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動商業銀行持續提升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2020年8月25日,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推進會。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議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7月21日在企業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要求人民銀行系統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推動用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等金融政策工具,繼續加大對各類市場主體金融支持,增強中小微企業的獲得感,確保完成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各項目標任務。

會議認為,面對經濟下行疊加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人民銀行出臺實施了多項金融支持政策,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出臺後,人民銀行完善工作機制,狠抓政策落實,強化政策解讀和宣傳,及時總結交流典型做法,政策推進落實有力,社會各界反響積極,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會議要求,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要堅持結果導向,切實抓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兩項政策工具落實。進一步把握好兩個政策工具要點,定期監測通報工作進展,督促指導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好政策要求,確保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切實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發放比例。同時,要加強政策宣傳,督促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幫助市場主體了解政策,加強對基層行和一線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抓好政策傳導的「最後一公裡」。要認真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強化政銀企對接,加大對重點企業的走訪對接力度,為企業提供差異化、精準性的金融服務。

會議強調,要推動商業銀行持續提升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督促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確保實現「增量、降價、提質、擴面」。要配合地方政府完善融資擔保、風險分擔、徵信體系建設等融資配套機制,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要加大製造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要加大對受疫情和洪澇災害影響較大地區的金融支持力度。繼續加大對「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52個未摘帽縣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實現「兩個高於」目標。要繼續完善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後的金融支持政策,進一步強化對扶貧小額信貸的跟蹤監測,做好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有效銜接。

推進會上,人民銀行長沙、南寧、杭州、貴陽中心支行介紹了當地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的經驗做法。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人民銀行相關分支機構負責同志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相關焦點

  • 央行召開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新聞發布會(全文)
    同時我們從長短結合、綜合施策的角度考慮,發布了進一步做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指引,引導商業銀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推動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優化融資環境,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下面請金融市場司鄒瀾司長就三項政策的要點給大家做詳細介紹。  鄒瀾:昨天印發的三份文件中,第一份文件是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政策。
  • 強化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聚信租賃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難關
    聚信租賃作為一家以「服務民生體系,助力實體經濟」為使命的專業金融服務機構,深知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在疫情期間積極為醫療、教育等民生行業以及小微企業合作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支持,共克時艱。當前國內外疫情和世界經貿形勢的急劇變化,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嚴重衝擊,近期全力部署,相繼出臺一系列保供、助企政策,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有力推動復工復產。
  • 上海交大教授吳文峰: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本質是「融資難」而不是...
    (吳文峰在做報告,圖片來源:安泰與經濟管理學院)吳文鋒表示,商業銀行往往處於風險控制等原因不願意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更傾向於貸款給大型企業或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小微企業從商業銀行獲取融資難,只能轉向融資成本更高的民間金融尋求資金,進一步提高了其綜合融資成本,導致融資貴。
  • 央行:尊重商業銀行自主經營權
    推動金融業穩妥有序開放關於下半年貨幣政策,央行指出,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切實抓好已出臺穩企業保就業各項政策落實見效。同時,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同時注意把握好節奏,優化結構,促進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長。
  • ...民生銀行石家莊分行探索中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關於推動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推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思路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轉向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培育和引導小微企業創新創業;二是轉向營造創業創新氛圍、強化創業創新支撐能力、構建創業創新生態等。
  • 平安數字口袋以數字金融服務優勢,持續賦能中小微企業
    在這個談錢傷感情的年代,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申請一筆銀行貸款來解決資金困境,現在金融業競爭越發激烈,已經倒逼傳統金融開始變革,小微金融也成為一個行業焦點。  作為數位化轉型發展的領跑者,平安銀行以數字金融服務優勢,持續賦能中小微企業。近期,平安銀行「口袋財務APP」正式升級為「平安數字口袋」,多方位釋放優勢,以諸多精選金融產品都帶來強勁支持。
  • 央行等八部門聯合發文提高中小微企業應收帳款融資效率
    央廣網北京9月22日消息(記者蔣勇)為做好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精準服務供應鏈產業鏈完整穩定,央行、工信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發文規範供應鏈金融發展,提高中小微企業應收帳款融資效率。  供應鏈金融,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遊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
  • 央行消保局局長餘文建談數字普惠金融:要構建生態化、智能化、開放...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以「全球變局下的金融合作與變革」為主題的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如期舉辦。10月22日,在金融科技與創新暨第二屆成方金融科技論壇上,央行消保局局長餘文建在數字普惠金融之路議題上發言道,在未來的若干時間,數字普惠金融服務落實群體、數字普惠金融的教育與保護、數字普惠金融賦能中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以及數字普惠金融如何應對疫情挑戰等,都成為國際上關注的熱點問題。
  • 回首「十三五」:「十三五」期間 我市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十三五」以來,全市各級金融機構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有效引導銀行機構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同時,利用正向激勵政策,提高銀行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積極性,起草並推動出臺《葫蘆島市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獎勵辦法》,為達到獎勵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域外銀行機構、保險公司以及所有幫助本地區企業實現融資的證券機構提供資金獎勵,進一步激發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積極性,也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 持續輸血小微企業十餘載友信普惠用科技賦能普惠金融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原標題:持續輸血小微企業十餘載友信普惠用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特殊時期之後,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經營困難和問題凸顯,尤其是資金流動性問題更是亟待解決。如何助力小微企業更快地打破信貸困境?友信普惠作為作為業內先行者之一,一直努力探索小微金融的破解之道,並為特殊時期之後的社會經濟恢復貢獻其應有的力量。近期,央行出臺了一系列關於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文件,旨在通過金融供給側改革,破解小微融資難現狀,扶植實體經濟發展。
  • 聚焦進出口企業需求:商業銀行打造「無國界」跨境金融服務
    為做好進博會的金融服務配套工作,各家銀行紛紛摩拳擦掌,以人民幣跨境貿易金融服務助力進出口企業。  當前,商業銀行的國際業務已經出現了結構性調整,從早年國際業務等同於貨物貿易下的少量產品服務,升級為全面的跨境金融綜合服務。近年來,多家銀行重點圍繞「走出去」、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等重點領域進行產品線的創新和拓展,不斷延伸跨境金融服務方案的內涵與深度。
  • 服務實體經濟 商業銀行探索差異化路徑 - 中國企業報-電子報
    當然,中小企業也要努力提升信用形象,加強發展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外部融資能力。 資金壓力始終是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最大障礙。據董希淼介紹,恆豐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因地制宜做了很多業務拓展和創新。
  • 【透視】票據在供應鏈金融中功能作用
    並且供應鏈金融可以盤活核心企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閒置授信資源,建立商業銀行服務核心企業的新場景,增強客戶粘性,為商業銀行的長足發展增添新動力。 (三)創新金融服務平臺 在供應鏈金融生態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純的雙方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競爭。 通過協調管理供應鏈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信息流,來提升企業自身綜合競爭能力。
  • 金融科技萬字雄文 變革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模式
    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就達到了22萬億,可以說,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正逐漸推動經濟從低質量發展向高質量轉變,引領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市場化浪潮。而傳統商業銀行目前正面臨著一系列困境。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借款層次方面,實體經濟不斷下滑,很多夕陽產業可能遭到市場淘汰,但是卻因為國有或者體量大而獲得銀行貸款,而廣大中小微企業亟需資金。
  • 努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覆蓋面
    (一)強化信貸指導,加大金融服務小微政策貫徹力度。建立信貸工作指導制度,以年度信貸工作指導意見確定當年工作重點,引領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改進和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出臺《瀋陽市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指導意見》,指導金融機構以保本微利、商業可持續為原則,擴大信貸投放覆蓋面。
  • 銀行應轉變經營管理模式 推動傳統金融服務網絡化
    網際網路金融的便利性、普惠性、高收益和以客戶為中心的特點,倒逼高高在上的傳統金融業開始審視自身的局限性。當前銀行業更多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思維模式中,對未來可能面對的衝擊認識仍顯不足。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需要銀行業深刻認識其帶來衝擊的根本原因,從思想上反省,在資訊時代、普惠金融、資本要素價格市場化背景下,銀行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應是實現經營管理模式的轉型,認真推動傳統的金融服務網絡化。
  • 商業銀行應對供應鏈金融網際網路化淺析 - 中國郵政報
    面對變化如此快的金融生態環境,商業銀行縱然加快對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卻因受束縛於創新能力、層級結構、監管要求等,不僅傳統存貸業務受到較大影響,一些新型業務也同樣受到影響,本文談及的供應鏈金融便是如此。     供應鏈金融業務一度是銀行業引以為榮的創舉,既拓展了授信業務,又順應了國家對中小微企業政策傾斜的要求。但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操作要求之高對業務發展規模產生了制約。
  • 我來數科提升服務能力,助力小微企業獲得便利的金融科技服務
    伴隨著一系列關於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文件的出臺,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成為我來數科等金融科技行業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毋庸置疑,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難題。近年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採取多種措施破解這一難題,但仍顯吃力施展不開拳腳。
  • 中小微企業減負需求迫切:多管齊下降低融資成本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應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比如,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擴大金融服務有效性和可得性,加速銀行數位化轉型以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等。貨幣政策將更注重「直達性」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金融系統迅速行動,3次降準釋放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增加1.5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不斷改善民營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 11條金融改革措施來襲!「小微」成了高頻詞彙服務好壞關乎銀行等級...
    銀行小微服務監管評價升級金融委提出,要出臺《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下稱《辦法》)。完善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激勵約束機制,從信貸投放、內部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監管政策落實、產品及服務創新等方面進行評價,設置差別化評價指標,對商業銀行落實盡職免責要求,給予小微企業貸款差別定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4月10日,銀保監會起草了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於5月9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