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什麼?這永遠是一個說不清,導不明的哲學話題。
一個人在年輕時,一般不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直到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不年輕了,心中才會逐漸去關注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問題。例如,人為什麼活著?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
我也是在前兩年,才開始思考我的下半生應該怎麼過。
在我的前面四十多年的人生中,很難想像,我竟然活得那麼的隨意,隨意得不知自己都做了些什麼。
小時候,只知道聽父母的話,讀好書,然後就可以逃離農村,到城市生活,就會有好的工作,在我們那個年代,能夠農轉非是一件很光榮的事,畢業後分配到了一個不錯的單位,好像是挺圓滿的結局。
可是,不久後就迎來了國家的改革大潮,鐵飯碗沒有了,於是不得不走出去自謀出路。在這漂泊的幾十年間,每天日復一日,為了生活而奔波,時間過得飛快,根本來不及思考生存以外的話題。或者我和其他很多人一樣,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
然而,當我的人生來到四十八歲那年時,命運的改變突然讓我有頓悟的感覺,我今生難道就只能過成這樣子了?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來到這個世上走一遭,總要活出一點價值來吧,我不甘心。
從那以後,我的生活開始發生了質的變化。
以前,我是一個對時間沒有概念的人,後來變為把時間看作是生命,不想浪費每一分每一秒。因為以前浪費太多時間了,現在再也不能胡亂揮霍剩下的時間了。
這個觀念的轉變,讓我對時間的管理變得更有效,儘量把時間分配到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對我來說,重要的事是每天完成至少一個小時的閱讀,日更公眾號,每周三次輸出短視頻。另外,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並希望保持好的身材,每天的鍛鍊計劃要求自己按質完成好,包括跑步、瑜伽等。
以上這些雖然短期內可能得不到看得見的經濟收益,但是我有耐心用五年、十年的時間來等待,當我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做時,我感覺得到我在不斷進步。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開始時我的寫作計劃是挑戰30天,後來到90天,再到現在已經不知不覺差幾天就300天了,離我的365天目標越來越近了,這是看得到的進步。
隨著我的寫作計劃不斷推進,我已經把寫作變為了我的一個生活習慣,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每天不寫就會覺得缺少了一些東西,而且我的寫作不像一些標題黨那樣,為了某個標題而寫,而是一些我的成長曆程,所以我會越寫越感覺快樂,越寫越覺得意義非凡。
人生的意義在於生命的價值,而生命的價值體現在每一天我們賦予它的意義,因而不斷挖掘每一天的意義,不斷地實現自我價值,這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也是我今後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