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在孩子出生前,父母設想了無數種教育方式。但是隨著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不知不覺地偏離自己的初心。
尤其是在一些二胎家庭中,很多父母明明在二寶還沒出生前,想著給大寶生個弟弟或者妹妹做陪伴,讓大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孤獨。然而隨著二寶出生,卻發出現了一種「新型偏心」的情況,這種情況無關重男輕女,卻讓人無比痛苦。
9歲乖乖女希望換個爺爺,眾人皆不理解,真正的原因引人深思
小曦是一個9歲的女孩,在老師和同學的眼中,她學習優異,性格又十分乖巧,無疑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就是這樣的她,來到了求助節目,她告訴大家大家,她很討厭自己的爺爺,希望能換個爺爺。
她的這個訴求,讓大家很不理解,因為據大家了解,小曦的爺爺是一個很和藹的人,周圍的人對他評價不錯,小曦的弟弟也很喜歡自己的爺爺。隨後,小曦說出了真正的原因。
原來,小曦的爺爺很寵愛弟弟,總是告訴小曦要讓著弟弟。有一次,小曦和弟弟還有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結果弟弟帶著別人一起打她,她氣不過推了一下弟弟,結果轉頭就被爺爺打了一巴掌。
這樣的情況不止發生了一次,小曦很不明白,為什麼受傷的卻總是自己,為什麼不管做什麼自己都得讓著弟弟,明明自己已經很乖巧了。
對於小曦的情況,媽媽表示自己知道這些,但為了整個家庭穩定,只能不斷安慰小曦要懂事。而爺爺的解釋卻是:「他只是覺得小曦是大孩子,弟弟比較小,理應讓著弟弟一些」。
聽完小曦的訴說,大家都很心酸。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著。父母認為大的孩子應該讓著小的,這種愛幼謙讓的行為本來也沒錯,只是很多父母都讓其當成了理所當然和天經地義。
兄妹幾個犯錯,受罰的總是大的那個,有什麼好東西,都應該讓小的先選擇。這種情況在二胎家庭中尤其明顯,無關重男輕女,只是新型的一種偏心。
那麼,二胎家庭中,家長應該如何教養孩子?
1. 將愛平等分配給兩個孩子
父母在二寶出生前,想著二寶出生後,他們也一如既往地愛大寶。事實上,父母在二寶出生後,會不知不覺地將愛轉移到二寶身上,美其名曰:「二寶還小,需要照顧」。
只是,父母這樣偏心,不僅傷害了大寶的心理,讓大寶逐漸缺乏安全感,變得越來越自卑孤僻;二寶可能變得越來越嬌縱自私。還會使得兩個孩子之間產生分歧,關係越來越差。
2. 不要將兩個孩子做比較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拿別的孩子和自家孩子作比較。而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就喜歡將兩個孩子作比較。在其中一個孩子面前說著另一個孩子的優點,試圖激勵另一個孩子努力上進。
但這種情況只會傷害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之間產生嫌隙,甚至出現惡性競爭。所以,父母不要總是拿兩個孩子做比較。
3. 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時不偏頗
一個家庭中,兄弟姐妹間吵架打架都是很常見的事,家長應該按具體情況來處理。小事的話讓他們自己處理就行了,如果是嚴重的事,一定要就事弄事,先了解矛盾發生具體原因情況,再對兩個孩子分別批評教育,然後讓兩個孩子進行和解。
最後要讓兩個孩子學會和平相處,懂得相互包容。告訴孩子,兄弟姐妹是最親近的人,他們要愛護對方。
父母這樣做,才不會讓孩子心理產生不平衡,留下疙瘩,影響他們之間的親情關係。
4. 不要在一個孩子面前批評另一個孩子
在二胎家庭中,即使家庭關係再和諧,孩子之間都會有相互比較的心理。當其中一個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千萬不要當著另一個孩子打罵批評,還順便以此告誡另一個孩子。
否則只會讓受罰的那個孩子覺得傷自尊,另一個受牽連的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而對受罰的孩子產生怨氣。所以父母要懂得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也要懂得正確引導教育孩子。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管是大寶還是二寶,他們都是孩子,沒有理所當然地大的就要總是讓著小的一個的道理。父母最好在二寶出生後,多關注一些大寶的情緒,不要偏心作怪,不然毀的不止是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