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健康文化主題公園,一個你不得不去的好地方。
趁著陽光明媚,一起來公園溜達溜達吧~
最吸引人的是幾組囊括於都人文歷史、美好祈盼的雕塑景觀,分「千年古縣」、「五福廣場」、「雩陽十景」三組。
其中「千年古縣」雕塑景觀是由「六縣之母」地臺及「西漢建縣、客家風情、理學淵源、文化瑰寶」四扇景牆組成,展示了於都千年古縣濃厚的文化底蘊與古韻。
「五福廣場」則由左右兩扇浮掛著王羲之等五位古代書法家及孫中山等五位現代偉人手跡「福」字的景牆,合抱一個獨立的「福」字及金錢造型雕塑組成,意預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
民間稱「雩陽十景」為「於都『十樣景』」,也有人稱之「於都『十樣寶』」。
「雩陽十景」由兩幅弧形景牆組成,再現了「紫陽甘泉」、「川江夜月」「龍門夜雨」「吳僧翠竹」、「青山瀑布」、「烏石沙圖」、「雞唱曉煙」、「明珠吐輝」、「三峽暮雲」、「梁仙古檜」十處於都各地美景。
紫陽甘泉
又稱為「隔日靈泉」,民間稱「仙牛汶井」,地處老縣城東門外,現在的貢江鎮紅旗村會明組。
川江夜月
又名「雙江分月」,位於老縣城東門外,現貢江鎮紅旗村與貢江鎮水南村相夾的貢江河段。
相傳每逢月亮初升的時候,月亮在「紫陽觀」外的貢江河裡南北二流各有一個,隨著月亮升高,最後複合為一。
吳僧翠竹
又名「僧榻奇篁」,民間稱「金竹掃地」。地處現在縣城長徵大道、紅軍大道相夾的福田寺縣委黨校那一塊地域。
相傳宋代縣南郊建有「明覺寺」,(僧伽院)由吳僧伽和尚住持。吳僧伽圓寂不久,從他床底長出一叢翠竹,又蔓生到園裡,成為一片竹林。
龍門夜雨
「龍門夜雨」是「雩陽十景」中唯一沒有別名、沒有別址、「官方」「文人」民間都沒有「異議」的一景,位於現在的貢江鎮農業村,縣工業園東北「郊區」,長徵大橋與紅軍大橋之間的貢江之西岸。
青山瀑布
又名「應時瀑布」,「金沙漂布」。具體位置有兩種說法:一是位於現在的貢江鎮新地村石屋組;二是位於現在的嶺背鎮金溪村。
山上古木參天,松竹成林,一泓噴泉穿過石隙,從山巔奔騰傾瀉而下,高懸碧空藍天。
烏石沙圖
民間稱其「烏石關門」,位于都縣城贛州方向近郊的永紅村。按地域,分為二個片,323國道沿線稱為麻油坑,麻油坑至裡泗村稱為烏石背。
該石山清淨如洗,玲瓏別致,四季不涸。距323國道2裡地左右,源自倉前村經裡泗村的一條小河從「烏石關門」穿「門」而過流入貢江。
明珠吐輝
又稱「蛟窟宵燈」,位於現在于都縣城西羅坳鎮距縣城五十華裡名叫「峽山」,又叫 「夜光山」,又被稱為「十裡河排」的貢江河畔。
據《南康記》載:「夜光遙見若火,溯流十裡至於蛟窟而沒。」
雞唱曉煙
也稱「金雞報曉」,又叫「金雞報響」。具體位置有兩種說法:一是位於現在的貢江鎮河田村蘭屋組;二是位於現在有貢江鎮水南村長坑組。
相傳有金雞出入棲息,每天啼晨報曉。人們聽到啼聲,紛紛起床做飯,到處升起縷縷炊煙。
三峽暮雲
又叫「三洞堆雲」,地處縣城西四十裡現在的羅坳鎮巖背村。
這裡有座怪石嶙峋,白雲繚繞的大山,當地稱「白雲嶂」。
梁仙古檜
又叫「仙巖古檜」,位於現在的新陂鄉廟背村。
這有座山俗稱「北鬥山」,相傳山上有個叫梁真人的道人,皇帝派了使者召他進京,不願入世的他借款待使者之機,拔了一株檜樹栽在鍋灶旁,檜樹剎時就長得高聳入雲,他縱身一躍沿樹梢上天了。
健康文化主題公園建成還沒有多少年,這邊兒的娛樂設施還在完善中,不過小葵相信以後這裡會越來越繁華越來越熱鬧。
轉發是一種鼓勵|分享是最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