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林女士在浙江農林大學作題為《臺灣觀光休閒農業》的報告

2021-01-17 黑豹工社

    4月18日,當整個杭州的朋友圈都在討論著日暈奇觀好徵兆的時候,浙江農林大學迎來了一位風景園林前輩張樹林女士,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精彩的專題報告。


張樹林,原北京市園林局常務副局長、原市委委員、市人大常委、北京園林學會理事長、中國園林學會常務理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中國菊花學會理事長。主編《園林花卉實用手冊》、《風景園林設計資料集—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等書籍。

張局在報告中給我們介紹了臺灣觀光休閒農業的背景、起源歷史、發展與現狀,從典型案例中深入剖析臺灣觀光休閒農業的規劃設計,並結合大陸實際,談了對於臺灣光休閒農業的認識與體會,也讓在座的人直觀地感受到了臺灣觀光休閒產業獨特的魅力。

 她指出,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隨著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和現代化都市的崛起,觀光休閒農業率先在歐洲、美國、日本出現。觀光休閒農業立足於生產、生活、生態的結合,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等環境資源,藉助於現代物質技術條件,融現代農業、鄉村農業、觀光休閒(旅遊)以及環保資源教育、農事體驗為一體。

臺灣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休閒農業」的農業經營模式,確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和程序,專門制定了「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劃」。自1990年起,臺灣「農業委員會」在「改善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中研討了「發展休閒農業計劃」。歷經多年的發展,臺灣地區休閒農業通過依託農業發展已經擴展形成了相當廣泛的範圍,目前全臺灣已擁有休閒農莊1200餘家,休閒漁業區超過300個,觀光果園380多處,民宿1400家。雖然島內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滯,但鄉村休閒農業仍生機勃勃。

但臺灣的觀光休閒農業並非一開始就這麼紅火,它經歷了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臺灣農業面臨快速發展的工業和商業的競爭,以及國際農產品的衝擊,出現衰退、萎縮的頹勢。為了使農業走出困境,臺灣加快農業轉型,調整農業結構,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使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延伸,因此觀光休閒農業應運而生。到上世紀80年代末,「農業旅遊業」的模式漸趨成熟,形成了鄉村民宿、主題公園、鄉村花園、鄉村農場等多元產品發展的格局。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精緻且富有創意的臺灣休閒農業已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她總結說:「創意是臺灣休閒農業的靈魂;創意+營銷=觀光休閒農業火爆的神器」。

其後,她又給我們展示介紹了11個典型的案例,分別是宜蘭香格裡拉休閒農場、宜蘭津梅棧道、冬山河親水公園、紙教堂、清境農場、飛牛牧場、綠葉方舟、天空之城、薰衣草森林、八德埤塘生態公園、綠世界生態農場。不同主題的休閒農莊或主題公園的自然環境,地理位置,面積大小等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能夠貼合自身條件量身打造,從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特色旅遊景觀。

最後,張局將臺灣觀光休閒農業主要特點概括為以下十點:

1、以農為本,高瞻遠矚;2、注重生態,著眼長遠

    3、規劃先行,管理到位;4、因地制宜,不斷創新

    5、融入自我,特色鮮明;6、定位準確,主題突出

7、深度體驗、寓教於樂;8、就地取材,點石成金

    9、學界支持,產研結合;10、社團務實,中介發達

聽著張局的介紹,我們仿佛跟著她身臨其境一般,為臺灣觀光休閒農業的發展感到震驚,並且深刻的意識到臺灣在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大到一個公園的整體「氣質」和風格,可以簡約而不簡單,不張揚不奢華,低調且有內涵。小到一磚一瓦一鋪裝,一石一凳一裝飾,創意的進行廢物利用以及休憩設施的設置,通過這些案例照片的展示,小編不僅覺得這些設計趣味十足,甚至能感覺到作為被設計者的它們也很快樂的樣子;它們的設計多結合當地的風情地貌,能夠就地取材,體現獨有的地方特色;它們重視每一寸土地,充分發揮對空間的利用,結合細節的設計給人展示出每一面的妙趣橫生。



關於「黑豹工社「:

以園林植物應用、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研究為主開展交流的團隊。

訂閱本公眾號:

點擊文章上方藍色「黑豹工社」字樣進行關注進入通訊錄,右上角查找公眾號或複製「heibao-gongshe」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關注。

分享轉發:

點擊文章右上角,在菜單中選擇」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亦可」複製連結「,推廣到其他社交平臺,在「黑豹工社」頁面右上角彈出菜單中「推薦給朋友」。

查看往期內容:

如需查看本工社往期內容,可以在自定義菜單下拉單中查看,也可回複數字「1、2、3......」即可查看,如回復「1」,可查看第1-5期,回復「2」,可查看第6-10期,以此類推。

交流合作:

微信公眾平臺:「黑豹工社」,公眾號:「heibao-gongshe」;

新浪微博:@黑豹工社;

新浪博客:黑豹工社;

郵箱:heibaogongshe@yeah.net



相關焦點

  • 【學術交流】張樹林談臺灣休閒農業
    近日,北京園林學會名譽理事長張樹林女士給易蘭規劃設計院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臺灣觀光休閒農業」講座,她講述了臺灣觀光休閒農業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 【休閒農業】北京園林學會專家相聚易蘭探討臺灣鄉村景觀
  •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段兆麟教授來懷化舉辦休閒觀光農業講座
    8月29日,應懷化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市長李暉邀請,臺灣休閒農業學會理事長、屏東科技大學教授段兆麟以《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發展與思路與實踐》為題,舉辦休閒觀光農業講座。懷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開鳳主持。市委各部委、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各縣(市、區)分管旅遊副縣長、農辦主任、農業局長、旅遊局長、臺辦主任以及全市休閒農業代表、鄉村旅遊代表共200餘人聽取講座。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 榮振環:臺灣休閒農業考察報告
    考察團在考察過程中,與眾多臺灣休閒農業經營者、學會管理者、教授開展深度交流,探索臺灣休閒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方式和先進的工作方法,並就今後的合作與互訪達成初步的意向。在與臺灣農業方面的專家、學者舉行的座談會上,就臺灣現代休閒農業的盈利模式、主題定位、農業立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前景開展了學術交流。整個考察活動主題突出、安排有序、內容豐富、成效良好。
  • 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鍾從定教授應邀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鍾從定教授應邀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報告會現場  6月20日晚,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專任教授、美國丹佛大學客座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東海大學兼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博士鍾從定教授,應河西學院復旦-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協同發展研究院邀請
  • 2015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考察報告(節選)
    本文節選自遊學考察團的考察成果《2015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考察報告》。2015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考察報告(節選)共包括以下4個方面1、臺灣休閒農業與文創產業發展的時代背景;2、政府的導向與扶持;3、社會團體
  • 浙江農林大學柳參奎教授、雲南大學餘迪求研究員應邀來我院開展...
    2020年12月15日下午,應我院邀請,教育部長江學者、浙江農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柳參奎教授與中科院百人計劃、雲嶺學者、雲南大學餘迪求研究員到我院作專題學術報告。院屬各單位科技人員共40餘人參加學術交流,會議由易幹軍副院長主持。
  • 吃住玩買讓你嗨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 臺灣新聞網_臺灣時政新聞 - 海外網
    摘要:在臺灣當地休閒農業研究者看來,臺灣的農業旅遊屬於綜合型的整體規劃,吃住玩買一應俱全,競爭力強,在全世界少有。」出於對土地的關懷,臺灣休閒農業者讓充滿勞績的土地,綻放出創意之花,也為現代人的詩性安居,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寄託與經驗。
  • 浙江農林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最新排名,實力都很強
    浙江農林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最新排名,三所高校排名情況如何?實力如何?誰更受歡迎?具體來看一下。· 浙江農林大學全國排名: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浙江農林大學排名第159名;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浙江農林大學排名第191名;在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中,浙江農林大學排名第203名。
  • 極致體驗 ▏臺灣休閒農業、文創、民宿、觀光工廠深度考察之旅
    帶你領略臺灣休閒農業的魅力,深挖休閒農業的真諦!休閒農業怎麼搞?農業文創怎麼做?民宿如何做出特色?現代農業如何做到效益倍增?農場一二三產業如何融合發展?農產品如何賣出最大銷量和滿意價格?你帶著這些問題,我帶著你,去探索臺灣休閒農業文創的奧秘,全面學習臺灣休閒農業的精華,充分汲取其30多年的精髓!濃縮精華,汲取精髓8縣市17個點,休閒農場、觀光工廠、農業文創、特色民宿、三產融合,臺灣休閒農業30多年的精華一網打盡。
  • 臺灣休閒農業的20個法則
    在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採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臺灣休閒農業大概有鄉村花園、鄉村民宿、觀光農院、休閒農場、教育農園、市民農場、休閒牧場等模式。特別是在臺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院校,還專門開設了休閒農業課程,開展休閒農業教學研究,建立起一整套休閒農業的理論。專家、學者通過承擔大量的規劃、諮詢、調查、評鑑工作,為政府管理者、企業經營者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並和企業經營者建立起密切的聯繫,做到了理論研究不空泛,實踐發展不盲目。
  • 農業生產與休閒觀光相結合 巴城崛起觀光農業
    中新蘇州網8月17日電:巴城陽澄湖大閘蟹名揚天下,在做大做強大閘蟹產業的同時,巴城充分發揮陽澄湖的品牌價值,堅持走綠色、高效、市場化的現代化特色農業之路,將農業生產與休閒觀光相結合,進一步充實觀光農業內容,加快觀光農業龍頭型企業建設,有效鞏固了農業基礎地位,為富民強鎮開創了又一新途徑。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張寒教授入選中國青年農業經濟學家...
    12月19日,中國青年農業經濟學家論壇暨北京農業經濟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經濟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青年學者委員會、北京農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承辦。
  • 臺灣宜蘭觀光休閒農業尋蹤之三:走訪茶鄉農莊
    中新社臺北三月十四日電 題:「用農人滄桑歲月的雙手,歡迎每一顆渴望自由自在的心」——宜蘭觀光休閒農業尋蹤之三  中新社記者 耿軍 曾嘉  進入宜蘭縣大同鄉境內,公路的護欄上就呈現出創意——一尊尊形態逼真的「茶壺」提示您:茶鄉到了。
  • 臺灣學者談都市農業:休閒農業是城鄉溝通的橋梁
    湖北日報記者 塗亞卓昨日,臺灣中華農學會秘書長張森富、臺灣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沈進成,通過短短1小時30分鐘的演講、幻燈演示,讓與會代表對臺灣觀光休閒式都市農業的繁榮景象,留下深刻印象。對於都市農業,張森富是這樣定義的:在城鄉邊界模糊地區發展起來的,可為都市居民提供優良農副產品和優美生態環境的高集約化、多功能的農業。張森富說,臺灣的都市農業是在城市化、工業化過度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下,適應市民對優美環境的渴望而產生的。1983年,臺灣農政部門制定了「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劃」。
  • 臺灣6大休閒農場,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 兩岸農業交流新貌:浙江蒼南對接「臺灣經驗」
    作為浙江省最南端,浙江離臺灣最近的地方,近年來,蒼南縣新型觀光休閒型農業發展十分迅速,臺商在這裡投資創建農業園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種種新面貌的產生,離不開海峽兩岸之間的友好交流,在兩岸思維碰撞中,「臺灣經驗」在蒼南的農業轉型發展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 臺灣農村再生的重構策略——以臺灣休閒農業為例
    天津大學曹磊教授、王洪成教授在讀碩士研究生李伊儂以《臺灣農村再生的重構策略——以臺灣休閒農業為例》為題進行分享和交流,報告主要介紹了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現狀、臺灣農村再生的重構策略以及相關案例分析幾個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