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事起就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擾「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從中國到日本、從日本回中國、從校園到工作崗位,無時無刻不在回答著這個問題。多數時候我都是用「看書」「旅遊」「聽音樂」這種無傷大雅又不會再有下文的回答來搪塞。
「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現在看到這個問題,你不需要回答,但也請你認真思考一下,「喜歡」和「愛好」是一樣的嗎?雖然「喜歡」但並不能長久地維持熱情,那就無法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無法升級為「愛好」。其實,不只我有這樣的困惑,最近我看了一份日本某機構做的調查報告,調查對象中一半的人都不能明確回答自己的興趣愛好究竟是什麼。而且其中70%的人都是被問到這個問題後隨便敷衍著做答。
「興趣愛好」其實是很主觀的,讓人難以用語言描述,卻只能付諸行動的事情。所以,大多數不知道自己興趣愛好的人,一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二是可能被環境磨沒了心性。說起來還是羨慕那些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願意全身心撲在那上面的人。記得小時候,喜歡撿石頭,撿漂亮的石頭,走到哪兒撿到哪兒,還一度被家裡人說「以後可以去考古了」。但是最終,撿石頭也沒成為我的工作,我還是告別了青青河邊、悠悠草地,成了一個對著屏幕碼字的女子。
後來,我也嘗試過把寫作當做興趣,寫自己、寫身邊的人、寫詩、寫散文、寫故事、寫流水帳。有人說寫得好,有人說看不懂,只是最終,寫作也沒成為支撐我生活的支柱。因為隨著年歲的增長反而厭惡了那些文字,覺得矯情,也懶得去理會哪些不懂的人對著自己的文字空發出的感慨。
再後來我想,是不是閱讀才是我的興趣,我不挑食,所以讀的書也雜。畢業以後再沒了規定書目清單,於是馬上開始不分主次地亂讀一通。就這樣幾年過去了,像是一個對水非常渴求的魚,跳入了一個好大好大的池塘,可是遊著遊著才發現,這池塘只有廣度,卻沒有深度,水淺得很。都怪當初挖池塘的時候沒有想好在哪裡做深挖,導致現在一拖再拖,用時不能信手拈來,無用時又成了尾大不掉的負擔。
在那份調查的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是問了解自己興趣愛好的人是否會覺得幸福、充實。答案顯而易見,70%以上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特別是女性,如果明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對生活也會產生莫大的影響。
如果你還沒有興趣愛好,那麼不妨現在著手去發現,雖然局長暫時也沒有好的方法可以和你分享,但是我認為千人千面,每個人都可以從心地去思考、去發現,究竟什麼才是你最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