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集卡車在作業中,車上人員並不是駕駛員,而是測試時的安全人員。通訊員供圖
無人駕駛集卡車行駛在碼頭上。通訊員供圖
12月5日下午1點,隨著作業指令下達,13輛無人駕駛智能貨櫃卡車同步啟動,整齊劃一地駛上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7號泊位。
與此同時,碼頭邊的遠控自動化橋吊在智能集卡到來之際,將靠泊在岸的「新明州」輪上的貨櫃抓起,穩穩地卸載到抵達的智能集卡上。不遠處,堆場的遠控自動化龍門吊早已就位,等待著智能集卡的到來……整個過程流暢順利,標誌著寧波舟山港梅東公司智能集卡正式投入編組獨立整船作業,成為國內少有的實現「裝卸設備遠控+智能集卡」自動化規模化作業的貨櫃碼頭。
集卡是貨櫃運輸生產作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對於24小時連續作業的大型貨櫃碼頭而言,往往需要上百輛集卡保障生產。集卡作業時間長、用工需求大、疲勞駕駛風險高已成為制約傳統貨櫃碼頭轉型升級的一大瓶頸。智能集卡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方案。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的13輛智能集卡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其中12輛於今年10月到港。目前,智能集卡已完成29次編組實船作業測試,累計完成運輸2079標準箱,全程無人接管率達到85%。
據了解,智能集卡通過北鬥衛星定位及雷射雷達、攝像頭等相關技術,藉助雲平臺,結合人工智慧技術識別高精度地圖,完成訓練感知和決策,實現車輛自主實時定位、危險目標識別、車道線檢測、軌跡點跟蹤、行車決策與控制等功能,可與傳統集卡一起並行在車道上執行各自的作業流程。「這些智能集卡學習能力非常強,記得剛來的時候,像剛考出駕照的菜鳥上路,開起來停停頓頓。」透過車窗,梅東公司集卡司機許永吉看見一輛智能集卡平穩地從身旁駛過,稍作減速以一個近乎完美的角度右轉進入7號堆場。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無需對傳統港口設施進行大改造的情況下,智能集卡可完美融入實際作業場景,並覆蓋主要場景176種工況,適用於各類箱型的裝卸船和移箱作業。同時,自動駕駛系統通過對障礙物的精準識別和行為預測,可實現自主避讓、超車、繞行,在港區錯綜複雜的作業場景中順暢運行,為傳統港口的智慧化改造開創了全新模式。飛步科技的賈丙西博士指著來回穿梭的集卡說道:「基於自適應高精度控制技術,梅山港區的智能集卡可以實現國內首創的15米以上倒車、近距離掉頭、U型彎道等高難度的各種操作。」
據悉,本月初,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今年貨櫃吞吐量首破500萬標準箱,實現歷史性突破,待在建的6號至10號泊位全部完工投產後,年貨櫃吞吐量有望超「千萬箱」。智能集卡的規模化應用,將有效提高其港口自動化水平和作業效率,進一步優化運營成本,為打造世界一流的「千萬箱」級智慧港口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寧波舟山港5G輪胎式龍門吊遠控已實現規模應用,規模居全國第一,作業人力成本降低50%以上,設備改造成本節約20%以上。而普通集卡車升級為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後,港區卡車運輸效率有望提升40%以上,節省勞務成本50%以上。
寧波晚報記者範洪 通訊員洪宇翔金澄鄭宇翔楊江琦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