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請別老想著「請教」別人,能夠幫你的只有你自己

2021-02-14 鎮西茶館

   

       今天壓題圖片上的老師,是我最近在外面講學愛講到的唐燕老師。十多年前我剛當校長時,她來給我訴苦,說班上有不少調皮學生她管不住。我和她談心:「我恭喜你有了這麼多的科研課題——你遇到的所有難題,都是你的科研課題。你在工作中會肯定會遇到困難,但這些困難的最終解決,只能靠你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的智慧,這就是成長。」記得那次談話後,唐燕很少來向我「請教」,她當然也遇到過不少困難,但他很少來找我;後來他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教育智慧……

       今天之所以想到唐燕老師,是因為最近越來越多的老師在網上向我「請教」各種問題,鋪天蓋地,五花八門,且不說我沒有精力一一回答問題,就算我有這個精力,我的解答並非幫助提問者,而是害了這位老師。因為動輒就「請教」別人,實際上是放棄了自己的主動成長!試想,如果當年唐燕動不動就來「請教」這個怎麼辦,那個怎麼辦,他能有今天的成長嗎?

         更何況,很多問題我是無法回到的,我兜裡並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因此,恕我不解答任何「疑問」。請理解!

        在此,重發我以前發過的一篇文章——

 

                    最好的請教對象是自己

常常遇到許多年輕的和不年輕的教師向我寫信請教:「李老師,我班一個男孩老愛遲到,怎麼辦?」「李老師,學生厭學怎麼辦?」「李老師,如何管理班上的紀律?」「李老師,班上兩個孩子早戀了,我該怎樣引導?」「李老師,我班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下降了,我該怎麼辦?」……

最初,我特別認真而吃力地給老師們做解答。認真,是因為我不能辜負老師們的信任;吃力,是因為我也未必有什麼良方。更多的時候我只能原則性地說一些諸如「分析原因」「加強溝通」「增強信心」「嚴格要求」「及時鼓勵」的話,說到最後,我自己都覺得是套話了,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

不是我敷衍老師們,是因為我實在無法用一己的教育方法將所有的教育難題一網打盡。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告訴我,教育沒有萬能鑰匙。無論多么正確的教育原則,都無法破解一個又一個具體的教育難題。而且,越是具體的教育難題,其破解方法越具有「唯一性」,因而是無法複製的。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某一教育真理,用在這種情況下是正確的,而用在另一種情況下就可能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種情況下甚至會是荒謬的。」

比如,該如何轉化一個行為習慣差、成績不好的孩子?這個問題看起來是一個普遍問題,因為「後進生轉化」是一個永恆的教育課題,但實際上具體到某一個孩子,則無法用一個教育公式去「轉化」。這個孩子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性格特徵、學習基礎等等因素,都是唯一的,對他的轉化方式,也只能是「私人訂製」。我們的教育思考必須「縱橫交錯」——從縱的方面說,要追溯這個孩子發展到今天的種種複雜的原因;從橫的方面說,要理清這個孩子「當下」種種千絲萬縷的聯繫。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轉化的有效途徑與科學方法。而這一切,顯然不是遠在千裡之外的我能夠代勞的。

所以,每當有人向我請教類似的問題,我總是誠實地回答:「我沒辦法。因為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你只給了我一個孤立的教育現象,我確實沒辦法。但是,如果我在你的班上,如果長期和孩子相處,我一定會有辦法的。」

幾乎所有老師都知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道理,因此教育沒有萬能鑰匙是一個教育常識。但有人偏偏一遇到難題便想找「萬能鑰匙」,便想到請教「名師」。這反映了一個令人憂慮的可怕現象——教師隊伍中懶於思考的人不少。教師過去被稱作「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稱呼在今天看來是否恰當暫且不論),那麼「人類靈魂工程師」本人的靈魂應該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而「活力」的重要標誌之一,便是思考。虛心好學,當然是一個年輕老師的美德。但所謂「虛心好學」更多的是指勤於閱讀,善於觀察,勇於探索,富於思考,樂於研究。動輒便「請教」則不是「虛心好學」,是自動放棄了思考與研究的權利,而放棄了思考與研究,便中斷了教師專業成長至關重要的路徑。

還是以轉化後進生為例。迄今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個老師靠請教獲得「靈丹妙藥」因而轉化後進生成功的例子。相反,幾乎所有善於轉化後進生的老師都善於研究的思考者,他們因此而成長最快。因為把難題當課題是最好的教育科研,而在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難題莫過於轉化後進生了。通過對後進生的觀察、研究,我們對教育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我們的教育智慧會更加豐富。在這過程中,年輕教師想不成長都十分困難。

對自己教育對象的思考與研究是別人無法代替的,與其求助於人不如求助於己。最好的「請教對象」是自己。

 

再次聲明:

    1.本茶館不定期會有廣告文案,我早有說明:《直言不諱答網友:我不會接受任何道德綁架》。請感到不適者自行離去。

    2.請勿在後臺給我發消息,我一般不看後臺消息,因為每天鋪天蓋地的「求助」我無法一一回應和滿足,請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後留言即可。

                  

                                                    

幾篇重要文章,歡迎點擊閱讀

01 直言不諱答網友:我不會接受任何道德綁架

02  不做「意見領袖」,不為「圈粉」寫作

03 別老想著請教別人,只有你自己能夠幫你自己

04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實驗指南

有緣相逢,來者皆客,歡迎再來!

(特別提示:拙著在各網站都有售,感興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購買就是了。我這裡就不單獨提供連結了。)

相關焦點

  • 李鎮西:這個「優生」除了打班主任的耳光,還打了誰的臉?
    好久沒出現考上清華的學生了,學校以他為無比的驕傲和無上的榮光,通過媒體大肆炒作「素質教育碩果纍纍」,自然是一番熱鬧景象。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學校給了這個考上清華的學生以七萬元的獎勵——這也是當初招生時的承諾。許多人和我一樣感到不解:為什麼要給這孩子七萬元獎金呢?校長的回答是:「為了激勵更多的學生衝刺清華北大!」我笑了,考清華考北大是需要智商的,有的孩子你就是給他七十萬也沒用。
  • 【李鎮西】周姐,你還好嗎?
    母親脾氣不好,在請周姐之前,也請過好多保姆,可沒有一個能夠讓母親中意,所以大都幹了幾天就離去了。但母親對周姐讚不絕口,多次對人說:「我請了八個保姆都不滿意,最後選中了她!」周姐個子不高,看上去有些瘦弱,似乎弱不禁風,第一次見到她,我還擔心她是否能夠承擔保姆所應該承擔的事兒,更擔心她是否能夠贏得我母親的歡心――要知道,我母親對人是很苛刻的。然而,她很快以的善良、勤勞和堅韌,讓母親滿意,讓我放心。
  • 李鎮西:王紹華,一位我終身感念的校長!
    相反他還幫我給一些人解釋:「李老師班上調皮娃兒多一些,人家李老師比一般老師付出的辛勞更多,怎麼能夠簡單地責怪他呢?何況,這些孩子也在進步。」可以想像,當這些話傳到我耳朵裡,我是怎樣的感動!遇到自己生命中的貴人,當然是幸運的。但是別忘了首先要把自己鍛造成千裡馬,然後遇到伯樂,這樣才能輝煌騰達。李老師十五年磨一劍,厚積薄發,在石室中學這個平臺上正是善舞之時,此時遇到王校長如魚得水。李老師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一線老師應該怎樣經營好幸福的每一天。
  • 你本來就窮,為什麼別人不能看不起你?你有什麼值得別人幫
    窮人喜歡用自己的思維去衡量別人,總覺得別人在看不起他,也總是想著別人怎麼那麼有錢也不幫自己一把?也就是這樣的思維讓他和富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一個人能否成為富人,這裡有很多因素,包括家庭出身,智力,思維,際遇,等等.實際上,思維方式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財富和成就。
  • 李鎮西:優秀誠可貴,成功價更高;若為幸福故,二者皆可拋——點評範豔麗老師
    在得知參學幾百人中只有幾十人合格,良好、優秀屈指可數時,才深感此課老師的嚴格。要命的是要8次課要8次合格才能結業(後來才知道只需要4次合格),因而後面的每次設計都期望自己能跨到良好或優秀,每次完成作業單在電腦前就是四五個小時。可合格、合格、仍只是合格。四次課下來,四個合格。因為每次有收穫,這四個合格反而像強行針一樣,推著我前行。
  • 請教別人問題,也是有學問。別再張嘴就求助,看看別人怎麼做
    我經常在培訓中常說一句話:有什麼問題,隨時來找我,只要我在,我都會幫助你。如果我沒不在,只要工作相關需要幫助,我的同事,或者你的上級也都願意幫助你。其實在工作中經常會有人會不敢或者不願意向人請教問題,或者向上級請求幫助。我不說這種行為是否是對,因為有些人不問不尋求幫助,自己也能運用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去完成。
  • 李鎮西:做一個正直的人有多難?——由「操場埋屍」案所想到的
    有多少純真的年輕人,因為無形的社會壓力,而了磨滅自己的正直的鋒芒,而「學乖」了,甚至同流合汙,加入了「邪惡」的陣營?於是,曲意奉承、指鹿為馬、奴顏媚骨、八面玲瓏、滿嘴謊言、表裡不一、口是心非……大行其道,且黑白通吃。其實許多「邪惡者」未必都是壞人,都是身邊普通的你我他,這些「邪惡」也都微不足道——比起周永康等大貪官和杜少平這樣的黑社會頭目的所做作為,真的「不算什麼」。
  • 李鎮西:「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也說何老師被抓被關七小時
    權力擁有者就可以支配別人,控制別人,為難別人,甚至「制服」別人!我這裡說的「權力擁有者「」,決不僅僅是指有行政級別的各級領導,而是每一個能夠「管住別人」的人,比如一個停車場的收費員。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我們有時候並不一定是受制於「大官」,而往往是受困於一個普通的「掌權者」,比如食堂打飯的師傅,他手中舀飯的勺,就是權力的象徵,他可能因此而傲慢,因此而不可一世,因此而「以權謀私」。
  • 請教別人時,做不到這 4 點,別著急提問
    比如 ——幫人安裝軟體、恢復數據賣各種平臺的優惠券賣各種平臺的會員幫人找電子書你有啥不會的,淘寶都能找到人幫你做。淘寶不僅賣商品,還賣服務。淘寶的口號 —— 只有想不到的需求,沒有賣不了的服務。這個方法的前提是,你的好友覆蓋領域夠多,能應對各種不同問題,而且和你關係不錯。有達到這個,你需要做下面幾點 ——類似的方式,現在也有很多的付費社群,比如 知識星球,小紅圈等,你也可以在裡面求助。在圈子裡求助的核心:利益互換 —— 只有當你能提供不可或缺的價值時,別人才會幫你。
  • 李鎮西:為什麼要逼著我們寫這些假話連篇的文字?
    在前不久閉幕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在談到教師隊伍時說:「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做老師就要執著於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隨著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我太贊同這段話了!
  • 心理學:能夠真正摧毀你的,只有你自己,這個道理請務必明白
    如果把這個成語回歸到個人層面,它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只有我們內心足夠堅定,那麼就沒有能夠戰勝我們的東西,更不可能摧毀我們,反之如果想要毀滅,也只會在你的一念之間。或許如今的你,也正處於逆境之中,或許你想過放棄,也想過逃避,因為你害怕失敗,更害怕自己哪怕拼盡全力依然會失敗,但也請你明白,沒有誰的成功是註定的,機遇必將伴隨挑戰。
  • 請別人吃飯,別做這3件事,你以為有面子實際討人厭
    請別人吃飯,別做這3件事,你以為有面子實際討人厭當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某項成就或者是過節的時候,我們都會通過請人吃飯的方式,來加深我們之間的感情。在飯局上 我們經常通過詢問對方近況如何,來讓自己與他人有話題可以聊。但是,當我們請人吃飯的時候,這3件事情,我們不可以做。
  • 如果你剛進入職場,不妨看看這三條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
    很多年輕人在出了校門之後,便體會到了社會的殘酷,進入了職場之後感覺到如履薄冰,會害怕自己會因為不小心做了什麼事情而得罪別人,而且在剛進入職場的時候會出現不適應,不知道怎麼去融入這個大環境中。在這裡給大家三條職場上的建議,大多數人都能使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想要學好語文,方法很簡單,可惜少有人做到
    只有不斷地書寫,真情實感,隨心所「語」,文筆才能不斷得到提升。在這個寫作的過程當中,李鎮西老師說「可以抄」。但是不是抄襲,而是「謄抄」。李鎮西老師說,「我初學寫作時,對別人文章以及中外名著的抄寫,毫無疑問是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尤其是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能力」。這其實就是一個及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的方法。
  • 男人,請乖乖吃你自己碗裡的菜!
    再不然:"能跟你交往,此生夫復何求?"我近日在駕校就遇到這樣的一個男生,總是對自己迷之自信,殊不知他已經在我得心中打上了渣男的標籤。沒辦法,說起用下半身思考,男人失去理智的比例的確很高。可能也就是因為這種男人與女人的先天性生理構造不同,才會讓男人總是不滿足……自己碗裡的菜都還沒吃完,就開始想著別人碗裡的菜。很奇怪!明明平常喜歡吃的就是青椒肉絲,可是看到別人的魚香肉絲吃的津津有味,也開始覺得魚香肉絲好吃;原本最喜歡吃清脆口感的生菜,看到別人碗裡的白菜又覺得好像比較顧身體;原本對小白菜不感興趣,看到別人瘋狂搶購去了,你竟也跟著人潮瞎起鬨。
  • 請不要因為怕別人議論而封閉自己,不要讓別人的想法決定你的人生
    時間會帶你去最正確的人身邊。請先好好愛著自己。四、然後那個還不知道在哪裡的人,會來接你。只有等到物是人非之後,人才會懂得懷念;總是在我們最不懂的時候,錯過最真的東西。五、經歷這麼多風景才知道,愛情不是縱身一躍罔顧一切,而是為了你一退再退。
  • 別人請你吃飯,這3件事千萬別做!否則會被說你不會做人!
    朋友間禮尚往來,不是你請別人吃飯,就是你被請吃飯。能被請吃飯的人,一般關係都不錯。不過,即使關係不錯,別人請你吃飯,這3件事千萬別做,否則別人會說你不會做人!1.別人請客,裝大方帶好幾個陌生人來有次,朋友請人吃飯。
  • 【李鎮西】《教育的初心》提醒自己,無論如何,也別忘記當年初踏講臺的心境
    從那以後,我的好多著作都是「大夏書系」的成員:《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為誰》《恕我直言》《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追隨蘇霍姆林斯基》《成長是最好的獎勵》《聽李鎮西老師講課》《以心靈贏得心靈》《自己培養自己》……還有些書名我想不起來了,總之有十幾本了吧!今天說的這本剛剛出版的《教育的初心》,是我的教育隨筆,主要是精選匯集了「鎮西茶館」上的文章,側重於教育雜感和社會評論。
  • 永遠不要告訴別人你能賺多少錢,也別問別人賺了多少錢
    發現在職場上很多人都會去問:你收入多少?如果比自己低,聊起天來充滿優越感,如果比自己高,心裡總不是滋味。成年人之間的交往不能毫無保留,有時候你的優越感反而會影響他人的鬥志。看到朋友圈小夥伴又去旅行了,你在家吃泡麵。看到別人買新車了,你還擠地鐵。
  • 不高估你與別人之間的感情!他隨心,請你也隨意
    越重感情,越容易受傷有人付出了真心的對待,但是換來的只有無情的拒絕,帶來的只有心上的傷痛。當昔日你真誠的相待,而在危難關頭,對方卻在袖手旁觀,冷眼相待以及見死不救。曾經你的付出換來的只有刀割的心口。這是你才明白,你付的感情越深,你就更容易受到傷害。太高估了自己,也太高估了這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