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歷史紀錄:2016日本民調83%對中國無好感

2020-12-22 騰訊網

[摘要]回答對中國「沒有親近感」的日本受訪者達83.2%,創造歷史紀錄。

「日本人經常道歉,不代表真心認錯」:一個日本記者經歷的中日誤解

1987年,日本人野島剛在吉林大學學醫。有空就坐硬座火車在中國各地遊歷。那時,日本人在中國還不多見,無論在哪裡,野島剛都會被火車上的中國人「包圍」。

「有些人一開始很有禮貌,可是越來越激動。很多中文聽不懂,但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那種憤怒。」野島剛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中國人常問的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歷史。「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壞?」他們怒氣衝衝地責問。

直到現在,還會有中國朋友問野島剛:「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軍國主義?」

「哪有什麼軍國主義。」野島剛很驚訝:「現實情況是,日本人非常討厭1945年以前日本軍國主義的時代,如果做輿論調查,99%的日本人會說我們不希望有軍國主義。而且我們有選舉,如果一個政黨說要恢復軍國主義,那這個政黨不可能會得票。」

2013年,野島剛在東京重逢中國老友王眾一。兩人懷念當年一起喝過的大酒吃過的烤串,只是關於中日關係的話題,兩人心照不宣,隻字未提。

野島剛後來成了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從1990年代開始做中國報導,擔任過《朝日新聞》中文網主編,現在是獨立記者。他中文越來越好,對中國也越來越熟悉,二十多年來,他也看到中日關係越來越多的負面消息:反日遊行、中國批評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爭端……

而無論是飲食起居、社會文化,還是政治、民族性格,中國人對於日本的誤解也越來越多。2016年3月,野島剛出版《被誤解的日本人》一書,想澄清的就是這些誤解。

「我們是不是可以一開始就劃定一條界線,以『原本日中兩國就有很大差異』為前提開始思考呢?如果覺得『對方和我差不多』,那麼一旦生氣了,自然就滿腹牢騷去抱怨,而如果置身於『我們不同,彼此有差異』的大前提下,當發生齟齬時則有必要相互之間更細緻、更準確地去理解對方。」野島剛在書中寫道。

「如果覺得演AV稀鬆平常,社會就有問題了」

2014年11月,中國大陸導演刁亦男出席金馬獎頒獎儀式時,談到臺北的物價比北京便宜很多,是窮人的天堂。

野島剛在現場聽到後不以為然:「臺灣並不是窮人的天堂,日本才是!」

野島剛曾經調查世界各地的物價水平,發現日本不僅低於歐美各國,還被澳大利亞、巴西、中國、韓國等趕超。在日本,每天大約花50元人民幣就能在外面吃到不錯的一日三餐;由於人口負增長,租房市場供大於求,日本的房租價格也在不斷下降:人民幣2500元就能在東京市中心的新宿附近租到一室一廳一廚的房子;日本大學畢業生第一年的平均月薪超過1萬元人民幣,已經能在東京輕鬆生活。

在這個「窮人的天堂」,選擇結婚的人卻越來越少。2014年日本政府人口統計顯示,日本50歲以下成年女性的未婚率超過10%,比1970年代增長了5倍。

野島剛的一位男性朋友,周末和家人一起過,周一到周五卻和多個女性共同生活。「日本社會正在緩慢進入一夫多妻制。」野島剛說。

原因之一是日本女性經濟上日益獨立。據統計,截至2014年,日本20至29歲年輕女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了同年齡段的男性。收入增長的同時,日本女性不婚、離婚和非婚生子的數量也在增加。野島剛認識的不婚女性大多有體面的工作和較高的顏值,而「好男人都結婚了」。

日本社會主流價值跟中國一樣:被發現「劈腿」的明星,還是會挨罵。但這種近乎的「一夫多妻」,卻越來越成為現實。「這個情況是沒那麼健康,法律上也是不允許的。」但是野島剛仍然在自己的中文專欄上寫文章呼籲,如果「一夫多妻」中的男女自願,社會制度應該保障他們的利益,尤其是非婚生子女的利益。

另一面,看似性開放的日本社會,「包容度」似乎還比不上中國。

2013年,日本經濟新聞的記者鈴木涼美出版了專著《AV女優的社會學》,廣受好評。直到2014年,鈴木涼美被日媒指出曾經出演過AV卻刻意隱瞞,輿論又發生了反轉——人們驚訝的是,「日本社會深得信賴的著名媒體聘用了AV女優」。

而在中國,AV女優蒼井空贏得了非常廣泛的名聲,而且大多是好評。2012年1月,蒼井空在中國出席某電商企業年會,與公司領導和員工親密擁抱。此後,越來越多日本AV女優到中國出席活動、代言廣告。

「我有點意外。」野島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日本,拍過AV的演員也有機會出現在廣告和媒體上,但是在公眾面前仍然比較避諱。「如果所有人都覺得演AV這件事稀鬆平常,這樣的社會就有問題了。社會道德上將AV或者說性產業視為灰色領域,這是良知的體現。」

網上「炎上」,網下不愛投票

2012年5月,一位中國媒體人在微博上曬出一條批評強拆的評論,「我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日本鬼子來了都沒好意思說這塊土地是天皇的。」朝日中文網官方微博留言:「鬼子可以轉一下麼?」

這條微博,被網友轉發到推特上,激起了日本網友的不滿:《朝日新聞》這份反日報紙!野島剛解釋,「鬼子」意不在貶損,而是自嘲。然而無濟於事,這條微博最終刪除,並由官方道歉,事情才算平息。

日語中把這種現象稱作「炎上」,意思是,這類網絡輿論事件的狂熱,如同烈火燃燒。野島剛發現,日本早在戰爭年代,就有「炎上」的風氣。

甲午戰爭之前,一些日本報紙向中國派駐記者,不斷發回關於中國人如何落後的報導,以「挺戰」。另一些報紙則反對戰爭。最終,反戰報紙銷量不斷下降,記者被報社解僱,支持戰爭的輿論佔了上風。野島剛感嘆,這些報導推動了侵華戰爭,罪孽深重。

今天的日本人對政治則顯得不那麼熱衷。2012年日本眾議院選舉,日本選民的投票率創下日本戰後最低紀錄。

2013年日本參議院選舉,47.39%的選民放棄了投票,11.8%的選民投給了無黨派候選人、職業演員山本太郎,使得毫無從政經驗的他當選日本國會議員。

野島剛分析原因:「許多日本選民不支持安倍晉三的亞洲外交政策和推動核電站的態度,所以沒投票給自民黨;又認為民主黨碌碌無為,所以沒投票給民主黨;因為反對石原慎太郎對釣魚島的做法,所以沒給維新會投票。」

「半澤直樹就是日本人的一個夢」

2014年的日劇《半澤直樹》,讓同名男主角成了中國觀眾心目中日本職場人的代表形象。

在中國和日本,《半澤直樹》都大受歡迎,在日本關東地區和關西地區,收視率一度超過40%。劇中,某企業向某銀行貸款5億日元,隨即宣布倒閉。銀行分行長企圖讓下屬半澤直樹為壞帳背鍋。半澤直樹不僅沒有就範,還秘密調查出銀行領導與該企業的合謀,並追回了貸款。半澤直樹屢屢向上級叫板,不屈不撓。

然而,「日本社會實際上很難看到這種人。如果他那麼做,第二天就要調到別的部門了。日本社會對這種異議分子很快會排斥。」野島剛解釋,「半澤直樹就是一個日本人的夢,只能在電視上實現。」

大部分的日本人,依然恭順禮貌。然而,野島剛覺得這也是誤解。「日本的很多禮儀、禮節只是一種習慣,人們並不真正理解禮節背後的意思。」

野島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最初日本人是通過中國的書本學習禮儀,學會了很多形式上的規則。比如日本人在離開家時要說「我走了」,回家時要說「我回來了」,但並不思考背後的含義,哪怕家裡沒人也照說不誤。日本人吃飯要先說「我開動了」,如果一個人吃飯,就對著食物說這句話。

「我們是形式化的社會。」野島剛對南方周末記者總結。犯了錯誤的人在記者會上道歉:「給大家添麻煩了,實在抱歉。」但「這句話常常讓人看不清到底是對誰道歉,對什麼問題道歉,因為道歉的對象不是具體受害人,而是籠統的社會整體。」

日本人普遍認可《菊與刀》裡對日本的分析。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提出了日本人具備「恥意識」,但是缺乏「罪意識」。野島剛解釋,這意味著,日本人經常道歉,卻不代表真心認錯,「日本人對待歷史問題也是這樣,也在反省戰爭,卻沒有深刻的罪惡感。」

誤解也並不是單向的。2014年,旅日華人李小牧想參加日本參議院選舉。很快有人反對:「千萬別讓中國間諜當選。」李小牧最終收穫1000票,沒有達到1300票的當選線而失利。

野島剛的《被誤解的日本人》出版時,日本內閤府恰好公布了2016年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回答對中國「沒有親近感」的日本受訪者達83.2%,創造歷史紀錄。

「誤解存在於所有國家和民族之間。沒有誤解的人際關係和國際關係是不存在的。」野島剛下一本書,想寫「被日本人誤解的中國人」。

相關焦點

  • 日民調顯示:超8成日本民眾對中國「無親近感」
    日民調顯示:超8成日本民眾對中國「無親近感」 2014-12-22 07:36:04超過8成受調查者對中國不抱好感,對韓「無親近感」的比例也達到66.4%。日本《讀賣新聞》評論說,雖然日中領導人實現了會談,但現實是,距離真正改善冷淡的兩國關係還很遙遠。中國和韓國是日本最重要的兩個鄰國,日本人卻誰都不喜歡。「日本也是時候進行自我反思了。」日本道紀忠華智庫首席研究員庚欣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此次調查對象為1800名20歲以上的日本民眾。
  • 四大跡象表明,2020美國大選民調或比2016靠譜
    在國際傳播屆,王冠被認為是用新語態向世界解釋中國的年輕代表人物之一。拜登會不會贏得民調而輸掉選舉?有幸現場報導了過去兩屆美國總統大選。2012年初到美國,中規中矩地報導了我的第一次大選,歐巴馬戰勝羅姆尼,波瀾不驚;2016年在希拉蕊紐約競選總部連續24小時不間斷採訪直播,見證了川普逆襲。驚險,刺激。
  • 思客丨日本人為什麼對中國沒有好感
    在很多充滿仇日情緒的人看來,因為歷史上被侵略的受害經歷,中國人反感日本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事,可日本人有什麼理由反感中國和中國人呢?  但這就是一個事實。前段時間《中國日報》報導,中日兩國聯合實施的一項輿論調查顯示,日本人中對中國「沒有好感」的比例達到93%,創下過去10年該調查的最糟糕的記錄。
  • 官方數據顯示日本中小學霸凌事件暴增 創歷史最高紀錄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文部科學省10月17日公布的「問題行動·不上學調查」顯示,日本全國中小學2018年度校園霸凌事件達到約54萬起,比上年度增加近13萬起,增幅高達31%,創歷史最高紀錄。據日本《讀賣新聞》10月18日報導稱,《防止校園霸凌對策推進法》所說的「重大事態」也增加128起,達到空前的602起。
  • 中國再創世界新紀錄。捷報—創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近日發布消息稱,在充分發揮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的情況下,三峽工程2020年發電量已於11月15日8時20分達到1031億千瓦時,最大洪峰達到75000立方米每秒,為歷史罕見。
  • 臺灣民調:民眾對蔡英文不滿意度,不信任度又雙創新高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島內帶有親綠色彩的「美麗島電子報」10月31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眾蔡英文的不滿意度與不信任度又創了新高。此前「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幾次民調中,蔡英文這兩項一直在不斷在不斷創新高。
  • 日本衝繩6月外國遊客刷新歷史紀錄 中國遊客最多
    原標題:日本衝繩6月外國遊客刷新歷史紀錄 中國遊客最多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衝繩縣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外國遊客人數同比增加超過50%,達到近15萬人,創單月歷史最高紀錄。其中,來自中國的遊客人數最多。
  • 為何中國的文化卻在日本獲金氏世界紀錄?
    為何中國的文化卻在日本獲金氏世界紀錄?李茂林 日前,有消息報導說:日本栃木縣壬生町教委組織748人同時背誦《論語》,創吉尼斯世界記錄。據稱,栃木縣從江戶時代開始,這裡的學校的國語課裡一直有《論語》課程,對廣大青少年進行《論語》教學,一直沒有間斷過。
  • 日本關西機場國際航線旅客數提前兩月破歷史最高紀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11月18日報導,日本新關西國際機場公司17日公布的10月份運營概況(初值)顯示,今年前10月關西機場國際航線旅客數量累計達到1343萬人次,提前兩個月打破了2014年全年1305萬人次的歷史最高紀錄。
  • 最新美民調:領先9%,2020大選 拜登勝算比川普大
    川普幾乎在每一項出爐的2020年美國大選民調中都落後於包括拜登在內的多名民主黨候選人,此外美國民眾對於川普工作的滿意度也相對較低。而作為民主黨總統競選候選人的「頭號種子」-拜登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使得川普的2020連任之路受到了嚴重威脅。
  • 日本化妝品出口連續第六年創歷史新高 亞洲佔總量90%中國購買力驚人
    日本化妝品出口連續第六年創歷史新高 亞洲佔總量90%中國購買力驚人  olivia chan • 2018-12-31 18
  • 蔡英文兩岸政策惹民怨 民調顯示超6成臺民眾不滿
    (臺媒資料圖)海外網1月22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016年5月上臺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兩岸政策協會今(22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面對兩岸僵局持續未解,有61.1%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感到不滿。
  • 2016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好感度調查報告
    不可否認,中國品牌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理念落後於世界先進品牌;產品和服務不均質,有樣板,也有劣貨;優質的服務沒有可持續的制度保障;山寨橫行,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等等。但中國國產品牌企業的創新發展與質量管理已經「在路上」。為了解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與意見,環球網聯合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於2016年開展消費者衣食住行用的國產品牌好感度調查。
  • 中國臺北創歷史紀錄,韓國金軟景第二飆高分
    2018年第6屆女排亞洲杯在呵叻結束1/4決賽角逐,中國女排直落三局以3-0零封伊朗,晉級四強死敵是以3-0送蛋澳大利亞的東道主泰國;中國臺北激戰四局以3-1爆冷淘汰韓國,創歷史晉級女排亞洲杯四強,半決賽的對手是以3-1淘汰越南的日本。
  • 2016全年票房破457億 單片單周單月均創歷史最佳
    2016全年票房破457億 單片單周單月均創歷史最佳 時間:2017.01.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楊雅如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回顧全年,中國電影市場依舊亮點頻出——銀幕總數達到41179塊,躍居至世界第一。2016年新公映的影片中共有多達85部電影票房破億。單片、單日、單周、單月票房均創造歷史最佳。尤其是周星馳執導的電影《美人魚》斬獲高達33.93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我國首部突破30億元大關的電影,也將《捉妖記2》拉下馬,重新刷新了中國影史紀錄。
  • 一天"喝"水83萬噸!青島刷新供水120年歷史紀錄
    半島記者 王洪智  隨著氣溫升高,青島市日供水量與日俱增,據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通報,7月21日市區日供水量達到了83.04萬立方米,刷新供水120年歷史紀錄。為應對出現的超負荷供水,進一步加強城市節水管理,確保城市用水安全,7月22日,青島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印發通知,進一步加強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目前,島城供水平穩,不會出現供水緊張態勢。
  • 我省95所高校明年畢業生達36萬餘人 創歷史紀錄
    我省95所高校明年畢業生達36萬餘人 創歷史紀錄   新聞背景  2014年  全國高校畢業生727萬  教育部日前通報,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727萬人,比今年多出2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被媒體戲稱為「更難就業季」。  都說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但數據卻表明,今年的就業形勢只是個預演,明年還會更難。
  • 日本外務省公布亞洲十國民調結果:泰國人最想學的外語是漢語
    【文/觀察者網 趙雯珺】11月1日,日本外務省公布了今年3月對亞洲十國進行的對日民調結果。 從結果來看,泰國民眾對日本持有非常高的好感度,日媒對此爭相報導↓ 究竟是怎樣的題目,答案又是如何…… 觀察者網翻譯了部分日本在泰國進行民調的問題及回答,一起來感受一下: Q:除了英語,你最想學習的一門外語是?
  • 綠智庫民調 這位非政治人物好感度竟贏蔡英文柯文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綠營智庫「新臺灣國策智庫」15日發表最新民調,調查「六都」民眾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六都」首長等人的滿意度。同時,智庫還特別調查「六都」民眾對目前「主要人物」的好感度,沒想到,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的好感度高達46.9%,贏過蔡英文、臺北市長柯文哲等人。
  • 蔡英文民調一再下跌 丟了威信位子還能保多久?
    而在斷電前一日,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顯示,蔡英文的聲望已經達到「空前最糟」的地步,創29.8%歷史新低。「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蔡英文聲望短短一年雪崩式下滑40個百分點,嚴重腐蝕掏空蔡英文威信。據臺媒報導,該項民調結果顯示,只有29.8%的臺灣成年人贊同蔡英文處理臺灣地區重大事件的方式,有50%的人不贊同。目前不認可蔡英文處理問題的人高於認可的人2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