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最純淨的夢想、最悽美的愛情、最深邃的命運

2020-12-12 人文與情懷

《穆斯林的葬禮》它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矛盾文學獎經典作品,其影響力可以與《巴黎聖母院》抗衡,奇譎詭變,奧妙無窮。是回族穆斯林的宏達史詩,是穆斯林的聖潔詩篇。伊斯蘭教在我國也被稱為回族,穆斯林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教徒的稱呼。

這本書場面宏大,頭緒紛繁。通過一個玉器家族幾代盛衰,經歷歲月和歷史的淘煉,唱出一曲人生的詠嘆,而人生本就是闊大和紛繁的。小說由序曲、十五章節和尾聲構成,每一章節都有以「玉」命名的兩個字的小標題。由時間線前後交叉敘述,娓娓道來,每個章節銜接得非常精準和巧妙,讓人不得不感嘆作者高超的藝術水平。文字沉雄渾厚、凝練典雅,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作者表達和追求的「美」。正是這種深沉崇高的美,讓人的靈魂得到深華。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高考完的暑假,之前只在語文課本的推薦課外讀物中看見過,隨後我便一口氣將這本小說看完了。中途好多次隨著故事情節和人物起起伏伏。那時候後期很不喜歡梁君璧,因為她嫁給父親的養子韓子奇之後便像變了一個人。有時候她的形象潑辣如《紅樓夢》中的鳳姐,並且對韓子奇與妹妹冰玉的女兒新月不好,對自己兒子特別好,新月不知道上一代的恩恩怨怨,她很痛苦為什麼媽媽不喜歡自己,那個時候我的心就跟著新月一起痛。

書裡還有很多情節我都很喜歡,包括新月和老師楚雁潮之間的純美感情,新月的性格家世各異的室友和同學,還有新月生病時更加積極樂觀面對人生的過程。很少人不喜歡新月吧,她是純潔善良、上進樂觀、永遠充滿希望和執著地追求藝術。她是梁家的第三代人,舊時代已經過去了,她代表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未來,一個希望。

我第二次看這本書已經是讀完大學回來的假期了,我跨越到了一個新的時期裡,人生的轉折點已經過去了。我只看到一半,當時還寫了一段話記錄下來了:

第二次看這本書,卻不能像第一次那樣一口氣看完了。放假回來就在看,現在要走了,看不完,只看到這兒(玉遊),我為什麼會喜歡它呢?背後是有心酸的。 ——2017.2.18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看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感受,它吸引你的地方也不盡相同。因為,我們總是不經意將自己的情感帶到書裡面,找尋共鳴。我現在已經不再那麼年少懵懂了,也更能體會書裡角色的對立與衝突,我開始從個人感情色彩跳出來,去關注更加宏大和磅礴的一些東西,我越來越珍惜這種生命的厚重感,正是這樣才知道人生踏實的每一天的意義。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的葬禮》為什麼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而在一些流行文學裡,為了讓讀者有更愉悅的閱讀感受,也為凸顯人物特色,便會做很多特殊安排,比如言情小說裡,男女主角基本都無可挑剔,他們的愛情也都純淨完美;比如武俠小說裡,主人公都是不死的神俠,有無盡的奇遇和用不完的巧合。這些作品中,作者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很多「負面」的東西。
  • 穆斯林的葬禮:一個家族,三代人的命運沉浮,新月愛情的葬禮
    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總有一種沉重悲壯的氣息環繞著你,一個家族,三代人的命運沉浮,60年的興衰恩怨。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底層的琢玉藝人,他有兩個女兒,長女君壁長於心計,次女冰玉嬌小任性。
  • 穆斯林的葬禮: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甜美純真結局卻是最不想看到
    《穆斯林的葬禮》除了講述回回家庭的生活方式之外,該書的重要一點就是愛情!我第一次看完這本書時,我就感慨到底什麼是愛情?是三毛和荷西之間那樣感情真摯,矢志不渝,非你不娶的愛情嗎?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由詩人絕唱的愛情?我想只有正在熱戀中的人或者體會過正在的愛的人,才有權利說吧?
  •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雖如史詩般盪氣迴腸,卻是在奔赴葬禮的路上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代表作,該書講述了北京一個回族家庭六十餘年間的興衰歷史,小說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升沉起伏為主線,在歷史的背景下描寫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變遷,書中人物個個性格特別鮮明,展現了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勇於追求夢想,打破常規,彰顯人性的故事。
  • 最悲情的美,評《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先生所著《穆斯林的葬禮》,以一代穆斯林家族史來影射時代變遷,世事滄桑難掩人生無奈,時代的洶湧波濤讓人身不由己,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以玉、月為代表,具有濃厚的民族特性。這個不近俗世煙火,空靈蘊秀的少數民族,太孤芳的人命運多舛,韓新月,梁冰玉同為情所困,同為愛所難。
  • 穆斯林的葬禮:他們可悲的愛情,民族與信仰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
    什麼樣的愛情是愛情?什麼才叫愛情?這是世間難題,沒有唯一的標準。明天就是2020年的國際情人節了,你是選擇在家約會?還是在家約會?還是在家約會?今年是庚子鼠年,十二輪迴的開始,果然開始的第一年都不會有什麼好事情發生。疫情當前,我們無法到達前線幫忙,而在家好好呆著,就是最好的幫助。
  • 《穆斯林的葬禮》我對愛情的一點理解
    《穆斯林的葬禮》裡面講了幾段愛情故事,有韓子奇和梁君璧的,有韓天星和陳淑彥的,有韓子奇和梁冰玉的,還有韓新月和楚雁潮的。他們的愛情讓我知道,不是真愛就可以一直在一起的,不是不愛就不能走到最後的。說不上是好結果,可也不是很壞。可能是現實有點殘酷,可能是命運喜歡作弄人。再說一下韓天星和陳淑彥的感情故事。
  •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應該是不分民族彼此平等
    《穆斯林的葬禮》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以及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學獎等。這本書主要想要說明的有三點:愛情不應該有民族的限制;在愛情面前,彼此都是平等的;夫妻之間,唯有愛才能使之長久。01我記得我當初去圖書館借這本書,還鬧了一個笑話。
  • 《穆斯林的葬禮》:情之所鍾,多在我輩
    《穆斯林的葬禮》:情之所鍾,多在我輩。背景:這部作品的作者是霍達,她是一位回族人,而書裡面的主角也是回族人。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可以統稱為「穆斯林」。這部作品所探討的是「情」,也是「愛」。「我有權利去生活,我有權利去愛」。
  •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僅20個字就讓人嘆為觀止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的一部長篇小說,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是一本完美的愛情傑作,自問世以來,暢銷不衰,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霍達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以自己的視角,情感,內涵,展示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
  • 《穆斯林的葬禮》:宗教壁壘是韓新月與楚雁潮戀情悲劇的根本原因
    有一種愛情,就是「犧牲自己成全對方」,然而這樣的愛情,在電視裡以悲劇落幕。實際上,愛情悲劇,在文學作品中並不鮮見。在《穆斯林的葬禮》中,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戀情,也以悲劇而告終。回族女作家霍達這部作品自1988年出版以來,頗受關注和爭議。
  • 《穆斯林的葬禮》,關於愛情
    《穆斯林的葬禮》,關於愛情本文原創,侵權必究。這篇文章來自紅葉的朋友,阿牙,是她看完這本書後的部分觀後感。總之第一個沒有想到應該就是天星母親對他愛情的插足,決定著年輕人們的人生命運,愛情婚姻……新月的愛情,新月美麗不必說,她有一種品質有些感動我,那就是非常努力,努力地學英文,努力地看書……楚老師是個很正直光明的知識分子,頂天立地,還會小提琴,話說我也喜歡梁祝這首曲子,非常喜歡,他們的愛情就是討論英文、討論翻譯、討論魯迅、討論文學、討論拜倫、討論學業和病……我有時覺得他們的承諾那樣羅曼蒂克
  • 《穆斯林的葬禮》一部飽受爭議的文學名著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長篇小說,它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代人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本書向人們展示了穆斯林的生活習俗與習慣,也塑造了許多悲劇人物,讓人們深陷其中,被各種人物的悲慘命運所打動。
  • 冰心力薦茅盾文學獎奇書,是悽美的愛情悲劇,還是狗血三角戀?
    在我第一次聽到《穆斯林的葬禮》這個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個外國的宗教文學。直到我閱讀了這本書才發現這是一本經典的愛情故事。《穆斯林的葬禮》是中國回族女作家霍達在1988年發行的一部暢銷小說,後被原作者改編成同名電影。這本書一問世就在中國青年中廣受歡迎,之後被翻譯成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譯文版本。此書還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冰心在為這本書寫序的時候稱《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奇書」。
  • 《穆斯林的葬禮》:一段不倫之戀,三段愛情悲劇
    愛情似乎是文學中一個永遠無法迴避的話題,從古至今,所有的文學作品都離不開愛情的書寫,從《詩經》到古詩十九首,從唐傳奇到明清小說,從現代文學到當代文學,愛情幾乎是永恆的。《穆斯林的葬禮》聽起來像一個悲劇,但事實上他描述了現實,不完美的生活和不完整的愛。
  • 一周壹書|《穆斯林的葬禮》多元衝突下的沉重悲劇
    《穆斯林的葬禮》在近年來毀譽參半,網上批評聲音不絕於耳,覺得它配不上茅盾文學獎的榮譽。這讓我再次認真地品讀了此書,並思考此書的意義與價值——《穆斯林的葬禮》講述的是一個穆斯林家族在歷史長河下,在社會環境、文化衝突、心理衝突、倫理衝突下的具體寫照,變遷興衰,命運沉浮,每一個人物在歷史巨輪、宗教信仰、東方文化、西方文化及自我追求影響下做出選擇,承受屬於自己的苦難與悲劇。
  •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中的妥協,究竟是懦弱還是愛?
    這時候,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都難以取捨。大多數人會捨棄愛情。然而,真正的愛情,是不受任何威脅與脅迫而妥協的,是一往無前前進的。《穆斯林的葬禮》中,兩代人的愛情悲劇,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是相似的。都是在不斷的軟弱和妥協中,相互折磨,直到失去愛情。
  • 冰心力薦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是悽美愛情悲劇,還是狗血三角戀
    在我第一次聽到《穆斯林的葬禮》這個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個外國的宗教文學。直到我閱讀了這本書才發現這是一本經典的愛情故事。《穆斯林的葬禮》是中國回族女作家霍達在1988年發行的一部暢銷小說,後被原作者改編成同名電影。這本書一問世就在中國青年中廣受歡迎,之後被翻譯成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譯文版本。此書還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冰心在為這本書寫序的時候稱《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奇書」。
  • 《穆斯林的葬禮》從信仰、責任、愛情中淺析人生的圓滿和殘缺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以「玉」和「月」兩條主線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悲歡離合。以玉的長河來表現父輩、祖輩、以及祖祖輩輩玉的歷史文化。以月的形象來表達純潔、美好的愛情追求。最後兩條線合二為一,展現出梁家三代人在時代背景下不同的命運變遷,表現出主人公為追求理想和事業,為完善自身素質所發出的蓬勃不息的命運意識。
  • 3分鐘讀懂《穆斯林的葬禮》,幸福和苦難都是人生必經的道路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