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動聽的語言,一定是來自於孩子。
——著名育兒專家蒙臺梭利
最近,一位前來諮詢的寶媽向晨茜語言矯正專家反映:孩子3歲了,還是不願意開口說話。越叫他說話,他越是不說。媽媽用盡各種方式,試圖與孩子交流,用各種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為他唱歌、講故事,他都無動於衷。由於孩子缺乏語言交流,沒有朋友和玩伴,孩子變得更加孤單和自卑,這讓媽媽非常著急。
事實上,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語言的作用非但沒有得到消減,反而變得更加重要。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有語言障礙的孩子卻越來越多,原因有很多,而父母忙於工作缺少陪伴和交流,也使得孩子在語言發育的高峰期錯過了應有的正面引導和幹預。那麼對孩子進行語言幹預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遵循哪些原則?晨茜語言矯正為各位家長總結了以下原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晨茜語言矯正 只做良心教育
語言幹預是一個外延很大的定義,有很多理論體系和相應的具體方法,根據產生語言障礙的原因不同,方法也會有變化,所以掌握兒童語言幹預的原則對科學的掌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發展時機的原則:建議語言幹預的介入應及早開始並持續、系統地進行,這樣幹預效果會比較晚開始的短期幹預更好。
2.課程密集的原則:建議課程設計較密集,這樣有利於兒童能力的強化,效果比較好,當然課程設計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發育,要讓兒童喜歡課程。
3.直接與間接幹預相結合的原則:建議課程重心放在兒童的直接教導,同時對父母、授課老師及其他人員也進行相應的幹預方法培訓。
晨茜語言矯正 只做良心教育
4.廣度與彈性課程的原則:一方面建議課程的設計要涵蓋兒童一定的社會生活內容,要符合兒童及其生活環境的多維度,另一方面課程內容設計要隨著兒童和家庭的變化有所調整。
5.允許效果有個別差異的原則:並非所有兒童都能從幹預中得到相同的效果,但是會比幹預介入前有明顯改善。
6.適合語言幹預的環境維持原則:在幹預介入過程中,兒童的語言能力會有進步,然而相應的幹預環境要在兒童語言能力得到足夠的鞏固後再撤離,否則兒童習得的技巧就難以持久。
晨茜語言矯正 只做良心教育
晨茜語言矯正指出,這些原則為兒童語言幹預的工作人員或父母在對兒童進行幹預規劃時,提供一些可遵循的方向,以便少走彎路,儘可能地取得較滿意的幹預效果,讓孩子儘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