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遊戲打得要好 星座還要般配:光棍節又來了,90後擇偶更看中興趣愛好是否匹配
網絡截屏圖
東方網11月1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王者榮耀打得好的可以加分」、「不要白羊座,不要雙魚座,因為白羊性格衝動,雙魚優柔寡斷喜歡曖昧」、「對飛行航空感興趣就更好啦」……臨近一年一度的11月11日光棍節,昨天,本報記者就「90後」擇偶觀這一話題隨機採訪了不少「90後」,不少人表示,相比物質條件,他們更看中興趣愛好是否匹配。
有趣的是,相比「80後」講究的隨緣,部分「90後」們對擇偶這件事更有計劃性,有一名女大學生為她的室友寫下了「戀愛時間表」,還有一位「90後」甚至明確表示,自己希望在一年內結婚,會在2018年將婚姻提上議事日程。
是否會打遊戲、星座等都成為90後擇偶新標準
「1993年出生,獅子座,身高1米61,學曆本科,愛好音樂、美術、瑜伽……」日前,微博大V「瀋陽月老」發出一則徵婚啟事,在羅列了必須是本地人、年齡24周歲以上、身高1米77-1米85、體形適中、身體健康、工作穩定、不要有夜生活等常規要求外,還額外加了一條「王者榮耀段位高的加分」。一時之間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截至昨晚,已有近300條評論。
記者輾轉找到了這名女生蔡蔡(化名),她表示,現在還沒有找到男朋友。但是有不少男網友主動發去私信求交往,其中不乏王者榮耀高手。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認為打遊戲的男生不務正業。你是怎麼會想到添加『王者榮耀段位高的加分』這個擇偶標準的?」記者這樣問道。
對於這一問題,蔡蔡回答說:「我不覺得打遊戲就不務正業了,適度地玩我覺得是正常的,只要不沉迷於遊戲就好。我不是特別注重物質條件,我更在意的是兩個人的價值觀是否相同,我還覺得兩個人應該要有一些相同的喜好,這樣會一直有共同話題。而且價值觀相似的人,可以減少分歧。我比較在意是否和另一半合拍。」
至於為何會寫出這樣一條看似「奇葩」的擇偶條件,她表示:「我本人玩王者榮耀,比較笨,如果男朋友也玩,可以帶我,但是我不太喜歡沉迷於遊戲的男生。」
發布這則徵婚啟事的博主「瀋陽月老」向本報記者透露說,其實蔡蔡並非第一個要找喜歡王者榮耀的對象的女生。「這樣的擇偶條件顯示了「90後」的特徵,「80後」幾乎沒有這樣的。「80後」的家庭觀念更重一些,而「90後」的擇偶要求個性化的內容比較多,比如有的要求對方必須是獨生子女;有的則要求男生必須喜好運動,偏好陽光型大男孩。」對方還爆料說,此前他還碰到過一個徵婚的「90後」女生,要求男生喜歡國學、會易經、擅長算卦,結果幾乎所有的男生都留言,「你會找不到男朋友的。」
90後的任務型、功利型擇偶標準遭吐槽
25歲戀愛,28歲結婚!近日,一張「戀愛結婚時間表」在網上爆紅,引起了網友的議論。製作這張「戀愛時間表」的是就讀於重慶城市管理學院的大二女生王曦(化名)。王曦介紹,此表是今年10月30日晚上參加臥談會時為21歲的單身室友小V製作的。她透露說,小V在大學期間不打算準備找男友,所以她為對方做了畢業後詳細的戀愛結婚規劃。
這是一張用黑色籤字筆手寫的時間表,列出了小V從23歲大學畢業後的感情變化時間。時間表寫著:23歲,畢業;24歲,一年找工作;25歲,開始相親;25.5歲,找到男友;25.5-26歲,穩定感情;26-27歲,深入了解對方性格、家庭;27-27.5歲,談婚論嫁,雙方家長見面;27.5-28歲,準備婚禮;28歲,順利結婚……這張史上最奇葩計劃時間表遭到了網友的吐槽,被某網友戲稱為「精準戀愛」。
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戀愛表太功利,但這種不是為了感情而是因為其他因素尋找另一半的人並不少。在今年的萬人相親大會首場活動現場,記者邂逅了一名1991年出生的劉先生。劉先生稱自己是臨時知道有這樣一個大型相親活動的,因為沒有票,於是「尾隨」另兩名交友者成功混了進來。聊到一半的時候,他透露說,自己以前寫過兩本小說,分別有10萬和6萬字,還沒有出版,如果能找個出版社的女朋友,興許會對自己出書有幫助。
[抽樣調查]
90後的擇偶觀大多目標明確
昨天,記者隨機採訪了身邊1990年到1998年出生的「90後」們,一窺他們的擇偶觀。曾赴美留學的海歸李小姐告訴記者,自己今年25歲,之前感情經歷是零。之所以沒有在國外找對象,是因為看到不少條件較好的男生很花心。她想要找的是對情感專一的男生。當記者表示她還很小時,她用了一句當下時髦的話戲謔自己是「『90後』空巢老人」,「你不知道嗎?『90後』已經步入中年了。」
在虹口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1993年出生的楊小姐表示,自己之前一次戀愛都沒有談過。她給記者發來長長的擇偶條件,「1、最好在江浙滬地區,因為平時工作就很忙了,不想結婚後逢年過節跑太遠,太累了,都不能好好休假;2、學歷和我差不多,最好工作也和我的沾點邊,否則沒有共同語言,我本科學的是經濟,研究生攻讀金融專業;3、不胖不瘦最好,最好白點,身高175左右或175+;4、人要略微幽默,生活本來就很苦了,要幽默點才行,但不能油腔滑調;5、英語要比我好,這個很莫名,但是喜歡英語比我好的男生;6、一定要有我崇拜的某一點,否則因為我本身性格的原因,我會覺得這個男生很沒用;7、不要白羊座,不要雙魚座,因為白羊性格衝動,雙魚優柔寡斷喜歡曖昧;說了這麼多,我覺得還是看人,如果我喜歡他,可能上面的條件都不用考慮也可能的。」
在一家航空俱樂部工作的1993年出生的小郭透露說,自己的另一半要善良、獨立、孝順,最好對航空感興趣。他的目標很明確,希望2018年就領證結婚,因為自己也老大不小了。
記者隨後還採訪了幾位在校的「95後」。1998年出生的小樓對另一半的要求是,「希望對方能包容我的愛好,希望有什麼事情都跟我溝通,不要藏著掖著。」
大學生創客小陳自嘲自己是「末代90後」了,他的擇偶要求是「女孩最重要的是孝順,漂亮一些,最好和自己有相同的興趣愛好。」此外,他還列出了擇偶底線要求和加分項,其中底線是「孝順、不抽菸、有上進心、長相身材正常」,加分項就是「漂亮、有特長、愛好相同」。
[專家解讀]
90後的擇偶觀受時代發展趨勢影響
就「90後」的擇偶觀,記者採訪了幾位專家。在華東政法學院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童瀟看來,不能簡單地以「給王者榮耀段位高的男生加分」來評價「90後」擇偶觀的好壞。而是看這一要求是不是適合個人或者這一代人,是否適應個人和時代發展的趨勢。就像「80後」普遍要比上一代人睡得要晚,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夜生活。
童瀟表示,對於「90後」的擇偶方式也要持寬容態度,可能那位喜歡打遊戲的女生要求男生有網際網路思維、具備競爭意識。作為公眾而言,不該僅僅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90後」的擇偶觀。而是在時代背景下看待這件事。當然,他對刻板型、功利型的擇偶觀進行了批評,「戀愛可以規劃,而不能計劃。這個世道變化很快,不一定完全按照「90後」的計劃來。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對特別講究功利的人,讓他們多做做公益,了解社會,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高級婚戀顧問樓瓊莉則建議「90後」不要停留在線上戀愛,減少微信聊天,採取直接見面的模式。「如果連彼此見面的機會都沒有,是不是很可惜。畢竟,微信聊天的感覺和面對面的感覺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