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序
今天突然看到了一句話,說得很好!
要切實把握好三個關係:
第一,理念的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係;
第二,改革總目標和具體實踐措施的關係;
第三,統一性和差異性的關係!
突然,就聯想到了素質教育和高考的關係。這麼多年,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可舉步維艱,阻力可是相當的大。
「南京一中事件」引起熱議,很多人開始質疑素質教育。我昨天也寫了一篇文章,很多朋友留言,眾說紛紜,我突然感覺到自己也沒有把素質教育的問題以及素質教育和高考的關係說清楚。
這篇文章,就來談談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及素質教育推行中的問題,以及與高考的關係!
02素質教育也要追求高分數
素質教育不是所謂的「快樂教育、輕鬆學習」,它應該是充分發揮孩子最大潛能的教育。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多的成長進步,讓孩子素質更好,能力更強,成績更好。
如果素質教育讓孩子素質更差、能力更弱、成績更低,那肯定就是有些地方沒做好。
從這一點說,素質教育和追求高分數不矛盾,是統一的關係,所以不要把素質教育和高考對立起來。
03高考也考驗一個學生的多方面素質和能力
但我們的評價方式也要變,以考試來考查是最重要、最公平、最量化、最精準的評價方式,但是,考試內容方式能不能不那麼僵化?能不能真的考查出一個孩子真實的素質能力?
所以,高考也在改革,盡力考查內容更靈活,更生活化,考查知識積累、思維能力、情懷和觀念,甚至心理素質等。現在的高考學霸,難道真的都只有死記硬背強化訓練嗎,在死記硬背強化訓練的同時,他們更懂得學習方法、調整心態、調整作息、保持更好的身體狀況、更健全的性格情商等,這些難道不是素質教育?
所以說高考和素質教育也越來越靠近,他們有統一和一致的地方。
04素質教育和高考,兩者有矛盾,但也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進步,潛能發揮出來
世界上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當兩個事物存在資源競爭的時候。
素質教育和高考,就是這樣。時間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那麼該如何分配?這個真的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了。總之,以發揮挖掘學生最大的潛能為目標,以能力增強成績提高為目標,有這樣的基本目標,然後就靈活採取教育方式。
05素質教育和高考,兩者的關係是矛盾統一的,不是完全對立的
又回到文章開頭,那段關於素質教育以及高考等改革的建議,這段話說得真好,把握好三個關係,頂層設計和具體實踐探索,改革總目標和具體實踐措施,統一性和差異性。
就好比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個性發展,最大的激發潛能,這並不是說就啥都學,就只學自己喜歡的,就是快樂教育輕鬆學習,如果這樣想這樣做,真是對素質教育的誤讀,這和頂層設計、改革總目標背道而馳。
06所以,要素質教育和高考兩手抓
素質教育是為了讓孩子發展的更好,能力更強,各方面更厲害更優秀,當然,成績更優秀更不能少。
素質教育現代教育的戰略主題,是符合時代要求和全球化趨勢的,從孔子提出六藝,亞里斯多德提出德智體,到西方歐洲教育的七藝,再到馬克思的人是全面發展的人,都在探索人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最後確立素質教育,這是對新時代學生們更高的要求,要求發揮更大的潛能,讓自己成為更有能力的人。
我認為,要成為更有能力的人,那高考就不能差。另外一方面,高考要靠近素質教育,考試內容就要更靈活更具有思辨性,能夠考查出學生多個方面的能力。
當然,高考有弊端,比如無法真正考查學生的德行等,但高考最公平。所以,素質教育和高考結合起來,一致起來,才是適合我們的教育的。
我想,如果學生的身體強壯、心態良好、性格樂觀、心性堅強、懂得感恩努力奮鬥等等,對他應對高中高考也是很有裨益的,沒有必要完全對立起來起來,在探索實踐過程中,處理好素質教育推行以及與高考的關係。
有人說:「南京一中事件」撕掉了素質教育最後的遮羞布,你認同嗎
哈工程大一碩士生畢業讓爺爺「撥穗」,談談「撥穗」的意義
放暑假前一堆計劃,放了暑假就沒有了學習的狀態,怎麼辦?
海歸碩士回鄉當農民引發熱議,對農業、農民的偏見何時才能消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