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陽巴某村:聚焦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2021-01-13 北部灣在線新媒體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田陽巴某村:聚焦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百色市田陽區五村鎮巴某村圍繞「全域旅遊」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積極主動融入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遊區發展,打造壯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鄉村生態休閒養生旅遊目的地,當地經濟發展活力得到持續增強。

五村鎮巴某村地處百色市田陽區南部山區,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近年來,巴某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推群眾持續增收。油茶、柑橘、蜜柚、李果等特色種植基地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保障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產業搭臺,旅遊唱戲。依託基礎設施和特色產業的興起,巴某村在提升鄉村風貌的同時實施民宿改造、遊客服務中心、桃李景觀園項目建設等。在加速文旅產業升級中,巴某村壯族民俗文化,本土特色原創音樂得到進一步挖掘和打造,2019年,巴某村被評為「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範村稱號。

現在的巴某村,「山含情,水含笑,花似海,景如畫」,吸引著八方遊客。

記者 蔣文婷 特約記者 黃騰

相關焦點

  • 李季:文旅產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健全的產業鏈
    為此,房訊網、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聯合發起新文旅50人專題採訪行動,邀請50位行業專家、經濟學者、研究機構、商會領導展開專題採訪,圍繞疫情應對、營銷創新、預測展望等為文旅地產行業平穩發展提供真知灼見。3月16日,針對疫情對文旅地產行業和企業的影響反思、應對建議、預測展望等問題,房訊網採訪了清大文產(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季。
  •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依託紅木文化助力文旅產業升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3日訊(記者 裴小閣)日前,以「品味紅木·大美大城」為主題的首屆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在河北省廊坊市大成縣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共大城縣委、大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
  • 聚焦兩會|數字文旅如何加速產業提質升級,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疫情防控過程中,數字經濟表現「搶眼」,數字文旅也迅速發展。全國兩會期間,在接受《中國旅遊報》記者採訪時,多位代表、委員為精彩的「雲」上文旅活動點讚,並表示數字文旅為文旅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 產業有活力 文旅添魅力
    近年來,渝中區強化金融服務業發展,推動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同時注重文旅融合,走出一條高質量、高品質的轉型升級之路。周末,在重慶讀大學的郭彥接到了老家來的父母。「我規劃了重慶主城一日遊!」郭彥想讓第一次來的爸媽感受這些最具重慶底蘊的地方。乘過江索道進入渝中區,打卡洪崖洞、重慶來福士、輕軌穿樓等地之後,一家人來到解放碑五四路一家「特殊」的咖啡館休憩。
  • 龍文區經信局:聚焦轉型升級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龍文經信局堅持產業發展要以質量第一、重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將做大總量與提升質量並重,使做優增量與盤活存量並舉,把推進當前任務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實現趕超與實現升級結合起來,不斷增強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 科技驅動文旅產業硬核升級
    大多數人對文旅產業有一定誤解,認為文旅是一個傳統的科技含量比較低的行業,但回眸整個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從蒸汽時代到網際網路時代,科技一直是支撐旅遊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智能餐廳上海市政府為順應疫情期間生產生活以及消費需求的轉變,出臺《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提出堅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著力營造產業發展新生態,藉助人工智慧、5G、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文娛消費、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
  • 煙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遊產業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快復甦發展和轉型升級,2020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市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同比恢復85.5%和82.51%。煙臺市委市政府將文化旅遊列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八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出臺文旅產業發展、全域旅遊發展、激發文旅消費、支持五星級酒店建設等系列支持意見,高點定位、高位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擘畫文旅產業發展的春日圖景
    昨天,我市舉行2020年最後一場「企業家服務日早餐會」,市委主要領導與文旅產業領域企業家及相關機構代表共品陽春麵,共同擘畫新時期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春日圖景。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文旅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市場全面復甦有待時日。但從長期看,我國進入居民消費升級階段,文旅產業長期向好的根本趨勢沒變。
  • 銀川: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實現經濟行穩致遠
    當前,隨著傳統資源要素的比較優勢減弱和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產業發展動力逐漸減弱,新興產業正在培育,銀川市正處於新舊動能的攻堅期。這就亟待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優勢主導產業「枝繁葉茂」,新興產業「茁壯成長」,促進新舊動力轉換,實現換擋不失速、量增質更優的內涵式發展模式。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文旅共融產業共興
    承辦第八屆重慶市鄉村文藝匯演、第二屆重慶市民誦讀大賽第三片區複賽等,開展「江津惠民消費季」文旅惠民活動、「濱江之夏」群眾文化活動、活力江津·魅力之城等系列文化活動。「一鎮一品」特色活動不斷發揮品牌效應。開展送流動文化進村活動6000餘場,累計服務群眾達1000萬人次。文藝精品創作碩果纍纍。
  • 「文創+」時代| 文旅融合+文創轉型模式 促進鄉村振興...
    這個文旅可以叫做農商文旅的融合發展,而實際落實的目標,就是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目標受眾其實是城市的中產階級,需要的是個性化服務體系。數據統計,國內的中產階級人數在2020年可能會進入五億。在龐大的潛在市場驅動下,鄉村振興策略更需要結合發展趨勢做出升級。文旅轉型,迫在眉睫。
  • 江蘇:常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_旅遊中國_中國網...
    創意產業化,產業創意化,數位技術賦能文旅融合。中華恐龍園打造在線科普、在線遊景區等拓展業務,百餘篇恐龍科普故事「吸粉」無數……常州正彰顯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蓬勃活力,文旅產業正日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夜間經濟作為一種歷久彌新的消費業態,代表城市品位形象、彰顯城市發展活力的亮麗名片。
  • 懷柔廟城精準幫扶助文旅產業發展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懷柔區廟城鎮文旅產業復工復產加速「回暖」。繼5月17日廣告《風神》在位於該鎮的銅牛影視小鎮開拍,近期又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創作的反映抗擊疫情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已經獲得防控部門許可,在廟城籌拍。
  • 聚焦「十四五」 圍繞「四力」發展文旅產業 .init「background...
    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即將開啟的新一年,四川文旅產業發展將有哪些新動作?將如何為未來5年謀篇布局?12月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遊勇和相關處室負責人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接受在線訪談,暢聊四川文旅發展新變化、新方向,透露出滿滿的「未來力」。
  • 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發展綜述 :轉型升級著華章 揚鞭奮蹄再出發
    回望2018年,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碩果纍纍——獲評「中國最具活力中央商務區」「重慶最具人氣商圈」「首批文旅融合最佳特色品牌小鎮」……一份份榮譽背後,是一次次腳踏實地的堅守和轉型升級的探索。2018年,解放碑中央商務區持續優化區域產業功能布局,推動街區園區集聚發展——重慶金融街產業集聚度穩步提升,新入駐夢想加等企業47家,金交所等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解放碑服務貿易產業園服務貿易額持續位列全市第一;大都會美麗產業園加快推動1089美麗藝術中心整體改造、品牌招商,引入重慶適達口腔、瑞力醫療美容等中外合資高端醫院。  樓宇是產業發展的「鳳凰巢」,也是園區街區建設的基礎。
  • 泰興城區工業園區以技改升級增強高質量發展活力
    中國江蘇網9月6日泰州訊(卜星扣)今年來,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充分發揮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技改擴張,產品結構調整,技術引進和升級,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動力。  不久前,揚聲電子公司總投資1.1億的技改項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產,不僅新增了1萬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還添置了自動化噴塗線等先進設備。
  • 「光影固安」打造京南文旅產業「夜遊經濟」新名片
    主辦方介紹,2019固安國際光影節著力打造「一軸(中央大道)一環(環湖路)兩心(中央公園、大湖公園)多節點(固安縣域重點入口、道路及重點項目)」的光影布局,中央大道規劃建設光幕集市,環湖路光環瑰寶重現固安文化發展歷程,中央公園集多國公共藝術大師作品齊聚打造光影公園,大湖公園布局光雕廣場、光之秀場和光之大湖,打造京南文旅產業「夜遊經濟」磁石。
  • 中非·案例方案典範丨文旅文創「產業+」助力非洲旅遊業
    湖南華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集團」)作為中國大型的文教、文旅、文創、文居、文投建造商、運營商,歷經15年,摸索出文旅文創「產業+」模式,致力於文創產業化模式實踐,曾經打造出了一條貫穿大湘西文旅文創黃金走廊,覆蓋6個鎮,17個貧困村,帶動了全域4.2萬人致富奔小康。
  • 模式類型: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的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的升級和結構轉型具有重大意義,到2022年,建設30個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產業融合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型文化和旅遊消費業態不斷豐富
  • 永新華韻執行董事張軍:「非遺+旅遊」融合發展引領文旅產業新風尚
    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執行董事、中國文旅康養度假聯盟副理事長張軍在近期舉行的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上表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遺+旅遊」 引領了文旅產業的新風尚,也顯現出融合發展的重要價值。本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的主題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旅遊開發」。旨在推廣中國與東協各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實踐經驗,探討文化遺產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形式及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