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歲末,新冠疫情抵達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南極,自此新冠病毒已席捲世界七大洲。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22日表示,因為南極氣溫低,病毒很可能生存下來,未來隨時釋放出來禍害人類。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攝此前有報導稱,南極「遠離任何居民,幾乎沒有任何外部接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但新冠疫情最終還是抵達了南極大陸,據智利《第三版時報》22日報導,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次疫情是該國海軍艦艇訪問基地的結果,該艦後來有多名船員感染新冠肺炎。智利軍方隨後發表聲明稱,感染人員出現症狀之後已撤離南極基地,現在基地已徹底消毒。
一位要求匿名的免疫學專家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疫情出現在南極影響極大,南極氣溫低,病毒生存能力強,病毒被冰封在南極冰原下,可能很多年後會重新釋放出來禍害人類,甚至隨著融化的冰山漂流到世界其他地區。另一名熟悉南極科考工作的人士認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考隊員涉足南極,即便若干年後世界復歸平靜,南極科考隊員也有可能遭遇冰雪中的病毒,「重啟新冠病毒開關」。免疫學專家認為,智利應該對基地進行徹底消殺,再進行環境採樣確定消殺效果,確定沒有任何的病毒殘留。熟悉南極科考工作的人士認為,如果僅僅是站區可以消毒,但若涉及野外工作,是不可能消毒的。最新研究顯示,本來新冠病毒不感染小鼠,但英國出現的變異毒株卻能感染小鼠,那麼智利帶至南極的新冠病毒是否會影響企鵝?該免疫學專家認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應該對附近企鵝進行核酸檢測,做進一步研究。
這樣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世衛組織在21日的發布會上宣布,南非發現一種「獨立於英國變異毒株」的變異新冠病毒。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生物學家傑西·布魯姆表示,「這是真正的警報,我們必須予以關注」。但他認為,不必擔心病毒會出現災難性的突變,使所有的抗體和免疫系統突然失效。「病毒需要數年的突變積累,才有可能達到使現有疫苗失效的程度」。
延伸閱讀:關於英國新冠變異病毒 你所該知道的一切由於英國近期出現傳染力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種,截至21日,已有約30個國家和地區禁止從英國出發的人員入境,其中法國的禁令涉及貨物運輸,令英國港口陷入混亂,大量卡車堵塞公路。
其實英國早在9月份就檢出了這一變異毒株。
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英國聯合會的尼克·洛曼教授說,直到12月8日,在一次疫情防控會議上,新毒株才真正引起了與會專家們的高度警惕。
會議上展示的新冠病毒進化樹中,英國東南部確診增速較快的肯特郡有近半的確診病例是由該變異新毒株導致的。很快倫敦等地也開始呈現類似趨勢。11月,倫敦有約1/4的確診病例感染的是這種新毒株,而到了12月中旬,這一數字已有約2/3。
傳染力增強
70%?
英國政府「新毒株傳染力高70%」的表態或許是根據疫情增速數據計算得出的。因為目前還無法準確給出該突變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病毒的傳播力和致病性。
英國的變異病毒傳播了多遠?
除了英國的北愛爾蘭,該變體已傳播到了幾乎英國各地,主要集中在倫敦,東南部和英格蘭東部。
Nextstrain的數據顯示,丹麥和澳大利亞也出現了來自英國的該變異病毒。荷蘭也報告了病例。而南非出現的類似變體似乎與它無關。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歐洲早在2月就出現過病毒突變(D614G),而且其隨後成為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主導形式。
變異的原因
快速突變和進化?
新冠病毒每月平均發生1-2次突變,而這次是屬於異常的高度變異。
科學家們推測此B.1.1.7亞型可能源自某個長期慢性感染新冠的患者。因為免疫系統較弱,人體就成了病毒變異的溫床。不同突變的病毒在人體內展開競爭,一口氣冒出大量突變,完成了快速的突變和進化。
新冠病毒又進化
疫苗還有效嗎?
世衛組織多名專家21日表示,儘管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已出現數次基因突變,但包括英國近期出現的變異病毒在內,目前已知的變異對新冠藥物、療法、檢測手段及疫苗均未造成重大影響。
美國新冠疫苗和藥物攻關計劃「曲速行動」首席顧問蒙塞夫·斯拉維認為,變異病毒對現有疫苗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很低。
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生物學和遺傳學專家特雷弗·貝德福德指出,要破壞疫苗的有效性,可能需要對基因序列進行大量改寫,而不僅僅是少數突變。但他也指出,疫苗可能需要隨時間推移而進行微調。
有專家認為,病毒變異可能會影響檢測。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凱爾克霍弗表示,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目前還沒有影響到大多數檢測,因為絕大多數檢測著眼於病毒基因組內的多個目標,不過確實有極少數隻針對單個目標的檢測可能受病毒變異影響而無法有效檢出病毒。
防控級別爆表
「四級區」是什麼概念?
從12月20日開始,英國將包括倫敦在內的「重災區」的防控級別提升至「四級區」。
這是一個爆表的等級。
生活在「四級區」裡的人,除了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必要出行之外,都要儘可能留在家中。一般不允許與家庭成員以外的人聚會,也不能隨意進出「四級區」。但恐慌疊加上本周就是英國傳統節假日,導致很多人選擇連夜逃離倫敦這個四級區。
幾乎可以肯定,那些在最後期限前想盡辦法離開「四級防控區」的行為必然會讓這種變異病毒進一步擴散。地廣人稀的威爾斯緊挨著四級防控區。為阻止人群湧入,威爾斯宣布從19日午夜開始實行全境封鎖。
目前全球已經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英國旅行禁令。
記得今年早些時候,英國在「科學抗疫」名義下,一直不鼓勵民眾戴口罩,稱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結果從1月到7月,大概半年時間裡,英國民眾都沒有得到正確的防疫指導,不重視戴口罩。
而這一次,正如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英國聯合會的尼克·洛曼教授所呼籲的:對病毒的了解雖然還並不多,但「難道還要等幾周甚至幾個月實驗出結果,才採取行動嗎?」
(原標題:這會不會是未來恐怖片的開頭……)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時報 央視新聞 新華社流程編輯:TF021【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