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人都在追劇《三十而已》,而我卻在追87版經典《紅樓夢》。
《紅樓夢》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篇,按理說應該是早看完的。但是我卻一個字都未曾讀過,這對於我這個愛好文字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大諷刺,令人汗顏。
當然,即使不看,也早已知道小說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互相聯姻,彼此支持的一系列故事為背景,以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為主線,以其他的描寫為副線,寫出了一個封建大家庭從興旺到衰落的過程。
這部巨著,牽扯的人物實在是太多,我怕記不住,所以就一直懼怕看這本書。後來看評論說87版《紅樓夢》電視劇是王扶林導演花了10年時間拍出來最經典的一部劇,我又特別想緬懷陳曉旭,所以決定追87版《紅樓夢》電視劇。
第一集出現的人物,甄士隱、賈雨村、瘋跛道人、空空道人、一僧一道兩神仙,揭開了全劇的序幕。瘋跛道人唱的《好了歌》仿佛讓我有點兒明白這部劇最終要揭示的是什麼。最後一集的結局,賈家被抄,賈寶玉最後走在茫茫的雪原上,身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直至劇終,讓我心酸無比,幾乎落淚,這和第一集像是珠聯璧合,頭文呼應,突出了《好了歌》的真正含義: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看完再讀,字字句句透露出紅樓夢空化虛無,人生空空無所依,曲終人散繁華去。縱然是辛勞一生,百般鑽營;縱然是前後互擁,繁花似錦;縱然是位高權重,富貴半生,最終還是落得荒草連天,孤墳一座。這真是一部絕筆之作,讓後人細看紅樓,覺悟人生。
故事情節大家都知道,我只想分享幾點特別的感受給大家:
第一:說說賈寶玉
曾經聽好多人都說賈寶玉是個花花公子,見一個愛一個。我不認為他是這樣的人。他從小含著玉出生,受家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寵愛,尤其是在一群姐妹中長大,他自然是對各個姐妹情深義重,包括伺候他的晴雯和襲人等女子,尤其是他護著晴雯撕扯扇子那一節,惹得本來還生氣的晴雯哈哈大笑,他自己也是笑了個痛快。晴雯病中,他偷跑去看望她,淚眼婆娑;晴雯死了,他是大哭不止,還病了一場。
可見他不是一個飛揚跋扈欺凌他人的少爺公子,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就是眾多姐妹們喜歡的可愛多情痴情的寶二爺。更可貴的一點是:他蔑視權貴,勾心鬥角,關鍵時刻,不上戰場,保家衛國;他還痛恨八股科舉,不求一官半祿,所以讀書不是多用功,不求上進和進步,難怪寶釵要教育他。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心思就沒有在官運上,不下功夫也就能理解了。我用六句打油詩寫寶玉:
嘴裡含玉來人間,
儒雅相貌姐妹愛。
溫柔痴情傷別離,
痛恨八股鄙官貪。
看破紅塵絕塵去,
留下世人盡哀嘆。
第二:說了賈寶玉,一定要提林黛玉。
提起林黛玉,有人就說她見花流淚,見月傷情 。陳曉旭可以說是把黛玉這個角色演活了,讓我感受到的就是她的確是嬌弱無比,咳嗽噓喘。她說話比較尖酸刻薄,心眼又小,愛耍小脾氣,經常和寶玉鬥嘴,搞得寶玉左右不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許多人是不喜歡她這個樣子的。但是我以為她生性如此斤斤計較,小心翼翼,的確和她的家庭背景有關。她先是沒有了母愛,後來又沒有了父愛,她寄養在賈府,總覺得自己是寄人籬下 。雖然賈母等人也非常寵愛她,寶玉更是對她愛護備至,她還是會患得患失。黛玉葬花和黛玉臨死的場景,把我的心都揉碎了,最終她是抱憾而死。 我寫了四句打油詩給黛玉:
青春少女好嬌柔,
眉目含怨總憂愁。
心有相思不言語,
詩魂一併葬土丘。
第三:淺寫賈府頂梁柱——賈母
為什麼我要說賈母是賈府的頂梁柱呢?因為從賈母出場到離世,賈府上上下下都聽賈母的使喚。兒子老大賈赦品性不端,老大不小,還風流成性,惹得賈母看不起;賈政比賈赦好點兒,但也是官爵不進,沒有大的前途,賈母也無法重用;賈璉長於庶務,也是嫖客一枚,更沒法用之;寶玉年齡尚小,不懂生產,賈環年齡更小,還猥瑣陰壞,更不值一提。這樣看來家族大權自然就落在了賈母和王熙鳳等女子手中。賈母雖然年齡大,但心裡似明鏡,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分明,對後輩們那是關愛備至,包括對伺候她的丫鬟和對遠親劉姥姥。她胸懷博大,平等待人,心裡從來沒有鄙視劉姥姥,反而給劉姥姥一定的援助,所以劉姥姥最後會知恩圖報。我寫四句打油詩給賈母:
淺淺微笑顯慈愛,
關心子孫常問暖。
幹練幽默頂梁柱,
一生奉獻給後代。
第四:提了賈母,當然要提一筆劉姥姥
《紅樓夢》寫劉姥姥就是一條副線,起著陪襯的作用,因為要通過她的一雙眼睛來看大觀園的宏大豪華,魅力無窮。大家熟悉的劉姥姥就是進大觀園的一場鬧劇。實際上在我看來,劉姥姥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的人,正是通過她的眼睛從頭到尾見證了大觀園的興盛和衰敗。她小心翼翼,看臉行事,滿嘴好聽的話兒,時不時地還加點兒幽默風趣,把賈母和眾多姐妹們都逗得開心大笑。她雖然是一個來自農村貧農家庭的老太太,沒有文化,但卻諳於世故,說出來的話雖粗但理不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包含了多少智慧在裡面。她編的故事,都是即興出口,而且是順大眾口味,深得喜愛,可見她絕不是等閒之輩,連鳳姐都對她另眼相看,這就為最後劉姥姥為救其女,賣田舍房也要把巧姐救出來。可見劉姥姥最可貴的一點就是有一顆感恩戴德的心,知恩圖報。從她把家裡第一輪新鮮瓜果菜送到賈府,到賈府最後落敗,她千裡迢迢去探望,寬慰鳳姐,發誓救巧姐等一系列故事中,可以看出她見識非凡,智慧奪人。我有四句打油詩寫給劉姥姥的:
表面傻笑逗人歡
實則智慧藏裡面
知恩圖報用真情
關鍵時刻雪中碳
第五:我眼裡的鳳姐
王熙鳳作為《紅樓夢》的主角,那是必有重頭之筆的。我眼裡的鳳姐,丹鳳雙眼,眉梢含笑,身材苗條,豐滿勻稱,滿身穿著,珠光寶氣。她作為賈府的大管家,自有魄力能量,四處周旋本領可見一般。尤其是看見她臨時受命暫管寧國府,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厲害魄力發揮到了極致。這樣一個愛恨分明,有血有肉的人物,明裡一臉笑,暗裡有奸計。她設計害死了賈瑞,當然那也是這廝不自量力,想調戲鳳姐,豈不是找死啊!但又總覺得,鳳姐不至於非要害死他,因為他罪不至死啊!鳳姐心思縝密,謀劃周密,又設計害死尤二姐,還最後霸佔了賈璉給尤二姐的私房財產,害得賈璉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賈璉恨死了鳳姐,每次問鳳姐要錢,都被鳳姐一頓臭罵。她愛財惜財,生財有道。她放高利貸,剋扣丫鬟們的月錢,所以下人們對鳳姐也是非常不滿意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她還設計張華,從中仍然牟利。在我看來,鳳姐真的是一個矛盾人物,善惡之事她都做。她病了,還在操心賈府上上下下,不得休息;許多人都罵她,但是唯獨劉姥姥覺得她好,從不罵她,最後關鍵時刻還幫了鳳姐,說明鳳姐也是得一些人心的。她對長輩還是尊敬的,對於後輩也還算關懷,但她真的是心眼極小,眥眥必報,愛錢如命的人。最後她在賈府被抄在押期間死得很慘,用兩張爛蓆子裹著被拖出去,外面大雪紛紛,《聰明累》的歌響起來,看得我是唏噓不已,感慨萬分:人活著為了啥呀?我寫四句打油詩給鳳姐送行:
八面玲瓏巧笑顏,
半生精明會計算。
能幹潑辣有魄力,
誰想慘死在中年。
第六:《紅樓夢》裡人物眾多,各個塑造得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最後一點我就是想提一筆《紅樓夢》裡的詞曲,堪稱經典。電視劇中14首插曲,傾注了國家一級作曲家王立平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其中《葬花吟》這一首的創作就耗時一年零九個月。他認為黛玉是眾多女子中雖柔弱但最聰明最清醒最痛苦的人,黛玉葬花問蒼天,所以最終他寫出了以《天問》形式這一特殊曲,聽的人是肝腸寸斷,淚眼婆娑。還有著名的《枉凝眉》一曲,只要有寶玉黛玉出場的地方,這首音樂就會想起,他倆的愛情悲劇更是讓人扼腕嘆息,遺憾可惜。當時被選中的業餘歌手陳力,敬業精神可圈可點。我們聽得好像是女生小合唱的歌曲,原來都是她自己一人唱七八遍,最後再合集出來的,稍有疏忽,就會重新錄製。她的嗓音純淨深遠,如泣如訴, 聽後感覺增加了更多的唏噓和感慨,堪稱87版原唱的絕響。
紅樓巨作,從書到電視劇都堪稱歷史的經典,值得人們閱讀和欣賞。每個人的鑑賞水平不同,看法也會不一致,感受體味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必強求誰說的對與錯。只要有感受,有感覺,有感情就值得讚賞。至於寫詞吟詩,我也不懂平仄音律,所以最後我只能說我寫的全都是打油詩而已,見笑了。人物繁多,故事情節,波瀾壯闊,我也只是掛一漏萬,蜻蜓點水,寫出我自己的真感受和真體味,不對的地方,可以研討,但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