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收方稱多給了補償費,要退還後才給辦安置房……

2020-08-24 京平律師事務所

補償款計算數額發生爭議,徵收方說多給了補償款,讓先退還回來,否則不予辦理安置房交付手續,雙方協商無果後,被徵收方訴至法院。法院認為,多付的補償款是另外的法律關係,最後判決徵收方延遲交付安置房,須雙倍賠償過渡費。今天,京平律師跟大家解讀一個補償協議履行爭議的案件。



2014年8月12日,張先生夫婦(乙方)與西寧市某區徵補中心(甲方)籤訂《補償協議》,約定徵補中心徵收張先生夫婦的房屋,張先生夫婦選擇產權置換與貨幣安置的組合補償方式。徵補中心承諾予以原地安置,並保證按期入住安置房,如不能按期交房,過渡費按雙倍計發。


協議籤訂後,張先生夫婦依約搬遷騰空被拆遷房屋。徵補中心於2014年9月16日向張先生夫婦支付了補償款。


2018年12月10日,案涉回遷安置房屋的開發商刊登公告,通知交房,請各業主儘快辦理相關手續。張先生夫婦的安置房在公告交房範圍內,但因與徵補中心對於安置補償協議中的補償費計算數額發生爭議,徵補中心拒絕為其辦理安置房交付手續。


張先生夫婦訴至法院,要求徵補中心限期交房、辦理產權手續,並雙倍支付過渡費。徵補中心稱,對於交付房屋沒有異議,因工作人員錯誤多發補償費,所以後期的過渡費應從中予以扣減。



法院認為,《補償協議》主要內容合法有效,對於雙方爭議內容在未被變更或確認無效的情況下,雙方仍應履行協議約定的義務。張先生夫婦已依約搬遷騰空,並將案涉房屋交付徵補中心拆除。現原地安置房屋已經建成且開發商已公告交房,但徵補中心未向張先生夫婦交付回遷安置房屋,其行為已構成違約。


對此,法院認為,徵補中心應當承擔繼續履行協議向張先生夫婦交付回遷安置房的義務。徵補中心要求張先生夫婦返還多支付的款項,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徵補中心應另行主張。因此,法院判決徵補中心30日內交房並協助辦理產權登記手續,雙倍支付逾期交房的過渡費。


徵補中心不服,向西寧中院提起上訴,稱一審法院認為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對於徵補中心多支付的貨幣安置補償款不予審查,系適用法律錯誤,請求撤銷一審關於其應支付過渡費的判決內容並改判。


二審法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


二審法院認為,徵補中心辯稱對過渡費計算有誤,但並未在協議履行過程中撤銷該協議或者行使協議解除權,亦未對協議中過渡費條款作出行政糾錯決定,其在已向張先生夫婦履行支付部分過渡費義務的情況下,以張先生夫婦多領取了補償款為由單方停止支付逾期交房的過渡費,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損害了張先生夫婦的信賴利益,故徵補中心應當繼續履行協議約定的支付過渡費義務。


二審法院同時認為,徵補中心主張張先生夫婦應予退還多領取的安置補償款,因與張先生夫婦請求支付的過渡費非同一法律關係,不屬於本案的審查範圍。


據此,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對於該案,京平律師表示,誠實守信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進行。


「依法籤訂的《補償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徵收機關不按約定履行協議,被徵收人可依法請求法院保護。」該律師說。

相關焦點

  • 籤了徵收補償安置補充協議後,徵收方違約了,該如何維護權益?
    房屋被納入到徵收範圍後,徵收方與被徵收人曹先生、曹女士籤訂了補償協議,後又籤訂了房屋徵收補償安置補充協議,約定徵收方按3個月臨時安置補助費標準獎勵曹先生共計xx萬元,且曹先生也在約定的時間內辦完了回遷安置手續,分得安置房屋。但是事後,曹先生委託律師,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關於青苗補償,徵收方強鏟後給農民打錢,可以視為農民同意徵收嗎
    在徵地拆遷中,咱們被徵收人最為關注的莫不是徵地拆遷方面的補償了,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在實踐中,經常有被徵收人在未籤署補償協議的時候,家中的土地就被徵收方強鏟了,強鏟後,自己的卡裡莫名其妙的多出一筆錢來,據徵收方說,這是青苗補償費。
  • 房屋被徵收了,我能分到安置房嗎?
    在徵地案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如何確定被徵收人的問題。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側重於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同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更側重於被徵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安置,簡單點說: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被徵收人才是徵收安置的對象。
  • 成都市武侯區徵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金花橋街道和簇橋街道!
    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徵收土地與補償安置!事關百姓的切身利益,自然值得大家的關注!徵收所涉地塊:武侯區金花橋街道陸壩社區2、3組,江安河社區4組,簇橋街道雙鳳社區2組。相關文件依據:《成都市人民政府徵收土地公告》【2019】第6號,《成都市徵地補償安置辦法》(成都市人民政府第78號)等。
  • 農村土地徵收每畝補償多少錢?2020農村土地徵收補償費標準
    一直以來,有關土地的問題都是農民朋友所關心的,近幾年由於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徵收農村土地的情況越來越多,很多地方政府也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了農村土地徵收的補償費標準,但是關於土地徵收農民朋友仍然有很多問題想問,比如現在農村土地徵收補償多少錢一畝?土地徵收和土地徵用的區別在哪?
  • 陝西省徵用佔用林地及補償費徵收管理辦法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林地,包括鬱閉度在0.3以上的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等。  第三章 補償費徵收範圍和標準  第十二條 依法批准徵用、佔用的林地,徵用、佔用單位和個人必須按規定繳納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森林植被恢復費。拆除徵用、佔用林地上的建築物或者其它附著物,應當折價補償。
  • 拆遷時徵收方說沒有安置房只給貨幣補償,給的錢還少,怎麼辦?
    在房屋拆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徵收方以「政策就是這樣,我們也沒辦法」等為藉口,沒有給拆遷戶選擇補償方式的權利,總是單方面決定補償方式,要麼只給拆遷戶貨幣補償,要麼只給拆遷戶安置房,並沒有讓老百姓自行選擇補償方式,那麼這種補償方式是否合法?如果拆遷戶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維權呢?
  • 多地發布徵收公告,補償標準是什麼?看這一篇就夠了,建議收藏
    近日,就有一位湖南農村的當事人諮詢凱諾律師說,政府要修路,現在徵收公告已經向他們公布了,徵收時間是一個月後,但是對於補償標準則完全不知道,也沒有概念。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  據此,農村土地徵收補償並沒有具體的標準。土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則是根據徵地區片綜合地價確定的。
  • 2021農村土地徵收補償費標準:農村土地徵收每畝補償多少錢?
    也就是說,徵收拆遷,依然是老百姓需要重點關注的事情。畢竟自己的居住地一旦被劃入徵收拆遷範圍,那面臨的是整個身家財產變動。再者,新的《土地管理法》以及《民法典》的相繼出臺,給農村土地徵收帶來了不同程序的影響。那麼,在2021年,如果遇到土地徵收的話,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應該補償多少錢一畝呢?
  • 立法論 & 解釋論: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歸誰?
    根據以上合同事實及法律規定,本案農家餐館、盧盈松要求蒙強、蒙向榮按房屋徵收拆遷獲得的停產經營損失補償費27,878元賠償其損失的主張,沒有合同法上的依據。三、乙方如需轉讓,第三方必須交10,000元押金,承接方接受本合同條款,甲方知道後方能轉讓,如要退租必須恢復隔離牆,修好廁所、水、電、門、基礎設施能達到使用程度。四、任何一方違約支付對方違約金20,000元等。合同籤訂後,楊英與盧盈松在該門面合夥經營農家活魚館,並於2016年11月3日註冊登記。
  • 房屋拆遷時,為什麼不先把安置房建好再拆遷?
    引言:這是很多被徵收人想知道的一個問題,也是很多拆遷已經無法得到房屋被徵用的聲音。現實中,少數地方將提供拆遷安置房,但多數地方沒有提供,拆遷安置房的建設只是在拆遷後才開始。因為當提供給拆遷戶安置房,拆遷戶和徵收方是兩個不同的位置拆遷戶:房屋進行拆遷工作啟動前應先把自己安置房建好,讓拆遷戶即拆即住許多拆遷戶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再次把拆遷安置房蓋?
  • 補償協議籤訂後徵收方不履約 被徵收人委託冠領維權成功
    籤訂拆遷補償協議後,徵收方卻不按照協議約定履行義務,擅自將住房安置變更為貨幣安置,湖北十堰的當事人葉先生不同意,徵收方即停發相關過渡費。無奈之下,葉先生委託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訴訟維權。 誰料房屋拆除後不久,徵收方就對約定變了卦,提出:因安置政策調整,相應安置區已經不再建設,葉先生所在片區只有「貨幣化安置」方式,沒有「房屋安置」方式了,對葉先生變更為貨幣補償。
  • 2018年農村土地徵收對象有哪些?徵收安置費用如何分配?快來看看吧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三農的重視,農村政策越來越好,農村土地流轉已經成為社會熱點,由此產生的農村徵地和安置補償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那麼,今天我們來說說2018年農村土地徵收對象以及徵收安置補償的分配方式吧!BT:01土地徵收對象包括哪些?
  • 明確了,即使徵收方已經依法安置,強拆仍是違法的
    於先生的房屋也在此次徵收的範圍內,但在徵收過程中,因補償事宜未達成一致,相關部門便於4月將於先生的房屋實施了強制拆除。  後,於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於先生認為,相關部門的這種行為給予自己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所以,請求確認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將其房屋強制拆除的行為違法。
  • 嶽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嶽陽市集體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第三章   土地徵收補償第二十一條 徵地補償費按照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徵地補償標準執行,其中10%的徵地補償費用於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劃入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財政專戶。徵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徵地補償面積按照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 為啥要修改《土地管理法》?律師:因為徵收制度有缺陷
    新版《土地管理法》在2020年1月1日已經實施了,那麼廣大讀者朋友們知道為什麼要修改《土地管理法》嗎?可能有一部分人知道,是因為土地徵收制度的不完善,那土地徵收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在哪裡?大家可能就有點兒迷糊了。今天,我將結合新版《土地管理法》為大家進行解讀。
  • 拆遷補償的安置房問題接二連三?為什麼不先蓋好房,然後再拆遷?
    許多被徵收人都好奇,為什麼我的房子被徵收了之後,卻沒有拿到安置房呢?而安置房卻是少數城市會提供的,大部分的安置房都是在拆遷完成了之後才開始建立的。拆遷戶和徵收方對於安置房要什麼時間段將安置房提供給拆遷戶,卻有不同的立場。
  • 拆遷後降低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嗎?律師:不合法
    在徵地拆遷中,有些徵收方為了能夠早日完成徵地拆遷項目或者早日開工建設,在面對不籤署補償協議的被徵收人時,會採取一些違法行為來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對於這種行為,我們可以理解為違法強拆。我在以往的文章中有明確列明相應的解決方法,大家可以看看我以前發布的文章。但是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徵收方如此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那麼這種補償協議的補償標準正常嗎?能保證不降低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嗎?
  • 沒有責任田就沒有村民資格,拆遷時也不給分安置房怎麼處理
    責任田是由本村的村民承包的,而農村土地徵收拆遷是比較常見的,那麼沒有責任田就沒有村民資格,拆遷時也不給分安置房如何處理?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沒有責任田就沒有村民資格,拆遷時也不給分安置房怎麼處理村民資格並不是由責任田確定的,具有本村戶籍的村民就有村民資格,有村民資格的人遇到徵地拆遷時,就有安置補償。
  • 房子被強拆,徵收方稱:非原住居民不符合安置補償政策規定
    村民提起訴訟,徵收方竟然表示,村民戶口本上顯示不是本村的原住居民,在該村沒有分配責任田,不符合當地開發區的安置補償政策規定。張某該如何維權?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和大家一起看這樣一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