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2020-08-28 王營評教育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王營

近日,南京一中正式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家長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一事進行了間接回應。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抗議標語,理由是該校2020年的高考成績不甚理想。

因為搞素質教育而導致高考成績下降,說明這位校長劍走偏鋒,搞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被喊下課理所當然。

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現在喊的山響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學習和熟練掌握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應當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也是讓學生擁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現實需要。搞素質教育也好,核心素養也罷,只能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提高升學率,豈有高考成績下降之理?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搞素質教育沒錯,關鍵要看校長如何理解素質教育,怎樣搞素質教育。有的校長認為讓學生寫寫畫畫、跑跑唱唱就是素質教育,因此擠佔了學生大量讀書和學習的時間,這是捨本逐末,是對素質教育的誤讀。試問,學生連「道德」「素質」「素養」等詞的含義都不理解,有些學生發自內心地排斥課外文體活動,就喜歡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裡學習,不顧學生個性特長,整齊劃一地安排一系列活動,何談提高學生素質?誠然,必要的文體活動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學生進入學校應以讀書和學習為主,在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兼顧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

另外,學校高考成績下降,也不能把板子全部打在校長搞素質教育上。提高教學質量有三大關鍵因素:一是管理,二是師資,三是評價。素質教育不能淡化學校管理,如果因為搞素質教育,放鬆了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忽視了良好教風、學風建設,學校管理一盤散沙,必然導致成績下降。提高學生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如果學校疏於常規管理,不重視教研活動,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不研究高考,成績下降也是必然的。評價具有導向和激勵功能,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都要以科學的評價來調動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如果學校僅僅有了素質教育的理念,而沒有建立起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高考成績也令人擔憂。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當前,高考升學率仍然是衡量一所高中學校辦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有高中校長曾坦言:「沒有升學率學校就沒有今天,只抓升學率學生就沒有明天。」不講升學率或者升學率不高的學校,肯定不是素質教育,因為升學率反映的是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學生這方面的素質不高,何談素質教育? 真正的素質教育是有助於學校提高升學率的,因為素質教育強調的是讓學生科學地學習、自主地學習、有目標針對性地學習,強調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素質教育還注重學生心理素質和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而這些都是有助於提高學校升學率。

所以,因為搞素質教育而導致高考成績下降,這是表面現象,或者說是一個偽命題。高考升學率下降,校長當然難辭其咎,面對家長的質疑,應當認真反思自己搞的是什麼樣的素質教育,是否把素質教育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有採取扎紮實實的行動,或者因此淡化了學校管理,忽視了教師培養,沒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機制……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升學率,學校追求升學率沒有錯,關鍵要看校長怎樣以怎樣的路徑追求升學率,學生素質提高了,升學率只能提高,沒有下降之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發展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區別在哪裡?
    要了解素質教育和影視教育的區別在哪裡,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基於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力潛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應試教育是指在教育實踐中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追求高分和片面升學率以應對考試的教育。
  • 素質教育不如應試教育?素質教育該如何搞?
    可惜家長有點急功近利,拿北清率來衡量素質教育。南京各校公布了高考戰報後,家長們把各校的成績放在一起比較,發現二流學校二十九400分以上達68人,比南京一中多出兩倍多,兩所學校的高分的差距竟如此大。於是追求清華北大名校的家長們就責難南京一中搞素質教育。
  • 被指「應試教育」,衡水中學校長回應:我們搞的就是素質教育
    對于衡中被指責大搞「應試教育」,郗會鎖在會上和會後向嘉賓及媒體反覆強調,「衡中搞的就是素質教育」。他向澎湃新聞表示,衡中希望給學生終身受益的教育,不能只讓孩子受益三年,「要為孩子以後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比如好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
    文件透露出以下信息:逐漸提高體育中考分值,要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力爭2022年,全面覆蓋美育中考。強調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兩個文件都在強調重視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這讓人不由聯想到一直被提倡的素質教育。
  • 南京一中為「低分高考」認錯,搞素質教育是在玩火?
    雖然尤校長是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曾擔任金陵中學、南師大附中等著名中學的領導職務,但他搞素質教育,不狠抓學習。南京一中的困境,所有中學都要面對:分數為升學剛性依據,搞素質教育是在玩火嗎?為了提高升學率,採取軍事化半軍事化的封閉管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應試訓練中。不過,教育專家提醒,分數就是絕對正確,如果這形成一種共識,都採取簡單的應試訓練方式來開展教育,那無疑才是教育的倒退。
  • 素質教育評價要跳出「囚徒困境」
    每到開學季都會引出「素質」「應試」之爭,問題年年在、爭論時時有。用流行的話說,素質教育「太難了」,明明社會有共識,一做就犯難。從1985年中央提出「提高民族素質」開始,到1994年正式明確進行素質教育。經過20多年的推廣施行,素質教育依然是一個老問題、大問題、難問題。雖然素質教育在很多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實踐中仍與應試教育有著激烈碰撞。
  • 素質教育?不能考上大學,素質教育也要去種田啊
    ,很多家長也將其美名曰這是素質教育。我這人吧挺惹人煩的,經常愛與同事啊,朋友啊,熟人啊,親戚啊談論孩子學習,很多人都會瞧不起關注學習的我這樣說,給孩子快樂童年,因此從不要求孩子學習成績,也不要求孩子多努力,全面提高素質更重要。其實我當時很不認可這種觀點,但是大環境就這樣,無法說出自己的觀點。
  • 南京一中道歉,是素質教育的「滑鐵盧」,還是應試教育的勝利?
    如果要搞素質教育,到底應不應該關注學習成績,如果要關注學習成績,那麼如何安排教學計劃,這可能是擺在很多校長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畢竟想通過提高學生的素質,進而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的方法見效往往比較慢。更何況也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這種教育方式。
  • 素質教育的對立面不是「應試教育」
    素質教育是教育思想,不是指具體的教育內容,知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支撐。知識和技能教育旨在提高人的知識基礎素質,廣大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基礎知識聽懂學會,全面提高他們的基本素質, 為從事其他活動和學習技能打好基礎。
  • 解決教育發展中的問題 素質教育評價要跳出「囚徒困境」
    每到開學季都會引出「素質」「應試」之爭,問題年年在、爭論時時有。用流行的話說,素質教育「太難了」,明明社會有共識,一做就犯難。從1985年中央提出「提高民族素質」開始,到1994年正式明確進行素質教育。經過20多年的推廣施行,素質教育依然是一個老問題、大問題、難問題。雖然素質教育在很多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實踐中仍與應試教育有著激烈碰撞。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尷尬嗎?
    素質教育也應試,尷尬嗎?周末看到了一篇文章,是中國新聞周刊刊發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文中提到:素質教育是反對唯分數至上的,但現在為了讓學校、學生重視體育、美育,卻只好讓「素質科目」也去考試,用分數讓學生重視該科目,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即「素質科目」,也「應試」了。
  • 我們怎樣看待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呢?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當然包括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且是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方面,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怎麼體現呢?,顯然是考試成績。應當說學習素質和其他素質是相輔相成的,其他素質真正提高了,就會促進學習品能力及學習一成績的提高,反過來知識豐富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又會帶動其他素質的提高。
  • 樹立素質教育發展的六大觀念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這裡的素質包括內在素質和外在素質。
  • 素質教育PK應試教育 素質教育對於學生來說遙不可及
    應試教育PK素質教育有的學校提出「為了提高升學率,可把學生的油全榨出」,「為了提高升學率,非考科全讓路」,甚至提出:抓高考抓出血來」這樣令人吃驚的口號。這種痴狂地只要分數不要素質甚至不要學生健康的學習方法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呢?原為班級幹部的高三學生因模擬考試名落班級後幾名,為不影響學校的升學率而被取消參加高考的資格,最終不堪承受而臥軌,倖免於非命但腿將要截肢。中國的高中學生背負高考的壓力深陷泥潭,用這種慘烈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 她抓住了素質教育的本質
    這對於我們的教育事業,對於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無疑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應該看到,現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並沒有完全散去,學生的學習負擔依然沉重。教育現狀顯然不利於學生身心的成長,無法令千千萬萬的家長放心、滿意,也不能很好地培養出國家需要的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還是那句話,必須走素質教育的道路。許多地方、許多教師不敢放手搞素質教育,認為搞了素質教育教學質量就會下降。
  • 南京一中家長喊話「校長下課」,學校「認錯」,真是素質教育輸給應試教育?
    有人說,這是素質教育的失敗,是向應試教育低頭。離開了升學率,素質教育什麼都不是。換言之,所有推進素質教育的教改能得到家長支持,都離不開升學率這條生命線。對這種說法需理性分析。首先,沒有一所高中當前完全沒有應試傾向,推進所謂的「素質教育」,包括南京一中。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究竟誰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素質教育和應試成績,究竟能否兩全?而作為教育主場的學校,又該如何破局?撇開似是而非的爭執,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這些最基本問題的討論上來。這次爭議也表明,很多人依然對素質教育有所誤解,認為「搞素質教育,就是不抓學習,輕視高考」。
  • 素質教育「應試教育」傻傻分不清?簡單理解素質教育的意蘊
    自從素質教育這一概念被提出以來,學界對素質教育的意蘊、內涵進行過許多大大小小的討論、交流,目的是完善素質教育理論、更好地將素質教育應用於教育實踐中。對素質教育的不同理解和認識給素質教育的實施所帶來的阻礙還表現在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係的理解的謬誤中,學界中存在了很長時間的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對立起來、輕視知識的傳授的思想便是活生生的案例。這種思想認為「應試教育」一味地傳授知識、僅僅以提高升學率為目標,是錯誤的,必須堅決抵制「應試教育」。
  • 天天喊素質教育!那麼,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究竟長什麼樣子?快看
    天天喊「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減輕在哪裡?調整這樣的中考政策不是在變相的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嗎?針對網友的質疑和提問,市教研室馬金彪主任回答了網友的擔心,並且重點從學生課堂教學的角度,談到了「素質教育」課堂的特點,廣大網友了解了「素質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大作用及其意義,紛紛表示支持國家的「中考政策」的調整。
  • 衡中校長北大演講:「我們搞的就是素質教育」您怎麼看?
    他在演講中提到,評價衡水中學不能「盲人摸象」,衡中的學生刻苦但不痛苦,校長要抓「綠色升學率」。郗會鎖認為,衡水中學搞的是素質教育,而許多人盲目評斷分數低就是素質教育,分數高就是應試教育,荒謬可笑! 針對郗會鎖校長的這一番演講,各界可謂是褒貶不一。有人說,看了文章熱淚盈眶,深受感動,稱讚衡中是在浮躁的社會中打造一片成功的教育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