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MENTAIR: 理想主義者的時尚冒險

2020-12-14 搜狐時尚頻道

  時裝設計領域從不乏天馬行空和奇思妙想,每一次的靈光乍現和風格突破都閃耀著設計師們跨出「Comfort Zone」去挑戰自我的勇氣。但在時尚商業化的世界裡,風潮和流行總會不可避免地受到諸多因素把控,時尚大鱷和零售巨頭往往比小型企業和獨立工作室佔據更大份額的時尚話語權,什麼是「in」,什麼是「out」,儘管無人掌握正確答案,但沒有人能反駁一個事實——人們總能輕易就被最新的時尚浪潮俘獲。

  對獨立設計師來說,這顯然不是最好的時代。一方面,推陳出新的新潮設計是時裝界始終保持年輕活力的秘密之一,行業的發展需要設計師做出冒險和創新;另一方面,趨同的大眾審美和單薄的商業選擇又在不斷強化特立獨行的危險性,冒險精神似乎已成為「鋌而走險」的同義詞。

  儘管越來越多的時裝設計作品選擇了「安全」而不是「冒險」,但對於即將亮相今年上海時裝周的時尚概念品牌COMPLEMENTAIR來說,冒險精神實在算不上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實我覺得設計師的冒險精神並不是反主流商業、反大眾選擇的,冒險精神首先是一種對理想主義的肯定和追求,只有更看重理念的塑造而非短期利得,品牌才有心思以整體的格局觀去規劃未來,從而在設計和商業化之間找到最合適的平衡點。」COMPLEMENTAIR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李海亮如是說。

  理想主義者的時尚冒險——最好的永遠是下一件

  李海亮畢業於鼎鼎大名的巴黎時裝高級工會學院,這間學院堪稱歐洲時尚圈的「黃埔軍校」,誕生過華倫天奴、伊夫·聖羅蘭、三宅一生等此後聲名遠揚的知名設計師。在拿遍國內權威設計大獎、遊學歐洲並孤身闖蕩巴黎、米蘭時尚圈多年後,這位「80後」設計師決心回國創立屬於自己的設計師品牌。「我可以算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不管做時裝設計還是做自己的品牌,都希望能找到一些跳脫日常和平庸之外的意義。對於COMPLEMANTAIR這個品牌來說,我希望它不只是做服裝或者其他衍生品的,而是能夠傳遞一種有力量和溫度的聲音,告訴我們的消費者,那些本應自信強勢、盡情揮灑性感和自我的女性,你們生而美麗,生而具有和男性平等的、不受性別限制的表達權和待遇。」

  作為一個「思想上的冒險家,行動上的理想者」,對李海亮來說,不斷拓寬的極限和對另類選擇的探索,固然帶有勇往直前的無畏和永葆好奇的赤子之心,但也因為始終橫亙於心的設計理想而不致偏離前行的方向。有了前行的大方向後,在追求理想實現的過程中,李海亮的冒險精神則更多地體現在了對大眾審美品位的信任中、對中國獨立女性身體意識覺醒的洞察裡,甚至是對用時裝詮釋社會意識形態的可能性的探索中。

  「有人覺得理想主義是唐吉坷德式的反諷,也有人把它當做悲情的遲暮英雄,或者是商業浪潮下不識時務的抗爭者。但對於我來說,理想主義是每一次拒絕平庸無聊的冒險。在這種對時裝的冒險中,我能自由地用設計表達立場、用品牌情懷描畫出願景,我們能夠提供給時尚產業的,或許不是漂亮但冰冷的數據,但絕對是真實的情感。」

  這些年,儘管好作品不斷,但李海亮始終享受著設計下一件作品時的無限可能性。「感謝冒險精神從未離我而去,這讓我覺得理想主義還真實地存在著。」他補充道,「最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件。」

  溫柔女權——危險關係擦出的絢麗火花

  COMPLEMENTAIR 2017ss系列即將亮相10月的上海時裝周,李海亮為此次的發布會賦予了「逆」的設計主題。在他看來,「逆」表達了COMPLEMENTAIR品牌一直以來對矛盾事物間微妙關係的實驗和探索,矛與盾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需要以另一方的存在為證明和前提。這種相互矛盾卻共生共榮的關係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隨處可見,甚至就是世界本身。

  傳統的設計語境和審美體驗把矛盾元素的運用看做是件危險的事。但對於崇尚冒險和理想主義的設計師來說,對遊走邊緣的危險關係和解構傳統的渴望是嵌入在骨子裡的。正如COMPLEMENTAIR一直主打的「溫柔式女權」理念,就是對強勢和溫柔的對立關係的再解讀——當品牌以強勢之姿探尋溫柔的可能,那些隱藏在針線棉帛暗處的溫柔細節,也擁有了足以彰顯堅韌力量的權利。

  即將在上海時裝周發布的2017ss系列,就是這種「再解讀」的極致呈現。設計師獨具匠心地模糊了極男性化元素與極女性化元素的邊界,將強勢與溫柔同時安置於時裝之上,從而讓矛盾找到得以互補的支點。強勢為衣,用版型和面料道盡硬朗挺括的女性力量;溫柔為勢,以剪裁與結構詮釋蠢蠢欲動的身體覺醒。傳統語境中的對立雙方、常規設計中被視為「危險搭檔」的矛盾元素,得以在一個更宏大的視覺體系中達到和諧統一,以異乎尋常的姿態實現設計作品整體觀感的大一統甚至效果翻倍。當危險關係在「擦槍走火」中培養出「金風玉露一相逢」的默契,曾經互不相容的兩極也能碰撞出最絢麗的火花。

  對危險關係的把控,也許正從側面展露了李海亮的冒險家特質。也正是在這種特質的驅使下,以往被看作態度截然對立的兩極,在設計師的眼中有了能夠褪盡曖昧、重構「危險」的可能性。在相互試探和磨合中找出平衡點,從此讓危險關係不用再獨走鋼索,而是能夠在相互催化和融合中孕育出引爆視覺的創意激蕩。

fashion.sohu.com true 綜合 http://fashion.sohu.com/20160930/n469439129.shtml report 3680 時裝設計領域從不乏天馬行空和奇思妙想,每一次的靈光乍現和風格突破都閃耀著設計師們跨出「ComfortZone」去挑戰自我的勇氣。但在時尚商業化的世界裡,風潮和流

");}

相關焦點

  • 談談川普的改變,以及理想主義者
    其實,這是白問,人沒得選的,人只能當一個理想主義者。只要會做白日夢的人,從原理上講,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人是具有思維能力的動物,他能假象出更好的未來以安慰自己,人腦的存在,就是理想產生的基礎。 所以,要仔細回答的問題應該是:人如何才能當好一個理想主義者?
  • 理想主義者的愛情價值觀
    但如果女孩子的性格是偏理想主義者,就是做事較執著,決定的事可能就會去嘗試一下。如果與這樣的女孩子相處或者組合成一個家庭大家的相處之道會是什麼呢。理想主義者在我認為是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的,第一種就是已經成家立業的,但是又需要在家裡照顧老人學生的理想主義者;這種農村就稍多一點,發揚傳統美德,照顧老人以及培養下一代,與愛人達成默契,分工合作。如果是單身理想主義女孩子的話,可能學有所成後也會選擇在家鄉發展工作的。
  • 理想主義者,一群孤單的人!
    世界上有多少理想主義者?數據顯示僅僅佔人口的1%。真的是一群孤單的人。有這麼一位人就是理想主義者,想必大家有所耳聞。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像甘地一樣,他們對理想—真理、正直、正義、美德-----是非常的熱愛,為此獻身也毫不退縮。對於這種人可以毫不猶豫的稱為:理想主義者。理想主義者大都熱情奔放,並且從不吝惜自己的讚美之情---對所有人。
  • 一群理想主義者,敗給了理想
    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一個對夢想有極大的追求的人,而且更難得的是,他追求完一個夢想又去苛求另外一個,比如完成了樂視網、樂視大電視,樂視電影。尤其是樂視電視,真的重新定義了整個電視圈。從這點,賈躍亭做到了。這時候,他的財務是非常健康的,公司運作也很紅火,但是他又怎麼放棄折騰下一個夢想呢?
  • 專訪丨尼爾·弗格森:基辛格,一位理想主義者
    不過,新近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哈佛大學歷史教授尼爾·弗格森所著基辛格傳記《基辛格:理想主義者》,卻以「理想主義者」為副標題,這裡不難看出弗格森對於傳統觀點的挑戰。實際上這部傳記分為上下兩冊,業已出版的是傳記的上半部,主要記述基辛格1932年到1968年的人生經歷,講述了基辛格早年作為難民從納粹德國移居美國,而後參軍的經歷,他在哈佛大學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在越南戰爭中的所思所想。
  • 理想主義者也有缺點?別人眼中的理想主義和理想主義者眼中的自己
    我們想了解柏拉圖口中的理想主義者,可以從理想主義者的各種名稱開始。理想主義者說:我喜歡哲學思考,探索道德原則和生命的全部意義柏拉圖本人就是一名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在他所創立的哲學理論當中,人的思想甚至比這個世界以及生活於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更加真實。
  • 「理想主義者」 INSPIRE|探店
    在理想集團與利益集團的鬥爭中,總是以理想集團的勝利告終。細品之下,理想背後實際是很多成功要素的支撐,首先要有一份源於對所做之事的熱忱,之後才可能在利益權衡中去堅守初心,以及在過程中讓產品去無限接近完美。
  • 外國記者採訪Ofo單車戴威:我象是理想主義者,不是商人
    外國記者採訪Ofo單車戴威:我象是理想主義者,不是商人 原標題:外國記者採訪Ofo單車戴威:我象是理想主義者,不是商人
  • 主播羅永浩:一個偏執理想主義者的妥協
    從新東方任性出走後,這位理想主義者一路在牛博網、培訓學校、錘子科技、聊天寶、電子菸等彼此間毫無關聯的領域裡成功敲開資本的大門。但無奈,每一次的華麗開局,最終結局都是不了了之,甚至黯然退場。圖源網絡已經將近半百而知天命的老羅的的確確是一個成功的表演家、演說家,卻不是一個好的創業家。
  • 鄧天驥:是企業家,更是理想主義者
    兩杯清茶,一包煙,一個人沉浸於自己的企業發展理想,一個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兩個人在湘江西岸的一個茶館裡,一直談到凌晨將近。這一次的對話,使記者感到,原來對鄧天驥的認識,要刷新一遍; 對這個企業的解讀,要站高一層。偉大集團這些年的發展,在業界是有目共睹的。但鄧天驥的發展理念、行事風格,在業界被視為超前,或者另類。
  • 8.22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約會,你來嗎?
    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聚會,這是一個內心安靜者的聚會,這是一個發出你內心感悟的聚會!來吧,一起參與吧!
  • 「2號人事部」創始人焦學寧:一個理想主義者的重生
    從媒體到實業,從手機到移動網際網路,在焦學寧20年的職業生涯中,有幾個關鍵詞:連續創業者、一路跨界者、資深閱讀狂、理想+完美主義者。三、理想的價值「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嗎?」「絕對的。我應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兼完美主義者,所以一直生活在痛苦中,因為這個世界既不理想也不完美。」焦學寧說。
  • 裸體休閒漸成時尚 英裸體主義者欲建裸體球場
    原標題:裸體休閒漸成時尚 英裸體主義者欲建裸體球場 英裸體主義者欲建裸體球場 騰訊體育10月2日訊 裸體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群居的嬉皮士帶起的一股風氣,過去曾遭到政府鄙視。但現在,更多人開始轉為裸體主義者。據英媒報導,英格蘭薩裡郡沃靈厄姆區的一個擁有300位會員的裸體主義社團,目前欲修建裸體社區,包括新建一座裸體網球場。英國一個歷史悠久的裸體主義者俱樂部,旗下成員正在爭取新建一塊進行裸體網球比賽的場地。在英格蘭薩裡郡沃靈厄姆區,這裡有300位居民都熱衷於裸體主義,包括居住在其中的網球運動員。
  •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Into The Wild
    一個名校大學的優等生,家境優渥,前程似錦,大學畢業卻離家出走去流浪,丟掉了車子,燒掉了錢,睡山洞,搭帳篷,搭順風車,划船跨境,翻山越嶺只為了逃離這個虛偽的充滿謊言的社會,去一個完全自由完全原始的理想國,所以他開始了阿拉斯加荒野之旅,不知道他在離家的那一刻,有沒有想到自己再也回不來了
  • 論創作員氣質,及理想主義者類型筆譯員的困境及改進方法
    序:問題的提出一個創作員氣質的人,或理想主義者,如果你想去在筆譯領域一試身手的話,不要等到有了最佳狀態再去工作,那沒用。因為當你想意氣風發瀟灑自如地再創造時卻發現自己要對付的不是那種理想的創造狀態,而是數不清的無聊的技術細節,看不懂的過時的詞彙,不僅百科全書上沒有,就連百度,谷歌也難覓蹤影!你黔驢技窮,你開始懷疑人生,你的才華消失了,你的機智不見了,你一向引以為自豪的閱讀量此時顯得是那麼寒磣,你昔日的輝煌此時是那麼的蒼白,你的雄心壯志此時也幫不了你一分一毫。
  •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一生——樹上的男爵
    在樹上他遭遇了自己的愛情,每天順著樹林到薇薇拉家後院和她聊天,長大後一起在樹上纏綿,薇薇拉最終卻沒有遵守約定,而去嫁做他人婦,由此科西莫的愛情理想也幻滅。他深愛著世人,後半生為了自己的同類而奔走呼號,卻又終生沒有下樹。最終在第三人稱的描述中,講一個樹上的人影爬上了一隻上升的熱氣球,之後人間再無樹上的男爵。從世俗意義上講,如上所言,科西莫是個完全的失敗者呢。
  • 《倪煥之》(一):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末路
    而對於倪煥之來說,教書總比在電報局裡發電報強,於是便滿懷實現自己教育理想。但他卻沒想到自己所有的教育理想在現實面前都不堪一擊。倪煥之剛開始還是充滿信心的,甚至「教育」了鎮上另一個蔣姓惡霸的兒子,要求他平等對待學校的學生,這卻讓一些老師嫉妒起來。後來他們在學校裡讓同學們動手種田,做勞動,尊重廣大勞動人民,可這事兒一開始便遇到了阻力,並且第一批學生畢業後,倪煥之發現通過自己教育理想培養的孩子,與一般的孩子並無差別。
  • 完美主義者的內心世界
    完美主義者擁有崇高的理想道德情懷。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們來學習下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試圖理解完美主義者這種「超我」主導的人生。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超我有兩個重要部分:一為自我理想,二為良心。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遵循完美原則。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會性,是「道德的人」。
  • 怎麼做教師:點評教育案例的一部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悲哀
    但我會捍衛我的理想,甚至是以生命為代價。我還年輕,不怕失去這個工作,我只怕我走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新的班主任不會像我這樣愛他們,關心他們!折斷翅膀的天使尤其需要愛的呵護!我必須用我並不碩大的翅膀去為他們擋住惡風暴雨,並教會他們飛翔!理想主義是悲劇的根源!我的付出未必會得到報償,然而這並不能讓我停止對他們的愛!
  • 人到中年了,碰到配偶出軌,你是理想主義者,還是圖實惠的人
    圖實惠的人永遠都知道生存是大事,而較真的人呢,是理想主義者,不滿足理想的一律不要,一定按嚴格標準來,所以一輩子很痛苦。而圖實惠的人,她圖錢,圖有個人幫她幹活,她想開了一樣好好過日子。下方讀者評論吧,我相信讀者會分為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