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座古鎮雖然不出名,但卻是一個安靜悠閒的地方。中國僅存的最古老的廊坊棧道和棧街就在這裡,它就是白沙古鎮。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位於重慶市西南部,毗鄰川東、黔北咽喉。它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城鎮,也是重慶的一個重點中小城市。該鎮面積237平方公裡,轄24個村(社區),總人口近15萬。主城區面積8平方公裡,城市人口8萬。
也是全國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經濟發達城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第三批國家發展改革試點鎮、國家重點鎮、重慶中心鎮、重慶百強商業鎮、重慶特色鎮(街區)示範點。擁有白沙工業園和現代農業園兩個發展平臺,是國家級農產品加工基地和重慶市機械加工基地。
白沙鎮人力資源豐富,寶珠村東海沱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94處,其中國家中央圖書館、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等23處市級抗戰遺址,1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白沙「老重慶」影視基地拍攝了《母親母親》《開羅宣言》等70多部影視劇。
它位於長江岸邊,距重慶主城72公裡,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鎮」之稱,是中國第五批歷史文化名鎮。古鎮北望長江,南望群山。房子、洋樓、書院、殿堂、寺廟、商店等建築都有,藝術精美,反映了各個歷史時代的文化內涵。
白沙古鎮明清時期有65條街巷,其中38條保存完好,全長8400米。東華街,保存最好的一條街,長3公裡,如黑龍臥浪,蜿蜒而下。臨江一側,有一座房屋式的石柱吊腳樓,吊腳高達20米,在國內實屬罕見。柴犬街是明代在35度的全石坡上鑿臺階而成,長1000多米,是中國最長的柴犬街。長達100多米的板板街,是中國僅存的最古老的廊坊式板街。古鎮街區,街巷開放有序,一景一景,蜿蜒曲折,深巷有洞。古色古香的建築氣息和樸實無華的鄰裡鄉愁,讓人感受到濃鬱的鄉土氣息和厚重的歷史沉澱。
大部分住宅院落採用跨鬥吊梁混合結構,有懸挑屋頂、小藍瓦、粉牆。四合院和平房簡潔優雅,體現了巴渝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包容性以及西方文化的融合性。最具特色、保存最完好的有:明代魯恆;清末鄧家大院、石家洋樓、朱家洋樓、卞家院、夏府。夏大廈位於市中心,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米,是民國時期重慶唯一保存完好的住宅。
幽深幽靜的聚奎書院是重慶第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光緒年間,是巴蜀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書院。學院為民用結構的四合院建築,佔地2000多平方米。採用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磚石結構、白菜式科林斯柱頭,歐式外廊式建築,整幢建築氣勢恢宏。
白沙市區有九宮十八廟,市區外有大小古剎30多座。保存最完好的建築有北宋的九神寺、明代的川主寺和張爺廟、清代的紫雲宮和流水寺。張張爺廟圓穹式11滴水複式風火牆,碩大的圓形木柱,恢弘的殿堂樓宇,精美的雕梁畫棟、壁畫彩繪,全國罕見。紫雲宮是國內最大的豪華屋架房屋,通風採光遮陽防雨。
白沙鎮南郊,有中國最奇特最美麗的自然景觀——黑石山。石頭是黑色的,遍布群山。山上有明清時期的寺廟和書院。山上的黑石上有70多處古代文人名士手書的銘文。中央景區九曲池,是一座山、水、亭、橋、樹、花、鳥的園林。它像瑤池仙境一樣美麗,遊客們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