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是錯誤翻譯與重大誤導?如何定義區塊鏈與去中心化

2020-12-14 電子發燒友

「去中心化」是錯誤翻譯與重大誤導?如何定義區塊鏈與去中心化

佚名 發表於 2018-03-15 12:05:00

上一周真是不平靜的一周,多位兩會代表為區塊鏈的發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談加密貨幣、幣安黑客事件、部分加密貨幣網站的屏蔽與更名、幣價進一步下跌等等,觸動了每一位區塊鏈圈內人士的心。

毋庸置疑,區塊鏈是一項極具前景的技術應用,但也不可否認區塊鏈概念炒作、過度神話與片面理解也客觀存在。例如,對「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大家都是怎樣理解的?

上一周,網上流傳疑似OKEx創始人徐明星內部傳話的聊天截圖,其中徐明星表示隨時準備將OKEx捐獻給國家。無獨有偶,徐明星昨日在朋友圈發表觀點:「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呼籲翻譯成「點對點」,任何區塊鏈應用的規則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國家如果應用區塊鏈,去的是低效、不透明的小中心,以此來更好的維護黨和國家的大中心。

該回應一方面表明了OKEx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態度,另一方也引發我們的思考,我們是不是理解錯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概念?「去中心化」究竟是跨時代的革命,還是自我陶醉的烏託邦?

中心化網絡(左)與去中心化網絡(右)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從技術本質上來說,區塊鏈的基礎是分布式帳本技術,通俗的解釋就是數據並非儲存在某一個或某幾個伺服器(節點)中,而是分散存儲在網上眾多的電腦(節點)中,這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有諸多優點,比如數據無法篡改、作假,因為你如果想篡數據至少要改動51%以上節點的數據。如果節點足夠的多,那麼篡改數據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綜上,將數據分散開來存儲,可以說就是去中心化的具體實現方法,而實現它就需要點對點網絡的支持。簡單解釋一下,所謂點對點,就是每一臺聯網的設備(節點)之間互相傳輸共享數據,而不是用戶都去訪問一個或幾個中心伺服器(節點)來得到數據。所以,OKEx徐明星呼籲將「去中心化」翻譯成「點對點」,是有依據和道理可言的。

將「去中心化」翻譯成「點對點」,或許可以去除一些誤解、誤導,但是,這種誤解指的是什麼?

前面已經大概解釋了去中心化究竟是什麼,但有一些文章、有一些區塊鏈項目介紹,有意或無意的把去中心化描述成為一種脫離政府、組織團體或中介的管理(監管),不由任何人掌控,是一種自治的生態體系,比特幣是最好的樣例。並且,他們認為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精髓,可以解決很多行業的痛點。打個比方,我們在銀行存取款、購買理財產品,銀行就是所謂的中心化機構,而有這層中介就容易產生信息的不透明與暗箱操作。很顯然,這種論述已經脫離了技術的範疇,成了一種哲學思維或者方法論什麼的。

看上去很美的古希臘民主

小編有時候覺得,「去中心化」有點「理想化民主」的意思,理想化的民主與自由在古希臘文明中存在過,這種聽上去很烏託邦的社會體制在現實中卻如鏡花水月,因存在嚴重的缺陷而無法維持。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古希臘式的絕對民主進化成了看起來不那麼自由,但是卻更加完美的現代民主。

現在一些人所說的去中心化,就類似古希臘式的理想化民主,不需要集權的中心化管理者,所有用戶(節點)依據達成的共識,自治的運行下去,由此杜絕有中心化機構的不透明不信任的問題。顯然,這種認識或者方法,並不可行。

首先,歷史已經證明了理想化的民主(去中心化)是錯誤的,說白了去中心化就是反對現有的社會體制。其次,這種說法邏輯上也難以自圓其說,如果說中心化是不信任危機的根源,那麼一堆來源不明的程序代碼,我們就能相信嗎?很顯然,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應用,只有權威的中心化機構去監督、去裁定、去背書,才會具有公信力。

另一方面,一些極力宣傳去中心化的虛假的區塊鏈項目,本身卻是中心化結構,不管是規則制定、資金募集還是代幣發行,都掌控在項目團隊的手上,導致去中心化本身就是一種悖論。

並且,從技術角度考量,完全的去中心化會大大降低性能。目前去中心化程度較高的比特幣,完全基於點對點網絡運行,實際效率並不高也比較浪費資源,每秒鐘只能處理大約7筆的交易。因此,要想提高性能與實用性,區塊鏈應用也需要降低所謂的中心化程度。

所以,區塊鏈中的去中心化,應該是一種數據存儲的方法,而不是說不需要中心化組織管理運營,不需要中心化公權機構的監管。並且,「去中心化」程度的多少,更需要依據具體的應用而定,例如用在金融領域,不管你是不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都需要受到嚴格的監管,以保證投資與交易的安全。但如果用在諸如遊戲、社區什麼的應用中,那麼你可以一定程度上去搭建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生態圈。

總而言之,小編認為當前「去中心化」的概念確實存在一些的誤解成分,若只是將「去中心化」換一種說法翻譯成「點對點」,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更需要有關部門出臺監管政策,合理規範區塊鏈行業,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區塊鏈與「去中心化」的概念與意義。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從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業界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屬性之一。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一些業界大佬紛紛開始否認這一點,甚至有人聲稱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呼籲翻譯成「點對點」,任何區塊鏈應用的規則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傾向,可能會誤導很多區塊鏈創業者,使其在探索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過程中走彎路。
  • 區塊鏈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去中心化表現介紹
    區塊鏈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現在區塊鏈越來越火爆了,連網易、騰訊、阿里巴巴、百度都加入了,但是都提到了一點去中心化,這是個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去中心化意思:  舉個慄子,拿騰訊區塊鏈來說,去中心化的表現就是:  1、公開透明  公開透明,區塊鏈上記錄的所有信息一旦記錄很難篡改、無法隱藏,用戶隨時可以查閱,通俗的說  2、永不宕機  基於公有鏈的區塊鏈,不受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影響,只要激勵機制有效,網際網路存在,區塊鏈就存在
  • 曾鳴:區塊鏈中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 | 獵雲網
    在區塊鏈中,「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間有很多的可能性,(去)中心化的程度和機制是網絡的結構特徵,決定了協同網絡將如何運行和演化,不同的決定帶來不用的價值,並無標準答案。本文為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的分享,轉自微信公眾號 「曾鳴書院」(ID:zengmingshuyuan)。
  • ...局長霍學文九問區塊鏈:把區塊鏈簡單理解為「去中心化」並不準確
    霍學文強調,區塊鏈中的「decentralized」特徵的本意其實是「分散」,而非所謂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對社會更大的作用是信用體系構建。但他也指出,區塊鏈當前的形成速度尚難顛覆現有的證券交易所,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交易仍未能擺脫傳統金融風險。
  • EGO-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金融應用,打造全球最受歡迎的去中心化生態...
    而區塊鏈金融行業必然會刷新大眾對金融行的認知,區塊鏈的加入會迎來金融行行業歷史性的轉折,只不過現在是處於初期階段,但已經有很多企業發現了這個市場先機,加入區塊鏈遊戲這個新賽道,比如EGO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臺。
  • 去中心化的本質含義解析
    架構中心化是指系統能夠容忍多少節點崩潰,仍舊可以繼續運行;治理中心化則是需要多少人或組織後,方能夠控制這一系統;邏輯中中心化是指系統呈現的接口和數據,是否是一個單一的整體。而區塊鏈作為一個統一的超級大帳本,從邏輯上來講是中心化的。但是從架構和治理上來看,區塊鏈是一個基於對等網絡,且通過共識算法使得它很難被少數人控制,所以它是去中心化的。
  • 傳神語聯:中心化平臺協同區塊鏈 為翻譯行業開闢新路
    傳神語聯董事長何恩培向與會專家們及行業發出理性聲音:「翻譯的去中心化時代即將來臨,行業發展的三個階段:傳統模式、中心化平臺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從行業整體發展和新技術融合維度看,擁抱是行業姿態,但去中心化並不能用單一的區塊鏈技術去完成,更傾向於中心化和區塊鏈協同完成。」
  • 《每日一課》第五課: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核心價值的意思是說:區塊鏈之所以有價值,關鍵就在於能去中心化,通過「去中心化」,可以保護我們的隱私、安全,離開了「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啥都不是。而去中心化的好處就在於人人參與數據維護,數據信息不再集中,從而解決了這些問題,所以去中心化可以說是網際網路世界的創新變革,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參與數據的管理與維護。區塊鏈之所以被譽為趨勢,是因為去中心化的公平性。去中心化有哪些優點,我們為什麼要採用去中心化的模式?優點一:容錯力強。
  • 清華徐葳:區塊鏈可以應用於缺少中心化信任的環境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院長徐葳為大家科普區塊鏈。徐葳表示,區塊鏈可以應用於缺少中心化信任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區塊鏈能夠實現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的功能,比如跨境支付就是非常好的應用場景。
  • 去中心化引領區塊鏈風潮,AIMEX開拓新的道路
    隨著區塊鏈數字資產融通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作為關鍵環節的交易所連接著數字資產的一二級市場,幾乎成為項目方和區塊鏈投資者之間的唯一橋梁,交易所掌握著區塊鏈行業的絕對話語權。然而遺憾的是,大多數傳統交易所都存在著高度中心化的屬性,嚴重違背了區塊鏈的核心本質——去中心化。
  • 區塊鏈去中心化技術而設計的遊戲增強怪獸介紹
    打開APP 區塊鏈去中心化技術而設計的遊戲增強怪獸介紹 發表於 2019-02-11 10:00:00 增強怪獸(AugmentorsGames
  • STD——蘊含多重激勵機制完全去中心化的創新型區塊鏈架構
    STD是一個蘊含多重激勵機制完全去中心化的創新型區塊鏈架構,其致力於打造新一代的以技術驅動型為基礎,以應用落地為切入點的去中心化全球價值流通網絡生態平臺。STD-Chain是從通用型區塊鏈到專業型區塊鏈技術的升級,目前針對區塊鏈生態系統各環節連結、流通打造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鏈上價值流通網絡數改系統。
  • 一文看懂區塊鏈的那些事,從比特幣到各種去中心化應用
    P2P這時,我們就要有一個機制來維持一個正版的鏈,為了維持這個正版的鏈,區塊鏈在設計上引入了P2P,也就是去中心化的想法。以太坊以太坊上可執行的程序碼同樣有著公開透明與不可竄改的特性,等同有著某種程度的公信力而被稱為智能合約,雖然他其實沒有實質上的法律效力,這樣的程序碼再配合好看的界面包裝一下就被稱為去中心化app,如果是金融相關應用我們會稱之為去中心化金融,總之再普通的東西只要放上區塊鏈在名字前面套上去中心化就開始變得很潮、很區塊鏈。
  • 區塊鏈項目評級|ONETOP評級:DREP,去中心化的聲譽系統
    DREP即Decentralized Reputation System,中文翻譯為去中心化的聲譽系統。該項目成立於新加坡,其基於區塊鏈技術,通過量化和令牌化使得聲譽值能夠變現、交易、投資、數據共享,從而實現網際網路平臺的價值重構和信任重建。項目的難點在於如何解決區塊鏈技術中最基本的一個要點——信任問題。
  • 去中心化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構成非線性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相等性的體系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跟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得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別能從自我中心狀況中免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 ...人徐明星:比特幣不是「幣」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其實是去中間環節化
    區塊鏈可以確保在各地各處執行是同樣的,去中心化其實是去中間環節化,區塊鏈將重塑所有行業的經營模式,區塊鏈的監管方可以通過超級私鑰作為監管方式,也可以基於實名制和可信計算等實現安全的區塊鏈。那麼這個網絡裡有一種人,我們把它叫記帳人,有的區塊鏈網絡靠選舉,有的區塊鏈網絡靠權威。如何確定記帳人的過程叫共識算法,不一樣的區塊鏈有不一樣的共識機制,這些記帳人對這筆交易進行了校驗,是不是造假、有沒有雙花等。
  • 從脫歐談區塊鏈——論共識、分叉、去中心化與安全 - 專注金融科技...
    作為人類社會取得共識的脫歐事件在持續發酵,區塊鏈世界裡The DAO攻擊事件也在繼續進行[4,5,6],中間劇情跌宕起伏,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從這兩個看似無關的事件過程中,可以發現,區塊鏈領域裡在「共識與分叉、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討論變得尤為激烈[7-11]。道不辯不明,「洗洗才會更健康」。本文希冀藉助脫歐與The DAO,把這幾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加以闡述。
  • 什麼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來源:Dune Analytics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去中心化交易所勢不可擋地蠶食著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人嘗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形態與概念去中心化交易所與中心化交易所不同,主要體現在「技術」與「治理」兩個方面。從技術角度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是通過鏈上的智能合約來實現交易的。
  • 「超級農場」——區塊鏈遊戲的引領者,打造去中心化遊戲新生態
    區塊鏈作為一項革命性的創新技術,正逐步成為主流。社會各行業都向它伸出了橄欖枝,尤其是遊戲行業。區塊鏈技術為遊戲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和發展的同時,區塊鏈遊戲該何去何從也成了行業間熱議的話題。最近,有一款區塊鏈遊戲——「超級農場」上線,堪稱是區塊鏈遊戲的引領者,在業內引發熱議。
  • Skrumble Network(時光簿)|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通訊網絡
    U解評級Skrumble Network(時光簿)|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通訊網絡Skrumble Network 是由加拿大多倫多科技公司Skrumble打造,運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打造全球首個以通訊為中心的公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