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學的營養午餐:讓孩子們吃得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2020-12-14 騰訊網

在昨天的熱搜榜上,料醬看到又有學校出現了食品安全的問題,感覺這兩年關於國內學校方面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反觀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對食品安全問題極其重視,尤其對學校裡面的食品安全嚴格把控,今天料醬就來和米娜桑一起圍觀一下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

堅守100多年的「給食」制度

日本學校的「給食」制度起源於1889年,起初只面向家庭貧困的小學生。

到了1954年,日本開始向全國所有的小學生實行「給食」制度。再後來到了1956年,日本又將中學生也納入「給食」範疇中,後來考慮到國民身高問題,日本又在1964年規定每所學校的午餐中必須要有牛奶。

到如今,日本的中、小學仍然在實行「給食」制度,由於是政府提出的「給食」制度,所以學校午餐費用、人事費用均為各地政府負擔,家長只需要象徵性地擔負極少的費用,而且貧困家庭學生的全部餐費全部由政府承擔。

時至今日,日本的「給食」制度已經實行了130年,這期間雖然日本經歷了二戰、經歷了泡沫經濟,但始終都保障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經過這100多年,日本成年人的身高平均增加了15釐米,可以說「給食」制度功不可沒。

科學配比的營養午餐

其實日本的這個「給食」制度一開始的小目標是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吃上飽飯,後來日本政府覺得不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吃飽,更要吃得營養、健康、科學,這就讓日本中、小學生有了科學配比的營養午餐。

日本的法律規定,但凡學生人數超過600人的學校,就需要配備專職營養師,與國家公務員享受同樣待遇,負責學生的營養和衛生知識教育。

而且為了讓學生家長放心,每個學校都會把當月的午餐食譜公示給家長們看,上面會詳細說明每餐飯中各種食材的營養成分。

一方面可以徵詢家長們的意見,另一方面家長們可以根據學校的營養食譜,更好地為孩子們準備早、晚餐,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

並且學校會定期舉辦親子午餐活動,邀請家長一起品嘗校內午餐,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飲食。

安全衛生的營養午餐

對於學生們的午餐和營養健康同樣重要的就是要安全衛生。日本的「給食」制度有三種製作、配送午餐的方式:一是學校內部自建午餐中心,由學校相關人員自行烹飪;二是多所學校共用午餐中心,用餐車進行配送;三是外包給民營餐飲企業,學校負責監督。

為了保證食材的衛生安全,日本學校的午餐都必須在午餐時間前2個小時才能開始製作。

並且每頓午餐必須留下午餐樣本,在零下20℃的環境裡保留2周備查。

而且第三方機構每年必須進行2-3次徹底檢查,還會有不定期的暗訪,負責製作午餐的人員需要定期進行體檢。

在製作午餐時,必須戴上手套和口罩保障餐食的衛生,甚至在學生們打飯的時候也會嚴格要求注重衛生。

為了確保學生們的飲食安全,日本很多學校的校長會在學生們用餐半小時前,先自己試吃一份飯。

除此以外,每所學校都會在每學期期初向家長詢問學生是否對某些食物過敏,以防學生發生食物過敏,甚至食物中毒事件。

料醬覺得這些小細節真的是很貼心了,希望我們國家的學校在製作學生的午餐時也能更精心一些,畢竟讓孩子們吃得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的營養午餐這樣吃
    在世界範圍內來講,日本和美國已經擁有較為完整的營養餐體系和規則,擁有成熟的措施和悠久的歷史。而印度和澳大利亞也在「讓孩子們都能吃上免費午餐」和「讓孩子們吃得更健康」這兩方面努力著。由此可見,在日本人的看法中,食育與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飲食衛生安全和飲食文化等關於營養學、人生觀的教育聯繫在一起,不僅是單純的餐桌禮儀和食品營養搭配,還會加強孩子對環境的愛護之心,從而減少對事物以及資源的浪費。在日本,食育分為兩個環節,一是在校吃午餐,一是參與勞作。
  • 日本學生在學校吃什麼?號稱是全球最有營養、最健康的午餐
    英國衛報記者近日採訪了日本靜岡縣袋井市的甲南小學,正逢星期五,看到學校食堂的營養午餐分別是烤鱈魚、甜玉米炒小白菜、意式蔬菜濃湯、一小盒牛奶、白吐司和豆漿巧克力抹醬。分量不多,但也有667卡路裡,足夠11歲的學童撐到放學回家。
  • 對不起,這才是我看到的日本小學午餐!
    這是位於日本埼玉縣的一所公立小學,叫針谷小學。學校裡並沒有很多現代化的設施,不過,有一個地方格外顯眼,那就是學校專屬的田地,都是由在校學生種植並直接用於學生午餐。在日本,政府鼓勵學校建立農場,讓學生參與種植、養殖。這並非是因為缺乏勞動力,而是希望孩子們在勞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認識大自然,也能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培養孩子們珍惜食物和感恩之情。
  • 看看各國學生營養午餐怎麼吃
    在世界範圍內來講,日本和美國已經擁有較為完整的營養餐體系和規則,擁有成熟的措施和悠久的歷史。而印度和澳大利亞也在「讓孩子們都能吃上免費午餐」和「讓孩子們吃得更健康」這兩方面努力著。因此,石冢左玄和寸井玄齋被認為是日本食育的提倡者。2002年,日本自民黨在其政府調查會中設立了食育調查會。2003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演說中提到了「食育」一詞,該詞立刻在日本流行。2005年,日本制定並實施《食育基本法》,其中強調:「對於培育孩子的豐富人性、掌握生存能力來說,最重要的是『食』,『食育』應被置於首位。」
  • 日本學校午餐為何要讓校長先吃?孩子吃的健康, 國家才有未來!
    視頻開頭就引用一位日本校長的話:「45分鐘的午餐時間也是接受教育時間,就像學習數學或者閱讀一樣。」這就是日本提倡的「食育」精神。除了吃,還有潛移默化的教育。視頻跟拍的是日本埼玉縣針谷小學一位5年級學生,三島唯。三島早上7:45出門。她在書包外面掛了一個袋子。
  • 日本真有米其林三星的學生營養午餐嗎?
    [摘要]日本的學校校長,必須每天第一個為孩子們試吃午餐,校長吃過沒問題之後,學校食堂才正式宣布:今天的午餐可以開動了!而這時候電視臺一個叫作「校餐之星」的真人秀節目找到她,建議她配合節目拍攝,到三葉小學為300多位孩子製作學校午餐。世界一流廚師去學校食堂給小學生做校餐,這怎麼可能呢?星野主廚認為這就像是讓世界一流球星去踢少年足球一樣匪夷所思。但是節目策劃的勸說打動了她:「星野主廚,你知道校餐最重要的是什麼嗎?是安全與安心。
  • 日本孩子午餐VS中國孩子午餐,網友:難怪日本孩子健康居全球之首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與家長們來說,孩子的身體健康,最是重要不過的了,而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自然也與飲食息息相關。因此,在孩子的吃食上,大人們最是關注其安全和健康性。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學校待的時間最長,因此在校期間的吃食,也十分讓人關注。提起學校餐食,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日本孩子的午餐了,據說日本孩子健康能居全球之首,很是得益於學校午餐。
  • 為啥日本孩子健康度高?組圖實拍「午餐流程」,第一張就先輸了
    為什麼在日本,兒童健康狀況如此優秀?其實這和日本人將飲食教育作為孩子日常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是有很大關係的。一部關於日本某小學午餐的紀錄片《School Lunch in Japan》,為我們揭秘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午餐流程。
  • 日本小學生的午餐揭示了他們健康的秘密,做到了:飲食贏在起跑線
    在一個視頻中,我們能了解到日本小學生的午餐製作到分發過程,也明白了為什麼日本小學生為什麼這麼健康,他們真正的做到了飲食贏在起跑線。④ 校長試吃每個新的菜品校長都會親自品嘗,看看這道菜會不會贏得學生的「歡心」,因為食物不只營養重要,味道也很重要。接下來就是小朋友們有秩序的分發午餐、吃午餐、收餐盤環節。
  • 開學第一天:孩子們的「營養午餐」來了!
    今天大、中、小學開學啦這可把家長們高興壞了終於從神獸們手中解脫啦但是靈魂拷問來了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孩子們在學校飲食住宿安全嗎三(4)班班主任鄭莉要求學生安靜進食,細嚼慢咽,儘量慢點吃。吃完之後殘渣放進垃圾袋,再午休。在四(1)班,鄒萍老師告訴記者,有的家長提前告訴她學生挑食,有的只吃菜不吃飯。為此,鄒老師在午餐前提醒學生營養均衡。午餐時間,她還在班級內放起了音樂。鄒萍說,音樂能讓人心情舒緩,孩子們吃飯時心情好,吃得也多浪費的就少。
  • 日本學校做好營養午餐後 為什麼首先送給校長食用
    1889年,日本山形縣鶴岡町私立忠愛小學的貧困學生們,吃上了一頓由飯糰、鹽烤鮭魚、醃黃瓜組成的營養午餐——重點是,這頓營養午餐是免費的。這是日本為學生提供營養午餐(給食)的起源。此後,日本各地的學校紛紛效仿,給孩子們提供營養午餐。
  • 日本兒童健康居全球首位,看看他們午餐的用心程度,就知道了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飲食情況是衡量孩子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現在很多學校考慮到學生上下學安全的問題,且方便更好地管理,都在學校開設了學生食堂。
  • 中國營養午餐被「偷吃」:對比日本學校餐食,才明白什麼是差距
    日前,河南某學校被曝給學生們的「營養餐」造假現象,所謂的「營養午餐」竟是一碗素到毫無營養可言的乾麵,孩子們不得不將面泡軟後才能吃的下去。更人氣憤的是,學校公示欄標註了教育局規定的每日菜品,本應該是雞丁炒西葫蘆、苞菜、蒜薹、大米粥等,還明確了每個配菜的克數。
  • 從小培養文明的細節:日本小學生的一頓午餐
    在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中,吃,從來不是一個小問題。也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底蘊。但今天小編我不得不承認:在吃,尤其是吃得衛生、安全這件事上,我被日本的小學震撼了。還參與了整個過程,在勞動與合作中,培養起最初的責任感,孩子們都樂在其中。
  • 中國營養午餐被「偷吃」:對比日本學校餐食,才明白差距
    日前,河南某學校被曝給學生們的「營養餐」造假現象,所謂的「營養午餐」竟是一碗素到毫無營養可言的乾麵,孩子們不得不將面泡軟後才能吃的下去。更人氣憤的是,學校公示欄標註了教育局規定的每日菜品,本應該是雞丁炒西葫蘆、苞菜、蒜薹、大米粥等,還明確了每個配菜的克數。
  • 教育 | 他們的學校午餐為什麼可以做得那麼好?探究日本給食制
    關於食品安全、飲食之道,我們這個發明了「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的國度實在應該好好學學鄰國日本。這當然不止是學校的事,往大裡說,關乎國家福祉,往小了說,關係家庭的未來與幸福。我以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看一看日本是怎樣對待學生的餐食的,其背後,是一個社會的制度運行機制,一個族群的文化和價值理念。
  • 看完日本小學的10元午餐,才明白什麼是輸在起跑線上!
    導演跟著一位名為Yui的五年級學生,來到日本琦玉的一所小學,學校是提供營養午餐的,可Yui依舊帶著便當盒,盒子裡裝了些什麼?這一切,都在45分鐘之內完成,不僅吃到了美味的午餐,還參與了整個過程,在勞動與合作中,培養起最初的責任感,孩子們也都樂在其中
  • 神獸歸籠,日本小學的「食」「食育」與「食品安全」
    正因如此,食物安全則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校園食堂,學生們每天吃下去的食物是否安全和衛生,成為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其中最能給其他國家做榜樣的,則要數日本。//日本的校餐簡史//日本最早的校餐,是1889年山形縣鶴岡町私立忠愛小學為貧困兒童提供的免費午餐。
  • 一份營養午餐,健康一個民族,日本小學生的營養餐是什麼樣子的
    日本這個國家,對教育是比較重視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逐漸在小學推廣營養餐制度。當然,日本的小學生是每天回家的,並不住校。所以早晚都在家裡吃飯,只有中午才在學校吃午餐。所以日本小學生的營養餐也叫營養午餐,之所以要加上營養兩個字。是因為食譜是根據營養學的專家定製的。日本小學生的營養午餐,食譜搭配要考慮兩點。第一是要能足夠提供小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第二也要防止營養過剩,避免出現小胖墩遍地的現象。
  • 不只課桌,餐桌也是學校教育的一環,營養午餐教會孩子健康探索!
    「爸爸,今天營養午餐我吃很少,肚子好餓!」,「媽媽,我明天不想吃營養午餐,可以幫我帶點吃的嗎?」當孩子這麼告訴你的時候,多數父母的擔憂與疑惑是「孩子今天在學校吃什麼?」,「營養均衡嗎?用餐開心嗎?」,現代的家庭多為雙薪家庭,我自己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若親手幫孩子做便當,往往不是每天可以實現的事。因此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孩子愛上營養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