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公務員面試即將到來,各位順利入圍面試的小夥伴此時也要全身心投入到備考當中來,近年來,隨著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日趨成熟,公務員面試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題目的綜合化、專業化趨勢不斷加強,各類新題型不斷出現,因此,想要在2021國考中取得好成績就要「全面出擊」,中公教育將國考面試中出現過的十二類題型逐一進行講解,本文講解言語表達題。
一、題型介紹
言語表達類問題對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考生針對題目給定的主題、設定的身份和場景等採取不同的語言形式和風格,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最終達到使信息接收者能夠理解和認同的目的。
二、題型分類
根據題目內容的不同,我們將言語表達類問題分為三種,即溝通類、演講類、故事類。
三、作答技巧
(一)溝通類
1、審題技巧
技巧一、 明確身份
第一,根據題目所給的身份明確自身定位,了解角色的權利和義務。在明確身份時,如果題目中「你」的談話對象並不清楚「你」的身份,考生可以根據題目相關情景,在談話開始的時候先表明自己的身份,此身份可以假設,只要假設符合情景即可,比如「我是賑災辦的小李」「我是中央電視臺記者」等。
技巧二、確定主題
所謂確定主題,就是要明確題目要求,即「你」需要做什麼,你要達成什麼目的。
例題
王老師在班會上給同學們講有關誠信的問題,此時有一位同學站起來說講誠信的人會吃虧。假如你是王老師,你會如何對這位同學做出解釋?請現場模擬。
在這道題中,「你」的身份是王老師,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向這位認為「講誠信的人會吃虧」的同學解釋清楚誠信的重要性,也許生活中的個例體現了講誠信的人吃虧了,但這不是普遍現象,不能因為看到個別現象就認為講誠信的人一定會吃虧,而要看到誠信的力量,看到更多講誠信的人的事跡,讓這位同學相信誠信的力量。這是考生在思考時需要明確的核心任務。
2、分析方法
在面對棘手場景時,要迅速判斷自己面臨的形勢,明確題幹所反映的矛盾,抓住主要和次要矛盾,設想勸說的對策或解釋的理由。分析的內容既可以包括自己要採用的談話形式、題幹所反映的矛盾,也可以包含對談話對象的換位思考,以及化解矛盾的方式。在整個內化的分析過程和外化的表述過程中,要注意體現自己具備正確價值觀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演講類
在公務員面試中,演講題分為文字類和漫畫類,首先要通過審題找到演講的主旨,然後根據演講的要求擬定自己的演講題目或根據給定的題目確定演講內容。
1、審清要求,擬定題目
例如,以「感恩」為主題進行演講,可以以感恩為中心進行拓展擬定題目,如感恩的心、感恩國家等。而當題目中要求以「感恩」為題時,則應直接擬定題目為「感恩」。而當題目是「感恩」時,則應補充完整題目進行演講。
2、構想開頭,巧用排比
開頭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式:
(1)關鍵詞解釋法:感恩,是一切品德之母。
(2)關鍵詞加多個解釋:感恩,是一種心態;感恩,是一種品格;感恩,是一種智慧。
(3)比喻法:感恩是火,給你溫暖;感恩是風,予你清涼;感恩是雨,賜你甘泉。
3、例子論證,填充內容
選取適當的例子,對演講的主題進行論證,並且在舉例過程中注意夾敘夾議、扣題。
(三)故事類
故事類問題是測查考生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的一種主要題型,接下來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些作答故事類題目的技巧。
1、審清題意
仔細審題,明確題幹中給定的信息和要求,進行初步分析,得出初步結論。下面結合例題進行分析講解。
2、明確主題
根據題幹中給定的詞語進行聯想,尋找關聯詞語,確定好故事的主題,通過這些詞彙設定相應的場景,理出故事框架。
3、立足現實
根據給定詞語,結合社會實際中或是生活中的具體場景進行使用。
例題:
請用「夕陽」「城管」「市場」「微笑」「感動」五個詞語編一個故事。
結合「夕陽」「城管」「市場」「微笑」「感動」這幾個詞語,可以聯繫社會實際中城管幫助小商販渡過難關的故事,從而確定故事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