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董家梁山吹打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

2020-12-20 騰訊網

▲練習梁山吹打

吹打樂,在民間稱為「耍鑼鼓」。大大小小的鑼鼓班子在豐都縣各鄉鎮均有分布,演奏特點也因南北兩岸而異。南岸過去交通相對落後,文化不太發達,所以鑼鼓擊法比較單一,至今仍沿襲傳統演奏法。北岸則在傳統打法基礎上逐漸吸收融匯進一些新的東西,所用樂器也有所改進,在演奏風格及曲牌與南岸的傳統演奏大有區別。董家鎮的耍鑼鼓在豐都縣風格獨具,很有地域代表性。

▲吹嗩吶

「梁山吹打曲牌的曲目積累較多,並基本成形固定,與其他鑼鼓相比,更注重於曲牌中間的變奏,而其他鑼鼓則在於開頭和結尾的變化。同時梁山吹打一改傳統吹打的組合法,而以京鑼、大鈸、馬鑼、京鉸、鼓組成,這些樂器發聲很響亮,演奏風格以快速為主,高亢、激昂,聽起來卻並不刺耳,反倒顯得協調、和諧,給人新穎輕快之感。」該鎮水巷子居委已經從事吹打33年的居民王永洲說,父輩那一代,梁山吹打非常盛行,幾乎每個院子都有,幾乎每家都有會吹打的。在當時,村民幹完活,晚上都會聚在一起吹吹打打,已然成為一種娛樂。而尤其在慶祝豐收時,幾個村的村民各到一個山頭,隔山「鬥樂」,遇到婚喪嫁娶時,梁山吹打更是必不可少。

▲敲鉸子

王永洲說,梁山鑼鼓與忠縣的癩子鑼鼓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曲牌更為豐富,具有代表性的曲牌有倒流水、十樣景、過街撬、剪巴郎、猛虎下山、梁山小賴子、菜籽花、三月番、梁山正賴子、六夾賴子、無名賴子、四句、六句、追板、騰板、補缸、海棠紅、流水板、白大姐等。梁山鑼鼓一般分為坐堂吹打和行路吹打。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大牌子由兩支嗩吶加大鑼、鈸、小鑼、鉸子、包鑼、鼓等打擊樂器演奏。二是:小牌子由大小嗩吶各一支加打擊樂器演奏。三是:佔子也叫炸子,由小嗩吶、二胡各一個加打擊樂器演奏。

▲打小釵子

「梁山吹打一個組合5個人,在吹打時每個人手合得起節拍,要配合默契、音調和諧。演奏時二胡奏主旋律,嗩吶則根據樂曲進行的氣氛加以變奏。」75歲的嗩吶手藍明全介紹,梁山鑼鼓古樸淡雅,吹打樂音響和諧統一,音色優美悅耳,善於表現輕快、活潑的情趣,曲目也非常豐富。演奏者技術嫻熟,能自如地運用各種技巧演奏。各種樂器配合默契,妙趣橫生。對樂曲中的各種情緒能模擬得惟妙惟肖,表現了較高的民間吹奏技巧。並且在長期的演奏中,曲目已固定,整個吹打樂旋律簡樸流暢,調式調性豐富,有的曲目甚至運用了簡單的對位、復調等技法,是非常典型的民間吹打風格。

▲打大鈸

目前,董家梁山吹打正逐漸走向衰落,除了一些年長者會打外,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梁山吹打為何物。梁山吹打伴隨民俗活動的產生而依存於民俗活動,現代社會發展神速,科技進步很快,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耕文明正在逐漸消失,農村與外界的接觸面增大,審美觀也發生改變,傳統民俗日益淡化,傳統文化正在逐步失去生存的根基。梁山鑼鼓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逐漸減弱,運用場所萎縮,大部分藝人年事偏高,傳承的徒弟多數改行,轉而打工、經商等,使傳承的鏈條中斷,傳承下去難度增大,這也是很多非遺保護項目共同的困境,像地球生物的滅絕一樣,文化物種的消亡,同樣讓人無奈而心痛。

▲迎娶新娘

「為了傳承梁山吹打,我們近年來組織了十幾支吹打隊。今年,我們還將舉辦比賽,選出梁山吹打的優秀傳承者,並讓他培訓更多的人,將梁山吹打繼續傳承及發揚。」該鎮文化站站長藍朝權說。(本文源自:豐都新聞網 作者:林雪琴 源標題:梁山吹打 風格獨具曲牌豐富)

相關焦點

  • 天安門紅燈籠製作者:傳統制燈手藝恐後繼無人(1)
    如今的紅燈廠早已不見昔日輝煌,固守傳統的手工制燈者寥寥無幾,這項傳統民俗技藝面臨失傳窘境。老藝人制燈40年不改本色「燈籠是數學和藝術完美結合體,需要大大小小10幾道工序,」北京市美術紅燈廠從事燈籠製作30餘年的馬師傅說,燈籠底座、骨架、尺寸以及與建築物的比例都要遵循規律。首先燈籠直徑要和燈座大小相匹配。
  • 後繼無人 新加坡華人潮式燈籠彩繪手藝面臨失傳
    後繼無人 新加坡華人潮式燈籠彩繪手藝面臨失傳     「楊瑞發
  • 重慶豐都「鬼城」,白天行走是人,夜晚是鬼 傳說聞名世界
    更有民間傳言:古時候的豐都鬼城裡的商販,在每一個日落後的黃昏。一般就不再進行買賣,實在要交易,買賣雙方均是要把收到的銅幣投入水缸中驗真偽。因為時常有人在錢貨交訖的第二天,發現收到的錢幣變成了冥幣。古時的豐都,被稱為「酆都」,又叫「幽都」。豐都「鬼城」在歷史的變遷中,成為了人們廣為傳說中的死亡靈魂的歸宿,豐都城就是一座「鬼城」,也是統轄世界人類所有鬼魂的「陰曹地府」。
  • 豐都鬼城勸戒碑
    荒唐談鬼笑靈巫,劍樹刀山果有無。莫是世途機太險,反將地獄號平都。」所以自唐以後,路引就像聖物一樣被流傳了下來,從無變動。所以這種路引只有好人才能買到,作惡的人是買不到的。以前來豐都旅遊的人都要為家裡的老人買一份路引回去,以表示自己的孝心。因此,以前豐都城裡的路引非常流行,很多人就靠賣路引為生,使得豐都鬼城名聲遠揚。  歷代文人墨客、官吏通過小說、詩詞、遊記和碑文的描寫與鬼城有關的故事。
  • 《神人以利沙》第50講:「後繼無人」與「後繼何人」
    信仰如果離開了生活,就是假信仰,是騙人的信仰。唯有那來自天上的,我主耶穌基督的信仰,才能給人生活的力量,教導人行路有方向,作工有力量。弟兄姊妹,在待人接物上,我們有沒有不耐煩?在教會的聖工上,我們有沒有攀比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奉行基督的原則?
  • 煤礦人才短缺,將後繼無人?大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呆在礦山?
    而過低的性價比,讓很多工人、大學生逃離煤炭行業,這也成為了很多尚有生產能力的煤企面臨的新問題。「某國有煤礦截止2010年底,共有9065人,其中技術管理人員735人,但僅2010年就流失20多人,其中大多數掌握著企業核心技術,是主要的管理骨幹。」
  • 創始人離職後面臨困境十大科技公司
    騰訊科技訊(悅潼)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技博客SAI今天撰文,稱科技業界包括微軟、Sun等公司在內的10大企業的創始人離職後,這些公司的運營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境。
  • 中醫最大的危機是後繼無人!只聞中醫藥,未見接班人
    中醫後繼無人 學中醫沒出路的印象之所以深入年輕人的心中,是由於當今社會的現象正是如此,國人對中醫一直有種「愛恨交織」的扭曲態度。面臨這種歪曲的現狀,中醫界的先賢大拿自然焦心於此,並一直嘗試盡力改變這種畸形發展乃至後繼無人的結局。·中醫人的培養應該依照中醫人才成長規則「中醫最大的危機是後繼無人。
  • 道墟肖金有支「潮爺爺吹打樂隊」
    這支民間吹打樂隊12位平均年齡72歲的潮爺爺穿著深紅色禮服,戴著灰黑色禮帽,正在認真專注地演奏著曲子《歡天喜地》。傳承大敲非遺文化阮萬敏是這支潮爺爺吹打大敲隊的司鼓兼總策劃,他熱衷於民間文藝活動,吹拉彈唱樣樣精通,退休前是道墟鎮一名成教幹部。為讓肖金大敲這項民間非遺文化發揚光大,幾十年來,他一直默默耕耘著這一珍貴的傳統民間文化藝術園地。
  • 靜心傾聽獄警面臨的職業困境
    而當時的邊沁,只是出於幾個非常實際的目的:一是為了減少監管人員,提高監管效率;二是為了減少監管人員與罪犯的接觸,以抑制體罰和酷刑。簡而言之,是出於經濟與人道的考慮。悖謬的是,邊沁關於監獄的美好動機,至今依然被人所詬病。而現代監獄所面臨的管理難題,則始終困擾著後世的學者和管理者。最近黑龍江省訥河監獄的醜聞,又為公眾對於監獄的幻想增多了一些素材,也再次讓人窺視到現代監獄管理艱難的一面。
  • 豐都法院案例入選重慶法院服務「六穩」「六保」典型執行案例
    豐都法院執結的重慶市渝中區捷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與豐都縣麗橋食品 銷售有限公司(自然人獨資)、楊秦、張瑜、孫林借款合同糾紛案入選。借款之後,麗橋公司投資人楊秦在2019年8月突然病亡,公司陷入困境,無力償還借款。捷貸公司向豐都法院申請執行,請求麗橋公司歸還尚欠本息60餘萬元。另40餘名麗橋公司員工訴至法院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共計60餘萬元;麗橋公司食品存放倉庫出租人亦起訴麗橋公司,要求排除妨害騰退倉庫並支付租金。
  • 國有林場後繼無人 「老頭們」工資未收全
    守護著國家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國有林場,目前普遍遇到了「後繼無人」的窘況。由於地處偏遠的山區,經費匱乏,生產生活條件艱苦,無法留住年輕人甚至是有中專以上學歷的人才,管護人員隊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斷層。林場老職工們的辛酸53歲的馮玉平拄著拐杖,一步一停地在家裡挪著步子。
  • 老徐蜜蜂轉場的故事,又面臨著什麼樣的困境呢?
    惋惜地是蜜蜂轉場成功後,帶來地嚴重問題——蜂蜜滯銷。蜜蜂轉場地成功並不意味著能解決峰農地全部困境,而老徐就面臨著蜂蜜滯銷地問題。養蜂人老徐老徐,一個土生土長地農民。1964年出身在四川資陽。1982年,一個契機,走上了養蜂之路。現今,養蜂已經有39個年頭了。
  • 吳道全與豐都一建公司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2015年8月25日,豐都一建公司與吳道全籤訂《建設工程內部承包合同》,合同約定:首次支付工程款的時間為基礎開工後兩個月支付,結算月次月的五日前銀行轉帳支付;工程款由發包人按月支付,即以承包人每月25日向發包人報送當月實際完成工程量月報(含籤證、變更、增加等工程價款),發包人收到後應在五日內予以審定確認並於次月5日前按上月已完成工程量造價的80%支付工程進度款給承包人
  • 展會主辦方面臨怎樣的法律困境?
    只有純粹由展覽公司或企業創辦無政府及部門任何形式冠名的市場化展會無級別,但即使此類展會也會找個不同級別的行業協會、學會作為主辦,以表示是有組織身份的展會。 誰是展會真正的主辦方? 誰是真正的展會主辦方?發起者?投資者?運營者?直接收益者?風險承擔者?
  • 擔心門歌后繼無人 合肥老人免費授藝
    時至今日,賈德雲開始擔心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繼無人。  憑藉門歌技藝,曾養活一家人  提起門歌,許多人可能覺得陌生。但是,在一百多年前,門歌是合肥及其周邊地區乞討人必備的絕活。相傳,這一乞討形式在明末形成,在清朝中期發揚光大,窮人們沿門乞討唱歌,故稱為「門歌」。  而家住合肥的86歲老人賈德雲就是合肥地區遠近聞名的門歌大師。
  • 英國劇院業面臨復甦困境
    英國文豪莎士比亞經典戲劇《哈姆雷特》中的這句臺詞,如今成了英國劇院業疫情之下面臨的真實困境。自3月下旬英國為遏制新冠疫情實施全國性「封鎖」措施以來,英國所有劇院迄今已關門謝客百餘天。昔日燈火輝煌的舞臺如今大幕低垂,沒有演出,沒有收入,一些獨立運營、缺少資助的劇院在苦熬數月後未能倖存,徹底倒閉。
  • 周末自駕遊,豐都九重天叢林部落體驗不一樣的親子時光
    宅家太久,孩子即將開學返校,在重慶想和孩子一起來場親子之旅,豐都九重天叢林部落給你不一樣的親子時光。叢林部落景區距離豐都九重天景區2公裡,位於豐都縣雙路鎮連花山旅遊度假區,距豐都縣城18公裡。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最高海拔1200米。鍾南山院士說:景區是空氣新鮮開闊的地方,景區開放,對人們的健康心理都有好處。
  • 重慶豐都鬼城——雕塑了許許多多離奇古怪的鬼神像
    三峽庫區篝水後,原鬼城的一部分將淹沒水下,成為水下「地府」,豐都的鬼城將成為鬼島。      豐都是一處歷史上有名的重鎮,在東漢和帝永元二年(91)開始形成地方政權治所,曾經是巴人的重要領地,歷史上有「巴子別都」「鬼國京都」「東方神曲之鄉」等別稱。以中國的鬼文化著稱於世,古代典籍記載這裡為鬼帝坐鎮之地。
  • 豐都鬼城:現代鬼城,不能體驗的奈何橋!
    還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豐都,因為按照大人的說法人死後必須去豐都報到,所以我早就知道這個地方是人最終的歸宿。人們常說「豐都來會人」,大約就是死后豐都相見的意思。年歲稍長,讀《西遊記》、《聊齋志異》等名著,裡面對豐都有所描繪,有些地方往往還有神來之筆,加之李白有「下笑世上士,沉魂北豐都」的千古詩句,我就對「鬼城」豐都更加著迷,甚至暗暗下定決心,我還是一定要再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