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課走班應因地制宜

2020-12-13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王新鳳

  前不久,河北、遼寧、湖北、湖南、江蘇、福建、廣東、重慶8省市公布了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我國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從試點階段邁入了逐步推廣階段。選課走班伴隨著我國高中課程改革而產生,是大規模現代學校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而產生的制度設計。新高考實施「3+3」或者「3+1+2」科目改革,啟動改革省份高中學校全面實施選課走班的教學模式,這將對高中教學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選課走班的三種類型

  從浙江、上海等先行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省份來看,選課走班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全走班,即「全員全科分類分層選課走班」,將某學科分為不同層次,不同班級講授相同的知識,教師的教學策略和要求在各班級中有所不同,尊重和主動適應學生差異,實施因材施教。二是部分走班,包括「+1」模式或者「+2」模式,即選考科目分別走1門或者2門;或者採取「行政班+教學班」相結合的課程實施模式,保留行政班的教育功能,也減少選課走班實施的難度;或者採取「模塊+學程」的課程設置,實現跨年級選課走班,加強課程的豐富性、多樣性,落實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權。三是「套餐制」選課走班,即高中學校固定選考科目,基本不走班。採用這種方案是因為一方面受制於教學資源的限制,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確保教學質量不下滑的前提下,傾向於鼓勵學生選擇學校相對優勢的學科。

  實施選課走班有何好處

  高中學校選課走班的優勢比較明顯。首先,可以發揮學生的優勢與特長。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和高校科目組進行選科,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優勢學科,進而在高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其次,有利於因材施教。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被學習更加精深的內容,便於衝刺提高;而學習基礎比較弱的學生,可以在適合自己進度的班級打好基礎。最後,選課走班改變了傳統教與學的方式,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智慧和創造力;有利於高中生提前適應大學學習生活;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班制客觀上要求班級管理工作更加細化和深化,有助於提高教育教學效益。

  選課走班帶來的挑戰

  當然,高中選課走班目前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尤其是新高考所配套的選課走班制將不再是個別學校的教學模式,而是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推廣的一種教學模式。各學校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積極應對。

  具體來說,選課走班將帶來以下三方面的挑戰:

  一是教學資源配置難度加大。在「3+3」選課走班的模式下,至少會產生20種課程組合,即便是「3+1+2」模式,也將產生12種課程組合。這對師資及教學場地、設施等硬體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基礎教育條件薄弱,在師資、教學設施等方面本來就存在短板,教學資源配置的難度較大。

  二是選課走班增加了教學管理難度。全走班模式下排課變得更加複雜,學生交作業、自習課安排、班級管理等都與以前不一樣,這給教學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同時,走班教學的方式,也給教研帶來挑戰,可能會影響高中教師專業發展。

  三是班級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有可能弱化。選課走班模式下,學生會認識更多同學,拓展了交往範圍,但是與行政班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同班同學的情感和班集體的歸屬感,也有一些教師擔心會弱化班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新高考模式下,多數學校會保留行政班的建制,以發揮其教育功能。

  如何完善選課走班制度

  選課走班只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不能為了走班而走班。完善選課走班制度,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增加教育資源配置,選課走班應因地制宜。選課走班受師資、班額、教學場地設施等客觀條件和資源的限制,各地條件不一樣,選課走班制的實施也應該因地制宜、逐步推進,尤其是對辦學條件不足的省市來說,新高考模式下的選課走班應該量力而行。解決的辦法,重點是增加省級政府統籌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師編制,著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加大對學校硬體設施的投入力度,注重補充高中急需學科師資力量。同時,允許教學資源不夠充分、規模小的學校實施套餐制、菜單式選課走班,隨著辦學條件的逐步改善和配套措施的實施,對選課走班進行適時調整,逐步滿足選課走班的要求。

  其次,探索建立選課走班雙軌制管理模式。針對選課走班帶來的班級管理問題,應探索教學班與行政班並存的雙軌制管理模式,建立包括教師、學生、學校層面的三級管理體系:一是探索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學班老師共同負責的教師管理模式。日常管理工作由行政班班主任負責,走班教學期間由教學班教師負責,探索導師制,讓更多教師參與學生管理。二是探索教學班與行政班並行的學生管理模式。每個教學班配備科目代表、班幹部。來自同一個行政班的學生組成一個或者多個學習小組,教學班內成立以學科任課教師為指導教師、科代表和成績優異的學生為核心的學科答疑團隊,以應對學生學業輔導的問題。三是學校層面要加強過程管理,使走班成為一種常態,通過教學視導、日常巡視了解教學班的運行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最後,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實施選課走班之後,無論是對學生的學業成績還是對教師的績效評價,都要進行創新改革。如何評價雙軌制教學管理模式下教師的績效,如何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將是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學校教育管理的新難題。在這方面,可以藉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以過程和結果並重的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行政班起點評價、教學班增量評價等改革探索,看起來是教師績效考核範疇的問題,但反過來也是促進教學秩序規範有序、聯通順暢的一種重要手段。

[ 責編:萬霽萱 ]

相關焦點

  • 「選課走班」後班級建設的問題與對策
    「選課走班」是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一大突出特點,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選課走班」實行的好壞,直接影響高中課程的改革效果。為了了解天津市普通高中「選課走班」的狀況,我們對高一年級「選課走班」情況進行了調查,以挖掘成功的經驗和發現存在的問題。  我們採用文獻法進行理論研究,搜集「選課走班」的相關研究文獻,了解外地的相關經驗,分析釐清有關理論問題。
  • 廣東新高考選課走班怎麼「走」?
    廣東新高考下,首批「吃螃蟹」的「新高二」如何選課走班?記者走訪發現,廣東多所高中實行根據「1」固定行政班、「2」進行「走班」的模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選課需求。12種選課組合讓高考選課從「套餐」變為「自助餐」,學校教學秩序也因應而變,傳統「學生待在固定班級等待各科老師來上課」的模式被打破,從統一排課轉為「走班制」。在「走班制」下,學科課室和教師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願望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層次班級上課。不同層次的班級,其教學內容和程度要求不同。
  • 北京2020年將實行「新高考」:高一第二學期末摸底 高二開始選課走班
    昨日,北京市教委明確,在學生選課方面,學校要統籌師資、教室等資源,結合教學理念、優勢學科和辦學條件,制定走班教學工作方案。不得強制為學生確定選考科目。通知指出,在新高考背景下,學校要做好課程實施規劃,整體規劃三年課程安排,開齊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開足規定的課時;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發、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選課需求。同時,學校還應結合實際建立選課指導制度,在全面調研,充分論證基礎上,形成為學生提供的課程說明和選課指南,幫助學生和家長了解學校課程開設情況,指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課程修習方案。區級層面也將加強資源的統籌和協調。
  • 高一學生提前「走班」 選課
    目前,明德中學正在為下學期全面實行「走班制」做準備,本學期期末前完成高一學生選課工作,屆時該校將成為全市第一批全面實行「走班制」的中學。  高一學生提前「走班」   明德中學教科室主任張健斌介紹,長沙市中學在今年9月開學全面實行新課程改革方案。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學生修滿144個學分即可畢業。
  • 推行「選課走班」要注意啥
    選課走班是伴隨著我國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產生的新的學習方式,旨在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目前已經從試點階段進入逐步推廣階段。從山東、浙江、上海等地先行實施選課走班的學校情況看,無論是全走班、部分走班還是「套餐制」選課走班,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它不僅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權,而且能夠發揮學優生的特長,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特」。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充分利用時間,夯實基礎,補齊短板,增強後發優勢,避免「在大部隊的急行軍中掉隊」,從而實現「彎道追擊」或者「換道超車」。
  • 「定1走2」!廣東「新高二」開始選課走班了!
    12種選課組合讓高考選課從「套餐」變為「自助餐」,學校教學秩序也因應而變,傳統「學生待在固定班級等待各科老師來上課」的模式被打破,從統一排課轉為「走班制」。在「走班制」下,學科課室和教師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願望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層次班級上課。不同層次的班級,其教學內容和程度要求不同。選課組合多達12種,學生要如何「走」?
  • 選課走班該怎麼「走」——德州一中校長教師權威解讀
    選課走班怎麼選最合理?應注意哪些問題?德州開展情況如何?本報特邀德州權威教育專家為您答疑解惑。記者:李校長您好,請您介紹一下我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的亮點及德州一中的應對措施。李德民:山東省作為全國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相較於第一批改革試點省份,有以下幾大亮點:第一是不分文理學科。
  • 《選課走班100問》讀後感
    《選課走班100問》讀後感鄔玲玲讀完《選課走班100問》,很激動,因為讓我看到了一幅美好教育的畫卷。感覺和現有的大學教育有很多相似之處,是真正側重於對每一個人的培養。希望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他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 高中選課走班:「定二走一、分層對走」的獨到之處
    水母網11月19日訊(YMG記者 龐磊)新高考改革帶來了選課走班的需求。走班的核心在於將選課權和選考權還給學生,讓教學「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回歸本質。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將選擇權完全交給學生,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本周,《煙臺晚報》特邀煙臺四中和龍口一中高二級部主任,詳細闡釋各自學校選課走班的獨到之處,為下一屆學生指點迷津。
  • 選課走班,讓學生成就最好的自己
    2017年以來,順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大勢,臨沂一中全面推進以「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為目標的選課走班實踐,使因材施教「落地生花」,學生評價多元化,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選課走班為學生插上實現夢想的翅膀學校制定了《臨沂一中選課走班方案》,確立了學校「尊重個性發展,全面徹底選課;根據校情,穩健有序走班」的選課走班模式。尊重個性發展,首先要尊重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權利。
  • 選課走班與生涯規劃
    新高考改革後,選課走班成為必然趨勢。從浙江和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後的高中教學情況看,要讓選課走班順利推進,並發揮培養學生個性、興趣的作用,除學校要給予學生足夠課程選擇之外,還需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興趣、實力、大學升學規劃與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課程組合,同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自主規劃能力。
  • 新高考「6選3」選課走班「定2走1」 小走班唱主角
    經過高中學校前期的多次摸底和模擬選課,新學期開學,高二學生正式全部啟動選課走班。選哪些科目的學生最多?走班的形式會不會影響學習效率?記者採訪得知,目前濟南大部分學校仍然實行固定行政班,進行「小走班」的模式,基本能夠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選課需求。怎麼選?
  • 濟南三中率先破解選課走班難題
    2018級全體學生順利平穩地開啟了選課走班後的新階段。從2020年起,山東省將實施新高考,走班式教學成為省內高中教學改革的新方向。為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自己的選課搭配,濟南三中從一開始就走在了全省的最前列。2018年9月至今,先後有上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考察團來到濟南三中學習選課走班的先進經驗。
  • 大連推行高中選課走班教學模式
    羨慕國外學生的走班教學模式?想要更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大連的高中生很快就能感受到了。日前,大連市教育局下發《大連市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實施方案》的通知,原則上高一學年結束、必修課程完結後,實施選課走班教學。
  • 廣東全省高中從2018級開始推進選課走班
    其中,普通高中從2018級學生開始有序推進選課走班。2020年秋季學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方案,使用新教材。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廣東從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由於充分考慮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和高考綜合改革等多維改革推進的複雜性及多項改革交替疊加給普通高中學校帶來的困難與挑戰,將結合實際有序推進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 選課走班 新高二的N種模式
    選課走班 新高二的N種模式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8.16 星期四 兩個周后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新高二的學生將迎來全面選課走班。
  • 選課走班 走出一條陽關大道——新高考背景下慈中書院選課走班紀實
    新高考政策的實行,選課走班是每所高中必然的選擇。作為一所年輕的高中,慈中書院只有十年的辦學歷史;學校規模也不大,僅有15個教學班。為此,有人會疑惑,慈中書院在選課走班的過程中,如果某門學科選擇的人很少,開課是否會有困難;是否會採用定製的固定的「套餐」去限制,甚至一定程度上剝奪學生選課的自主權;是否會用新瓶裝舊酒,以致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答案是否定的。
  • 選課走班中的教師:不育人,無法教書
    教師不動,學生走班,該如何管理學生的學習?…… 選課走班,將每位教師都推到了教育的前臺。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心理和身體、目標和方向,不育人,已無法教書。  一、選課走班給教學帶來哪些挑戰?
  • 回民區鐵一中:實施「選課走班」+「選項走班」全新教學模式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選課走班」、「選項走班」已經成為呼和浩特鐵路第一中學學生熱議的「新詞」。據悉,從去年開始,呼和浩特鐵路第一中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以行政班實施「千篇一律」教學內容的模式,選擇高一、高二年級進行了校本課「選課走班」和體育課「選項走班」教學實踐。
  • 山東新高考「6選3」選課走班「定2走1」 小走班唱主角
    經過高中學校前期的多次摸底和模擬選課,新學期開學,高二學生正式全部啟動選課走班。選哪些科目的學生最多?走班的形式會不會影響學習效率?記者採訪得知,目前濟南大部分學校仍然實行固定行政班,進行「小走班」的模式,基本能夠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選課需求。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