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到,在窗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其中的絕大多數都如大街上的熙熙攘攘,雖然見面,雖然擦肩,但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也因而大多數時候只需按著慣有的行為方式即可(一方問,一方答,然後雙方繼續各自該做的,客氣一點的能收到一句謝謝),但有時候,必須要打破慣性思維,為的是讓自己能夠豁達一點,不會因此而心堵很久。
今天遇見的事是這樣的,一位三十多歲,也可能是四十來歲的女士,拿了一張條碼說找不到化驗單,這張條碼還不是實物,而是手機上的照片,她說已經到一樓取單機上拿過,也已經請服務臺的工作人員看過,結果就是沒有結果,因而過來諮詢。
那會兒,抽血窗口的有點忙,讓她稍等,這邊我的「熱心」又起來了,就過去看看是什麼事?她將手機裡的條碼展示給我看。
一般遇到有找不到結果的,首先都會找一下自己有沒有瓜葛,如果有,則從自己這邊一步一步地往下找,生怕是自己的疏忽而出了差池,如果沒有,當然是告訴人家到哪裡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這位的條碼是黃色的,第一時間就可以排除不是出自我們科室,我們是白色的,再看項目,便告訴她該到一樓急診去找,說了一遍,看她沒反應,就重複了一遍,可是第二遍剛開了個頭就被一棍頂了回來「我聽得清楚的!」,言下之意,她第一遍就聽清楚了,我又重複是太囉嗦了。接著她還信誓旦旦地說「明明是在這裡抽的!」,這完全沒有可能!我又重複了一遍「你到一樓急診去問一下。」,她是得到答案走了,留我在這邊鬱悶:憑什麼呀?!
還有一次類似的,也是一位女士,也是來問問題,具體是什麼問題一下不記得了,總之是在給了一大堆的非常詳細的答案後,對方突然來了一句「我知道!」,瞬間火就上來了「你知道還問什麼問?!,你空,你以為人家都和你一樣空得無聊啊!」,那一次我是當時、當面就衝過去的,不管是不得體,反正第一時間就將不滿喊出去了,沒有像今天這樣事後留下鬱悶來,奇怪的是居然相安無事。
關於「我知道!」這回事,我是到現在也還沒弄清楚她來諮詢的目的,而今天的這一出我是這麼理解的,也許我說的「到一樓急診……」這一句,她只是聽到了到一樓,壓根就沒聽明白一樓的哪裡,而她自己是從一樓上來的,並且不只是自己找了,還已經讓工作人員給找過了,所以當再一次聽到「一樓」兩字時就已經不耐煩了,而她所認為的這個血是在二樓抽的,也是她的想當然,從手機裡的條碼照片可以想到這樣一個可能:即她並不是事件的第一親臨者,第一親臨者讓她過來拿,就給了她照片,並沒有告訴她抽血的地點,然後想當然地認為血就是化驗室抽的,而她壓根就不知道化驗室有急診非急診、二樓一樓之分……從她轉身離開一直到我下班,她也沒回到二樓來,想來她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製造出這些有點莫名其妙的來訪者的緣由,還有一個比較通用的可能是事先遇見了讓她們不爽的事情,然後借著這個由頭將不爽全撒在了我們這裡了。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也都是會令我們很不爽的,然後又回到了那一句「求人不如求自己」,「因」無法掌控,「果」讓我們心堵,為了讓自己心情舒暢一點,除了當面懟回去(這樣雖然很爽,當風險相當大,是下策),只有調節自己,調節的重點就如題目所說「打破慣性思維」,說具體一點就是不要想當然地覺得你認真地付出了就會理所當然地得到善意的回報。這樣雖然無奈,但會讓自己舒服一些。畢竟讓自己舒服才是第一要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