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溼是中醫病症名,指人的體質的一種症狀。亦稱為遲冷質,多由飲食不當或疾病困擾而導致。這裡的"痰"並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體津液的異常積留,是病理性的產物;"溼"分為內溼和外溼,外溼指空氣潮溼、環境潮溼,如淋雨、居處潮溼等,外在溼氣會侵犯人體而致病;內溼是指消化系統運作失宜,對水在體內的流動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飲食水分過多,或因飲酒、乳酪、生冷飲料,而使體內津液聚停而形成內溼。
什麼是痰溼體質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是產生痰的源頭,因為脾之虛弱,水谷精微無法得到及時地運化,才滯留下來,凝結成痰。脾主升清,它要將精微物質上輸給肺,當脾虛生了痰之後,這些痰也會隨著精微物質一起上輸到肺中。
當肺中的痰越積越多,我們就會感覺到,並且本能地通過咳嗽的方式將痰吐出來。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脾胃虛弱的話,痰會接二連三地產生,哪怕你一直在吐痰,終究也無法將所有的痰吐乾淨。
痰溼體質有什麼表現
這些痰和還未來得及凝結成痰的水溼聚在一起,便是痰溼。痰溼在體內不規矩,它會隨著氣到處流竄。痰溼停留在肝臟,肝臟變回容易產生病變。滯留於腰間,就是將軍肚、水桶腰。泛溢於肌膚、肌肉,肌肉中被水液充滿,面部、四肢也會浮腫。所以痰溼嚴重的人,往往看上去肥胖。此外痰溼流竄還容易引起月經不調、白帶增多、腰痛、頭痛等,所以中醫上有一句話叫,「百病皆由痰作祟」。
痰溼體質日常調理
1.加強運動
痰溼體質者日常應該堅持鍛鍊增強身體機能,健康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好有助於身體利痰化溼。
2.起居環境
痰溼體質者不宜在潮溼的環境久留,在陰雨季節要注意避免溼邪侵襲身體。痰溼體質的人洗澡應洗熱水澡,適當出汗比較好。日常穿衣要儘量保持寬鬆,面料以棉麻等利於透氣的衣服為主,這樣有利於汗液蒸發,祛除體內溼氣。
3.睡眠
大部分痰溼體質者都有嗜睡的習慣,總是感覺睡不醒。痰溼體質者應逐漸減少睡眠時間(標準睡眠時間即可),日常多進行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使得身體機能活起來。
4.保暖
溼遇溫則行,遇寒則凝。寒涼的天氣不利溼在體內運化,常傷及脾胃,因此痰溼體質在寒涼的天氣症狀較為明顯。
痰溼體質食療調理
痰溼體質者體形大多肥胖,在飲食上調理要戒除肥甘厚味、戒酒,嚴禁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平時多吃味淡性溫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還要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瘀祛痰的食物。應限制食鹽的攝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膩、酸澀食品。
適宜痰溼體質者食用的食物有韭菜、香椿、大蒜、蔥、生薑、木瓜、白蘿蔔、紫菜、洋蔥、大棗、扁豆、紅小豆、蠶豆、包菜、山藥、薏米、鱒魚、帶魚、泥鰍、海參、荔枝、檸檬、櫻桃慄子等。蓮藕粉、茯苓餅對該痰溼體質者是不錯的食療選擇。
白蘿蔔可以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痰溼體質的人可以經常做蘿蔔餅、蘿蔔絲湯食用。絲瓜清熱化痰、涼血止血,對脾胃異常、身體水腫有相當好的調理作用,可以用生地燜絲瓜。蠶豆具有很好的收斂作用,益脾健胃,可以通便消腫、利溼化滯,建議每周喝一次冬瓜蠶豆湯。
痰溼體質者可適當多吃薑。可以把薑片、紅糖、棗片一起煮,然後放在保溫杯裡,日常隨時喝。痰溼體質的人堅持喝一段時間紅糖薑茶,情緒會平穩很多。因為喝薑茶身體會發汗,只要發汗身體就會通透,情緒就會穩定。痰溼體質者常喝紅糖薑茶,耐熱能力也會提高很多,同時膚色也會潤澤有光。
陳皮有理氣健脾,調中,燥溼,化痰的作用。陳皮對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有很好的食療效果。溼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經常用陳皮泡水喝也可以緩解痰溼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