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些老外的毛筆書法作品,滿分100,你給多少分?
書法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它以漢字為載體,以毛筆、宣紙、墨汁為書寫工具,通過筆法、結構、章法、墨法的處理,以達到表情達意、抒發性情的目的,其書寫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包括詩詞歌賦、對聯、古文、日誌、書信等等,是一門既實用,又高於實用的藝術形式。
書法既是一門實用的書寫,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從實用的角度講,它就是一種文字的書寫,在實用層面,它和其它的文字如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等,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為了傳播信息、記錄信息,中國書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藝術性,這一是由於漢字是由象形字發展而來決定的,不同於西方的字母文字。
另一方面,漢字的方塊造型,也決定了它有著更加廣泛的藝術拓展空間,同時,中國書法的五種書體,以及各種各樣的書法風格,也給書法表現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增強了書法的表現力,拓展了書法的審美空間,這是西方其它的文字所不具備的。
這種藝術性從漢代開始就已經萌芽了,不僅出現了專業的書法家,還出現了相對成體系的書法理論,書法有了具體的表現形式也藝術語言,出現了中國書法的5種書體,書法家們也開始注重理論和書法技法的總結,出現了相對固定的技法和技法訓練體系。
到了晉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出現,文人開始主動的介入書法藝術的創作,書法才真正走向了藝術化,書寫不僅僅是為了達意,更是為了表情,抒發胸中志氣,書寫筆墨情懷。
從此之後,一大批文人書法家開始出現,唐代的顏真卿、歐陽詢、懷素、張旭、李北海,宋代的米芾黃庭堅、蘇東坡,元代的趙孟、康裡子山、鮮于樞,明代的董其昌、文徵明,清代的王鐸、傅山、劉墉、鐵保、何紹基、鄧石如、康有為等等。
同時也出現了系統的書法理論,對於書法的章法、筆法、墨法等等,有了具體的規定,確定了書法的審美,還出現了書法流派以及書法周邊藝術,如篆刻、刻字等等,可以說書法是寫字,但又不完全等於寫字。
隨著書法藝術的不斷發展,書法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日本、韓國都曾派人專程來中國學習,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西方人也有不少來中國學習書法,了解中國的文化和傳統。
上海外國語大學曾舉辦一個外國留學生書法展,本來覺得肯定不堪入目,可是一看作品卻震驚了,寫的還真是有模有樣,不輸於很多國人,不禁讓人感嘆,老外書法都寫這麼好了,我們也該努力練字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老外的書法作品,假如總分100分,你能給他們打多少分?
喜歡書法的朋友麻煩點擊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