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蔦屋書店:市場文創空間、親子遊樂場、文藝咖啡廳一應俱全

2020-12-22 樂吃購日本

「蔦屋書店」有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美譽,在日本各地建 有多處高檔書店,深受當地居民和遊客喜歡,今天 我們要說一家在2018年入駐日本高知的「蔦屋書店」!

擁有深厚歷史人文的四國高知縣,在2018年12月迎來「高知 蔦屋書店」誕生,這間以市場為核心概念的書店,結合美食、音樂、親子、職人等元素,呈現出充滿高知在地特色的創意複合空間,一起來看看書店內各大亮點吧!

以「市場」為主軸的「高知 蔦屋書店」

位於四國地區的高知縣是個充滿鄉間悠閒的地區,不僅出產了許多農產稻米及水果,歷史悠久的日曜市集總是充滿了熱鬧的氣息,觀光景點更有著博物館、美術館、歷史古蹟與幕末人氣王「坂本龍馬」,可說是一塊擁有豐厚文史底蘊的區域,也讓蔦屋書店相中了這塊寶地。向來擅長結合在地文化特色的蔦屋,這次以「由職人的堅持打造出的喜悅市場日常」為概念,來打造「高知蔦屋書店」內空間規劃,集結美食、音樂、親子、職人市集等地域特色,期盼與高知在地民眾共同譜出最有意思的生活創意。書店內共有三樓層,接著就來看看各樓特色吧!

入夜的書店外觀

紅磚復古外牆及露天咖啡座

「高知 蔦屋書店」各樓層導覽

1F:以五感體驗高知「食文化」

1樓以高知在地的食文化為中心,打造「飲食與居住的市場」空間,集結雜貨店或美容店家,並搜羅許多與飲食、住居、美容相關書籍,讓人能以五感體驗各行業職人的熱鬧日常。

館內打造出市場般的長廊

2F:與理想中的「我的書櫥」相遇

2樓則以「我的書櫥」為概念,集結旅行、風格學等相關書籍或展示內容,讓讀者能從中獲得理想生活的靈感以及啟發。同時也設有「BOOK&CAFE」休憩空間。

館內的「BOOK&CAFE」

3F:童書庫藏量No.1的「親子遊樂場」

3樓將打造為親子遊樂休憩空間,除了兒童書收藏數量為高知縣首屈一指、兒童遊戲空間更為高知縣最大級!希望藉由此一設施加強與當地住民的聯繫與情感連結,並造福更多當地職業婦女,讓書店能成為家庭成長的強力後盾。

童書相當豐富

親子遊戲空間

高知蔦屋書店地址:高知県高知市南御座90番地1

高知蔦屋不只是書店,更是當地熱絡的生活市集,在這裡購物同時也是不同的文化體驗。非常建議大家可以前往高知蔦屋書店逛逛走走,除了可以找到當地特殊有趣商品之外,也可以感受到高知才有的滿滿人情味!

相關焦點

  • 蔦屋書店的中國大陸雙城記
    這個店型不同於蔦屋在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另一條書店產品線TSUTAYA BOOKSTORE,這是蔦屋為商業綜合體開發的中小型店型。蔦屋書店的店型目前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獨立店面,二是作為T-SITE中的主力書店,三是附設在大型商業綜合體中或特定設施中。2018年末開設的江別、高知兩家蔦屋書店都是獨立店型,且已進化成小型的文化商業綜合體,將於2020年在奈良開業的新店也是這種類型。
  • 不只蔦屋,這些書店正掀起「美好風暴」!
    言幾又開啟美學空間感受城市生活體驗新文化。言幾又這個名字的來源,是設計的「設」字拆開,就是言幾又。堅持多元業態進行整體運營,每家書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堅持「連鎖不複製」的布局模式,旨在探索介乎家與寫字樓之間的第三種可能,致力於打造一個涵蓋書店、咖啡廳、藝術畫廊、文創生活館、創意孵化地的「城市文化空間」。
  •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G-TAKAYA書店,與蔦屋書店的英文TSUTAYABOOKS有點相似,果然蘇州金鷹開的書店也是G-TAKAYA,說好的蔦屋書店呢?1.但是無論是蔦屋書店還是金鷹都沒有官方透露過金鷹開的就是蔦屋書店,宣傳的口號為「G-TAKAYA由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日本TSUTAYA公司設計」。
  • 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將跨界
    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
  • 蔦屋中國,準備「收編」千家單體書店
    來源/京都崗崎蔦屋官網   打磨著「文藝地標」標籤,上生·新所目前已引進了精品咖啡店Seesaw、共享辦公WeWork、全球創新設計公司IDEO等。文創展覽、潮流發布會一場接一場。   此間鋪墊,靜待蔦屋而來。   · 杭州文創園:「只此一家」,稀缺是最好的引流術   杭州天目裡,蔦屋中國官宣的首店所在地。   「江南布衣集團開發+著名建築師倫佐·皮亞諾中國首個建築作品」自帶話題性,天目裡就「像一座小城」,文藝、現代、融合。
  • 除了蔦屋書店,上生·新所還有跨年的戲劇文化藝術節
    除了蔦屋書店,上生·新所還有跨年的戲劇文化藝術節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2020-12-22 17:07 來源:澎湃新聞
  • 久聞蔦屋書店中國臺灣省臺中店
    久聞蔦屋書店好一陣子,這回終於見到本人啦!臺灣書店自從被誠品成功創造充滿生活美學的氛圍後,這種愉悅的又充滿文藝氣息的氛圍悄悄影響了我們對「書店」的記憶與感受。具有全球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同樣有這樣的特質,它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書店而已,它是一個質感於一身,集合美麗的、愉悅的氛圍,販賣具有日本特色文化、充滿設計文創商品等集於一身的最美書店,它同時也提供了一個避風港,讓我們能暫時沈浸於書中世界。
  • 蔦屋書店的秘密-虎嗅網
    近日,一則「日本蔦屋書店2020年落戶中國杭州」的消息引起關注。蔦屋書店不僅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也是亞洲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它重構書店空間,以文學、藝術、建築、汽車、料理和旅行六大專業分類為特色,融入咖啡、飲食、親子、文體和慢生活,作為美好生活方式專業「提案者」,以豐富的線下體驗和優質服務取勝。
  •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
    但在上生·新所剛開業不到10天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每天6個時段總計3000人次的入場名額早在年前就預約一空。 文創園區裡開書店,在上海已不鮮見。近年來,國內一些商業地產、城市更新項目都選擇書店作為「主力店」,提升整體影響力和「質感」。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虎嗅網
    天目裡蔦屋的空間呈現是非常得體和有品質的。從現場看,蔦屋並沒有把太多的資源投入到空間的表達和呈現上去,日本零售商業的習慣做法大也多如此,這與中國大陸的相關書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知道是不是應了這麼一句話,「內容不夠、形式來湊」。書店地面和頂面的材質都很普通,書區的頂面裸露、局部格柵或白色石膏板封閉。
  • 臺中蔦屋書店:最美書局在兌現生活提案,掌握風格商機
    來自日本的蔦屋書店 Tsutaya Bookstore 繼臺北統一時代百貨、松山車站、內湖紛紛設點後,2018/4也正式進駐臺中七期重劃區。臺北地狹人稠,蔦屋書店僅有百坪可以發揮,不過來到臺中,300坪的超大空間就硬是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更首度設置了「親子區」!!
  • 許知遠發求助信 單向空間與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大悅城的客流量比較大,此外大悅城的客群比較年輕,客群的精準度會更高,這部分人去單向空間購物的比例會更高。而從合作的角度來講,單向空間跟大悅城很大程度是相互借力。大悅城希望通過單向空間來引流,尤其是吸引文藝青年過來,而單向空間希望藉助大悅城的強大客流。「單向書店如果出現經營問題,我覺得可能在於以下幾點。
  • 和平菓局、超級文和友、蔦屋書店競奪中國市場:文商旅的冰與火之歌
    蔦屋書店起初業態構成是書+影碟+唱片,這三類產品的目標客群較一致,且一開始即非單一賣書業態,之後蔦屋書店衍變為書籍+咖啡,再到百貨店,三種不同業態構成,生活休閒娛樂綜合體屬性提升。蔦屋書店本質上是「販賣」 生活方式,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基底或內核。
  • 和平菓局、超級文和友、蔦屋書店競奪中國市場:文商旅冰與火之歌
    號稱「全球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在中國的第一家店10月18日成功落地杭州,實現日本生活方式在中國的在地「侵襲」。接下來,其在上海、成都、南昌、西安等地的門店也計劃落地。根據蔦屋書店的計劃,中期目標是在中國開店1100家。
  • 書店測評|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分店:憑什麼比誠品還火
    上個月,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開出了海外第一家分店,落地於中國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前方就是威名遠播的誠品書店信義店。相比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誠品旗艦店,對門只有163坪的蔦屋在規模上完敗,但店員介紹,自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在此排起兩行長龍,只為踏進一家「書店」?
  • 吉井忍:中國蔦屋和日本蔦屋並不是同一家書店
    ※嚴格來說,蔦屋書店是CCC主辦的商業設施T-SITE的其中一個標配。現在CCC在日本運營五家T-SITE,代官山是最早的一家,還有湘南(神奈川縣)、枚方(大阪府)、柏之葉(千葉縣)以及廣島(廣島縣),每一所T-SITE都有蔦屋書店,按當地顧客的需求各家風格都有變化。另,蔦屋書店目前在日本有16家。
  • 蔦屋森林開新店!balabala煥新兒童主題……業態創新搶奪吸引力!
    隨著零售市場趨於飽和,如今的消費市場更需要品牌時時求新求變,以前衛的策略在激烈的競爭中另闢蹊徑,搶奪消費者的關注和時間!小加為大家整理了近期不同業態的品牌門店創新案例,希望對您有所啟發!01文創空間創新江別蔦屋書店—森林中的慢生活圖書館這間蔦屋書店位於北海道江別市,是蔦屋書店重組後的第20間門店。項目場地毗鄰江別四季長廊,同時面向一片樹木繁茂的場地。
  • 1400家蔦屋書店案例:標準化已死,設計永生
    近幾年,網絡書店逐漸侵蝕實體書店市場、全球各地的實體書店面臨關門停業的生存困境。而蔦屋書店的出現,塑造了逆勢崛起的神話。蔦屋書店不僅存活下來了,而且擁有1400多家店鋪,佔了90%日本其他品牌書店的營業額,每月盈利上億日元。它是怎麼做到的?蔦屋書店從賣有形產品——書,到賣生活方式,賣你一天舒適的文化生活,賣精神世界。
  • 蔦屋書店進軍中國市場大幕拉開:入主西安邁科中心店,未來在中國開...
    2011年,代官山蔦屋書店開業,之後這家店入選了世界上最美的20家書店排行榜。並且在最近的報導中,代官山蔦屋書店也入選了2020年全世界最應該去的25個地方之一。不僅是日本國內,在國際範圍內代官山店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媒體普遍認為它有未來式的空間,以及優秀的書籍品類配置。
  • 從「網紅」到零售標杆,復盤蔦屋書店的經營秘籍
    攝於上生新所蔦屋書店開業當日文丨體驗思維XTHINKING,作者丨周改麗,總編丨馮曦寒12月24日,上海第一家、全國第二家蔦屋書店,在上海文藝地標「上生·新所」園區正式開業。預約制入場,開放預約僅18小時,前3天的預約均已滿額。目前開放至28號的預約也已經席位不多。對比2個月前杭州蔦屋書店開店預約盛況,網紅書店熱度只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