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vn:強壯了一代日本人的學校給食制度為什麼失守了?

2020-12-11 觀察者網

12月15日,日本佐賀縣地位町立東脊振小學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在給食的「ぬっぺい汁」(類似於味增湯)中發現一顆紐扣電池盒和一根長約20釐米的繩子,所幸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無獨有偶。據朝日新聞11日報導,日本神奈川縣平塚市市立富士見小學提供給該校學生的課間餐中發現了長約14釐米的針狀金屬片。金屬片混合在配飯的肉醬當中,被六年級女生不小心吞入口中,萬幸女生察覺後迅速吐出,沒有造成傷害。據調查,學校的廚房中沒有類似的金屬片,學校推測很可能是在配送工廠與別的食材混入的。

據讀賣新聞報導,同日,新潟市市立柳都初中提供給學生的餐點中混入了長約3釐米的極細的金屬片。學生在食用前就及時發現,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事件發生後,市教育委員會保健給食課立即前往提供該餐點的工廠現場進行調查,但是沒有發現任何在工廠混入的跡象。

這並不是日本的學校給食第一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光是在兵庫縣的神戶市,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7月的九個月中間,初中給食當中混入異物的件數就高達86件。要知道這僅僅是日本的一個城市,而且只是初中範圍而已,雖然沒有日本全國的統計資料,但是保守估計每年發生的給食異物混入事件將在500起以上,嚴重威脅著日本兒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藍色為日本近年來全國食品安全問題投訴數,紅色為食品中混入異物的投訴數

根據神戶電視臺的報導,給食加工廠的衛生條件觸目驚心。在裝入給食的藍色框子的旁邊,竟然就是該工廠的垃圾收集處。

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現場工作人員透露,配送箱子的外面非常容易沾上不乾淨的東西,夏天也容易招引蒼蠅。他還表示,有時候混入異物的確是因為檢查時過於疏忽,但是箱體中間的蓋子是沒有密封的,所以也非常容易飄進別的東西。即使是發現異物也不能完全歸責於公司,也可能是學校方面的問題。

是的,工廠的人員選擇了逃避問題。

而在神戶市政府方面,有關人員回答:「從合同上來說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供應商,所以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督促他們改善衛生環境而已。」

根據這些言論,神戶市給食異物混入事件頻發,確實不能單單責怪不認真的企業,還要追究政府的責任。

神戶市教育委員會官員謝罪

日本的給食制度類似於中國中小學的課間餐制度,原本是為貧困家庭的孩子而設立的一種營養補充制度。這些孩子沒有辦法在家裡得到足夠的食物,所以在學校增設一餐集體餐,這樣政府的投入可以更好地直接在兒童身上生效。進入二十世紀後半葉,它成為公立中小學的教育大綱的一部分。

日本的給食制度原先在國際上一直受到非常高的評價。雖然日本不是世界上唯一有給食制度的國家,但日本的給食非常注重營養搭配,因而為各國所推崇。而且,就食品安全來講,日本人用他們的嚴謹給世界創造了一個「給食神話」。

相關焦點

  • 從日本的學校「給食」制度發展歷程看中國的「學校配餐」
    洪偉聊託管傾聽張洪偉老師對託管教育不一樣的見解筆者在過去的10.17-26日之間,帶領國內的託管教育機構同行近二十人去日本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實地參訪,在有限的時間內不但參加了全日本規模最大的託管同行的年度大會以及其後的交流會,還分別參訪了兩家託管教育機構,對於日本的託管教育行業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 「半月刊」李玲飛|福岡市立中小學「給食」:日本學校配餐細節一窺
    同時,為了接濟前來就學的貧困子弟,寺中僧人利用化緣所得製作便當,從 1889 年始為學校供應午餐,日本學校「給食」(配餐)由此發祥。今天,日本 31,617 所公私立小學、初中、特殊教育學校和高中夜校,有 30,092 所實行「給食」制度,每年提供在校午餐約 190 次,實施率達到 95.2%。
  • 日本學校做好營養午餐後 為什麼首先送給校長食用
    可是,日本僅僅在兩年後,就在日本恢復了營養午餐,讓300多萬學生吃上了由學校食堂提供的營養午餐。為了確保學生最低限度的營養攝入,日本用美國等國家援助的脫脂奶粉在學校供應混合牛奶。於是,早在上世紀40年代末,日本學生就過上了人手一杯牛奶的生活。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 該學學日本
    作為中國的近鄰,日本被認為是實施「營養餐」最成功的國家,他們是如何做到讓學校提供合格的「營養餐」?起步較晚的中國營養餐計劃,又該向日本學習什麼?要點速讀日本戰後一代人身體素質提高,得益於學校的營養午餐。日本學校的校長必須為孩子們試吃午餐,沒問題才可以讓學生吃。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該學學日本
    日本被認為是施行營養餐最成功的國家。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曾經說過:「日本從立法、科研到實踐已形成一整套制度,戰後一代人身體素質的提高,即得益於學校午餐制的推行。」日本中小學為學生提供午餐的制度稱作「給食」,明治22年(公元1889年),山形縣鶴岡町私立忠愛小學為貧困學生免費提供飯糰、烤魚、鹹菜作為午餐,這是給食的起源。
  • 看了日本學校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理由
    當提到日本的學校時,很多人會聯想到校園欺凌、自殺等負面的消息。這些也確實存在,畢竟負面的消息傳播的比較快,而正面的消息對於日本以及日本媒體來說,也是一種「理所當然」,自然也不會過多的報導。其實日本的學校,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制度,對於本國人來講,從小都是這樣的教育,也不會覺得這種制度的有多麼「優秀」,但是對於外國人,當參觀過日本學校,能夠明白許多優秀之處。
  • 為什麼日本的校長必須為學生第一個試吃校餐?
    當時對學校校餐的要求基準並不太高,著眼點主要放在「營養」二字上,只要求各地方公共團體能夠做到讓「學校給食普及並健全發展」就好。一直到進入平成年代的1996年,大阪府堺市發生因學校校餐引起9523名兒童集體中毒且其中3人死亡的惡性校餐安全事件,日本才在翌年的1997年制定了「學校給食衛生管理基準」。之後,又分別在2003年、2005年、以及2008年進行過三次修訂。
  • 孩子的午餐大過天,日本人為此堅持了一百年
    可以說,日本的學校午餐不只是孩子們營養飲食的保證,也是了解日本人100多年來飲食習慣變化的窗口。所以這一百多年來,日本學校「給食」到底發生了哪些改變?從那時起,日本人意識到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讓國家的未來每天吃上營養午餐多麼重要!於是,「學校午餐」開始在日本全國推動實行。
  • 日本排名第一的學校食堂吃什麼?
    關於日本學校食堂提供餐食的新聞和視頻,可能很多人都看過或聽說過了。
  • 小學生營養餐造假,對比日本學校的餐食才明白什麼叫「食育」
    (紀錄片《School Lunch in Japan》) 針谷小學這餐震撼的午餐,其實是日本100多年「給食」制度的一個寫照,類似的情況每天發生在日本各地的中小學裡。
  • 為何日本強?看日本孩子吃什麼你就知道了!丨日本教育
    而說起學校午餐,被認為是全世界施行「營養午餐」最成功的國家,是霓虹國。日本全國所有小學都提供營養午餐,這份午餐有個特定的名字——「給食」。從1889年起,那麼這一百多年來,日本學校「給食」到底發生了哪些改變?01日本學校午餐的100年變遷
  • 日本學校午餐為何要讓校長先吃?孩子吃的健康, 國家才有未來!
    日本的「給食」制度針谷小學這餐震撼的午餐,其實是日本100多年「給食」制度的一個寫照,類似的情況每天發生在日本各地的中小學裡。明治維新帶來日本國力的強盛,學校午餐也更加豐盛。1952年食譜:麵包、牛奶、炸魚、色拉、果醬1954年,學校供餐法開始實施。
  • 關注學生營養餐:看呆了,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太牛掰啦!
    ,很多人在畢業後,更多地是懷念,提起就會說便宜又好吃,但是在學校的時候,經常會說學校的飯太TM難吃了!!有了這麼一個提供免費午餐的學校,於是很多日本人意識到這是件很重要的事,讓國家的未來每天吃上營養午餐多麼重要!於是,「學校午餐」開始在日本全國推動實行。
  • 中國營養午餐被「偷吃」:對比日本學校餐食,才明白什麼是差距
    (被爆出的大米生蟲)給食制度,讓日本國人身體素質不斷提高!說道營養午餐,我們就不免想到了與我們隔海相望的島國日本的營養餐食。日本堅守的100多年的「給食」制度,每日都發生在日本各地的中小學。在經過明治維新,國立也變得強盛,這也讓學校午餐更加豐盛。(私立忠愛小學校的午餐:飯糰、鹽煎鮭魚、漬菜)從最初面對窮人家孩子,隨後敢為不斷擴大。
  • 不妨看看129年的日本學生營養餐!
    首先,是學校校長之過!細則為什麼規定學校負責人應陪餐?其實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求校長監督,要堅持試吃的制度,說白了,就是讓校長充當檢驗學生營養餐食品安全的小白鼠。只有在校長吃了學生營養餐之後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再讓學生放心吃營養餐。試問,如果萬安那個學校的問題,校長先吃也不至於此。
  • 上海國際學校的孩子吃發黴番茄、變質洋蔥,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如此用心
    我聯想到之前看過的一個視頻故事,講的是日本中小學的「給食」制度:二戰後,日本曾化為一片廢墟,但一直堅持為孩子提供放心的午餐。不論家庭福貴貧賤,孩子們吃著同樣的食物。日本人平均身高在戰後增加了近10公分,達到170.7cm,排名全球第29,高於中國(169.7cm,列32);現在,日本肥胖率只有4%左右,全球最低,日本人的壽命連續20年世界第一。這段發布在youtube上的8分鐘視頻,有1600多萬次觀看、1萬多條評論。不少網友看後驚呼:我們輸在了起跑線上!
  • 日本中、小學的營養午餐:讓孩子們吃得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堅守100多年的「給食」制度 日本學校的「給食」制度起源於1889年,起初只面向家庭貧困的小學生。再後來到了1956年,日本又將中學生也納入「給食」範疇中,後來考慮到國民身高問題,日本又在1964年規定每所學校的午餐中必須要有牛奶。
  • 日本校園冷知識,為什麼教室的窗戶總是在黑板左邊?
    日本電視臺晨間情報節目ZIP!曾邀請到四位演員,古田新太、永瀬廉、道枝駿佑、長尾謙杜拍攝了5個有關學校的冷知識小短劇。
  • 教育 | 他們的學校午餐為什麼可以做得那麼好?探究日本給食制
    我以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看一看日本是怎樣對待學生的餐食的,其背後,是一個社會的制度運行機制,一個族群的文化和價值理念。2017年,一段八分鐘紀錄片《日本學校的午餐》在Youtube爆火,播放量高達1900萬。短片告訴所有人——吃飯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的事。
  • 日本小學教育憑什麼能震驚世界?看完你就知道了
    Part2交通安全教育:帶好小黃帽在日本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一群"小黃帽」的身影。他們就是——日本的小學生,日本人叫它通學帽。為什麼要戴通學帽呢?日本小學生的安全是日本政府很重視的一件事。日本小學生上下學時,他們的家長不會像中國家長一樣接送孩子的。他們鼓勵的是自己步行上學,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能力。為了安全起見,學校會讓學生們戴上指定的黃色帽子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