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溼體質」為中醫概念,「痰」分為有形之痰與無形之痰,有形之痰可以理解為咳嗽的痰,而中醫通常提及的痰是無形之痰。我們該怎麼調理體內的痰呢?
痰溼體質的表現
痰溼體質的人大部分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而鬆軟、四肢浮腫、按之凹陷、性格比較溫和。面部皮膚油脂較多,面色淡黃而暗、眼泡微浮、面少血色、白中常發青、且少光澤舌體胖大,舌苔偏厚;容易睏倦懶動、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夏天好過,冬天難熬。
痰溼體質的人通常不喜歡喝水,大部分痰溼體質的女性為了追求美容排毒,每天也會喝很多水,但是會出現腹脹、面部虛胖、手腳腫脹、體重增加、大便不暢等症狀。
痰溼是一種全身整體的狀況。表現為重濁黏滯,在人體內形成後很難去除,在身體中存在時間久了可能出現惡性的病變,痰溼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痰溼體質的人易患胃腸道的腫瘤、腸癌、淋巴瘤、腦瘤。
痰溼體質形成的原因
人體70%的成分是水,在中醫中稱為津液,它可以運輸營養物質到身體各個部位,同時可以把身體裡的垃圾運送出身體的物質。人體是依靠津液的運行來維持生命正常運轉,如果津液運行失常,首先會形成溼,當溼不能夠很好地運化,再蒸騰進津液就會形成痰,所以痰溼的本質是津液的一部分,只是它是在一個病理狀態下出來的。
夏天到了,大部分人都喜歡冷飲涼食。但是長期吃冷飲傷脾胃,主要是傷脾陽,脾的功能減弱了,津液運行出現障礙形成痰溼。中醫認為動則昇陽,人正常的氣血運行需要動起來,久坐會傷脾陽,造成痰溼。酒在中醫學中屬於厚味,肥甘厚味最容易傷脾陽,長期酗酒的人會造成脾陽虛弱,津液失常,出現痰溼;總吃肥肉油膩食物也會傷脾陽,久而久之就出現痰溼體質。
如何預防痰溼體質
上文中已經說到造成「痰溼體質」的根本原因就是脾虛,那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
1.保證睡眠
俗語說「一日不睡,十日不醒」,就是說我們一天沒有休息好,用十個晚上的覺也補不回來。健康的身體來自於充足的睡眠。長期睡眠不足導致免疫力降低誘發其他疾病,危害身體。所以無論身體健康與否,都應該保持良好的睡眠
2.堅持運動
「動則生陽」平時應規律運動,最好能根據自身身體情況,每天堅持運動。如慢跑、快走、太極、遊泳、籃球等。
3.飲食清淡
「痰溼體質」的人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肥肉及甜食、油膩的食物。可以多吃海帶、山藥、小米、蓮子肉、桂圓、陳皮、芡實、白扁豆等健脾的食物。
4.日常起居
日常生活中居住環境宜乾燥,衣著應透氣散溼,要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在溼冷的天氣時,應減少戶外活動。
痰溼體質食療調理
1.茯苓、白朮健脾,陳皮和佩蘭祛溼,將這4味藥各5克,沸水衝泡5分鐘代茶飲,如果您有肥胖、舌苔厚,膩、大便黏膩的痰溼症狀可以經常飲用。
2.山藥50克,放入鍋內慢火煲湯半小時調味飲用。可以健脾、益氣、利溼。
3.將活鯉魚1條(一斤半左右)去鱗內臟,將紅小豆50克、陳皮10克、辣椒6克、草果6克放入魚腹,放入盤內,加適量料酒、生薑、蔥段、胡椒,食鹽少許,上鍋蒸熟即成。可健脾除溼化痰,用於痰溼體質常見疲乏、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胸悶等症狀者。
圖片僅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