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由鳳凰網主辦,鳳凰網文化頻道承辦的「春天讀詩之夜」在北京七七劇場舉辦。詩人北島、芒克、翟永明,作家巫昂、蔣方舟,舞蹈家侯瑩,演員黃璐與歌手程璧等嘉賓參與活動。「春天讀詩」是鳳凰網打造的一個文化品牌,「春天讀詩」已歷五載,「春天讀詩之夜」已舉辦到第三屆。
活動的最開始,演員黃璐坐在一張黃色滑皮沙發上,用慵懶的嗓音讀翟永明寫作的《十四首素歌》:「在一個失眠的夜晚/在許多個失眠的夜晚/我聽見失眠的母親/在隔壁灶旁忙碌/在天亮前漿洗衣物」。她延續著《十四首素歌》裡微妙的情緒。在《春天讀詩·5》中,演員黃璐在一座廢棄工廠裡就以影像方式演繹了翟永明40歲時寫下的組詩《十四首素歌》的第11首。
《十四首素歌》中,翟永明在尋找著自身精神皈依的母體,也解構著兩個時代女性之間的依附關係,這種解構,從自身出生的懷疑開始:「事實上 我出生/向著任意的方向」任意是一個沒有歸宿的難題,在《飛碟》裡,也完成了她對於出生的全面否定:「四十年前的一個下午 同樣/我被一隻盤子和/兩條女人的腿送至你們面前/部分地依賴/一次手術 我出生得很糟/我的頭在鐵鉗下驚恐的凹陷/白衣人在低語:這就是誕生」,這就是誕生,赤裸裸,卻是一次肉體的完全死亡。而在生命的過程中,這也是女性自身陷進去的無奈:「我只是/讓幻想穿透我的身體/讓一個命運的逆轉成為我/骨髓裡的思想」。
而後黃璐隱去,另一處的燈光漸起,翟永明站在光束裡,開始以自己的方式講述那些與母親有關的往事。黃璐的聲音就像回聲,交疊在翟永明的朗讀中。黃璐稱自己多年來一直喜歡翟永明的詩,今天是她們第一次相見,也是第一次聯手演繹同一首作品。
翟永明 黃璐
場景變換,舞臺轉眼變得空曠,一位白衣舞者緩步走來,音樂聲起,四肢伸展。現代舞藝術家侯瑩用肢體藝術詮釋著理智與情感的輾轉糾葛。這支名為《The moment》的舞蹈,完全即興,在她看來,所有詩人在臺上的朗讀讓觀眾感受的是這一刻,自己用肢體表達對詩的理解也是這一刻的表達,所以興之所至即為舞姿。
侯瑩
接著上場的是詩人巫昂,擅長情感表達的她帶來四首作品:《生肉》、《路邊攤》、《愛(四)》、《罪人筆錄》。在有些詩句處,巫昂用一種近似嗚咽的聲音表達著內心強烈的感受。29歲的蔣方舟繼《春天讀詩·5》朗讀了周夢蝶的《我選擇》後,再次致敬經典詩人。她讀了奧登的《這月色之美》、博爾赫斯的《你不是別人》、阿赫瑪託娃的《我們將不會從同一隻杯子》。
周夢蝶的《我選擇》中寫:「我選擇歲月靜好/獼猴亦知吃果子拜樹頭/我選擇讀其書誦其詩/而不必識其人」「 我選擇春江水暖,竹外桃花三兩枝/我選擇漸行漸遠,漸與夕陽山外山外山為一,而曾未偏離足下一毫末」 全然是一派恣意灑脫。《我們將不會從同一隻杯子》中寫:「只要你的聲音在我的詩中歌唱/ 在你的詩中散發我的氣息/ 如同篝火/無論是忘卻 還是恐慌/都不會將它吹熄」也關乎愛與真誠,蔣方舟所讀的這些詩歌也都與其經歷與性格暗合。
蔣方舟
「我把活著喜歡過了/先睡覺吧,小鳥們/我把活著喜歡過了」,程璧曾參加過第二季「春天讀詩」的拍攝,彼時她剛剛把谷川俊太郎的《春的臨終》改編為歌曲。這一次,她又帶著兩首新歌回歸「春天讀詩之夜」,還是詩的改編,一首來自張棗的《穿上最美麗的衣裳》,一首來自阿多尼斯的《意義叢林的嚮導》。不同於平常的表演,當晚的程璧手捧詩集,逐字逐句尋章唱起,把詩「讀」成歌。
程璧
相交46年,北島與芒克第一次在國內同臺朗誦
當晚的重頭戲是北島與芒克的同臺。大屏幕開啟了一段陳年光影的旅程,那是年輕時的北島和芒克,彼時是中國當代詩歌的黃金期。燈光打在舞臺上,兩個年輕人,交替朗讀著一段段回憶文字,那是出現在北島和芒克筆下的彼此,是各自記憶裡的青春片段。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了1978年北島和芒克的合影。
隨後,芒克登場,他朗讀了自己在八十年代寫作的《黃昏》、《沒有時間的時間》:「這時已聽不到/太陽有力的爪子/在地上行走/這時是昏暗的/這時正是黃昏/這時的黃昏就象是一張/已被剝下來的已被風乾的獸皮一樣/但這時的人們/我在路上遇到他們/他們仍警覺地注視著/四周的一切動靜/這使我也變得小心/在這黃昏之後/還會不會出現/比這更兇猛的野獸的眼睛」。白髮蒼蒼的芒克十分瘦削,但是念詩時,字句擲地有聲。寫作於「文革」後的《黃昏》,以反思的筆法、簡短的篇幅揭示了一個時代,一代人以及一種思想的錯綜複雜,使人膽寒。
合上詩冊,芒克並沒有下場。一身白衣的北島向他走來,芒克的目光迎接著他,把手裡的詩冊遞給了這位老朋友。北島的手裡也拿著兩本書,是芒克的新書《往事與<今天>》和中英文對照詩選,他不遺餘力地向觀眾介紹著這兩本書。北島說,他與芒克在1972年冬天相識,轉眼46年了。而芒克還記得當時的北島是北京四中的高中生,自己是北京三中的初中生,所以北島比自己「有文化」。
北島接著朗誦的是《此刻》、《黑色地圖》、《路歌》。不同於芒克的鏗鏘,北島的聲音徐徐而綿厚,有一種低調的千鈞之力,恰如其人,沉默而勇毅。《此刻》中寫:「那偉大的進軍/那一個精巧的齒輪 制止/從夢中領取火藥的人/也領取傷口上的鹽 和諸神的聲音/餘下的僅是永別/永別的雪/在夜空閃爍」。《黑色地圖》中寫:「寒鴉終於拼湊成/夜:黑色地圖/我回來了 歸程/總是比迷途長/長於一生」。北島的詩歌寫作均落筆節制,沉鬱而充滿憂思。
快遞小哥含淚讀詩
今年的「春天讀詩之夜」也設置了一個特別環節——「春的臨終」,邀請普通人上臺表達他們對詩歌的喜愛。
朱宏是一名送書的快遞員。這是他第一次登上舞臺,他讀的第一首是約翰·傅勒的《情人節》:「在我心裡最美的情話 是關於你難以啟齒的芳華/痴你與泡沫天真的玩耍 念你的胴體於蓮花灑下/願能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凝視你含情脈脈的雙眸」他讀的第二首則是自己用學者名言改編的詩。「我眼含淚水 站在這裡/我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中國」,讀到這一句時他哽咽了,背過身去拭去眼角的淚水,觀眾也為之動容。
朱宏
王星皓是一名大學生,通過鳳凰網文化在事前發起的網絡徵集而來到現場。他朗誦了洛夫的三首短詩,紀念這位去年剛剛過世的臺灣詩人。丁一達是從湖南特意趕來的,他把自己寫的兩句詩讀給了北島和芒克:「在一切都走向龜裂的時代之後,先夫們用帶血的脊背捆住詩歌的河床」。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