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文化,是內容營銷的捷徑?

2021-02-18 營銷兵法














作者 | 兵法先生

來源 | 營銷兵法(ID:lanhaiyingxiao)

這段時間,「同人圈」和「飯圈」因為一篇舉報微博站在了對立面上,網上稱之#227大團結#。這場「戰鬥」已經持續數日,擴散的速度和廣度也出乎大家意料——一個個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熱搜,短時間內就能積累上億的閱讀和數十萬的討論。如今,幾乎每個行業都開始關注這次事件,也紛紛探討起背後更深層次的話題。很多文章已經把事件的來龍去脈講得很清楚,我這裡也就不再贅述。作為行業的觀察者,兵法先生更想從熱門事件中摸索出新生代網民們的喜好和溝通語境。畢竟品牌和產品一樣,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不能完成年輕化迭代,就很容易被市場所遺棄。在此之前,我們不妨思考幾個問題,這次#227大團結#背後的用戶數量有多大?有多少是自己品牌的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我們應該通過什麼樣的營銷內容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又該如何降低他們對廣告信息的排斥程度?當然,如果飯圈、同人、二次元、AO3、LOFTER這次詞語你一個都不了解的話,那麼很遺憾,估計你已經到了與年輕人脫節的邊緣了...對於年齡稍長或者不了解這個圈子的人來說,「二次元」就等同於動畫、漫畫,「同人」就等同於耽美。當然,這樣的認知模糊且狹隘,也是很多圈層愛好者非常抗拒的刻板印象。首先,「二次元文化」的範圍相當大,這裡面涵蓋的人群、喜好以及領域也有著天壤之別。除了常規的小說、動畫、漫畫之外,還有遊戲、古風、JK等多種分支,即便是在這些分支當中,也只有少數具有廣泛人群基礎的大IP,更多的是小眾且垂直的小IP。如果拿江湖門派來做比喻,江湖上有少林、峨眉、武當這些耳熟能詳的大門派,也有一些我們從未聽說過的小門派,但他們一般都獨立存在、秋毫不犯。用圈內的話來說,也叫「圈地自萌」再來說說「同人文化」,這詞原意是指志趣相投的人,後來引申到除原著之外的所有創作類型的作品。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悟空傳》是《西遊記》的同人文,因為作者對原著的喜愛,重新塑造了孫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對命運的抗爭。《盜墓筆記》最開始在論壇連載的時候,南派三叔承認這是看了《鬼吹燈》以後寫的同人,所以也出現了「胖子」這個人物。《啦啦啦德瑪西亞》是虛擬印象工作室根據《英雄聯盟》為北京製作的3D微動畫,對於遊戲來說也是同人...除了這些特別出名的例子之外,還有不少圖片、文章、視頻、歌曲等形式的同人內容,這些內容的創作人一般來說都是原作品的粉絲,他們不但用內容任內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也反哺了原作的聲量。其實,萌文化泛濫、同人創作的興盛、相關網站的火爆等等,都是小眾文化向大眾文化滲透的過程,那些伴隨網際網路長大的Z世代,已經成了消費市場中的主流人群。很多品牌都不想錯過這個與年輕人群溝通的機會,他們一直嘗試各種各樣的方式擁抱同人文化,試圖與這部分消費者嗨在一起。不過,目前能夠正大光明走在臺前,並且被官方所支持的,主要還是遊戲圈的「同人文化」。在遊戲官網自建同人社區是遊戲宣發和保證生命力最常規的方式之一,《劍網3》從發行至今一直擁有超高的人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優質的同人內容。《劍網3》不但擁有同人社區,還會舉辦包含同人文、同人音樂以及同人視頻等多種形式內容的同人活動。在寫這篇稿件之前,兵法先生專門去看了一下這一屆的劍網三同人大賽的每個分會場,不得不感嘆同人作品的質量之高。當然,除了作品本身之外,二次元愛好者本身的特性,也是同人文化幫助遊戲立足的原因。日本文化研究者東浩紀在《動物化的後現代》中提到:「御宅族的欲望和生存狀況與曾經的現代人相距很遠,他們在虛構中能感受到比現實更加真實的東西。」即便是在遊戲的選擇中,他們也傾向於同圈層人發出的信息。這幾年,我們在提到內容營銷的時候,總喜歡說向用戶傳遞他們喜歡的,有價值的信息。如果把《劍網3》的案例代入其中,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條捷徑——還有什麼內容比用戶自己創造的內容更吸引他們呢?不僅如此,一旦一款遊戲能形成一定規模的同人文化圈,玩家們就有更多可以留下的理由:對遊戲的喜好驅動他們的關注與產出,圈層中人與人的溝通可以增加遊戲與玩家的黏性,同人圈的討論也能活躍遊戲氛圍。大部分營銷活動只能起到吸引用戶的作用,而這些能夠留下用戶的活動,也是不少品牌未來發力的重點。兵法先生看好的同人文化,不是特指的某一種或者一類作品,而是這種作品存在的形式以及傳播的方式。一旦了解了二次元、同人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什麼是ao3、lofter,ao3(archive of our own)是外網上一個大型同人作品站,什麼類型的同人都有,甚至還有一部分原創。Lofter一開始的定位雖然是攝影、美術的愛好者,但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卻成了同人文化傳播的一大場地。這些網站上和平共存著無數個小小的群體,就像一個個用戶愛好相當相似的社群。在這個產品和信息超載的當下,品牌需要支付大量的傳播費用,才能讓信息觸達消費者,想要在觸達之後成功轉化更是加深了營銷的難度。不僅如此,喜歡嘗試新鮮事物也是新生代消費者的特性,那些在小團體中的口碑和分享,會因為心理上較低的防線和從眾心理變得更容易接受。簡單來說,如果內容能在某個團體中得到認可,傳播起來將會更加高效。已經有不少品牌注意到了這個趨勢,他們關注著同人文化和背後的二次元文化,試圖尋找品牌新的增長點。但是,這數億的用戶規模因為太過分散,很難找到一些共性的傳播方式可以參考借鑑。但有一點我們要明白,在嘗試這樣的營銷活動之前,必須深度了解這些消費者的需求與愛好,才能在傳播中達到最默契的配合,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作者簡介:【兵法先生】營銷兵法創始人、知名營銷分析師,原創多篇文章閱讀超10W+。個人工作微信號:bingfaxiansheng。

「100萬人都在看的營銷新媒體」

公眾號:lanhaiyingxiao

官方網站:yingxiaobingfa.com

  微博:http://weibo.com/bingfage

相關焦點

  • 同人文化在中國:從晚清反案小說到二次元時代的動漫同人
    何為「同人」?來自日本與歐美的對照日本二次元文化中的漫畫同人誌是中國大陸網絡同人小說的文化根源及直接開端,這一觀點多年來一直是同人圈與研究界的共識。包括「同人」一詞在內的中國當代同人文化的種種規約,也多數來自於日本的二次元文化體系。
  • 2020金瞳獎聚焦超級內容蜂群文化以創意營銷啟動內容市場
    嗶哩嗶哩、蜂群文化、匹克體育等國內一線廣告公司、品牌方齊聚金瞳獎,就如何做好超級內容、如何平衡好商業與內容的關係等行業命題進行探討。其中,自媒體內容已經成為內容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行業成熟度的不斷提升,其市場價值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看見。
  • 十個經典的內容營銷案例經驗:口碑營銷從內容開始
    而面對眼花繚亂的現代市場營銷環境,這也是企業找到未來方向的指路明燈。為什麼是內容營銷?一方面是人的原因。人們雖然排斥廣告,但都喜歡故事。故事能夠分享,也可以加工,而且會隨著講述者與傾聽者的變化而不斷演變。它開闢了通往人類心靈的捷徑——人類與故事的這種相互影響得到了大腦科學的證實。
  • 同人奇蹟?ACG與同人間的關係!《東方Project》文化與遊戲共在!
    同人是ACG發展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作者們的同人創作能夠吸引更多路人了解原作,使得原作更為人知,向成為有死忠、有競爭力的作品前進的重要的一步。奇蹟般的同人遊戲非上海愛麗絲幻樂團的《東方Project》莫屬。
  • 何啟志:書山有路勤為徑,營銷有捷徑!
    那麼通往營銷的路徑是什麼?做營銷不外乎幾個條件...1、產品:聚焦核心賣點=聚焦核心競爭力。  沒有好產品和好內容,別人憑什麼對你感興趣? 沒有好的產品,你哪來的回頭客?你的產品不行,你哪裡來的轉介紹?但...產品不等於賣點。
  • 風波中的同人文化:IT大佬、一線網紅也成主角,創作的邊界在哪?
    這場來自「飯圈」和「同人圈」的戰爭,讓更多人知道了同人這個圈子,那同人文、同人網站究竟是什麼,而那些被寫進了同人文章裡的人物包括哪些?同人圈又代表著怎樣的文化?網站為檔案館式結構,以便容納各種不同的粉絲圈,目前主流的發布內容是同人寫作,但也可以提供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外部連結內嵌。網站的界面以英文為主,正在慢慢加入多語言界面。雖然網站是外網,但發布的文章支持各種語言。
  • 《幻鏡諾德琳》能為同人動畫開闢出新的商業路徑嗎?
    ACGx的這個欄目「新國漫研究所」也是基於二次元行業在中國的迅速崛起為基礎,以每季新出的國漫作品為選題,分析它們在二次元內容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概況。本期的新國漫是《幻鏡諾德琳》。提到國內最出名的遊戲同人動畫,年齡稍大一點的用戶會記得《我叫MT》,而不少90後、00後則看過《超神學院》。現在,《幻鏡諾德琳》的出現把同人動畫的質量高度向上拉了一個檔次。
  • 從內容營銷到內容全域營銷,優酷春集發布2018內容版圖
    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楊偉東、阿里巴巴集團CMO兼阿里媽媽總裁董本洪、阿里媽媽全域媒體業務中心總經理林文威、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高級副總裁兼CTO莊卓然(南天)出席活動,與在場的上千名廣告主、內容合作夥伴與媒體分享了優酷今年在內容布局、營銷、運營、宣發上的策略與打法。
  • 貼吧同人頻道上線 打造最大同人創作平臺
    【賽迪網訊】6月8日消息,貼吧正式推出同人頻道。據介紹,貼吧將通過挖掘整合多年沉澱的同人愛好者海量原創內容,對優秀作者、作品進行推介分享,為網民打造網際網路上最大的同人創作分享平臺。
  • 寫文、P圖、拉CP的「同人文化」,讓人痴迷的到底是什麼?
    這不是出現在漫威宇宙裡正傳的內容,而是同人寫手小魚創作的同人文裡的情節。2015年,小魚寫下了這篇關於鋼鐵俠與美國隊長的,長達幾萬字的同人文。「我想套用一部美國電影《初戀50次》裡反覆失憶的設定。靈感來源是喜劇,但可能讀者覺得虐的成分更多一些。」2013年,小魚入坑漫威,萌上了鋼鐵俠與美國隊長這對「盾鐵CP」,又通過朋友接觸到了同人文,一下子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熱詞】飯圈、同人圈、ACGN,一頭霧水?跟著「亞文化」學英語!
    英語中除了「go viral」這種說法之外,還有「viral marketing」這個市場營銷手段。從字面上理解,「viral marketing」就是「病毒式營銷」。可以想像,這種營銷方式是利用網際網路或人際網,來實現營銷目標。
  • 同人文是什麼?AO3、RPF/RPS又是什麼意思
    這裡所謂流行,並不意味著粉絲所熱愛的作品在主流高雅文化看來都上不得臺面,而是指其粉絲會以消費流行文化的方式來消費它。中國古典名著如《三國演義》,外國名著如《悲慘世界》,就都是同人文化的重要關注點,儘管在文學史它們一般都被列為「經典」而非「流行」。除了文學和媒體的敘事文本之外,同人還常常建立在非傳統封閉虛構敘事文本的基礎上。
  • 同人是什麼意思?同人作品是指什麼?同人作品創作有哪些形式
    日語的同人,猜測也是源於易經的,畢竟都是東方文化圈。作為ACGN文化的用詞,所指的是,由漫畫、動畫、遊戲、小說、影視等作品甚至現實裡已知的人物、設定衍生出來的文章及其他如圖片影音遊戲等等,或「自主」的創作。  「同人」一詞,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在同一單位共事者或同一行業中人(義同「同仁」)。  從本意來說,「同人」一詞和同性戀沒有關係,它來自日文,意思是「相關」。
  • 愛奇藝內容營銷方法論系列(2):價值觀營銷是關鍵
    基於《從前有座靈劍山》《破冰行動》《動物管理局》《樂隊的夏天》《中國新說唱》《潮流合伙人》《延禧攻略》《黃金瞳》等頭部內容,愛奇藝營銷團隊深挖內容價值,通過懂用戶、懂年輕人的營銷,成功掀起過故宮熱、非遺熱、樂隊熱等多個社會文化浪潮。
  • 網紅經濟持續回暖 知名內容營銷機構華焱文化加速布局下半場
    在線上消費時代,用戶的消費習慣已從「搜索產生交易」轉化為「先消費內容再消費商品」,以內容構建消費場景成為電商平臺的必然選擇,也成為各大就紅人機構發力的重點。紅人機構已成為電商直播平臺的中堅力量。專業的內容營銷機構可以將合適的內容生產者對接到商家,再將合適的內容精準匹配至消費者。
  • 對壘肖戰粉絲的同人圈,究竟是什麼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深響原創 · 作者|呂玥  核 心 要 點  同人即粉絲的二次創作,同人文化在日本和歐美歷史悠久。 同人文化中包含腐女文化,粉絲組"CP"在韓國娛樂圈習以為常,但在國內不被接受。 同人文化逐步發展成為IP衍生的一部分,在遊戲領域成為一種營銷宣傳方式。 騰訊、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已在同人、二次元領域有所布局。 屢次登上熱搜並引發巨大爭議的肖戰粉絲大戰AO3事件,讓「飯圈」和「同人圈」站在了對立面上。 對大眾來說,「飯圈」一詞尚且熟悉。
  • 漲知識丨同人文是什麼?AO3、RPF/RPS又是什麼意思
    這裡所謂流行,並不意味著粉絲所熱愛的作品在主流高雅文化看來都上不得臺面,而是指其粉絲會以消費流行文化的方式來消費它。中國古典名著如《三國演義》,外國名著如《悲慘世界》,就都是同人文化的重要關注點,儘管在文學史它們一般都被列為「經典」而非「流行」。除了文學和媒體的敘事文本之外,同人還常常建立在非傳統封閉虛構敘事文本的基礎上。
  • 同人文是什麼意思?RPF/RPS又是什麼意思
    這裡所謂流行,並不意味著粉絲所熱愛的作品在主流高雅文化看來都上不得臺面,而是指其粉絲會以消費流行文化的方式來消費它。中國古典名著如《三國演義》,外國名著如《悲慘世界》,就都是同人文化的重要關注點,儘管在文學史它們一般都被列為「經典」而非「流行」。除了文學和媒體的敘事文本之外,同人還常常建立在非傳統封閉虛構敘事文本的基礎上。
  • 劍網三:引以為傲的同人文化,竟然抄襲盛行?古風音樂竟是日本貨
    之所以一直能夠這麼長壽的原因,其中其創造的同人文化一定是一個原因。劍網三的同人文化,應該是在遊戲圈中做的最好的,無論是cos還是歌曲、同人視頻、電視劇,甚至電影,都有著巨大的粉絲,其許多作品甚至還廣為傳播。但是劍三自研發開始,抄襲事件就不斷盛行,其遊戲前期幾乎照搬魔獸世界,讓許多玩家吐槽。
  • AO3的同人空間
    目前,AO3依舊會因為著作權和內容尺度遭受非議,也有律師提出如果用名人進行創作可能會涉及侵權問題。周月白《環球》雜誌記者/劉娟娟  前段時間,由明星粉絲舉報同人作品而引發的「亂戰」,讓AO3這個名字出現在公眾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