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這首古詩幾乎所有人都學過,其中一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然而現在出於對生計的考慮,很多農村年輕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慈母手中的線,終究還是牽不住遠行郎。然而反過來,又有多少人重視過慈母的生活?
我們順著這一點延伸,會直接發現農村女性的養老問題,要遠遠比農村男性的養老問題還要嚴重,因為性別的差異,而產生的社會分工不同;因為生育影響,而產生的身體健康程度不同;因為壽命的長短差異,而產生的獨自生活的年限不同,這些都使得農村年老女性的養老問題都更為突出。
而我們之所以要研究農村年老女性的養老問題,不僅僅是想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對農村養老問題的重視程度,更重要的是讓社會各界能夠意識到農村養老問題上的性別差異,此外,更是想要通過這些分析,來引起農村子女對農村年老女性,即老媽養老問題的重視。慈母手中線,牽不住遠行郎,農村女性養老更難,卻只有少數人理解。
農村年老女性因生育問題,而導致晚年的患病率更高
女性最偉大的地方就是能夠作為一個母親繁衍後代,而區別於城市同年齡段的女性,農村女性在生育完之後,很少能夠進行長時間的保養來恢復身體,畢竟經濟實力有限,因此很多農村年老女性,因年輕時生育的原因而落下病根,最終導致晚年的患病率,尤其是患慢性病的概率更高。
所以在考慮農村年老女性養老問題時,一定要將她們因生育,而導致年老更易患病的因素考慮在內,相應的醫療花費和營養花費需要後代提前準備,而且,相關部門在研究農村養老問題時,也要重點考慮這一因素。
因壽命較長,而忍受心理上的孤獨
農村養老問題不僅僅是「身體養老」,與此相對應的「心理養老」也同樣重要,然而區別於農村男性,農村女性往往因壽命較長,需要在丈夫去世後,忍受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孤獨。
而在農村女性的養老問題上,很少人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雖然從表面上看來,很多農村年老女性與鄰裡的關係都很融洽,日常彼此也能聊得很開心。但是實際上,因缺少老伴的陪伴,心理上的孤獨是鄰裡交往所根本無法彌補的,因此,在面對農村女性養老問題時,也應該將他們的心理變化考慮在內。
現代婆媳矛盾明顯加大,成養老障礙
俗話說「千年媳婦熬成婆」,之所以用這個「熬」字,不僅僅是因為女性要為家庭付出很多,也體現出了婆媳矛盾的複雜。
雖然婆媳之間親如閨蜜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是在大多數農村家庭中,現代的婆媳矛盾明顯加大,雖然一個巴掌拍不響,矛盾的產生並不僅僅是一方的原因,但是,現在農村小媳婦的脾氣普遍都很大,很少有人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女兒」到「媳婦」的身份轉變,而更多的是抗拒這種轉變。
由於以上這種原因,農村年老女性在養老問題上,往往還要受制於婆媳關係,因為在兒子外出打工時,往往能夠照顧自己的只有兒媳,所以彼此之間的婆媳矛盾,也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其晚年的生活質量,這一因素在討論農村女性養老問題時,也應重點關注。
後代的生活壓力,更多地轉移到了農村年老女性身上
在農村,老人們經常會幫後代承擔生活壓力,比如幫著照看孩子、提前做好熱騰騰的飯菜。
可是由於性別差異,農村年老男性大多都需要外出打零工或做一些小生意,來為自己和老伴攢一些養老錢;而農村年老女性則更多地承擔起了做飯、看孩子的責任,尤其是二胎政策放開之後,農村年老女性往往要幫助後代承擔更多的生活壓力。
而基於這一點,如果她們身體健康還好,如果身體健康程度本身就不佳,還要到處追著孩子跑,這其中的辛苦又有多少年輕人了解過?所以在考慮農村女性養老問題時,先要考慮如何為其「減負」才是關鍵。
慈母手中線,牽不住遠行郎,相比於農村男性,農村女性的養老更難,希望各界能夠加強對這一方面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在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時,將性別差異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