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小時候夢想可能是當科學家,可能是想當商業大亨,等我們上大學好不容易「拿到」自己的專業後,結果發現工作後的選擇卻不一樣。有的人可能很喜歡電腦行業,但是因為高考分數不夠,沒有機會學習這個專業,工作的時候一直只是屬於興趣愛好,卻不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你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工作嗎?
其實工作的本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也許聽上去是那麼的「慘白」,但是實際上這就是我們去工作最基本的根源。騎牛看熊記得有一個工作研究數據顯示:「如果工作的內容是與自己興趣愛好有關,那麼員工的耐性和態度會好很多!如果只是為了去完成工作,而感受不到其中的激情,這樣就會導致完成度不會太高。」其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工作,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能達到這個數據的比例恐怕連5%都不到!
如果打工者的工作比較穩定,也能獲得較高的工資待遇,而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工作完全沒有關係,這就要考慮「舍」與「得」的問題了。騎牛看熊來打個比方,近幾年「沙畫」比較流行,有的人早在10年前就開始將此當成興趣愛好,但是工作卻是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在這幾年通過「沙畫」的興趣賺錢可能遠比正式工作賺得多,也許一次婚禮上的表演或者一次節目上的演出就可以賺得很多。這時就要考慮清楚你要的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的工作做到一定的高度,已經感覺到枯燥無味,感覺自己曾經的「不甘心」再不去做就晚了,想要去嘗試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否創造新的「未來」。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多人都有過,有些人也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走得更遠,這就好像是當你的副業超過了你的正業所賺的錢,你會放棄正業去做副業嗎?騎牛看熊認為正業、副業、興趣愛好等等可以賺錢養活自己的時候,其實做什麼不重要,關鍵是自己能否開心高興?也許翻過一座山又是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