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王營
近日,南京一中正式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家長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一事進行了間接回應。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抗議標語,理由是該校2020年的高考成績不甚理想。
因為搞素質教育而導致高考成績下降,說明這位校長劍走偏鋒,搞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被喊下課理所當然。
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現在喊的山響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學習和熟練掌握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應當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也是讓學生擁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現實需要。搞素質教育也好,核心素養也罷,只能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提高升學率,豈有高考成績下降之理?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搞素質教育沒錯,關鍵要看校長如何理解素質教育,怎樣搞素質教育。有的校長認為讓學生寫寫畫畫、跑跑唱唱就是素質教育,因此擠佔了學生大量讀書和學習的時間,這是捨本逐末,是對素質教育的誤讀。試問,學生連「道德」「素質」「素養」等詞的含義都不理解,有些學生發自內心地排斥課外文體活動,就喜歡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裡學習,不顧學生個性特長,整齊劃一地安排一系列活動,何談提高學生素質?誠然,必要的文體活動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學生進入學校應以讀書和學習為主,在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兼顧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
另外,學校高考成績下降,也不能把板子全部打在校長搞素質教育上。提高教學質量有三大關鍵因素:一是管理,二是師資,三是評價。素質教育不能淡化學校管理,如果因為搞素質教育,放鬆了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忽視了良好教風、學風建設,學校管理一盤散沙,必然導致成績下降。提高學生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如果學校疏於常規管理,不重視教研活動,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不研究高考,成績下降也是必然的。評價具有導向和激勵功能,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都要以科學的評價來調動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如果學校僅僅有了素質教育的理念,而沒有建立起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高考成績也令人擔憂。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當前,高考升學率仍然是衡量一所高中學校辦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有高中校長曾坦言:「沒有升學率學校就沒有今天,只抓升學率學生就沒有明天。」不講升學率或者升學率不高的學校,肯定不是素質教育,因為升學率反映的是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學生這方面的素質不高,何談素質教育? 真正的素質教育是有助於學校提高升學率的,因為素質教育強調的是讓學生科學地學習、自主地學習、有目標針對性地學習,強調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素質教育還注重學生心理素質和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而這些都是有助於提高學校升學率。
所以,因為搞素質教育而導致高考成績下降,這是表面現象,或者說是一個偽命題。高考升學率下降,校長當然難辭其咎,面對家長的質疑,應當認真反思自己搞的是什麼樣的素質教育,是否把素質教育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有採取扎紮實實的行動,或者因此淡化了學校管理,忽視了教師培養,沒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機制……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升學率,學校追求升學率沒有錯,關鍵要看校長怎樣以怎樣的路徑追求升學率,學生素質提高了,升學率只能提高,沒有下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