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個季度完成30萬人就業目標 青島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2020-12-17 澎湃新聞

12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以來全市的就業形勢,發布我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三大平臺情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義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市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宋平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1

青島就業總體平穩並呈現新特點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受到較大壓力,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市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為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0年1—11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4.55萬人,同比增長18.86%;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02%,控制在較低水平。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30萬人的目標任務。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城鎮新增就業數據是按照今年6月份國家人社部、統計局等四部門公布的最新口徑統計的。與原口徑相比,新口徑不再將「就業單位發生變化但無就業失業狀態轉換記錄的人員」納入統計範圍,另外還需減掉統計期內的自然減員人數。簡而言之,新口徑統計範圍縮窄幅度較大,增加了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難度。

全市就業形勢呈現新特點

一是城鎮新增就業呈「V」型走勢,增長後勁較足。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截至3月末全市城鎮新增就業同比下降42.61%,達到最低點,這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市城鎮新增就業首次出現兩位數字下降。從4月份起,逐月回升,到6月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由負轉正」,實現正增長。進入三季度後,呈現加快增長的態勢,到11月份,增幅達到18.86%。這一走勢也與全市GDP增長相契合(全市生產總值一季度下降7.1%,二季度首次轉正、小幅增長0.1%,三季度增長2.2%),我市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較為強勁,我市就業彈性大,增長後勁足。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中,本市戶籍勞動者18.98萬人,佔比42.6%,外來勞動者25.57萬人,佔比57.4%,大量外來勞動者融入青島、實現就業,一方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另一方面有效帶動了參保人數增長,截至目前,全市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達到287.16萬人,同比增長7.84%。

二是民營經濟吸納就業創歷史新高,主渠道作用更加彰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受到的影響最為直接,受到的衝擊也更大。為此,我們將民營經濟作為穩就業的重中之重,全力穩定民營經濟就業。1-11月,全市民營經濟吸納就業36.98萬人,同比增長23.94%,高於城鎮新增就業增速5.08個百分點,佔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的比重達到83%,創歷史新高。

三是人力資源市場崗位呈現新特點,招聘工資持續增長。1-11月,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布崗位需求36.3萬個,同比下降1.8%,但其中技術技能類崗位需求達到6.8萬個,同比增長11.9%。同時,新職業、新業態催生了新的就業崗位,如區塊鏈應用操作員、網際網路營銷師、無人機駕駛員等58個職業首次在人力資源市場發布;工業互聯、醫療健康、安全生產等領域成為新的需求增長點,如通信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崗位需求大幅增加。從招聘工資情況看,1-11月,全市人力資源市場平均招聘工資5186元/月,同比增長10.7%。

主要做法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六穩」「六保」的決策部署,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保障了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一是援企穩崗保就業。構建我市應對疫情穩就業政策體系,實施社會保險費「減、免、緩、降」組合拳,減輕用人單位負擔,截至11月底,全市共為24.3萬戶企業減免社保費141.1億元,預計全年可減免147億元。推動穩崗返還政策「擴圍、提標」,實施「政策找企」,保障企業「應享盡享」,今年以來全市共為7.6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19億元,穩定崗位204.5萬個。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發放以工代訓補貼,支持企業以訓擴崗、以訓穩崗。

二是拓崗擴崗保就業。圍繞提標、擴面、降門檻,調整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給予1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和最高2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給予最高3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和最高6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1-11月,全市共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7.53億元,同比增長86.02%,扶持4.59萬戶創業實體,截止到11月底,創業擔保貸款規模達到12.25億元。拓寬靈活就業渠道,爭取我市成為人社部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險試點,延長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期限,1-11月,全市共為7.37萬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會保險補貼2.99億元,同比增長41.03%。

三是抓好重點群體保就業。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實施高校畢業生聚青行動,將「先落戶後就業」政策放寬到專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畢業學年在校生,實施大學生住房補貼、一次性安家費等優惠政策,1-11月,累計為8萬多名高校畢業生發放補貼資金 6.55 億元。紮實推進東西部就業扶貧協作,全面落實就業扶貧協作「1+10」優惠政策,保障貧困勞動力「來得了、穩得住、留得下」。1-11月,累計組織甘肅隴南、貴州安順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289人來青就業,完成我市就業扶貧協作任務的146%。

四是優化公共服務保就業。建立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用工保障制度, 搭建「四上企業」用工對接平臺,幫助企業對接崗位需求10.8萬個。人社、交通、衛健等部門聯合搭建企業用工「點對點」運輸平臺,幫助300多家企業接運復工人員4.5萬人。舉辦線上「春風行動」、農民工網絡招聘大集、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季,開展「365天不落幕」的線上招聘活動,為1.8萬家企業發布崗位需求39.6萬人次。依託青島人才網「招聘e站」,舉辦線上專場招聘59場,為5500餘家(次)用人單位發布崗位需求9.6萬餘個。舉辦「青島招才引智名校行」線上專場招聘會,對120餘所「雙一流」高校和69所省內高校發布招聘信息。與智聯招聘等機構合作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空中直播」活動,68.4萬人實時在線觀看互動。率先推廣「共享用工」模式,滿足企業臨時用工需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給予專題報導。

五是兜牢底線保就業。保障好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將失業保險保障範圍擴大至本市所有參保失業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待遇,1-11月,全市共為7.4萬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7.3億元、失業補助金2259.21萬元、價格臨時補貼8012.57萬元。加大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出臺臨時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辦法,在全市開發1360個消殺防疫、保潔環衛、卡點值守等臨時性公益崗位,兜牢就業底線。1-11月,全市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4795.3萬元,惠及就業困難人員3000多人。

下步重點工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並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這為我們做好下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一步,全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聚焦青島創業城市建設,強化政策落實攻堅、穩崗拓崗攻堅、就業扶貧成果攻堅、高校畢業生聚青攻堅、就業援助攻堅、創業城市建設攻堅、技能提升攻堅、公共服務提升攻堅等8大行動,確保全面完成各項就業創業目標任務,實現就業政策再落實、工作流程再優化、服務績效再提升,保障全市就業形勢持續穩定。

2

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

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公共就業

大數據監控平臺創建情況通報

為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平臺思維,創建了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

該平臺服務對象主要為全市各類用人單位,以及有就業見習或實習實訓需求的高校畢業生、16-24周歲青年與普通高校、中職院校、技工院校等在校生或大中專院校。平臺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聯合市教育局、財政局、商務局、國資委、團市委、工商聯印發的《關於做好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青人社規〔2020〕9號,以下簡稱《通知》)為依據,涵蓋基地認定、簡歷投遞、崗位對接、補貼申報、數據統計和評價反饋等多重功能,有利於進一步規範見習管理、提高見習質量、擴大見習規模,暢通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在校生就業見習、實習實訓渠道。

在適用範圍上:我市社保繳納20人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事務所等各類用人單位,均可通過該平臺申請認定為青島市青年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基地並發布就業見習或實習實訓崗位;離校3年內有見習意願的高校畢業生、16-24周歲青年及畢業前3個月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均可通過該平臺創建簡歷、尋找匹配見習崗位並籤訂見習協議。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青年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基地463家。

在待遇保障上:見習期間,見習基地應給予見習人員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生活補貼,並為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或不低於意外傷害保險保障範圍的其他險種;見習完成後,見習基地可通過平臺申報見習補貼,補貼標準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或70%,並可按每人每月15元標準給予見習基地意外傷害保險或相關險種補貼。同時,國(境)內外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院校在校生以及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在校生也可通過該平臺,定向對接實習實訓崗位,增強實踐能力。

該平臺為國內首個由政府部門創建,連接用人單位、學校、見習實習人員,集就業見習、實習實訓、見習補貼申報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充分發揮大數據實時比對的優勢,集就業社保查詢、工商註冊登記、學歷學籍確定、勞動違法紀錄等全程線上校驗,實現見習實習全過程有效對接,學歷認證、實習見習、就業登記「一站式」服務。試運行以來,已有463家用人單位發布見習實習崗位597個,需求3.2萬人。歡迎有需求的用人單位或見習實習人員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進入「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模塊發布見習崗位或創建簡歷。

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

該平臺對全市登記失業人員,按照個人是否有就業、創業、培訓意願對失業人員進行分級分類,主動為其提供跟進式、定製式精準公共就業服務,促進他們儘快就業。

在服務載體上:平臺以街道(鎮)為網格單元,按照常住地、戶籍地、就業地、參保地,將有需求的失業人員納入網格動態管理,每個網格配備1名以上就業服務專員,定時對網格內失業人員開展需求調查、動態管理、信息錄入、崗位對接、效果跟蹤等服務,「一人一策」建立電子化就業服務臺帳。

在服務方式上:主要根據失業人員就業需求和就業難易程度,通過崗位推薦、鼓勵用人單位招用、促進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等措施,精準提供就業、創業和職業培訓服務,並對就業服務過程和成效通過平臺進行全程動態管理,實現服務過程可查詢、可追溯。同時,各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選擇信譽良好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有就業意願的失業人員,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動為其推薦合適的就業崗位,免費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也可按規定選取符合條件的社會培訓機構,為有培訓意願的失業人員提供培訓等服務。

該平臺為全省首創,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凡是辦理失業登記的人員,將自動納入就業援助平臺服務對象範圍,無需提交申請。有就業、創業或培訓意願的失業人員,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選擇「就業援助平臺」模塊,編輯個人需求,或自行查詢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招聘崗位等信息。

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該平臺依託青島市公共就業信息化系統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是全市人社系統內部就業政策落實和業務經辦應用集成平臺,主要功能是增強公共就業大數據綜合治理能力,對全市各項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和經辦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分析和監管,建立「用數據服務、用數據證明、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主要有四項功能:

一是建立「有警報警、無警提醒」的數字失業預警機制,通過對區域、行業、重點企業、解聘企業、失業(解聘)人員5個維度48項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實現對區域性、行業性失業風險三級預警。同時,對一天內解聘超過20人的企業進行監控,建立就業社保、勞動關係、勞動監察等部門協同機制,動態掌握解聘原因、員工去向等信息,並同步跟進保障失業人員合法權益並促進其再就業。

二是對各類就業資金預算、支出等全程驗證、監控和預測;首批對12項就業補貼政策,在申請、審核、發放等環節進行大數據掃描,及時發現補貼發放存在的漏洞,並給予提示提醒,截至目前已進行了500萬次數據追蹤掃描,確保了資金惠民助企。

三是涵蓋就業、失業、創業、培訓等6大業務21項報表統計,實現業務數據自定義查詢、統計及可視化分析,極大提高業務人員統計分析效率。

四是利用多元回歸算法對8項重點指標進行預測,利用人社數據和市場監管等外部數據對創業扶持、就業援助等政策進行績效評價,為政策制定、執行和評價提供支撐。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提前一個季度完成30萬人就業目標 青島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增就業人數近45萬,青島提前三個月完成就業目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2020年1—11月,青島市城鎮新增就業呈「V」型走勢,新增就業44.55萬人,同比增長18.86%;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02%,控制在較低水平。民營經濟吸納就業近37萬人創歷史新高。
  • 今年以來中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新增就業目標提前實現
    新增就業目標提前實現(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②)  「還缺人!很多工廠機器不停,工人只能兩班倒!」「訂單在增加,雖然員工擴招了好幾撥,還是得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排單計劃!」  從年初疫情突襲愁訂單、擔心能不能保住員工崗位,到現在招工火熱、好多活兒等著人來幹,不少行業見證了就業市場向穩轉好的暖意。
  • 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 2020年就業目標提前完成
    來源標題: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 2020年就業目標提前完成 中新網客戶端11月16日電 (李金磊 王恩博)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 2020年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 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中新網客戶端11月16日電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與9月份持平。
  • 我國仍處於較充分就業狀態 全年就業目標已完成過半
    今年前5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97萬人,已完成全年計劃的54%,完成全年就業目標幾無懸念。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經貿摩擦持續、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國際背景下,我國就業形勢仍保持總體穩定,實屬不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的公報顯示,2014年至2018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分別為1322萬人、1312萬人、1314萬人、1351萬人、1361萬人,連續5年突破1300萬人大關;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5年控制在4.1%以內,201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近年來最低的
  • 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今年1至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900萬人的目標任務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於預期12月14日,由教育部、人社部、國資委、共青團中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發起,央視頻攜手國投人力主辦的「國聘行動」第二季——「春華秋實 國聘行動」大型融媒體招聘活動在京啟動。
  • 「十三五」目標任務總體完成,青島「兩個翻番」目標提前實現
    「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總體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青島「兩個翻番」目標提前實現又到一期歲末時。人類歷史長河的進程中,五年何其短暫;在青島這座城市蓄勢升級的進程中,「十三五」時期的這五年,卻註定具有重要意義,註定極不平凡。
  • 今年新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目前就業率65%以上
    趙雅敏 攝(抗擊新冠肺炎)今年新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目前就業率65%以上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1日電 (記者 孫亭文 趙雅敏)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廳長熱合滿江·達吾提8月1日稱,截至7月31日,新疆區屬普通高校畢業生10.23萬人,已實現就業66975人,就業率為65.49%;內地高校新疆籍畢業生返疆報到登記18625
  • 城鎮新增就業26.8萬人 提前完成規劃目標 泰安公布「十三五」人社...
    「十三五」時期,全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部署要求,堅持「優質、高效、安全、滿意」的目標定位,傾力打造「真情人社」「陽光人社」「和諧人社」「幸福人社」服務品牌,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 全年就業目標用時5個月就已完成過半 我國仍處於較充分就業狀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的公報顯示,2014年至2018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分別為1322萬人、1312萬人、1314萬人、1351萬人、1361萬人,連續5年突破1300萬人大關;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5年控制在4.1%以內,201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近年來最低的3.8%。
  • 人社部:2019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
    2019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62%。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4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79萬人。(中證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1月14日在人社部2019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62%。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4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79萬人。
  • 「三民」報告|今年新增就業人超44萬!青島確保就業形勢穩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今年以來,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穩定全市就業形勢,截至11月底,新增就業44.55萬人,同比增長18.86%,城鎮登記失業率3.02%;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吸引雙一流高校畢業生3316名,預計全年引進聚集各類人才25萬人;為2.5萬名勞動者追回各類經濟損失3.2億元,12333
  • 就業目標完成仍需久久為功
    1009萬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交出優異答卷,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雖然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較前兩年有所下降,但在今年各種風險挑戰明顯加大的情況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縱觀今年就業工作,很不尋常。
  • 青島「十三五」經濟目標總體完成 人均GDP有望達1.9萬美元
    青島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劉倩倩)今天上午,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總體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建設取得新成就。「十三五」前四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2019年達到1.17萬億元,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
  • 2020年就業形勢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而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6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7%。  三季度勞動市場逐漸呈現向好態勢,市場趨於活躍,新增就業穩定增長,失業率下降。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4%,強於預期控制目標。1-9月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8%。  從行業看,製造業復甦明顯,人才需求旺盛。
  • 超額完成目標!2020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2.59萬人
    1月11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之新增城鎮就業110萬人的貫徹落實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020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2.5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1.45%,12月底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4%,控制在合理目標範圍內,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並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
  • ...之四:看就業 一個亮眼數字,透露拉動就業的兩大「主力軍」!
    數據顯示,2018年前6個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處於4.8%至5.1%區間,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各月均低於上年同期水平。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為2016年全國月度勞動力調查開展以來的最低值。6月末,我國城鎮就業人員總量超過4.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500萬人以上。7月20日晚,《央視財經評論》系列評論「聚焦中國經濟半年報」推出第四評——看就業。
  • 中國就業形勢變化與未來展望
    城鎮就業形勢由過去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狀況,變為相對寬鬆,出現了「民工荒」等普通勞動力短缺現象。正當人們討論這種積極變化時,國際金融危機又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巨大衝擊,使得就業形勢發生逆轉,在去年底導致大批農民工失去就業崗位提前返鄉。  (一)農民工提前返鄉數量估計  在這場金融危機中,農民工遭受的衝擊程度最大。在製造業、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中,農民工的就業比例非常高。
  • 58個職業首次發布、平均招聘工資同比增10.7%,今年就業有新變化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就業是民生之本。12月15日下午,青島「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發布了今年以來全市就業形勢。2020年1—11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4.55萬人,同比增長18.86%;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02%,控制在較低水平。
  • 上海2018年應屆畢業生總數近19萬 就業形勢平穩
    上海2018年應屆畢業生總數近19萬 就業形勢平穩 2018-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8年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系列活動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