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教師風採:大山深處的紅燭

2020-12-17 中國文明網

  姓名:廖佔富

  性別:男

  學校: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碧溪小學

  簡介:1988年,廖佔富剛剛高中畢業,被碧溪小學聘請為代課教師。同年與同在火天崗村小學代課的女青年張興瓊(1980年代課至今)結婚。沒想到,夫妻倆在這個離中心校30多公裡的小山村一待就是20多年。截止2009年廖佔富才通過教師招聘考試成為一名正式教師,被安排到永安鎮石廟子村小學任教。為了保住火天崗村小學,不讓孩子們失學,與他在永安鎮火天崗村小學代了32年課的妻子仍然默默地堅守在這深山裡面。

  大山深處的紅燭

  用信念奉獻山村教育

  今天,廖佔富老師能夠站在三尺講臺上,為孩子們傳道、授業、解惑,是和三十多年前的那驚人的一幕分不開的。事情發生時,廖佔富還在讀小學二年級。當時,廖佔富和幾個小夥伴正在操場上玩,「你那是在幹啥子?」廖佔富的班主任鄭庭華老師一聲怒吼,緊接著一個縱步從操場邊躍下,跳進了操場下邊的堰塘,救起了被自己父親扔下的兩個六七歲的孩子。「鄭老師,要救你就養!」孩子的父親坐在堰塘堤壩上哭了起來。原來那位父親家裡實在太窮,一家人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無奈和愚昧讓這位父親作了如此的舉動。也就是那一刻,廖佔富就立志要當一名教師,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改變家鄉的貧窮和愚昧。

  1988年,廖佔富以高出高考錄取線30多分的優異成績畢業了,眼看就要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可是由於視力原因被拒之大學門外。傷心無助的廖佔富來到碧溪小學校長辦公室,主動申請到最遠的火天崗村小學代課,從此踏上了夢寐以求的三尺講臺。懷揣著自己的理想跋涉了4個小時,廖佔富來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火天崗村小學,那兒山高路陡,溝深水急,住居分散,四間土木結構的教室十分簡陋,操場野草叢生,坑窪不平,不通水不通電。這時,在這所偏遠的學校裡,還有一位已經代了8年課的女青年張興瓊老師。艱苦的生存條件、繁重的教學任務、還有在外打工的朋友的鼓動讓張老師幾次準備下海了。為了不讓孩子失學,她還在繼續堅持。為了留住張老師,不讓孩子失學,村支書和山裡的家長們開始琢磨:把張老師介紹給小廖做女朋友吧。當村支書第一次找到廖佔富時,小廖頭搖得像撥浪鼓,「張老師可比我整整大8歲呀!」「小廖呀,你如果不和張老師處朋友,張老師就要出去打工了,這些孩子就要失學。為了這些娃娃們,你就同意吧!」從小就立志奉獻山村教育的廖佔富老師看著老人企求的眼神,望著幾十張充滿童稚的笑臉,經過一個多月的思想鬥爭,終於同意和比自己大8歲的張興瓊老師結婚。從此,火天崗村小學成了遠近聞名的「夫妻小學」。

  廖老師夫妻的生活像一座古老的鐘,每天弦都繃得緊緊的。早晨5點多就起床,和妻子一起料理完家務,7點鐘兩人帶著本社的幾個學生走四十多裡山路趕到學校。上午四節課,課間休息還得動手給學生蒸飯、燒菜。吃完午飯,就抓緊時間備課,改作業,改不完的就背回家。實在累了就趴在教桌上睡幾分鐘,下午5點鐘左右放學,再領著學生往回趕,到家後,就抓緊時間幹一些簡單的農活,直到天黑。吃過晚飯,還得準備第二天的課,就這樣寒暑往來,周而復始,一幹就是二十四年。

  「躬耕隴畝但求一日三餐,執教講壇惟願桃李芬芳」是廖佔富老師夫婦從教二十多年的真實寫照。在代課的歲月裡,廖老師的工資從幾十元,百來元,漲到五百多元,這對於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來說,確實還是很困難。一月的工資連一包化肥都買不到,無數同窗好友一次又一次的勸他外出務工。一位老校長也曾半帶訓斥地說:「你那個腦袋,就只曉得A、B、C,那點兒工資夠哪一頭嘛,你那麼好的條件,何必非吊死在一棵樹上呢?」聽了老校長的話,廖佔富只是輕輕地搖頭,淡淡一笑了之。如今好多夥伴都掙了錢蓋起了新樓房,廖佔富呢?松濤依舊,廖佔富心依舊。不知道是怎麼的,就是怕離開孩子們,怕放長假。那是一種無言的空虛,是一種莫名的孤寂。年關難過,年年過,每逢年頭歲節,為了給自己一份安慰,廖佔富儘量少接觸那些衣著華麗,揮金如土的打工仔。讀幾本好書,尋找原本屬於自己的快樂。就這樣一種源自骨子裡的信仰使廖老師堅持了下來,夫妻倆過起了在公雞叫聲中掐算油鹽醬醋的日子,有時累得放學同路回家竟默默無語。而火天崗村小學一天天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一批批學生從這裡走出大山實現了夢想。校長打趣他們夫妻倆:教學家庭雙豐收。廖老師自嘲:勞逸結合,雖然很苦,但苦中有樂,無怨無悔。

  用愛心鋪就孩子求學路

  是老師,也是父母,除了上課,孩子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要管,孩子們在課堂上叫老師,課後都叫廖爸爸、張媽媽。火天崗村的男女老少都知道,廖佔富有一個百寶箱,裡面裝有指甲剪、梳子、剃頭刀……各種物品應有盡有。孩子的指甲長了,馬上給他們剪剪;頭髮長了,就給他們理理……因為環境條件限制,平日裡他們自己掏錢預備了豐富的應急藥品。如有學生感冒了,馬上給孩子來一些包感冒衝劑;那個孩子摔傷了,先用酒精洗洗,貼上一張創傷貼。幼兒班的小朋友不小心弄髒衣服,或尿了褲子是經常發生的事,髒了尿了廖老師馬上給他們換洗,二十多年中,廖佔富夫妻倆洗爛了五個搓衣板。孩子居住十分分散,每天除了上課還要負責給孩子們煮午飯,燒開水。學校離家很遠,沒有菜,夫妻倆把校園地開墾出來,種上白菜、蔥苗等蔬菜,附近的家長時常也趕來幫忙。這樣,孩子們時時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安全上從不敢懈怠。特別是惡劣天氣,夫妻倆便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安置到附近的村民家中,然後一個一個的往家中送,有時送完孩子已是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影回家。每天放學,孩子們列隊解散時都會用甜甜的童音向老師道別:廖老師再見,張老師再見!最讓廖佔富老師驚訝的是,二年級的學生知道秋季要轉到中心校了,孩子們考完試居然給廖老師送來不少禮物,孩子們自己做的小紙船、千紙鶴、卡片……廖老師愕然了,這是孩子們的心意呀,廖老師知道這比什麼都要珍貴。

  俗話說「顧得了大家顧不了小家」,廖佔富夫妻倆最覺得愧疚的就是自己的倆孩子。自古貧苦兒女早當家,倆孩子從小就很懂事。讀一、二年級時,孩子與廖老師們在一起。有時放學後,廖老師夫妻倆忙著送其他學生回家,只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教室裡,當學生送完時,倆孩子做完作業早已躺在教室裡的課桌上睡著了。看著孩子們熟睡的身影,夫妻倆心都碎了。孩子們都知道父親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上成大學,姐弟倆都暗下決心一定考上大學,完成父親無法完成的願望。去年,大女兒終於考上了成都中醫大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曾經一個高中生都找不到的小村子,如今有30多人上大學,17人考上了公務員。還有不少學生成了致富能手,用知識改變著家鄉的面貌。現在的火天崗村校舍煥然一新,社道公路四通八達,幾條深溝都修了涵洞,即使暴雨傾盆,孩子們也不需靠廖老師背渡,全村變化日新月異。

  用行動踐行錚錚誓言

  眼看著教的學生一個個相繼成才,而廖佔富卻遲遲解決不了編制問題。但是,他卻從不氣餒,在領導的鼓勵和同伴的督促聲中,廖佔富老師於2009年以高出錄取分數20多分的成績一舉通過招考,成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師。同年9月因工作需要調到了相鄰的石廟子村小學。「我工作在精誠團結,相互關心的優秀團隊裡,我要學習從他們『寧為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寰』的奉獻精神。」廖佔富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由於長年的奔波,妻子的身體越來越差,家裡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為了照顧老人和妻子,只好每天走學。石廟子村小學離家有50多裡山路,天還沒亮就得上路,夜深了還在回家的路上。不論是天晴下雨,還是颳風下雪,廖老師從沒遲到過一次。記得是2009年冬天一天下午,突降大雪,廖老師把孩子一個一個地送回家,當他回到家中時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了,在火天崗小學的妻子還沒有回來。廖老師連忙找來火把,又往火天崗小學走去,在半路上接到妻子才知道,由於雪地太滑,妻子在送學生回家時不慎摔傷了腳,夫妻倆坐在雪地裡抱頭痛哭。

  「修身養性習美德,傳道授業揚正氣」是廖佔富老師的座右銘,他時時告誡自己,要更加注重德行修養,業務學習,要更加熱愛教育事業。二十多年來,廖老師一直秉承碧溪小學「三心三雅兩發展」的辦學追求,積極參加「爭做儒雅教師六比六看」活動,不僅獲得了專科文憑,個人也成了學校骨幹教師,片區名師。

  廖佔富僅是無數鄉村教師中的一員,他用全部的愛去點燃 「紅燭」,照亮了這片大山。改變大山,收穫幸福,讓這愛與美的事業如同火炬熊熊燃燒,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最美的詩歌致敬最美鄉村教師
    最美的詩歌致敬最美鄉村教師鎮平縣鄉村教師、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時代楷模張玉滾紮根深山、教書育人,事跡感天動地。三年來,南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詞作家任懷卿,南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作曲家張中華,南陽市青年歌手姜婉和南陽飛亞傳媒藝術總監徐亞飛等結伴走進大山,四進黑虎廟小學,為張玉滾老師創作了人物形象歌曲《大山赤子》,並完成了MV拍攝、製作、發行。9月4日在張玉滾所在的黑虎廟小學舉行了原創歌曲《大山赤子》首發式暨慰問演出活動。
  • 鄉村教師,點亮大山的教育之路
    背後,是一代鄉村老師持之以恆的奉獻。人們總是把教師比喻為「春蠶」、「蠟炬」。但在貧困山區,鄉村教師更像是一粒粒撒播在大山裡的種子。他們在這裡抽枝長葉,成為一棵棵青松,為孩子健康成長遮風擋雨,讓更多夢想種子生根發芽,引領幼小心靈向山外飛翔。尤其在決勝脫貧攻堅的時代背景下,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就必須讓更多孩子不但「有學上」,還要「上好學」。
  • 一所學校一名教師28個娃,35年大山深處的堅守,最幸福的回憶
    在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海拔1400多米的大山深處,有一所學校。如今,學校只有1名老師和28個學生。這所學校就是天星鄉木瓜村小學,老師名叫李德清25元工資起步、一個人的學校、35年大山深處的堅守……在這個廣元地區海拔最高的鄉村小學校,李德清把自己最好的年華獻給了這裡,他用自己的執著和信念書寫著大山深處的大愛堅守!
  • 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築夢路上有愛更暖心
    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 鄉村教師:不該被遺忘的山村啟蒙者
    他們是紮根在大山深處的園丁,他們的名字前,大多被冠以「代課教師」、「頂崗教師」、「臨時聘用老師」……  近日,記者跟隨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紅燭基金赴廣西三地,探望了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了解到了他們的現狀與不易。   「紅燭」點燃希望  「能幫一個是一個,做了總比不做強。」
  • 致敬燃燈者 ▏大山深處的教書人
    日復一日,他們在大山深處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基礎全科教學樣樣不落;年復一年,他們在三尺講臺上見證著鄉村教育的變革,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同行與學生。他們,是鄉村教師,也是大山深處的燃燈者;他們,被稱為農村教育 「活的靈魂」,也是農村的孩子看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紮根大山,慶元吳曉青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來,慶元林場隆宮林區主任吳曉青堅守在大山深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為守護好這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在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全國「最美護林員」名單中,吳曉青榜上有名,他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護林工作者。
  • 致敬燃燈者|大山深處的教書人
    日復一日,他們在大山深處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基礎全科教學樣樣不落;年復一年,他們在三尺講臺上見證著鄉村教育的變革,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同行與學生。他們,是鄉村教師,也是大山深處的燃燈者;他們,被稱為農村教育 「活的靈魂」,也是農村的孩子看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 致敬燃燈者 ▏大山深處的教書人
    日復一日,他們在大山深處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基礎全科教學樣樣不落;年復一年,他們在三尺講臺上見證著鄉村教育的變革,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同行與學生。他們,是鄉村教師,也是大山深處的燃燈者;他們,被稱為農村教育 「活的靈魂」,也是農村的孩子看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 雲南鄉村教師
    矢志不移、默默奉獻是這些鄉村教師的一個共同特徵他們有的義無反顧在大山裡堅守了一輩子;有的積勞成疾卻仍拖著病體堅持在三尺講臺上;有的堅持不懈為鄉村教育事業任勞任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聚焦雲南鄉村教師走近大山深處那些辛勤耕耘的教育者傾聽他們的故事
  • 上榜全國十大最美教師 桓臺鄉村教師王菲讓音樂飛進大山
    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閃亮的名字 2020尋找最美教師」發布儀式日前在京舉行。在發布儀式上,公布了10位最美教師、1個最美教師團隊的先進事跡。其中一名最美教師來自於淄博市桓臺縣,她就是荊家鎮中心中學的一名鄉村教師——王菲。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沈豔華:做一架大山深處的「人梯」
    ——記黑龍江省海林市三道鎮木蘭集村小學教師沈豔華   鬥轉星移,沈豔華在大山深處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地耕耘了32年。這些年來,她先後獲得海林市、牡丹江市、黑龍江省的諸多榮譽,並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上級有意調她到鎮裡、縣裡工作,也有私立學校高薪聘請她,都被沈豔華婉言謝絕了。沈豔華說,自己能夠做一架在山區裡傳播知識和智慧的「人梯」,成就孩子們精彩的未來,這樣的人生很幸福。
  • 五峰「深山紅燭」向宏佳紮根深山24年
    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大山深處,有一名被譽為「深山紅燭」的英語教師。他叫向宏佳,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他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宜昌楷模等30多項榮譽,近日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12月3日,記者從五峯縣城出發,驅車3個小時,翻越3座大山,前往採花鄉採花中學尋訪向宏佳。在經歷了一路的冰雪、泥濘與顛簸後,我們見到了向宏佳。
  • 大山深處奏響「放牛班的春天」
    閱讀提示在貴州六盤水大山深處,由11個孩子組成的兩支搖滾樂隊被廣泛關注。他們跟隨音樂老師組建樂隊,不僅改變了學校險被關閉的命運,也通過與音樂的相遇更加自信和樂觀。專家認為,未來鄉村學校也要補齊音樂教育的短板,讓鄉村孩子也能接受有質量的音樂教育。「暖慢慢飄進心窩,遠方傳來一陣風響。
  • 陝西表彰優秀教師 最美鄉村教師事跡感人
    在鄉村學校工作了17年的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終南村小學何亞蘭如是說。9月8日上午,在陝西省慶祝2017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最美鄉村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上,5位鄉村教師紮根鄉村、教書育人的事跡,令現場觀眾深受感動。會議表彰了陝西省教書育人楷模、陝西省中小學教學名師、陝西省中小學教學能手、陝西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等。
  • 紮根村小四十年,播撒師愛育桃李——富順縣「最美鄉村教師」陶世平
    2019年9月10日,富順「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大會正在隆重舉行。一位身材清瘦高挑、頗具儒雅之氣的中年教師在掌聲中走上領獎臺,從縣領導手中接過「最美鄉村教師」榮譽證書,向全場揮手致謝。如果說世間上確有平凡而偉大的工作,那麼一定是教師這一職業;如果說社會上確有清貧這一群體,那麼非鄉村教師莫屬。人們常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而常年工作在鄉村小學,幾十年如一日地奮戰在艱苦條件下的村小,這樣的教師就是平凡清貧中的紅燭,默默地發光發熱,不問報酬,不計名利。
  • 鄉村教育需更多「媽媽的教育」
    全國共有12位教師當選,其中包括鹹陽市旬邑縣教師丁海燕。丁海燕是旬邑縣一名普通回族教師,中共黨員。她紮根貧困山區30餘年,恪守清貧,傾盡半生心血開蒙啟智、教書育人,將知識的種子播撒在大山深處,點亮孩子們不一樣的明天。在學生們眼中,丁海燕是老師,更像媽媽。她從教30多年,幾乎一直吃住在學校。每天從一睜眼忙到熄燈,滿眼滿心都是學生的事兒。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
    在這四屆活動中,數百名記者、編導奔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偏遠鄉村,行程數萬公裡,尋訪鄉村教師典型人物,凝聚全社會的愛心和力量。今年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延續往年慣例,繼續圍繞「中國夢」的主題,在推選出10名「最美鄉村教師」和10名「特別關注鄉村教師」的同時,特別增設一個團隊獎,授予那些積極參與志願支教的大學生團隊。
  • 江西鄉村教師支月英當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村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支月英   主持人在介紹支月英的評委會頒獎詞中說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
  • 山村教師,託起大山深處的夢
    原標題:託起大山深處的夢 原標題:託起大山深處的夢——河南省輝縣市山村教師群體掠影 期間,記者採訪了身患癌症的張青娥園長,家在城市、紮根大山的趙福平校長,以及「教育痴人」張錦文老師,他們的事跡令人難忘,這批可敬可愛的山村教育人,在貧瘠的土地上守候著山村教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