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讀37:監護資格撤銷後撫養義務

2020-10-10 益之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二章自然人,第二節監護,第三十七條:「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本條來源於《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三條之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

本條立法的思路是區分監護職責與撫養義務,且將適用對象擴大至所有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民事主體。

一、本條規範的目的與含義

監護人與被監護人形成監護關係的同時,其往往還對後者承擔著撫養、贍養或撫養義務。有鑑於此,為了防止義務人因監護資格被撤銷而逃避撫養義務,使被監護人陷入不利境地,特別設置本條規定。即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後,仍存在身份權義務。

(1)撫養義務的範圍

父母、子女、配偶是本條已經列明的具有撫養關係的監護人。未列明的,本條用「等」字加以概括。具體有哪些呢?

第一,因其他直系血親關係而產生的撫養關係。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負有撫養義務。與之對應,有撫養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負有贍養義務。

第二,因旁系血親關係產生的撫養義務。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撫養的義務。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由兄、姐撫養長大的有撫養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撫養義務。

(2)撫養義務的內容

撫養義務可分為生活保持義務和生活扶助義務。所謂生活保持義務,是指義務人應使被撫養人的生活達到與自己同等水平的地步,又稱「共生義務」。所謂生活扶助義務,是指義務人在不降低與自己地位相當的生活水平限度內,保障被撫養人能夠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

生活保持義務是適用於第一順序的撫養權利人,生活扶助義務,主要適用於義務人對親等關係相對較遠的第二順位被撫養人的撫養義務。

當然撫養義務的內容,隨著時代發展也在不斷豐富,義務人除了需要經濟上為被撫養人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以外,還應在日常生活中對其給予關懷和照顧,並在精神上給予慰藉和關懷。

本條規定之所以只重點強調了義務人對於撫養費、贍養費和撫養費的支付義務,主要是考慮到,被撤銷監護人資格這一結果本身,往往意味著被撤銷人無法或不願意履行其撫養義務,而在各項撫養義務中,唯有支付撫養費等可以通過強制措施得以有效地執行。且,從監護人資格被撤銷的法定事由來看,讓被撤銷人繼續履行除支付費用之外的其他義務,對被撫養人而言未必是好事。

(3)撫養與監護的關係

理論上講,監護與撫養分屬兩個獨立的法律關係,二者在內容上可能有所重疊,但在法律效力上卻並無任何關聯。因此,可以規定監護資格被撤銷後,被撤銷人仍應承擔支付撫養費的義務。

其一,法律關係主體不同。撫養關係的雙方當事人通常存在較為密切的親屬關係,而親屬關係的親疏也會直接影響承擔撫養義務的順位以及撫養義務的具體內容。而監護關係的雙方當事人既可能存在親屬關係,也可能沒有親屬關係,監護人甚至可能是由非自然人擔任。

其二,法律關係的內容不同。撫養義務是單純的法定義務,主要強調義務人為被撫養人提供經濟上的供給、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慰藉,其主要目的在於使被撫養人能夠獲得生存於世所需的必要條件。監護人內容則更為豐富,是項權利義務的複合體,其主要目的在於使被監護人能夠正常參與社會生活,並在此過程中免受損害,監護職責本身並不包括對被監護人給予經濟上的供給。

其三,法律效果不同。撫養關係產生的法律效果通常僅限於撫養關係雙方當事人之間,而不會與第三人產生關聯。在監護職責履行過程中,往往會涉及與第三人的法律交往,監護人需要在此過程中對被監護人的行為負責。

其四,法律關係產生的事由不同。撫養關係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被撫養人在財產狀況、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上存在一定欠缺,以致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獨立生活,至於其在民事行為能力上是否同時存在欠缺,則在所不問。因此,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已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等,均可能成為撫養對象。監護關係的形成需要以被監護人存在民事行為能力上的欠缺為前提條件,完全行為能力人即使已經處於生活上的困境,也不能成為被監護的對象。

其五,法律關係的終止事由不同。撫養義務作為一種以身份關係為基礎,以保障被監護人生存條件為目標的法定義務,主要通過兩種方式消滅:一是身份關係的消滅,如離婚、子女成年等;二是被撫養人獲得獨立生活能力。撫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或侵害被撫養人的合法權益,並不能導致撫養關係終止。監護作為一種法定職責,由於監護人在承擔義務的同時還對被監護人享有權利,因此為保障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法定終止事由相對多樣。

從以上可知,監護與撫養分屬兩個獨立的法律關係,監護人資格被撤銷並不影響其作為撫養義務人,繼續在撫養關係項下履行支付撫養費的義務。

二、其他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撫養權利人可能對應多個撫養義務人,一個撫養義務人也可能對應多個撫養權利人。在此情況下,為使撫養關係有效確定,確保處於最弱勢地位者得到充分保護,有必要對撫養義務的承擔順序予以明確。

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之時,結合我國社會發展實際,在確定撫養義務和權利順序時,應重點考量如下幾項規則:

第一,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優先。

第二,直系血親優先。

第三,親等優先。

第四,照顧生活困難者。

相關焦點

  • 《民法典》解讀37:監護資格撤銷後撫養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二章自然人,第二節監護,第三十七條:「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本條來源於《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三條之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
  • 父母一方監護資格被撤銷,還要付撫養費嗎?民法典這樣明確
    《民法典》明確規定,即使被撤銷監護人資格,仍要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小丁的父親性格暴躁,經常打罵老婆孩子。經法院認定,小丁父親的言語和行為不利於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撤銷其監護人資格。那麼,既然父親被撤銷了監護人資格,他還要支付小丁的撫養費嗎?
  • 《民法典》解讀36:監護資格的撤銷
    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八條也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係;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 《民法典》解讀26: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撫養與贍養義務
    本條是對我國現行法律中相關規定進行概括和梳理,沒有創設新的義務內容。在監護規則中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撫養和贍養義務,體現了將親權與監護權相互融合的立法思想,奠定了整個民法典中親權與監護權制度之間的關係。一、本條規範的目的在監護一節中規定親權和親屬權,意在確認親權是監護產生的基礎,也是民法典將親權界定為監護權的基本理由。
  • 《民法典》解讀26: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撫養與贍養義務
    在監護規則中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撫養和贍養義務,體現了將親權與監護權相互融合的立法思想,奠定了整個民法典中親權與監護權制度之間的關係。(3)監護人資格的恢復制度。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的義務。
  • 《民法典》解讀 38:被撤銷監護資格的恢復
    ,第三十八條:「被監護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除對被監護人實施故意犯罪的外,確有悔改表現的,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願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監護關係同時終止。」
  • 《民法典》解讀 38:被撤銷監護資格的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二章自然人,第二節監護,第三十八條:「被監護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除對被監護人實施故意犯罪的外,確有悔改表現的,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願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監護關係同時終止。」
  • 父母失職可以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嗎?|關注民法典
    對於失職的父母,我國現行的《民法總則》、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對撤銷監護資格的問題作了相關規定。▌什麼情況下監護人會被撤銷監護人資格?《民法典》第三十六條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有權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於危困狀態;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 走進民法典|被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付撫養費嗎?
    走進民法典|被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付撫養費嗎?2015年,11歲的小玲(化名)多次遭親生父親性侵,徐州銅山區人民法院判決撤銷小玲父母的監護權,由銅山區民政局接管。這是全國首例由民政部門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案件。
  • 《民法典》解讀34:監護人的監護職責
    規定了單位監護人在突發事件中的責任,屬於社會保障性的兜底措施,體現了中國民法典的人本主義價值追求。本條總體上是對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的承繼和修改,且將監護的撤銷規則單獨規定在民法典的第三十六條中。(1)監護的法律性質監護的法律性質有權利說、權利與義務一體說、職責說三種,在民法典的立法過程中,通過對條文的修改,本條最終採用了職責說。職責說認為,監護並非是一項民事權利,而是一種權限,是以義務為中心的社會職責。監護人對於監護權利的行使,本質上是履行監護義務的要求。
  • 監護權被撤銷,母親是否承擔撫養義務
    2009年賓某(男)與蔣某協議離婚,約定兒子賓小某由父親賓某撫養與監護,撫養費由父親承擔。2018年賓某去世,賓小某跟隨奶奶和姑姑共同生活。自賓某去世後,蔣某從未給付賓小某撫養費。2020年9月3日,賓小某的奶奶作為申請人,申請撤銷蔣某的監護人資格。因被告蔣某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法院於2020年9月9日判決撤銷蔣某作為原告賓小某的監護人資格,指定原告奶奶為賓小某的監護人。2020年9月11日,14歲的賓小某起訴蔣某,要求蔣某每月給付800元生活費。
  • 監護權被撤銷,母親是否承擔撫養義務?
    2020年9月3日,賓小某的奶奶作為申請人,申請撤銷蔣某的監護人資格。因被告蔣某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法院於2020年9月9日判決撤銷蔣某作為原告賓小某的監護人資格,指定原告奶奶為賓小某的監護人。2020年9月11日,14歲的賓小某起訴蔣某,要求蔣某每月給付800元生活費。
  • 紅河州生態環境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典共七編分為八十四章一個附則,共一千二百六十條。筆者將對《總則》中的十一大亮點進行解讀。
  • 閩姐姐普法丨《民法典》問答:父親被法院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
    當你還是尚未出生的胎兒時,《民法典》已經宣示了你的權利。當你呱呱墜地,成年之前,《民法典》將這樣保障你的民事權利。1、問: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3、問:小劉7歲時,將父親送給他的一塊手錶賣給了二手商店,其父母能要求退回嗎?
  • 《民法典》:意定監護的「是是非非」
    《民法總則》正式確立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後,社會新聞中偶爾提及,「意定監護」已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意定監護」仍是一個令人感到陌生和新奇的詞彙。今天我們將通過了解一些「是是」與「非非」以揭開《民法典》中意定監護的神秘面紗。
  • 巢湖法院 |【談「典」說法】3歲女童當吃播被父母餵到70斤,民法典能否叫停?
    佩奇父母的行為明顯在危害佩奇身體健康,《民法典》能否叫停?《民法典》可以叫停!《民法典》規定,三種情形下,監護人監護子女不當,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經有關個人或組織的申請,法院可以撤銷其監護資格,並且民政局具有向法院申請撤銷父母監護資格的兜底義務。
  • 每日一「典」:監護人資格被撤銷,負擔義務照常
    每日一「典」:監護人資格被撤銷,負擔義務照常 2020-11-30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民法典 | 被撤銷資格的監護人還用負擔撫養費嗎?
    案例:淘淘的爸媽3年前離婚了,法院判決淘淘由媽媽撫養,爸爸可以每2周探望一次。淘淘媽媽以淘淘爸爸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為由,向法院申請撤銷淘淘爸爸的監護人資格,法院在徵求了淘淘本人的意見後,最終撤銷了淘淘爸爸的監護人資格。
  • 《民法典》解讀52:撤銷死亡宣告對收養關係的效果
    本條是關於死亡宣告撤銷對收養關係效果的規定。民法通則沒有這方面的具體規定。一、制定本條的目的制定本條旨在確定死亡宣告撤銷後,對收養關系所產生的效果。當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後,其未成年子女在法律上和事實上都已經失去撫養人。在法律上,由於宣告死亡與自然死亡的後果類同,因此被宣告死亡的人的未成年子女在法律關係上失去了法定的撫養人。
  • 每日一「典」 | 監護人資格被撤銷,負擔義務照常
    「每日一『典』」欄目,帶你讀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三十七條。監護人的資格被撤銷後,對被監護人的負擔義務繼續履行!第三十七條 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