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本質含義解析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去中心化的本質含義解析

嚴謹的熊 發表於 2019-11-15 11:41:51

「去中心化」或許是區塊鏈中被提及頻率最高的一個詞組了,但是真要探究其含義,好像又不是特別明確。以太坊創始人V神在2017年2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體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架構中心化是指系統能夠容忍多少節點崩潰,仍舊可以繼續運行;治理中心化則是需要多少人或組織後,方能夠控制這一系統;邏輯中中心化是指系統呈現的接口和數據,是否是一個單一的整體。而區塊鏈作為一個統一的超級大帳本,從邏輯上來講是中心化的。但是從架構和治理上來看,區塊鏈是一個基於對等網絡,且通過共識算法使得它很難被少數人控制,所以它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說,隨著主體對客體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當區塊鏈越來越火爆之後,圍繞去中心化的概念越來越多,去中心化協作也許是最常被提及的一大話題。比特幣作為第一個開源項目並且通過去中心化協作,到現在依舊保持著勃勃生機。在今年10月,Lava也正式在 Github 上實現開源,致力於建立一個開源的、開放的去中心化生態。 在這基礎之上,Lava發布了一套 LVIP 改進機制,這個機制類似於比特幣的BIP機制。

LVIP 改進提案機制是以文本文件形式維護和管理Lava。用戶和開發者可以通過這一機制,提出對於Lava相關的各項流程的改進建議。LVIP 改進機制有兩種類型,分別是負責Lava協議層面的改進(協議類)和負責Lava協議外的改進,比如用戶的使用、挖礦等等,兩種類型有著不同的結果導向與處理流程。

隨著在GitHub上開源的區塊鏈項目日益增加,去中心化協作似乎成了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們不難發現,去中心化協作擁有著諸多過人之處:

首先,參與和信任門檻降低。與傳統協作方式相比,基於區塊鏈的的技術特性和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協作可以解決,大量陌生個體之間的信任與協作的關係,大大降低了個體參與的難度。

其次,改變了項目團隊的壟斷。許多不開放去中心化協作,乃至不開源的項目,項目方把持著對於代碼的絕對控制權,根本無法保證項目的公開、透明。投資者根本無法知曉,項目進展、技術更新等項目情況,也無法在這過程中提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第三,打破了項目的邊界。IT的眾包化已經成了潮流,通過去中心化協作,輕量化的靈活和合作共贏的模式,讓項目不再受困於自身瓶頸,而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吸納更多區塊鏈技術人才,保證鏈的活性和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最後,去中心化協作重新定義了人類經濟活動的協作方式,這對於數字時代意義尤為重大。未來,將從萬物互聯到萬鏈互聯的實質性轉變,而去中心化協作在這過程中,起到了保障各方能夠高效安全的進行數據確權和數據交易的作用。

當然,去中心化協作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重重挑戰。如何有效激勵以及提高協作效率,已然成為去中心化協作中最大的難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到去中心化協作中來,並且保持常態化協作,token的激勵必不可少。但是,當幣價在一段期間長時間屬於下挫狀態,去中心化協作將面臨嚴峻挑戰。當然這也許不是去中心化協作的劣勢,這是所有協作方式都會存在問題。

除此之外,效率是去中心化協作過程中,反覆被提及的問題。儘管去中心化協作降低了信任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協作效率。但是在去中心化協作過程中,效率仍是一大痛點,因為一個完整的去中心化協作網絡,在面對重大決策或改動的時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達成各方的共識。

在區塊鏈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各方都屬於野蠻生長的階段。沒有一蹴而就的共識機制,也沒有一步登天的去中心化協作。只有在不斷摸索吸取經驗,而非固步自封,唯有這樣才能打破瓶頸,推動區塊鏈行業的進步,為這個生態帶來價值。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譯自英語單詞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de-、詞幹central、後綴-ization組成。其中,詞幹central意為「中心」,後綴-ization意為「……化」,而前綴de-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準確的。
  • 「中心化」&「去中心化」
    本文筆者將帶領大家形象化地去理解「去中心化」的四種含義,「去中心化」理論——內容分發的平臺、基本邏輯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去中心化」的應用——四組頭部產品案例的對比分析。
  • 去中心化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構成非線性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相等性的體系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跟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得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別能從自我中心狀況中免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 什麼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V神的結構、政治與邏輯三重含義解析
    V神認為,去中心化目前的定義是非常模糊而失敗的。雷鋒網AI金融評論為您做如下編譯:「去中心化」是加密經濟學領域使用最頻繁的詞語之一,甚至常常被視為區塊鏈存在的全部理由,但它也是被定義的最差的詞語之一。人們花費數千小時的研究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哈希功率,只為一個目的:實現去中心化並保護和改進它。
  • 勝利技檢中心:提升設備本質化安全管理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圍繞建設一流檢測科研機構,多措並舉強化設備安全管理,全方位、全過程督導,抓實風險防控措施,「四個強化」提升設備本質化安全能力,確保了中心檢測科研工作安全平穩運行。    強化體系運行,讓設備管理更加科學規範。今年這個中心建立了新版HSSE管理體系,並將設備本質化安全運行管理納入HSSE管理範疇。
  • 為什麼我說抖音內容分發本質上是中心化的?
    大多數人都認為抖音的內容分發機制是去中心化的,而本文作者卻認為抖音它的內容分發本質上是中心化的,來看看作者是怎麼想的。自從短視頻的風口起來之後,這個賽道裡也一直是風起雲湧。鑑於抖音如日中天,筆者也去趕了下風口,體驗下這個平臺的玩法及內容分發方式。在此先給出結論:抖音它的內容分發本質上是中心化的。一、抖音的中心化與公眾號的去中心化在這裡想先提一下同樣是自媒體的大佬角色——微信公眾號。
  • 「去中心化」是錯誤翻譯與重大誤導?如何定義區塊鏈與去中心化
    中心化網絡(左)與去中心化網絡(右)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從技術本質上來說,區塊鏈的基礎是分布式帳本技術,通俗的解釋就是數據並非儲存在某一個或某幾個伺服器(節點)中,而是分散存儲在網上眾多的電腦
  • 你受夠了中心化交易?何不來一場黑洞BHT去中心化交易革命
    何不來一場黑洞BHT去中心化交易的革命,去中心化的黑洞BHT在交易所革命路上越走越遠大家好,我是礦工喵神,很久沒寫關於交易所一類的文章了,在分享之前先給大家說明一個觀點:我們在看待一個事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客觀獨立思考,不要因為別人的片面之詞或者自己固有的認知去定義一個新事物。但我始終相信只有客觀才能看見相對的真相。當我們客觀的看待一個新事物,也不至於錯過一些大的機遇。
  • 什麼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我們做網際網路的經常說到的中心化(Centralization)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就是集權與分權,在網際網路上,就是指從我說你聽的廣播模式,向人人有個小喇叭的廣場模式轉變。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門戶網站,去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blog、UGC、社交媒體等。
  • 改課綱「去中國化」 盡顯民進黨「臺獨」本質
    不僅如此,民進黨還「去中媚日」,修改後的課綱還將日本殖民統治放在臺灣史。毫無疑問,修改課綱是一貫堅持「臺獨」的民進黨的又一「去中國化」的「臺獨」伎倆,在作為中國一部分的臺灣上演這種數典忘祖的荒謬戲碼,歷史會記住今天民進黨的所作作為。首先,民進黨藉助課綱推行「文化臺獨」的圖謀其來有自、籌劃已久。
  • 比特幣和美國,哪個更加去中心化?
    我樂呵了一下,「比特幣至少有一點比老美更去中心化,那就是允許你分叉。你現在去老美那分個叉試試?分分鐘 FBI 上門……」「唔……倒也是……但我還是覺得,比特幣或者區塊鏈,沒有人們說的那麼去中心化,美國也沒有人們說的那麼中心化……」戰士陷入了沉思。
  • 解釋一下天幹合化中合的含義
    透徹理解天幹合化中合的含義非常重要。只有透徹理解了天幹合化中合的含義,才能分清陰陽之間生克和陰陽合化的區別,才能明白天幹合化作為一種作用關係時的本質,因此充分理解合的含義非常重要。 首先分析一下合的各種含義。
  • CiteSpace關鍵詞共現圖譜含義詳細解析
    本文以CiteSpace軟體做的關鍵詞共現分析為例,進行關鍵詞共現圖譜含義詳細解析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含義層次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二十一世紀中國政界學界的一大熱詞,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的提升,海外學者對中國政治十分關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成為研究的重點之一,足見當代中國人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已上升到很高層次。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或者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含義,理論界學術界研究了很多,但其中的幾層含義及其之間的整體結構關係,仍需要進一步梳理清楚。
  • 從流量分發的角度去思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網際網路經常討論這種概念,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經常提起的。張小龍在闡述微信公眾平臺的八大觀點,其中一點是說「微信要打造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來給所有的公眾平臺方、第三方」。我覺得從流量分發的角度去思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對我們理解產品背後設計的思路,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 網際網路經常提起『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什麼?
    這是中心麼,是的。但是每個人都有成為大V的機會,每個人可能晚上發一條微博後睡覺,明天早上發現幾萬條甚至更多的評論、轉發,這就是由節點選擇中心。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在這兩年炒的沸沸騰騰,高潮出現在去年十二月張小龍詳細闡述微信公眾平臺的八大觀點,其中一點是說「微信要打造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來給所有的公眾平臺方、第三方」。
  • 什麼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來源:Dune Analytics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去中心化交易所勢不可擋地蠶食著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人嘗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形態與概念去中心化交易所與中心化交易所不同,主要體現在「技術」與「治理」兩個方面。從技術角度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是通過鏈上的智能合約來實現交易的。
  • Facebook穩定幣Libra:去中心化的理想與現實
    Facebook發行Libra受到廣泛關注,各大媒體也對Libra的具體信息進行了大量解讀,本文從Libra的實現邏輯出發,解讀Libra的本質屬性,以及理解去中心化理想與現實束縛的平衡策略。總結來講,數字貨幣的信任基礎有:代碼開源,發行/交易等記錄公開透明可查,價值依託現實資產,有效的去中心化治理手段等。那麼,一開始就要去中心嗎?可能是「去中心化」這幾個字太過刺眼,導致區塊鏈技術一問世便頗受爭議。對於身處在中心的人,天生便會對這個詞比較敏感。
  •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技巧:「解釋含義揭示本質」三重奏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技巧:「解釋含義揭示本質」三重奏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對於申論而言,主要是以4道題為主,3道客觀題,1道大作文,掌握的內容在於平時的積累,比如申論熱點、申論範文
  • 光明時評:00後「講黑話」,網絡世界去中心化勢不可擋
    這些黑話,有的源於某個細分的興趣圈子內部發明的暗語,有的時候大家只是單純地覺得打漢字慢而不經意間隨手打出了字母縮寫,有的則源於某個較為複雜的具有特定含義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