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原創作者:璇子觀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璇子觀歷史,在印度的歷史中,出現了很多的王朝,最令小編印象深刻的還是莫臥兒王朝,為什麼呢?它當初在印度史上也是站穩了腳跟,也有它繁榮的時期,那麼它衰弱的原因是什麼呢?
奧朗則布於1707年死去,之後王位繼承的鬥爭延續了好幾年,最後是巴哈杜爾·沙登基。在他之後又有幾代無能的君主,莫臥兒王朝的實際控制範圍越來越小,僅限於德裡周圍的一小片地區。這個小朝廷一直延續到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18世紀印度南北再次出現封建割據的局面。同時西北方向又來了兩次入侵。另外,錫克農民在班達的領導下舉行起義,與莫臥兒軍展開遊擊戰。雖然班達1716年被俘並被處死,旁遮普實際上已擺脫了莫臥兒的控制而處於錫克小頭領的分割之下。馬拉塔人先是忙於內戰,後來在婆羅門宰相的組織下又形成一個新的聯盟,並且把勢力伸向北方。但是他們來得有點晚了。波斯的納迪爾·沙於1739年入侵印度,他洗劫了德裡,搶走了沙賈汗的著名孔雀寶座和名為柯希諾爾的大鑽石。
這顆鑽石後來又落到錫克國王蘭吉特·格手中,直到錫克王國敗於英國軍隊,英國人接收並鑲在女王王冠上至今。納迪爾·沙搶走成噸的金銀財寶,成千上萬的象、馬、駱駝以及大批的工匠,德裡城成為一片廢墟。禍不單行,還不到20年,阿富汗的冒險家阿赫馬德·沙·阿ト達裡為了搶劫財物來到旁遮普,最後也佔領了德裡。阿富汗人的殘忍激起人民的憤怒,錫克人沿路騷擾滿載贓物而歸的阿富汗人,但力量很分散,不足以與入侵者正面對抗。真正能有力量對抗的只剩下馬拉塔人了。1761年,馬拉塔軍隊與阿赫馬德·沙的軍隊對陣,打響了又一次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塔人戰敗,退出了北印度。在阿富汗人撤出以後,西北地區就留給了錫克人。在莫臥兒中央政權衰落之際,除了西北的錫克政權和德幹的馬拉塔政權外,又興起3個重要的穆斯林政治文化中心東部的孟加拉,北方邦的阿瓦德以及德幹中部的海德拉巴。
再加上南方的麥索爾國和納雅卡政權等小國,構成了英帝國統治之前的政治格局。就在這些印度小邦忙於內戰之際,世界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歐洲商人及公司的勢力已伸入印度,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開始了。莫臥兒統治雖是外來的徵服者,卻建立了印度歷史上歷時最長的帝國,它的行政管理比德裡蘇丹時期要完善得多。它的創建者不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過客,他們不是急著把戰利品分給功臣,而是認真思考如何統治這個富饒的大國。它的行政制度簡單說起來,是國家行政管理和分封制相結合分封制是傳統,不管是莫臥兒人生身之地中亞地區,還是印度本土,軍事分封是流行的制度,難以擺脫。但是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還是有利於中央的集權,有利於束縛封建領主。莫臥兒帝國的行政體系建立於阿克巴統治時期。
全國分15個省:孟加拉、奧裡薩、比哈爾、阿拉哈巴德、阿瓦德、阿格拉、馬拉瓦、坎德什、貝拉爾、古吉拉特、阿吉摩爾、木爾坦德裡、拉合爾、喀布爾。最高行政官員為各省政府規定省督的行政管理職責和一些注意事項,如嚴格遵守官員的等級差別、辦事公正、請教賢哲、不要幹涉臣民的信仰,等等。總兵要經常保持軍隊、馬匹的良好狀況,做好日常警戒和戰鬥準備,還要注意戰略戰術問題。省督之下還有一系列省級官員。法官處理各種訴訟。在辦案時不得只聽取證詞和誓言,而要做調查。警官的職責很複雜,尤其是在城市裡。政府除在各居民區派遣警察外,還要用偵探了解各種動向,要建立客棧專供陌生人留宿以便觀察。警官要仔細檢查監督各種人的收入和支出。他要指定一個金匠行會的頭目和掮客了解和匯報情況,這樣政府就能掌握貨幣流通狀況。
要在公共街道上設障礙檢查過客。夜裡城區不得出入。警官還要監督度量衡物價,要防止偷盜、維護治安,等等。在他之下,還有人專門管理公共水道,監督禁止在城裡屠宰牲畜,禁止買賣奴隸禁止違背婦女本人意願為丈夫殉葬,禁止閹割兒童、犯人,等等。火葬場、屠宰場等公共設施的管理也是警官的職責。警官實際上是市政管理人員。農村地區的管理人員可以說是收稅官。他的主要職責是保證農村地區的安全和交通暢通,公路上沒有強盜、土匪。為了保證稅收,他要努力幫助農民搞好生產,在農民需要的時候,貸款以便度過災荒。由於土地還很充裕,他要想辦法鼓勵農民耕種更多的土地。如果有的農民土地不夠,則要想辦法從鄰村撥給他。每一級收稅官拿多少報酬有明文規定。政府提醒農村收稅官不得在巡視時收禮索賄,不得增加雜稅。每個月都要匯報一次當地人民的情況,封地裡封臣們的情況,鬧事者的服從態度如何,市場價格、地租以及窮人和手藝人等的生活狀況。
收稅官的職責這麼多,具體幹起來還需要別的官員。文書專門負責登記土地、估算地產,而會計出納則負責全省的財政金融。在省的下面設有縣,鄉以下是村莊。每級都有類似的一套行政官員。在阿克巴剛建立這套行政組織時,為了防止官員形成地方勢力,經常調動職位。實際上中央能管轄的只能到縣一級,最多到鄉。基層的村莊和市鎮管理機構與前朝沒有什麼區別,官員很多都是當地的印度教徒。但是,隨著年代的久遠,莫臥兒政權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入了。與這套行政管理制度並行的,是一套分封制度,在莫臥兒時期稱為曼薩布達裡制。莫臥兒的官員分33級每個政府官員都要定一個級別,即曼薩布。
而得到這個級別的人稱曼薩布達爾級別的高低根據指揮多少騎兵計算,這種級別是終身制,兒子不能繼承。每個級別都有一份固定薪水,以現金計算。阿克巴非常願意直接從國庫支出現金支付官員的薪水,但實際上還是得把地產撥到官員名下,以地稅頂薪水。土地產量的估算一次確定不變,精確到村莊一級,以便在分封時好計算。分封的地產稱為賈吉爾,得封者稱賈吉達爾。不僅官員佔有賈吉爾,宗教人士有時也得到賈吉爾。賈吉爾的總面積很大。在王室直接領地上政府官員負責收稅,是國庫的主要收入。阿克巴統治後期,在幾個主要省份的王室領地的收入佔全部地稅的1/4左右。到賈罕基時王室領地的稅收只佔整個帝國地稅的1/20。到沙賈汗時期,又回升到1/7左右。總的來說,絕大部分土地已作為賈吉爾分封出去了。
這些高層土地佔有者形成一個特殊的階級。他們在17世紀中期時人口不超過8000人,除少數屬於原來的土地貴族,如拉其普特王公等以外,絕大多數是來自中亞和西亞的軍事貴族、地方官吏、學者。官員的級別雖然不能繼承,但這些人往往世世為官,也就形成祖孫世代靠地為生的大戶。同時,官員的級別一般不會被剝奪,卻要經常調動,所以賈吉爾只有地稅的數量是確定的,但沒有確定的地點,地點隨官員的調動而走這個制度旨在加強中央對封地持有者的限制,免得他們在一個地方紮根形成割據。但是這種與土地毫無直接聯繫的佔有者階級會給經濟的發展造成很深的弊病。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繁榮的時期也是要有好的政策來維持的,曾經的莫臥兒王朝真的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大家看完了文章,覺得莫臥兒王朝衰落的原因還有什麼呢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