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熱搜榜上,料醬看到又有學校出現了食品安全的問題,感覺這兩年關於國內學校方面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反觀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對食品安全問題極其重視,尤其對學校裡面的食品安全嚴格把控,今天料醬就來和米娜桑一起圍觀一下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
堅守100多年的「給食」制度
日本學校的「給食」制度起源於1889年,起初只面向家庭貧困的小學生。
到了1954年,日本開始向全國所有的小學生實行「給食」制度。再後來到了1956年,日本又將中學生也納入「給食」範疇中,後來考慮到國民身高問題,日本又在1964年規定每所學校的午餐中必須要有牛奶。
到如今,日本的中、小學仍然在實行「給食」制度,由於是政府提出的「給食」制度,所以學校午餐費用、人事費用均為各地政府負擔,家長只需要象徵性地擔負極少的費用,而且貧困家庭學生的全部餐費全部由政府承擔。
時至今日,日本的「給食」制度已經實行了130年,這期間雖然日本經歷了二戰、經歷了泡沫經濟,但始終都保障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經過這100多年,日本成年人的身高平均增加了15釐米,可以說「給食」制度功不可沒。
科學配比的營養午餐
其實日本的這個「給食」制度一開始的小目標是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吃上飽飯,後來日本政府覺得不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吃飽,更要吃得營養、健康、科學,這就讓日本中、小學生有了科學配比的營養午餐。
日本的法律規定,但凡學生人數超過600人的學校,就需要配備專職營養師,與國家公務員享受同樣待遇,負責學生的營養和衛生知識教育。
而且為了讓學生家長放心,每個學校都會把當月的午餐食譜公示給家長們看,上面會詳細說明每餐飯中各種食材的營養成分。
一方面可以徵詢家長們的意見,另一方面家長們可以根據學校的營養食譜,更好地為孩子們準備早、晚餐,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
並且學校會定期舉辦親子午餐活動,邀請家長一起品嘗校內午餐,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飲食。
安全衛生的營養午餐
對於學生們的午餐和營養健康同樣重要的就是要安全衛生。日本的「給食」制度有三種製作、配送午餐的方式:一是學校內部自建午餐中心,由學校相關人員自行烹飪;二是多所學校共用午餐中心,用餐車進行配送;三是外包給民營餐飲企業,學校負責監督。
為了保證食材的衛生安全,日本學校的午餐都必須在午餐時間前2個小時才能開始製作。
並且每頓午餐必須留下午餐樣本,在零下20℃的環境裡保留2周備查。
而且第三方機構每年必須進行2-3次徹底檢查,還會有不定期的暗訪,負責製作午餐的人員需要定期進行體檢。
在製作午餐時,必須戴上手套和口罩保障餐食的衛生,甚至在學生們打飯的時候也會嚴格要求注重衛生。
為了確保學生們的飲食安全,日本很多學校的校長會在學生們用餐半小時前,先自己試吃一份飯。
除此以外,每所學校都會在每學期期初向家長詢問學生是否對某些食物過敏,以防學生發生食物過敏,甚至食物中毒事件。
料醬覺得這些小細節真的是很貼心了,希望我們國家的學校在製作學生的午餐時也能更精心一些,畢竟讓孩子們吃得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