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紅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以一首《遊子吟》而流傳千古,也吟出了兒女們對母親不盡的歉疚和敬意。而女紅文化洋溢著慈母的溫暖醇厚,也用針線拼貼起傳統與現代的裂隙。
民間刺繡滲透了無數婦女的聰明智慧和美好的願望,十指春風,充滿了熾熱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母親,她的一針一線裡往往蘊藏著自己的愛慕、關懷和溫情;心裡想什麼,那雙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把意念化成暖心之物,讓悠悠歲月綿綿不斷。
母親,戴著世界上最美的頂針,嫁給了時間的針腳,嫁給了針腳背後的那些人。這便是我們在物質背後感受到的情感力量。
關於土
土是由巖石經過生物風化,以及剝蝕搬運等交錯複雜的自然環境的作用所生成的。土分五色也分粗細,可以生發萬物。在久遠的歷史沉澱中,具有了它自己獨特的人文屬性。
土的藝術,自新石器時代已初見。用粘土或陶土製成的陶器,是一種實用的生活用品。泥土壘牆,結實而長久。那種被侵溼的肌理,留下歲月的痕跡。以土造磚,用磚建房。後以土繪製壁畫,在牆上,繪畫保存的壽命更加久遠。壁畫由於各種因素而脫落,畫面斑駁而更具美感。當代用土當做繪畫材料的藝術家大有人在。
關於畫
我的以土為基質的作品,始於2013年之初,用土臨摹壁畫。後以土和水彩融入創作是一種探索性的實驗。對我來說,土在無形與有形之間轉換,是通過水來實現的。水彩與土的融合,利用水的流動和色的擴散,可以在畫面上潑出自然靈動的色塊。這些偶然的新生的形式,在畫面中的和諧共生,生成活躍的內在張力,更襯出了,土的質樸與真切的美,它的虛與實,幹與溼,厚與薄,形成畫面特殊的肌理,同時也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存在於畫面中。
在潑土與色的過程中,可以加入箔,金箔的介入,銀箔介入,各種燒制的彩箔的介入,使土本身的天然色,更具有一種厚重感和材質美感。在我的土質繪畫中,我更注重的是土本身的質樸與土色交融的自然美。我的好多作品都是藉助畫面的自然的肌理,去完善整個畫面的。
創作《慈母手中線》土系列是我將民間女紅刺繡作為繪畫主題的又一次新的嘗試,又一次置於繪畫本體語言的探索與實踐。
劉學雲《慈母手中線》土系列作品賞析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1》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2》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3》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4》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5》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6》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7》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8》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9》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名稱:《慈母手中線、10》土系列
作品尺寸:40*33cm
材質:紙本綜合
創作時間:2020年
劉學雲簡介
劉學雲,女,1975年12月生,山東高密人,現居北京。2012年至2015年先後於中國傳媒大學重彩畫研究生課程班,中國人民大學重彩畫高研班學習,作品多次在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獲獎併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重彩畫工作室導師,中國文聯新文藝工委會委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山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山東省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院聘畫家。
劉學雲重彩畫工作室更多資訊請點擊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劉學雲重彩畫工作室聯繫方式:電話 13305363897(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