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建築-建築防火及消防設施要求!

2020-12-19 氣體滅火消防設計

石崢嶸:展覽建築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其建築防火要求及消防設施的設置,應滿足《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展覽建築設計規範》以及相應的系統類技術規範標準的要求。

本文共分14大章節,文末附爭議探討:

怎樣解決《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和《展覽建築設計規範》之間的矛盾?

第一章 基本原則及概念

一、基本概念:

1、展覽建築(展覽館)是進行展覽活動的建築物,是展出臨時性陳列品的公共建築,展覽館可分為綜合展覽館和專業展覽館,一般由展覽區、觀眾服務區、展品儲存加工區和辦公後勤區組成。(3.5.21)

2、展廳是用於陳列展品或提供服務的室內空間。(《展覽建築設計規範》JGJ218-2010 2.0.2,2.0.4)

3、展覽建築規模可按基地以內的總展覽面積劃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並應符合表1.0.3的規定。(1.0.3)

4、展廳的等級可按其展覽面積劃分為甲等、乙等和丙等,並應符合表1.0.4的規定。(1.0.4)

二、基本原則:

1、展覽建築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其建築防火要求及消防設施的設置,應滿足《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展覽建築設計規範》以及相關的系統類技術規範標準的要求。

2、地市級及以上的文物古蹟、博物館、展覽館、檔案館等建築物屬於重要公共建築物。(B.0.1)

3、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屬於人員密集場所(第73條)。參見:區別及概念:人員密集場所公眾聚集場所公共娛樂場所。

4、展覽建築和其他功能建築合建的綜合性建築,除展覽建築部分應符合展覽建築的相關規範標準外,其他部分的建築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5、展覽建築附屬自用的辦公室等輔助功能場所,不影響展覽建築的定性。

6、特定功能的展廳及建築,應協調特定規範執行,比如:涉及文物、藝術等重要物品的展覽設施,應同時符合《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要求,涉及書刊圖片的展覽廳,應同時符合《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等等。

7、當展廳的使用有特殊要求時,可採用性能化設計方法進行防火設計。(5.2.5)

第二章 滅火救援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滅火救援設施應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第7章確定。其中,佔地面積大於3000m的單、多層展覽建築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築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詳見7.1.2)

第三章 建築分類·耐火等級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建築分類和耐火等級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5.1章確定,其中,建築高度大於50米的公共建築、建築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樓層建築面積大於1000m的展覽建築、以及高層建築中的重要公共建築等,屬於一類高層民用建築。

註:地市級及以上的文物古蹟、博物館、展覽館、檔案館等建築物屬於重要公共建築物。(B.0.1)

第四章 建築層數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不同耐火等級建築的允許建築高度或層數,應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5.3章確定。

一、商店建築、展覽建築採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築時,不應超過2層;採用四級耐火等級建築時,應為單層。營業廳、展覽廳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5.4.3)

二、營業廳、展覽廳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樓層。地下或半地下營業廳、展覽廳不應經營、儲存和展示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5.4.3)

三、展廳不應設置在建築的地下二層及以下的樓層(4.1.2)。註:本條為《展覽建築設計規範》(2010版)要求,與第二項所述《建築設計防火規範》(2018版)要求不同,宜以較嚴要求為準。

第五章 平面布置及防火分隔措施

一、除為滿足展覽建築使用功能所設置的附屬庫房外,展覽建築內不應設置生產車間和其他庫房。(5.4.2)

二、設有展廳的建築內不得儲存甲類和乙類屬性的物品。室內庫房、維修及加工用房與展廳之間,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隔牆和1.00h的樓板進行分隔,隔牆上的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5.2.6)

三、倉儲空間應與展廳分開布置,公共服務空間和輔助空間宜與展廳分開布置。倉儲空間、公共服務空間和輔助空間的防火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的有關規定。(5.1.3)

四、展廳等人員密集場所,不應布置在柴油發電機房、燃油或燃氣鍋爐房、油浸變壓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室等的上一層、下一層,也不應貼鄰。(5.4.12、5.4.13)

五、使用燃油、燃氣的廚房應靠展廳的外牆布置,並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隔牆和乙級防火門窗與展廳分隔,展廳內臨時設置的敞開式的食品加工區應採用電能加熱設施。(5.2.9)

六 、展位內可燃物品的存放量不應超過1天展覽時間的供應量,展位後部不得作為可燃物品的儲藏空間。(5.2.10)

七、公共建築內的客、貨電梯宜設置電梯候梯廳,不宜直接設置在營業廳、展覽廳、多功能廳等場所內。(5.5.14)

第六章 防火分區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不同耐火等級建築的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應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5.3章確定。其中: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築內的商店營業廳、展覽廳,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並採用不燃或難燃裝修材料時,其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5.3.4)

1、設置在高層建築內時,不應大於4000m;

2、設置在單層建築或僅設置在多層建築的首層內時,不應大於10000m;

3、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不應大於2000m。

第七章 安全疏散和避難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安全疏散和避難應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5.5章確定。

一、多層展覽建築的疏散樓梯,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均應採用封閉樓梯間。(5.5.13)

註:展覽與其他功能空間組合在同一座建築內時,則其疏散樓梯的設置形式應按其中要求最高者確定,或按該建築的主要功能確定。

二、設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築內的疏散樓梯宜通至屋面,且宜在屋面設置輔助疏散設施。(8.1.2)

三、展廳內展位通道尺寸除應滿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4.2.7)

1、甲等、乙等展廳主要展位通道淨寬不宜小於5m,次要展位通道淨寬不宜小於3m;

2、丙等展廳展位通道淨寬不宜小於3m。

四、展廳等場所內的主要疏散走道應直通安全出口,其淨寬度不應小於4.0m,其他疏散走道淨寬度不應小於2.0m。(8.7.3)

五、展廳內的疏散走道應直達安全出口,不應穿過辦公、廚房、儲存間、休息間等區域。(5.3.5)

六、展覽廳、商店、候車(船)室、民航候機廳、營業廳等開敞空間場所內,當疏散通道的兩側無維護結構時,疏散通道的位置應予以確定,不應隨意變更或佔用。(3.1.4)

七、展覽建築的安全疏散距離應符合《建規》5.5.17規定,其中: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築內疏散門或安全出口不少於 2 個的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廳等,其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於 30m;當疏散門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樓梯間時,應採用長度不大於 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當該場所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室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離可分別增加 25%。具體要求詳見規範圖示5.5.17,以及專題講解:消防安全疏散詳解-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廳、開敞式辦公區等。

八、展覽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展覽廳的建築面積和人員密度計算,展覽廳內的人員密度不宜小於0.75人/m確定。(建規5.5.21-6)

註:對於展覽廳內的疏散人數,本規定為最小人員密度設計值,設計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採用更大的密度。

第八章 消防設施

一、室內消火栓系統:

1、高層展覽建築、建築高度大於 15m或體積大於5000m的單、多層展覽建築,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8.2.1)。

2、室內消火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7.1.12)

2.1 室內消火栓宜設置在門廳、休息廳、展廳的主要出入口、疏散走道、樓梯間附近等明顯且易於操作的部位;

2.2 展廳在主要出入口、疏散走道、樓梯間附近等處設置室內消火栓後,經計算仍不能保證有兩支水槍的充實水柱能同時到達室內任何部位時,可沿疏散通道設置埋地型室內消火栓;

2.3 埋地型室內消火栓的井蓋應設有明顯的標誌,並不應被遮擋。

3、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建築面積大於 200m 的商業服務網點內應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8.2.4)

二、自動滅火系統:

1、單、多層展覽建築中,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 1500m 或總建築面積大於 3000m 的展覽建築,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8.3.4)

2、高層展覽建築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8.3.3)

3、以上情況,除規範另有規定和不宜用水保護或滅火的場所外,宜採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4、根據本規範要求難以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展覽廳、觀眾廳等人員密集的場所和丙類生產車間、庫房等高大空間場所,應設置其他自動滅火系統,並宜採用固定消防炮等滅火系統。(8.3.5)

5、當展覽建築內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對於室內最大淨空高度大於12m的展廳、大型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場所,宜採用帶霧化功能的自動水炮等滅火系統(7.1.13)。註:需結合前述3、4項要求應用。

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m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m的展覽建築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8.4.1)

2、展廳宜選擇智能型火災探測器,在單一型火災探測器不能有效探測火災的場所,可採用複合型火災探測器。展廳的高大空間場所應採取合適且有效的火災探測手段。(7.5.10)

3、設置機械排煙、防煙系統、雨淋或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固定消防水炮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需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鎖動作的場所或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8.4.1)

四、防煙排煙系統:

展覽建築屬於公共建築,應按《建規》8.5有關公共建築的要求設置防煙和排煙設施,具體設置要求應依《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執行。

五、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其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誌,應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10.3章要求以及《展覽建築設計規範》要求設置。其中:

1、展覽廳、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的場所應設置疏散照明。(10.3.1)

2、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屬於人員密集場所,應滿足人員密集場所的相關要求。

3、總建築面積大於8000m的展覽建築,應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徑的地面上增設能保持視覺連續的燈光疏散指示標誌或蓄光疏散指示標誌。(10.3.6)

註:根據《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要求,蓄光疏散指示標誌不應再使用,應採用燈光疏散指示標誌。

4、展廳每層面積超過1500m時,應設有備用照明。重要物品庫房應設有警衛照明。(7.4.11)

5、展廳備用照明的照度值不應低於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7.4.9)

6、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具體設置要求,應依據《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確定。

六、滅火器:

1、展覽建築應設置滅火器(8.1.10),其中:

1.1、縣級及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檔案館、博物館的庫房、展覽室、閱覽室,建築面積在2000㎡及以上的圖書館、展覽館的珍藏室、閱覽室、書庫、展覽廳,應按嚴重危險級配置滅火器。(附錄D)

1.2、縣級以下的文物保護單位、檔案館、博物館的庫房、展覽室、閱覽室,建築面積在2000㎡以下的圖書館、展覽館的珍藏室、閱覽室、書庫、展覽廳,可按中危險級及以上等級配置滅火器。(附錄D)

2、滅火器的具體設置要求,應依據《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範》確定。

七、其他:

1、防火捲簾門兩側各0.5m範圍內不得堆放物品,並應用黃色標識線劃定範圍。(8.3.7)

2、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3000m的展覽建築、室外消防用水量大於 25L/s 的其他公共建築的非消防用電負荷宜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10.2.7)

3、展廳應設置防火剩餘電流動作報警系統。(7.4.5)

4、展位配電應設置帶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的電源總開關,且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剩餘動作電流不應超過30mA。(7.4.3-3)

5、展廳和庫房的照明線路應採用銅芯絕緣導線暗配線方式。庫房的電源開關應統一設在庫區內的庫房總門外,並應裝設防火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7.4.12)

第九章 消防電源及其配電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消防電源及其配電應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10.1章確定,其中:

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3000m的展覽建築,以及室外消防用水量大於25L/s的其他公共建築,消防用電應按二級負荷供電。(10.1.2)

第十章 內部裝修要求

展覽建築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建築內部裝修應符合《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要求,其中:

一、民用建築內的庫房或貯藏間,其內部所有裝修除應符合相應場所規定外,且應採用不低於B1級的裝修材料。(4.0.13)

二、展覽性場所裝修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4.0.14)

1、展臺材料應採用不低於B1級的裝修材料。

2、在展廳設置電加熱設備的餐飲操作區內,與電加熱設備貼鄰的牆面、操作臺均應採用A級裝修材料。

3、展臺與滷鎢燈等高溫照明燈具貼鄰部位的材料應採用A級裝修材料。

三、展覽建築內部各部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於下列規定:

1、單層、多層展覽建築內部各部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於《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表5.1.1的規定。

2、高層展覽建築內部各部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於《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表5.2.1的規定。

3、地下展覽建築內部各部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於《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表5.3.1的規定。

第十一章 涉及人防工程的展覽建築

設置在人防工程中的展覽建築,依據《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範》的相關要求執行。

第十二章 補充說明

一、需要搭建臨時建築時,應採用燃燒性能不低於B1級的材料。臨時建築與周圍建築的間距不應小於6.0m。(8.7.2)

二、展覽館、候機(車、船)建築(廳)等大空間建築內通風、空氣調節系統的風管,當不跨越防火分區且在穿越房間隔牆處設置防火閥時,可採用難燃材料。(9.3.14)

三、本文末涉及的相關要求,依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有關公共建築的要求,以及《展覽建築設計規範》的要求執行。

第十三章 申明

本文所述,均為與展覽建築特定功能相關的技術標準及規範要求,實際應用中,各項具體要求,應結合《建築設計防火規範》有關公共建築的要求,以及《展覽建築設計規範》的要求執行。

第十四章 規範爭議及探討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和《展覽建築設計規範》存在諸多矛盾之處,怎樣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

《展覽建築設計規範》的防火設計要求,主要是參照原《建築設計防火規範》(2006版)以及《高層民建築設計防火規範》(2005版),與《建築設計防火規範》(2018版)確有諸多矛盾之處。原則上,當相同描述對象存在矛盾時,應按新版《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處理。但是,展覽建築的設置層數,宜按《展覽建築設計規範》處理:展廳不應設置在建築的地下二層及以下的樓層(4.1.2)

相關焦點

  • 住宅建築-建築防火及消防設施要求
    石崢嶸:有關建築防火和消防設施要求,《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2011)、《住宅建築規範》(GB50368-2005)和《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14三、住宅建築的消防電梯可與其他普通客貨電梯共用前室,具體要求詳見:客貨電梯開向消防電梯前室-疑難解答及探討第十章 消防車道和救援場地一、高層民用建築,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2000個座位的會堂,佔地面積大於3000m的商店建築、展覽建築等單、多層公共建築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
  • 辦公建築-建築防火及消防設施要求
    石崢嶸:辦公建築的建築防火及消防設施要求,參照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類別實施,附屬於其他功能建築內的辦公室,應同時依據其他功能建築定性確定建築防火及消防設施要求。本文共分十章節,文末附規範爭議!2、辦公建築的公共用房、服務用房和設備用房等,這些部分的建築防火和消防設施,應同時滿足對應業態的相關規範要求。3、辦公室帶臥室或廚房的酒店式辦公樓,火災危險性與旅館建築類似,應按有關旅館建築的要求確定;辦公室帶臥室或廚房的公寓式辦公樓,宜按有關旅館建築的要求確定。
  • 中小學校-建築防火與消防設施要求!
    石崢嶸:中小學校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其建築防火要求及消防設施的設置,應滿足《(5.1.8)第三章 滅火救援中小學校屬於民用建築中的公共建築,滅火救援設施應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第7章確定。中小學校校園應設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的有關規定。
  • 託兒所、幼兒園-建築防火與消防設施要求!
    石崢嶸:託兒所、幼兒園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其建築防火要求及消防設施的設置,應滿足《三、更多要求參照《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和《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等相關規範執行。第六章 消防設施涉及託兒所、幼兒園的消防設施要求,應依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確定,具體設置要求,應符合現行技術規範及產品標準。
  • 高層建築消防設施驗收與維護管理
    (八)消防電梯:  1、井道未按規範要求獨立設置(有的消防電梯與客梯合用井道,相互之間無有效防火分隔)。  2、消防電梯機房與其他電梯機房之間未按規範要求進行有效防火分隔。  3、井底未設排水設施或排水井容量小於2.0m3或排水泵的排水量小於10升/秒。  4、首層未設供消防員專用的操作按鈕。
  •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有哪些內容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概述
    ,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3000m2的商店和展覽建築,省(市)級及以上的廣播電視、電信和財貿金融建築,室外消防用水量大於25L/s的其他公共建築。10.1.6消防用電設備應採用專用的供電迴路,當建築內的生產、生活用電被切斷時,應仍能保證消防用電。備用消防電源的供電時間和容量,應滿足該建築火災延續時間內各消防用電設備的要求。10.1.7消防配電幹線宜按防火分區劃分,消防配電支線不宜穿越防火分區。
  • 一級消防工程師備考,《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到底改了什麼
    2018年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時間已確定為11月10、11日,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已經開始備考了,還有的考友都已經聽完一遍課程了!大家一起說, 牛不牛? 聽說,2018年新實施了很多規範,也有很多考友問《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到底改了什麼?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到底做了哪些改動!
  • 消防連線 | 文物建築博物館消防安全提示
    3嚴格消防設施管理對文物建築應根據防火需要和實際情況,配置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確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保持防火間距。文物建築毗鄰區域和保護範圍內不得擅自擴建或搭建建築物、佔用防火間距和消防車通道。對文物建築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要加強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檢測。4嚴格用火管理文物建築內嚴格控制使用明火。用於宗教活動場所或者民居建築等確需使用明火時,應加強火源管理,採取有效防火措施,並由專人看管,必須做到人離火滅。
  • 消防形勢嚴峻,健全建築防火規範體系迫在眉睫
    「儘管如此,目前我國消防工作形勢依然嚴峻,接下來還需進一步立足國內、面向國際,在優化調整我國建築防火標準體系結構、推進我國建築防火標準國際化、健全我國建築防火標準化工作機制、提升我國建築防火領域科技研發與工程技術標準化能力等方面,持續、穩步推進。」
  • 建築防火-疏散門的主要設置形式及防火要求!
    安全疏散涉及的疏散門,主要是指建築內各房間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門,或設置在安全出口上的門。基本原則:疏散門的設置,要求在人員疏散過程中不會因為疏散門而出現阻滯或無法疏散的情況,對於通向室內安全區域的疏散門,以及需要滿足一定防火分隔要求的房間的疏散門,需要採用防火門。
  •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2018版_2020年建築設計防火規範2018版資料下載...
    >瀏覽數:5581 回複數:6 關鍵詞: 建築設計防火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圖示 防火規範圖示
  • 消防工程驗收前自查之建築防火,內容較長,建議收藏
    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時,想必大家都有個有共同的心願,那就是一次順利通過。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建設單位可以對照以下要求逐項梳理,確保沒問題之後,再申報消防驗收,下面主要跟大家分享建築防火這部分的驗收要求。2、轉彎半徑要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3、消防車道與建築之間禁止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4、消防車道靠建築外牆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築外牆大於5m。5、消防車道的坡度小於8%。6、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
  • 消防形勢依然嚴峻,建築防火規範新體系創建迫在眉睫
    亟需建立建築防火規範新體系目前我國防火體系包括《建築防火通用規範》《消防設施通用規範》等全文強制性通用規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等基礎標準、《地鐵設計防火標準》等專用標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範》等專業標準和評定規則標準(檢測、評定、實驗方法等)。
  • 新疆消防在全區開展建築消防設施「三化」建設達標驗收工作(四)
    建設達標驗收動員會,要求各級消防救援機構要結合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建築消防設施「三化」建設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和指導服務,督促落實標準化管理要求,推動單位實現「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
  • 2019消防安全技術案例分析模擬練習題:綜合樓建築防火間距及消防...
    2019消防安全技術案例分析模擬練習題:綜合樓建築防火間距及消防通道案例 2018-12-12 16:12:32|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民用建築的庫房-建築防火要求
    文末附規範爭議:民用建築的地下室作為庫房使用,防火分區面積按倉庫確定,還是民用建築確定?一、除為滿足民用建築使用功能所設置的附屬庫房外,民用建築內不應設置生產車間和其他庫房。(5.4.2)民用建築不能和廠房倉庫合建。民用建築由於使用功能要求,可以布置部分附屬庫房。
  • 民用建築的防火分區知識點
    (2015年綜合能力)11.某建築的一層至三層為商場,四層至十七層為辦公,地下一層為商場,地下二層部分為商場,其餘部分為設備區。室內裝修及消防設施設備均符合相關規定。下列關於該建築地下商場及設備區防火分區建築面積,正確的是()。
  • 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下列民用建築防火間距設
    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下列民用建築防火間距設計方案中,正確 的有( ) A.建築高度為 32m 住宅建築與建築高度 25m 辦公樓,相鄰側外牆均設有普通門窗,建築之間的間距為 13m B.建築高度為 22m 的商場建築與 10KV 的預裝式變電站,相鄰側商場建築外牆設有普通門窗, 建築之間的間距為 3m
  • 民用建築的防火間距知識點
    23.9m,耐火等級為二級的商業建築,該商業建築屋面板耐火極限為1.00h且無天窗、毗鄰辦公塔樓外牆為防火牆,其防火間距不應小於()m。熱輻射強度與消防撲救力量、火災延續時間、可燃物的性質和數量、相對外牆開口面積的大小、建築物的長度和高度以及氣象條件等有關,但在實際工程中不可能都一一考慮。防火間距主要是根據當前消防撲救力量,並結合火災實例和消防滅火的實際經驗確定的。
  • 盤點:20個建築防火易混點
    物流建築的作業區和儲存區的防火要求可分別按有關廠房和倉庫的規定確定。10.除商業服務網點外,住宅建築與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築合建時,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區和室內消防設施如何設置?;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樓梯、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布置與設置要求,防火分區劃分,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防排煙系統等的設置,可以根據非住宅部分的建築高度,按照本規範有關公共建築的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