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國家,對教育是比較重視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逐漸在小學推廣營養餐制度。
當然,日本的小學生是每天回家的,並不住校。所以早晚都在家裡吃飯,只有中午才在學校吃午餐。
所以日本小學生的營養餐也叫營養午餐,之所以要加上營養兩個字。是因為食譜是根據營養學的專家定製的。
日本小學生的營養午餐,食譜搭配要考慮兩點。第一是要能足夠提供小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第二也要防止營養過剩,避免出現小胖墩遍地的現象。
日本的小學,除非人數特別少,一般都配有專門的營養師,負責給小孩子做飯。這樣可以保持食材的新鮮,衛生。
小孩子在吃飯前,要自己做各種準備工作。
孩子們會一起動手將桌子拼起來,然後鋪上桌布。每個小組的值日生會穿上乾淨的衛生衣服,洗手後用消毒液消完毒,然後前去領菜。
也就是說,日本的小學生,要自己負責將食物領到餐廳,分給每一個小朋友。
這麼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培養小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
吃完後,每個學生還要整理乾淨桌子,將牛奶盒整理後放好,並且還要刷牙清潔,
餐後大家會乖乖把餐具疊在一起,再由同學們搬回去中央廚房。
這些工作完成以後,午餐也就算正式結束了。
最後看一下日本學生餐的標準,基本上都是一份米飯,一份炸魚,一些青菜,一份例湯和一盒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