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讀詩之夜:演員黃璐的聲音交疊在詩人翟永明的朗讀中

2020-12-12 澎湃新聞

5月19日晚,由鳳凰網主辦,鳳凰網文化頻道承辦的「春天讀詩之夜」在北京七七劇場舉辦。詩人北島、芒克、翟永明,作家巫昂、蔣方舟,舞蹈家侯瑩,演員黃璐與歌手程璧等嘉賓參與活動。「春天讀詩」是鳳凰網打造的一個文化品牌,「春天讀詩」已歷五載,「春天讀詩之夜」已舉辦到第三屆。

活動的最開始,演員黃璐坐在一張黃色滑皮沙發上,用慵懶的嗓音讀翟永明寫作的《十四首素歌》:「在一個失眠的夜晚/在許多個失眠的夜晚/我聽見失眠的母親/在隔壁灶旁忙碌/在天亮前漿洗衣物」。她延續著《十四首素歌》裡微妙的情緒。在《春天讀詩·5》中,演員黃璐在一座廢棄工廠裡就以影像方式演繹了翟永明40歲時寫下的組詩《十四首素歌》的第11首。

《十四首素歌》中,翟永明在尋找著自身精神皈依的母體,也解構著兩個時代女性之間的依附關係,這種解構,從自身出生的懷疑開始:「事實上 我出生/向著任意的方向」任意是一個沒有歸宿的難題,在《飛碟》裡,也完成了她對於出生的全面否定:「四十年前的一個下午 同樣/我被一隻盤子和/兩條女人的腿送至你們面前/部分地依賴/一次手術 我出生得很糟/我的頭在鐵鉗下驚恐的凹陷/白衣人在低語:這就是誕生」,這就是誕生,赤裸裸,卻是一次肉體的完全死亡。而在生命的過程中,這也是女性自身陷進去的無奈:「我只是/讓幻想穿透我的身體/讓一個命運的逆轉成為我/骨髓裡的思想」。

而後黃璐隱去,另一處的燈光漸起,翟永明站在光束裡,開始以自己的方式講述那些與母親有關的往事。黃璐的聲音就像回聲,交疊在翟永明的朗讀中。黃璐稱自己多年來一直喜歡翟永明的詩,今天是她們第一次相見,也是第一次聯手演繹同一首作品。

翟永明 黃璐

場景變換,舞臺轉眼變得空曠,一位白衣舞者緩步走來,音樂聲起,四肢伸展。現代舞藝術家侯瑩用肢體藝術詮釋著理智與情感的輾轉糾葛。這支名為《The moment》的舞蹈,完全即興,在她看來,所有詩人在臺上的朗讀讓觀眾感受的是這一刻,自己用肢體表達對詩的理解也是這一刻的表達,所以興之所至即為舞姿。

侯瑩

接著上場的是詩人巫昂,擅長情感表達的她帶來四首作品:《生肉》、《路邊攤》、《愛(四)》、《罪人筆錄》。在有些詩句處,巫昂用一種近似嗚咽的聲音表達著內心強烈的感受。29歲的蔣方舟繼《春天讀詩·5》朗讀了周夢蝶的《我選擇》後,再次致敬經典詩人。她讀了奧登的《這月色之美》、博爾赫斯的《你不是別人》、阿赫瑪託娃的《我們將不會從同一隻杯子》。

周夢蝶的《我選擇》中寫:「我選擇歲月靜好/獼猴亦知吃果子拜樹頭/我選擇讀其書誦其詩/而不必識其人」「 我選擇春江水暖,竹外桃花三兩枝/我選擇漸行漸遠,漸與夕陽山外山外山為一,而曾未偏離足下一毫末」 全然是一派恣意灑脫。《我們將不會從同一隻杯子》中寫:「只要你的聲音在我的詩中歌唱/ 在你的詩中散發我的氣息/ 如同篝火/無論是忘卻 還是恐慌/都不會將它吹熄」也關乎愛與真誠,蔣方舟所讀的這些詩歌也都與其經歷與性格暗合。

蔣方舟

「我把活著喜歡過了/先睡覺吧,小鳥們/我把活著喜歡過了」,程璧曾參加過第二季「春天讀詩」的拍攝,彼時她剛剛把谷川俊太郎的《春的臨終》改編為歌曲。這一次,她又帶著兩首新歌回歸「春天讀詩之夜」,還是詩的改編,一首來自張棗的《穿上最美麗的衣裳》,一首來自阿多尼斯的《意義叢林的嚮導》。不同於平常的表演,當晚的程璧手捧詩集,逐字逐句尋章唱起,把詩「讀」成歌。

程璧

相交46年,北島與芒克第一次在國內同臺朗誦

當晚的重頭戲是北島與芒克的同臺。大屏幕開啟了一段陳年光影的旅程,那是年輕時的北島和芒克,彼時是中國當代詩歌的黃金期。燈光打在舞臺上,兩個年輕人,交替朗讀著一段段回憶文字,那是出現在北島和芒克筆下的彼此,是各自記憶裡的青春片段。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了1978年北島和芒克的合影。

隨後,芒克登場,他朗讀了自己在八十年代寫作的《黃昏》、《沒有時間的時間》:「這時已聽不到/太陽有力的爪子/在地上行走/這時是昏暗的/這時正是黃昏/這時的黃昏就象是一張/已被剝下來的已被風乾的獸皮一樣/但這時的人們/我在路上遇到他們/他們仍警覺地注視著/四周的一切動靜/這使我也變得小心/在這黃昏之後/還會不會出現/比這更兇猛的野獸的眼睛」。白髮蒼蒼的芒克十分瘦削,但是念詩時,字句擲地有聲。寫作於「文革」後的《黃昏》,以反思的筆法、簡短的篇幅揭示了一個時代,一代人以及一種思想的錯綜複雜,使人膽寒。

合上詩冊,芒克並沒有下場。一身白衣的北島向他走來,芒克的目光迎接著他,把手裡的詩冊遞給了這位老朋友。北島的手裡也拿著兩本書,是芒克的新書《往事與<今天>》和中英文對照詩選,他不遺餘力地向觀眾介紹著這兩本書。北島說,他與芒克在1972年冬天相識,轉眼46年了。而芒克還記得當時的北島是北京四中的高中生,自己是北京三中的初中生,所以北島比自己「有文化」。

北島接著朗誦的是《此刻》、《黑色地圖》、《路歌》。不同於芒克的鏗鏘,北島的聲音徐徐而綿厚,有一種低調的千鈞之力,恰如其人,沉默而勇毅。《此刻》中寫:「那偉大的進軍/那一個精巧的齒輪 制止/從夢中領取火藥的人/也領取傷口上的鹽 和諸神的聲音/餘下的僅是永別/永別的雪/在夜空閃爍」。《黑色地圖》中寫:「寒鴉終於拼湊成/夜:黑色地圖/我回來了 歸程/總是比迷途長/長於一生」。北島的詩歌寫作均落筆節制,沉鬱而充滿憂思。

快遞小哥含淚讀詩

今年的「春天讀詩之夜」也設置了一個特別環節——「春的臨終」,邀請普通人上臺表達他們對詩歌的喜愛。

朱宏是一名送書的快遞員。這是他第一次登上舞臺,他讀的第一首是約翰·傅勒的《情人節》:「在我心裡最美的情話 是關於你難以啟齒的芳華/痴你與泡沫天真的玩耍 念你的胴體於蓮花灑下/願能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凝視你含情脈脈的雙眸」他讀的第二首則是自己用學者名言改編的詩。「我眼含淚水 站在這裡/我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中國」,讀到這一句時他哽咽了,背過身去拭去眼角的淚水,觀眾也為之動容。

朱宏

王星皓是一名大學生,通過鳳凰網文化在事前發起的網絡徵集而來到現場。他朗誦了洛夫的三首短詩,紀念這位去年剛剛過世的臺灣詩人。丁一達是從湖南特意趕來的,他把自己寫的兩句詩讀給了北島和芒克:「在一切都走向龜裂的時代之後,先夫們用帶血的脊背捆住詩歌的河床」。

合影

相關焦點

  • 翟永明看著富春山居圖,四年寫了一首詩
    2012年,詩人翟永明開始創作長詩《隨黃公望遊富春山》,用了4年。819行的《隨黃公望遊富春山》以《富春山居圖》為創作靈感與素材,在這首長詩中,詩人頻繁地往還於當下與過去之間、出入於現實與畫卷內外,以個人真實的和想像的行旅為主線,串連起當代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蒙太奇畫面。
  • 為你讀詩 | 詩人餘笑忠朗讀加裡·斯奈德的《餵馬的乾草》
    為你讀詩 | 詩人餘笑忠朗讀加裡·斯奈德的《餵馬的乾草》 餘笑忠 2018-09-08 14:12 來源:澎湃新聞
  • 愛上朗讀,學好語文——打開五感,讀春天
    讀「春」:三種不同的樹木在讀的時候要讀出遠近的距離感。而「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這兩句在讀的時候要省去逗號,「連」起來,才能夠讀的更加生動。「火」的熱烈、「霞」的安靜、「雪」的安寧,三種事物形態不同,在朗讀的過程中,通過聲音的起伏將事物的形象傳遞出來。
  • 詩人《》臉譜 ——穀子讀詩
    不同膚色的各國朋友頻頻傳遞溫馨……四海之內「人民萬歲」,時時刻刻以人為本。獨一無二的是祖國,堅不可摧的是團結一心的中國人! 2010年4月20日。 【穀子讀詩】此詩原刊《光明日報》,我還一度刻意找過這帖子。
  • 在不朽的詩句裡,我想送你一個永不完結的春天 | 春天讀詩6
    《春天讀詩6》主題海報在路上的春天,在路上的你文:《春天讀詩》大地託起白晝,冰封的萬物隨風融解。色彩與色彩攜手降臨,為花蕾加冕。《春天讀詩6》,七位讀詩人以詩為馬,乘興而來,不僅為了與未知相遇,更為了與故人重逢。縱然世間未曾有花朵與容顏不終於凋殘,此時此刻,我們卻想在不朽的詩句裡——送給你一個永不完結的春天。演員春夏:「詩集與春天,哪個貴?」
  • 中外詩人在杜甫草堂頭腦風暴 暢談「現實和想像中的城市與詩」
    9月14日上午,詩人們在新華賓館以「天府詩韻·現實和想像中的城市與詩」為題,對城市、詩歌、技術等重要概念進行了觀點交流,靈感火花不斷。下午,詩人們又乘車前往杜甫草堂,參加了一場中外詩人同臺讀詩活動。徐貞敏說,自己曾經想到「總有一天我會將我的詩付梓出版,但要不是因為2001年的成都之行,那一天可能會遲到半輩子。」當時在攻讀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的徐貞敏,在從事中文現代詩研究時,她的導師莉迪亞·劉建議她到成都見一見詩人翟永明,從此她認識了更多的成都詩人,了解更多的成都詩歌,並且在翟永明的鼓勵下,開始了中文詩的創作。
  • 周雲蓬:好詩人能在詩歌裡貫穿一種特有的語感
    [摘要]其實我也很想聽海子當年在小酒館裡怎麼念詩換酒,顧城是怎樣讀詩的,或者穆旦晚年一生繁華褪盡,重新回到抒情詩的起點。 可嘆那時的中國,詩的空氣稀薄,詩的聲音只能在窒息者的心裡隆隆作響。詩是有聲音的,甚至有口音,正如我靠聽覺認出說話人是誰一樣,能在詩歌裡貫穿一種特有的語氣或者語感,那一定是一個找到了自己風格的好詩人。本世紀開始,詩與歌這對失散已久的結髮夫妻有久別重逢的徵兆。各種詩歌活動上,民謠歌手紛紛亮相,在詩人讀詩的間隙,歌手們登臺抱著吉他唱唱詩,活躍了氣氛,且順手給詩插上了歌聲的翅膀。
  • 讀首詩,給喃聽|VOL.2|《黑色地圖》-北島(朗讀:安平煜)
    今年春壹藝術準備上線一個讀詩欄目。我們會尋找丹東本土詩歌愛好者錄製讀詩音頻在春壹藝術公眾平臺上播出,每周一期。歡迎朋友們後臺留言投稿。也可以將作品發送到木子老師的微信。黑色地圖作者:北島朗讀:安平煜寒鴉終於拼湊成夜:黑色地圖我回來了——歸程總是比迷途長長於一生
  • 清澈如山泉般的聲音。演員肖戰朗讀泰戈爾的詩《螢火蟲》
    我今天偶爾在網上聽到了青年演員肖戰朗讀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螢火蟲》的一段音頻,立刻被肖戰的獨特的嗓音吸引住了。我在網上看到也有眾多網友收聽了這首《螢火蟲》。肖戰肖戰朗讀的這首《螢火蟲》,真的是很溫暖治癒,聲音清澈銳耳,像清涼的山泉,滋潤著聽者的心。由此我想到了肖戰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磕磕絆絆,坎坎坷坷。
  • 春天詩歌音樂劇場:這是一顆「詩歌種子」,讓詩歌和音樂結合
    「我把活著歡喜過了」就出自這首詩。谷川讀過這首詩後,程璧將會銜接演唱。絕不是「配樂詩朗誦」三場演出中,這樣充滿巧思的設計還有太多,「我們絕不是要做一場配樂詩朗誦。」 在策劃之初,王寅就想把詩歌劇場和國內大眾印象中的配樂詩朗誦區別開來。
  • 一心讀詩|海日生殘夜
    今天我們要來一起讀一首很厲害的詩。這首詩中的詩句,被唐代的人評價為「詩人以來,少有此句」,意思是古往今來的詩人中,很少有人寫出這樣的詩句。聽聽,這評價,是不是已經令人滿懷好奇,想要一睹為快了呢?這首詩名叫《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作者叫王灣,洛陽人,主要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是北方的詩人,常年往來於吳、楚之間,對江南的山水印象深刻,激發了他無盡的創作靈感。
  • 這首描寫春天的詩,為何讓詩人名揚天下,魅力何在?
    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有哪些特別之處,能讓詩人一舉成名而名揚天下呢?這首詩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清朝詩人高鼎的《村居》。高鼎的詩作較少,當時他也沒有什麼名氣,而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也好少,人們知道他就是因為這首《村居》。我們來看看這首詩。
  • 趙又廷聯合「為你讀詩」推出雙語有聲詩歌專輯
    2017年6月1日,演員趙又廷與知名詩歌藝術平臺「為你讀詩」聯合打造的中英雙語有聲詩歌專輯《在所有的聲音中,我傾聽你》正式上線。這是中國演員第一次正式出版和發行雙語詩歌專輯。趙又廷不僅以中英雙語傾情朗讀了這些作品,還專門為本張專輯作序、撰寫尾聲,還嘗試翻譯了美國傳奇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一本書》。專輯策劃人、「為你讀詩」聯合創始人張炫表示,「它不是傳統的有聲讀物,而是一張可以在車內、臥室、辦公室以及許多停歇瞬間……循環收聽的詩歌專輯。
  • 櫻花詩賽 | 聆聽詩的聲音
    央視的《朗讀者》節目一字一句,一頓一挫重燃閱讀的心火,再塑生活的詩意前幾日,朗讀亭進武大,武大郎們苦等數個小時,只為體驗一番朗誦之樂。而在挑選閱讀篇目時,最韻味悠長的詩歌尤為受寵。今日,不如我們就用武大人的聲音,為你朗讀一次武大人的詩歌。
  • 南方朗讀之夜 張文質
    ∞張文質,詩人、教育學者 生命化教育倡導者 南方朗讀之夜 坐在趙趙身旁聽她嘰嘰喳喳 聲音似乎為我引路,我突然明白 無意義之美——看見眼前的石板 由泉水漫過,蝴蝶很多,還須由她告知 聽了仍然記不住的名字,「黑虎泉其實 更好」這話形成一個坐看兩忘的句子
  • 春日的獻詩:海子與後來者的生命之詩
    作為讀者,我們只得探尋他用詩歌的密碼在俗世中留下的蛛絲馬跡,並嘗試理解他這宏偉而又脆弱的孤獨。熱愛詩歌的青年們往往無法避過談論海子的人生與他的詩歌。「五月麥地」之名便源於此。海子的寫作是懷古的,海子本人也活在「原始力量的中心」(西渡)。半截的他沉醉在對母親與村莊的懷戀,而另半截的他毅然踏入死亡。海子刺透真相,以詩歌承受其重量。
  • 秋雨之夜韋應物寫下一首千古絕詩,北雁南飛思鄉心切,令人感慨
    秋風吹過,難免讓人感到一絲涼意,若此時遠在他鄉,思念之情便愈發濃厚,古人在詩歌中表達出對於思念的描述和感慨,今天我們要來品讀的便是一首作於秋雨之夜的經典絕詩。詩人身處異鄉,秋雨之夜醒來獨自坐在屋中,聽到北雁南飛的鳴叫聲,仿佛自己的心也被大雁帶去了南方,這是怎樣的一首詩,詩人表達出怎樣的思念之意?
  • 趙又廷讀英文詩:一起來聽聽姑父有磁性的聲音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演講視頻>正文趙又廷讀英文詩:一起來聽聽姑父有磁性的聲音 2017-04-25 17:59 來源:滬江 作者:
  • 悼念女詩人伊蕾特輯|伊蕾:與翟永明、唐亞平並稱為當代詩壇「三...
    有人將她和翟永明、唐亞平並稱為當代詩壇「三劍客」。伊蕾屬於國內女性詩人的代表,著有詩集《愛的火焰》《愛的方式》《女性年齡》《獨身女人的臥室》《伊蕾愛情詩》《叛逆的手》《伊蕾詩選》等。另有俄文詩集《獨身女人的臥室》。作品曾獲莊重文文學獎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文、日文、法文、義大利文、俄文等。在朋友的眼中,伊蕾性格爽朗,聲音洪亮,底氣十足,過著週遊世界的生活。
  • 朗讀的力量
    記得小學的語文課本上,正文的後面總是有一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當時的我想,有感情地朗讀,一定有它特別的意義吧。 可是我從來都沒有去深究過。但是,不知不覺間,便愛上了朗讀。特別是每當讀到「閃光」的部分,總會情不自禁地再大聲讀一遍。 小時候的我,有時讀一些文章,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