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人肉代購」飛國外的腳步沒停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記者調查發現「人肉代購」飛國外的腳步沒停
  要錢不要命的真假代購

  每月固定飛韓國「人肉代購」的程璐這下「賠了」。3月20日,從首爾返京的她開始在石景山區集中隔離,其間費用由個人自理,發貨計劃也宣告泡湯。

  在3月24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邊檢總站副總站長吉利霞表示,北京邊檢嚴格落實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發揮大數據分析排查優勢,發現確有人涉嫌違反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隔離規定,甚至有人往返疫情嚴重國家地區從事海外代購活動,北京邊檢將排查信息實時推送有關部門掌握。

  代購

  3月仍多次赴韓補貨

  在淘寶上,程璐的「人肉代購」店鋪已經開了13年。點擊「全部寶貝」,可以看到上百種在售產品。從口紅、粉底液,到面霜、精華液,各大品牌的網紅化妝品不一而足。按照她的說法,這些都是從韓國的免稅店、專櫃等渠道採購而來。

  在程璐創建的粉絲群裡,除了不定期推送新品外,也會有粉絲主動詢問她的行程安排。

  「親,這個月還去韓國嗎?」「我剛回來,在隔離中,14天……」程璐答覆完,還配了張她在酒店拍的照片。

  對於這樣的結果,程璐其實心裡有數。上周,當她再次啟程時,就已經在店鋪的自動回覆中留下這樣一番話:「3月18日飛首爾,18到21日只接單不發貨,後續看隔離情況……」

  面對韓國8000多例確診病例,程璐倒是心很大,「其實還好,大邱我們也不去,其他地方感染不多。」而對於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隔離觀察的最新規定,她也心存僥倖。即使是返京前夕,還覺得「明天看,才知道」。

  程璐曾於3月16日在她的朋友圈裡曬出過當天在韓國採購化妝品的小票圖片,並表示,「18日我可能去不了,因為回國要集中隔離費用自理,我怕14天酒店費用和吃飯掙不回來。」不過,當記者在3月19日以買家身份與其聊天,問到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到韓國時,她並未提及此次行程,而是回答「1日」。

  3月18日,她還是坐上了飛往首爾的航班。她的朋友圈顯示,短短一個月內,她至少曾在2月27號和3月1日赴韓補貨。「之前回來可以居家隔離,不耽誤發快遞。」程璐坦言,自己會把快遞放門口,讓媽媽取走送下去。而這次,不僅貨發不走,還要為集中隔離支付相關費用。

  買家

  「現貨」還是「假貨」存疑問

  「3月以閉關開始……陸續刷一刷現貨,這次真的是且賣且珍惜啦!」早在20天前,同樣從事韓國「人肉代購」業務的丁薇就在朋友圈發出這樣的廣告。2月28日,她最後一次搭乘韓亞航空的航班飛往首爾。返京後,她便開始了「在家賣現貨」的生活。

  「最近好多賣家雖然不再方便出國,可發貨沒閒著,也不知道究竟囤了多少。」前些天,林雅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從代購那裡入手一款號稱「現貨」的面霜。到手以後,她還是有點不放心,就在網上搜索如何鑑定真偽,「感覺質地跟之前在專櫃試過的不太一樣,懷疑未必是正品。」

  事實上,這樣的擔心並非個例。3月15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就曾發布提醒,稱最近越來越多的假代購瞄準了代購行業這塊「大蛋糕」,妄圖通過各種造假套路以更低廉的成本、更高的利潤,知假賣假,欺騙消費者。據了解,假代購常見的套路包括定位造假、物流造假、小票造假,甚至直播造假等。

  前不久,北京一名代購也曾在朋友圈推銷自己近期從韓國買回來的商品,同時曬出購物經歷和韓國首爾等定位信息,結果被鄰居舉報。然而,民警並未查詢到這名代購近期的出入境記錄,造假行為隨即暴露。

  此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等信息。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不少代購未按要求執行,違規交易的情況依然存在。

  (文中程璐、丁薇、林雅為化名)

  本報記者 宗媛媛

  相關新聞

  北京口岸入境

  內地居民超九成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邊檢總站副總站長吉利霞介紹,自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以來,北京口岸入境人員7.5萬人次,日均6000餘人,中國內地居民佔比九成多。

  在口岸入出境查驗工作中,遇有中國內地居民在規定的隔離期內擬出境的,根據有關部門作出的不準出境決定,邊檢機關依法不準其出境。遇有來華外國人出境後在規定的隔離期內擬再次入境的,北京邊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依法對其作出不準入境、退運出境處理。近日已對4名涉嫌違反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規定的外國人作出不準入境處理。

相關焦點

  • 新華網調查「人肉代購」:海淘軟體眾多,靠什麼在夾縫中生存
    新華網調查「人肉代購」:海淘軟體眾多,靠什麼在夾縫中生存 新華網瀋陽2月14日消息,「情人節送女友禮物清單已出,別再猶豫,快選一款取悅你的她。」「2月中旬飛韓國,需要下單的寶寶提前說。」
  • 每月固定飛韓國「人肉代購」的她,這下「賠大了」!
    每月固定飛韓國「人肉代購」的程璐這下「賠大了」。3月20號,從首爾返京的她開始在石景山區集中隔離,期間費用由個人自理,發貨計劃也宣告泡湯。記者發現,程璐曾於3月16日在她的朋友圈裡曬出過當天在韓國採購化妝品的小票圖片,並表示,「18號我可能去不了,因為回國要集中隔離費用自理,我怕14天酒店費用和吃飯掙不回來。」不過,當記者在3月19號以買家身份與其聊天,問到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到韓國時,她並未提及此次行程,而是回答「1號」。
  • 留學生回國探親兼當「人肉代購」 賣力難討好
    原標題:留學生回國探親兼當「人肉代購」 賣力難討好 國外寒假將至,一些準備回國探親的中國留學生一邊忙著準備期末考試複習功課,另一方面則緊盯各大品牌折扣,成為家人及朋友的「人肉代購」。不少人雖然盼望回國與親人團聚,卻無奈選擇在網絡上隱身「能躲就躲」,因為實在難以承受給親友代購的負擔。
  • 部分個體代購商家偷逃稅伎倆:慣用「人肉」方式
    一些個體代購商家偷逃稅伎倆調查  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起施行個體代購者瘋狂又忐忑□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林靖耘  這是一個萬億規模的「行業」。  隨著一架架飛機起落,行李箱的軲轆急速滑動橫跨大洋、流轉全球。
  • 國外代購買不到的爆款這家微店有 記者暗訪發現問題
    記者從一張快遞單據開始調查,歷時一周查明這家微店所在場所,並把相關情況反饋給鹿城市監部門。  昨天,鹿城市監部門對這家微店所在民房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大量品牌進口化妝品、護膚品和食品。因商家未能提供相關進貨憑證,市監部門暫扣問題貨品。
  • 揭秘假代購的 5 個內幕,3 招教你辨別真假代購!
    你們有沒有發現?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假代購湧現了出來。前段時間就有個韓國代購被鄰居舉報,疫情期間還飛去韓國人肉背貨。經過核實發現她根本沒出門。當民警問她貨是從哪裡來的,她支支吾吾地說:你懂的!
  • 這個月,「人肉代購」們都忙啥?
    這個月,「人肉代購」們都忙啥?「大限」將至  這個月,「人肉代購」們都忙啥?今年29歲的莉莉內心很忐忑,她的身份,就是俗稱的「人肉代購」。她坦言,在明年1月1日之後代購生意肯定會受影響。揚子晚報記者發現,當前,很多代購已經開始著手尋找新出路。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徐兢 李衝  鏡頭 1  昔日被罰有後怕,打算開個實體店  「假裝看手機,不要東張西望,別顯得心虛。」
  • 美國「黑色星期五」逐漸「雙11」 「人肉代購」卻黯然退場
    美國「黑色星期五」逐漸「雙11」 「人肉代購」卻黯然退場 2020-12-02 10:15: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11月27日悄悄過去,它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等著過周末的普通一天
  • 不飛就失業!疫情下的中國代購:一個月只掙幾萬塊
    儘管眼下國外疫情一塌糊塗,人們避開還來不及,但有這樣一些人迫於生計,冒著風險想盡辦法擠上寥寥無幾的國際航線,只為了一趟可以賺個上萬元。全球確診病例超256萬例!對此,外交部21日發布嚴肅提醒:中國公民要充分評估當前國際旅行所帶來的交叉感染、滯留國外等嚴重風險。
  • 海外代購水有多深 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圖)
    隨著海外產品國內走俏,大量的微商、代理、代購奔赴而至,利益誘惑以及低門檻之下,有的代購商帶著低價買進的假貨去國外轉一圈便可提高價格,成本極低的產品經過快遞單號、海外購物單的包裝身價立即上漲……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其中真相往往讓人瞠目結舌。
  • 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自2018年12月29日發完最後一批貨物後,王芳已經十幾天沒有來過這間地下室了,這也是她自2013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在她的代購微信上,未讀信息已經累計上百條。  「以前不管是吃飯、工作、逛街,只要有微信我都是第一時間回復,生怕誤過一筆生意。現在很久才會瞄一眼手機,因為看了也沒用。」王芳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其實有一點後悔,年前應該多飛兩趟囤貨。
  • 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王芳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其實有一點後悔,年前應該多飛兩趟囤貨。其實最近也在猶豫,要不要再做幾筆。」利潤大幅縮減,誰還做代購?一切源於2018年8月31日頒布的《電子商務法》,其中明確規定,2019年1月1日以後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繳納稅務。
  • 代購:我賺的是「血汗錢」,加上關稅後誰還做代購啊
    王芳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其實有一點後悔,年前應該多飛兩趟囤貨。其實最近也在猶豫,要不要再做幾筆。」以蘭蔻的小黑瓶精華液為例,國內專櫃售價為760元/50ml,國外銷售價格價格是610元/ml。如果走正常清關模式,完稅收的價格是804元(包括5%的進口關稅、15%的消費稅和17%的增值稅,假設在每年2.6萬限額內按70%繳納消費稅與增值稅)。如果採取人肉代購和郵寄的方式,一旦被海關抽查到。需要繳納50%的行郵稅,代購成本為918元,遠遠超過了國內售價。
  • 留學生做海外代購如同闖雷場 可能違反國外法律
    海外代購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海外代購大軍中,在國外讀書的中國留學生佔了不少「份額」。然而,對於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留學生來說,做海外代購生意靠譜嗎?做代購生意的留學生現狀如何?他們面臨哪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海外代購補稅困難 排長隊還需請半天假
    然而,一方面是職業代購賣家想出了「化整為零」「人肉代購」的辦法企圖避稅;另一方面,部分普通市民與海外親屬之間正常的饋贈往來,卻也無奈被納入了新政的「打擊範圍」。本版撰文記者陳軼珺現場市民質疑:國外親戚寄來舊衣服,也要我交稅?
  • 舉報代購,竟發現人家沒出國?你買的代購產品是真的麼?
    這不,前兩天就有熱心群眾舉報稱,鄰居從韓國代購回國未經隔離就私自出行。結果經警方調查發現,該居民(微商)並未出國!雖然這事件只是虛驚一場,這事件背後卻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我們所購買了朋友圈的代購產品或者其他網絡平臺上的代購產品是真的麼?他們的套路是什麼?
  • 嚴管藥品代購 保障群眾健康(來信調查)
    對此,代購給出的解釋是「屬於正常反應」。王迪覺得這款減肥藥效果確實明顯,也就沒再多想,繼續服用。然而今年8月,上海市禁毒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指出以該減肥藥為代表的一批網紅藥品中,含有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成分,長期服用容易造成藥物依賴,損害健康。王迪說,這讓她十分後怕。近年來,一些國外減肥藥、眼藥水、藥膏等藥品在國內流行起來。
  • 不為人知的日本代購背後那些事(教你如何識別真假代購)
    這個作案團夥跟正規公司生產出來的產品完全不一致。大家需要有一個認識,我們國內的日本代購主要分三種:①一個真正做正貨,不賣假貨的「代購」,利潤少,而且需要有人在國外;②一個做假貨的「代購」則是暴利,無需有人在國外,但需要一個國外接線人;③真假參半的「代購」同樣也是暴利(這種國內最多),無需有人在國外,但需要一個國外接線人
  • 海外疫情持續蔓延 豌豆公主推社交平臺一番市集幫代購轉型
    政策禁令下EMS停運、籤證停發、航班停飛……隨著日本及海外其他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代購們的"生存空間"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過去,代購們的採購方式主要是,自己飛過去,人肉背回國內;或者由買手當地採購後郵寄回國。如今的人肉代購們,除因感染風險增大,不敢出境外,更面臨各國防疫措施加嚴,出入境受重重限制。
  • 臺灣人肉代購——黑金傳奇黑糖系列vs糖村牛軋糖!
    還記得我剛開始做代購的時候,曾經有一陣子做過臺灣人肉代購,背貨的是我的一位領隊朋友,她當時經常帶臺灣團,那應該已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