2月27日止。聽說最新修訂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指出,二孩產假有128天,請問我能否依據新法例,增加產假30天?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並沒有明確二孩產假為128天。
  • 廣州一孩二孩生育登記粵省事辦理指南(附辦理流程)
    粵省事在線辦理生育登記  一、辦理事項  一孩生育登記、二孩生育登記。  二、適用人群  申請人夫妻雙方婚姻狀況為初婚,且雙方或一方戶籍在廣東省。  三、在線辦理流程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在「粵省事」App上選擇辦理一孩生育登記/二孩生育登記,填寫信息,使用申請人的電子證照並提交。
  • 廣東全面二孩政策率先落地 女性產假調整為128天
    關注一:全面二孩落地  搶生屬違法行為  有的夫婦(均非獨生)在新條例實施前搶生了二孩,是否還要給予處理?廣東省衛計委回應稱:對於新條例實施前搶生二孩的,按照法律法規屬違法行為。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對已經作出處理的不再改變;對尚未作出處理的,由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後 各地婚假產假怎麼休?
    《條例》修改了與「全面二孩」政策不協調的獎勵規定,取消晚婚晚育假,這意味著,7天的晚婚假取消,只剩下常規的3天婚假。  至於產假,《條例》將原來的獨生子女母親35天的產假調整為獎勵假30天,同時,配偶陪產假從10天增加至15天。這意味著,凡符合生育政策的女性,不論是生育一孩還是二孩,都可以享受增加30天產假的優待。
  •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現實卻是養一個娃的成本過百萬
    「二孩」還沒成為國人共識,「三孩」就要來了嗎? 近日,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在報告中表示,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
  • 廣州一孩二孩生育登記粵省事怎麼線上辦理?
    【在線辦理流程】  第一步: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在「粵省事」APP或者小程序上選擇辦理一孩生育登記/二孩生育登記,填寫信息,使用申請人的電子證照並提交。申請人可在「粵省事」裡面的「我的證照」綜合類中選擇添加廣東省生育登記證明(一孩生育登記/二孩生育登記)的電子證照。
  • 攜程創始人:中國生育痛苦指數很高 一二線二孩成本超百萬
    為改善人口結構,2016年1月1日起中國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在育齡婦女規模大幅下降情況下,2016、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達1786萬、1723萬,為本世紀的最高水平。不過,今年起,全國出生人口明顯回落,全面兩孩政策短期效應結束,生育水平處於下行階段,需要高度重視低生育率的長期影響。
  • 2018.08:職業女性二孩生育意願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張琳)
    (二)變量定義   本文以職業女性二孩生育意願(問卷中體現為「如果您符合生育二孩的條件,您是否會生育二孩?」)為因變量,答案有「會」、「沒想好」、「不會」三個選項。在二孩政策對勞動就業影響的認知層面,認為二孩政策實施對勞動就業「沒影響」的職業女性生育意願達到48.4%,比認為二孩政策實施「使女性就業更嚴峻」的職業女性生育意願高出10個百分點,即擔心生育會使女性就業更嚴峻的女性二孩生育意願相對較弱,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育對女性就業保障情況是影響女性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
  • 冷凍18年的胚胎復甦 「國內最大二孩冰寶寶」廣州誕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實習生張帆 攝  這個寶寶不一般!一出生就「18歲」,而與他同一批被「製造」出來的姐姐,比他早17年來到這個世界。  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一位48歲的廣州籍媽媽在該院解凍復甦18年前凍存的胚胎,今年3月13日生下一個足月的健康男嬰,圓了「追二孩」的心願。昨天,這個「冰寶寶」和媽媽一起出院回家。
  • 《歡樂頌》暗藏女性生育難 專家:大齡女性生二孩需中醫調理
    暗藏女性生育難!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朱玲自從都市新劇《歡樂頌》開播後,五朵金花瞬間成為熱門話題。在女主角們姿態各異的生活中,我們分明感受到了當今女性共同面臨的婚育難題。二孩政策放開後,最著急的是些70後和80後,如果懷孕則意味著她們即將或已經步入高齡產婦的行列。
  • 高齡產婦考驗兩孩新政落地 京計生條例將啟動修訂
    高齡產婦「考驗」兩孩新政落地   本市計生條例即將啟動修訂 婦產醫院做好準備應對「嬰兒潮」  家附近的幼兒園能收多少孩子、生了老二產假能否延長、公共場所什麼時候才能配母嬰室、明年猴年的產床會不會還一位難求、高齡產婦孕檢能否平安順利……「全面兩孩」的新政發布後
  • 「全面二孩」一年了,為何超半數家庭不想生二孩?
    參與本次調查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二孩意願的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為53.3%,不確定是否生育二孩的為26.2%,不想和不確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計為79.5%。在經濟發達省份和城市家庭中,生育二孩的意願相對較低。
  • 想要二孩 你做好準備了嗎?精力是重要考量
    高齡女性需要評估卵巢儲備功能 □記者 楊利偉 除了「生與不生」,「能不能生」也困擾著70後、80後女性。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此前在答記者問時也表示,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條件的婦女約60%在35歲以上。
  • 不管一孩二孩 產假增至158天
    這標誌著全面二孩政策的配套規定在我省正式實施。修訂的條例有哪些亮點?全國二孩政策實施後,對我省醫療、教育資源有哪些影響?針對全面二孩,我省制定了哪些配套政策?針對廣大市民關注的問題,記者對昨日召開的江西省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新聞發布會進行了相關梳理,並請有關人士進行了解讀。
  • 小學生成立「反弟弟妹妹聯盟」抵制二孩
    全面二孩開閘,誰積極誰躲閃?  70後雀躍:「70後非獨」是二孩政策的最熱烈響應者,盼來「生育權利」的他們覺得「終於等來了春天」。  50後著急:421家庭格局被打破,雙方父母邊鼓敲得震天響,更有「50後」家長許諾,生下二孩獎勵10萬元。  生還是不生?無數中國家庭在天平的兩邊遊走,難做決定。  去年11月13日上午,39歲的張妍走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大門時,長籲了一口氣。
  •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經濟學思考
    中央電視臺的「新聞1+1」欄目,曾經選取上海和北京兩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大都市,做了一期有關「單獨二孩」政策遇冷的調查節目。根據調查發現,上海市育齡婦女中,雖然90%符合「雙獨」或「單獨」政策,但事實上只有5%的婦女到衛計委申請生育二孩。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末,上海市約有37萬對育齡夫婦符合「單獨二孩」政策條件,但只有6萬多對申請生育二孩。
  • 「準二孩媽媽」代表呼籲: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80後權太琦代表是一位「準二孩媽媽」,她呼籲將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範疇,為家長、孩子減負。心聲入園難入園貴,家長經濟壓力較大權太琦代表是連雲港市汽車運輸公司新浦汽車總站的雷鋒車手,她是兩屆老代表,此次帶來的一份建議反映了不少80後、90後家長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