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個體代購商家偷逃稅伎倆:慣用「人肉」方式

2020-12-20 中國僑網

  一些個體代購商家偷逃稅伎倆調查

  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起施行個體代購者瘋狂又忐忑

□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林靖耘

  這是一個萬億規模的「行業」。

  隨著一架架飛機起落,行李箱的軲轆急速滑動橫跨大洋、流轉全球。人們手提肩扛,一個包、一塊表、一瓶面霜、一管牙膏,組成了這個「沒有生產,只有流通」的萬億級市場。

  毫不誇張地說,不少人已然離不開代購。一方面,富起來的人需要代購;另一方面,做代購的人更富了。然而,私人代購從來都是灰色的。走私、偷漏稅、假貨……這些問題讓這個行當備受爭議。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出臺。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法首次明確了代購行業的合規要求,提高了代購行業的經營成本和稅務成本。「這部分成本可能會在未來轉嫁給消費者。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當這些小型電商或代購者的價格不具備優勢時,消費者會尋找更大型的合規進口商採購所需商品,未來個體代購者的『倒閉潮』在所難免。」律師程久餘說。

  代購者應怎樣繳稅

  歷時五年,經過三次徵求意見、四次審議的電子商務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中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此次立法在電商經營資質、納稅、處罰標準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同時也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進行了界定。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個人代購時代」即將終結,未來代購市場將只剩企業運營主體。

  今年的9月28日被很多代購商視為某個節點。彼日,上海浦東機場出現了大規模代購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的場面。

  許多當日不在浦東機場的代購商看著同行的朋友圈,心裡不免又慶幸又後怕,從事日本美妝產品代購的彤彤就是其中一個。

  「朋友圈瘋傳那天是代購『黑暗日』,被查的大多數都是『人肉』代購。」據彤彤介紹,代購的貨源有「海淘」「人肉」、好友代購等,「海淘」和「人肉」是購買境外產品的兩種最常用的方式。「海淘」就是買家自己上「海淘」網站購買,不經過代購,「人肉」代購的風險是最大的。

  據彤彤講述,最近一個月的情況不好,在海關被扣的比較「慘」,「以前過海關10個扣1個,現在10個得扣9個」。

  隨著電商法的出臺,個人代購者顯然也意識到了,很多人選擇在「大門」關閉前狠撈一把,立誓要用三個月掙來三年的錢。

  作為往返中韓的代購者,北京女孩楊瓊軒就是其中一個,她決定從明年1月1日開始,先停一段時間不做代購,「現在誰也不知道電商法實施以後會是什麼情況,先觀望一下再說,總不能以身試法吧」。

  在楊瓊軒看來,現在「沒被查到就是運氣好」,但「人肉」代購的風險的確越來越大了,「我們這種『人肉』代購為了不被發現,一般會選擇把包裝盒拆掉」。

  在採訪中,不少從事「人肉」代購的人都認為,隨著電商法的施行,很多個人代購者都會選擇持觀望態度,也有個人代購者會選擇在這段時間囤貨,但壓貨的風險也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與微商和淘寶賣家不同,代購本身銷售的是海外的產品,因此除了需要擁有營業執照外,還得確保進口稅的合規繳納。那麼,個體代購者在過去是如何被徵稅的?

  一名深耕代購行業多年的個體代購者以採購方式的差別,向記者分析了目前主流的3種代購商戶以及其在做代購過程中會產生的稅項:

  第一種為海外商戶代購產品直郵至境內。代購商戶的主體在海外,通常為留學生。當消費者下單後,海外代購在當地採購。產品寄回境內有兩種模式:一是直接將產品從海外郵寄給消費者;二是先把產品寄到境內倉庫,然後轉發給消費者。不管哪種方式,產品通過郵政渠道入境,若被查驗,將會按照行郵稅的方式徵稅。

  第二種是代購商戶到境外採購商品並帶到境內,通過電商平臺和社交渠道銷售。代購商戶的主體在境內,通常活躍在微信朋友圈。這類代購商戶會採集用戶的需求,並按照用戶需求到境外採購相應的產品並帶回來,再把產品發貨給消費者。在帶著採購產品入境時,若被查驗,也會按照行郵稅的方式徵稅。

  第三種是代購商戶直接從分銷商採購商品。代購主體在境內,銷售渠道涵蓋社交平臺和淘寶等電商平臺,貨源則是境內外的分銷商。當產品在境外分銷商採購,就需要把產品從海外先郵寄到境內然後再銷售,這裡採取行郵稅的方式徵稅。當產品在境內分銷商採購時,代購商戶並不需直接承擔進口稅項。當然,從境內分銷商採購商品時,其產品真偽性查核就更為困難。

  一位進口電商從業者認為,代購行業在稅務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代購利用了行郵稅查驗率的漏洞將個人自用商品先進口到境內,再銷售給消費者。

  「如果這種依靠查驗率漏洞進口的產品量特別大,這無疑是將個人自用渠道當作商用。當代購者依法登記後,這種行為就會暴露在大家眼底。執法人員有權讓代購者依法繳稅。」上述從業者說。

  慣用「人肉」方式逃稅

  通過介紹,記者聯繫到了一位在臺灣金門開計程車的祁小姐,她告訴記者:「金門這邊因為方便,還有小三通來回金廈也方便的原因,很多住在廈門、漳州、泉州的居民會經常跑過來,他們早上過來買東西晚上就可以回去,或者住一個晚上再回去。周末和大陸的法定假日時,人數尤其多。一夜之間甚至多了好多日本藥妝店」。

  「我之前載過兩個客人,都是女生,她們扛了四五個箱子,每個都好重好滿,我問她們裡面裝了什麼,她們說都是買了拿回去賣的,比如面膜、沐浴露甚至食品等。像『黃金芝士牛角』,我們賣30元臺幣(人民幣大約6元)一個,回去轉手就是30元人民幣一個。」祁小姐對記者說。

  對於利潤來源,曾經在臺灣讀書的北京學生林彤(化名)告訴記者,「利潤來源就是多買折扣的東西,比如屈臣氏、康是美會經常打折,尤其面膜經常買一送一或者第二件半價,有些護膚品甚至第二件兩折。固定時間刷信用卡也會再打折,有的時候買完東西還會返優惠券,百貨公司也會有很多周年慶的打折、滿減活動。我們按照臺灣貨架上的價格原價賣偶爾加價賣,這些折扣算下來是一筆很客觀的數目,我們就從中賺取差價」。

  據林彤介紹,因為「人肉」代購的火爆,有些金門民宿的經營者還特地為「人肉」代購推出「一晚2500臺幣(人民幣約500元)包住宿、一日電動車費用」的套餐,「這種一條龍的服務為許多代購者提供了便利和經濟上的實惠」。

  在臺灣當導遊的黃剛(化名)同時也從事著代購行業,「面膜、藥、奶粉、化妝品甚至這裡的饅頭都是最主要的代購商品。面膜的話,一次最多一個箱子6盒,奶粉是6罐」。

  據黃剛透露,「人肉」代購也是有方法的,「比如面膜不能一盒一盒帶,要把面膜拿出來,然後把盒子壓扁,多放幾個在包裡,這樣不容易被查,又能多帶很多,到時候再重新包裝就好了」。

  面對記者關於一次攜帶如此量大的化妝品為何不用補交稅款的問題,黃剛的回答是「不要把東西都放一個包裡啊,太傻了。如果查到的話,你就說是給家裡朋友帶的,如果海關真的要扣,你就退運,下次來的時候再領回去。你可以拿去店裡退掉,然後不要再買一樣的商品,不然還會被扣」。

  「我有朋友在這裡的藥妝店上班,所以拿貨方便。一般都是客人在微信上跟我說要什麼東西,把錢轉給我,我再去幫他們買,再和幾個朋友一起找人帶貨回去。我不是做『人肉』代購,是通過走貨,就是找要去大陸的人,讓他們幫忙把東西帶過去,不容易被查。」黃剛說,平時他自己會帶一些散客或者團客,也會順便讓這些客人幫忙把東西帶到大陸然後寄給客戶,再抽一些提成給客人。

  在採訪中,也有受訪者向記者反映,在兩岸的碼頭遇到過前來詢問是否可以幫忙攜帶或購買免稅煙、酒以及香菇的人員,酬勞在50元至400元不等。

  曾經在某購物電商工作過的陳啟告訴記者:「如果想避稅,一些『人肉』代購會在代購商品裡混合便宜的東西,然後寫便宜的東西去報稅。但是現在查的嚴了,以前十箱開一箱,現在十箱開七八箱,物流公司也沒有辦法。很多還是靠『人肉』運輸,多一些人,大家都分攤一點,或者你幫我帶,我給你一點酬勞,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了。還有就是貨物如果比較多,可以找包稅物流公司,讓他們幫忙把東西運回來,但是他們其實都是以包稅為名,有一部分實際上就是變相提高單價把稅加在裡面。」

  對此,記者在一些電商平臺上諮詢了一些標明「包稅到家」負責快遞集運的商家。當記者以從香港寄大量一線品牌化妝品到內地為由進行詢問時,這些商家紛紛表示這些商品都屬於奢侈品,單價貨值相對較高不好走,但如果不著急拿貨的話可以幫忙走水路。

  在詢問中,甚至有商家向記者發來之前運送過的一整箱YSL品牌口紅的照片,並保證「我們是包稅清關,像化妝品我們經常都有走,都是原包裝不拆箱,只要客戶提供貨物信息就行。到時候我再向報關員確認一下怎麼打包,有寫貨物單價貨值高,那就要分成多個小包裹」。

  對於是否不用交稅,對方稱,「我們這種方式也是需要交稅的,但是我們有優惠政策可以不用交那麼多稅」。

  杜絕個人代購行為

  因為天氣原因,飛機晚點3小時降落仁川機場,九月份已經四次來韓國的花花(化名)直奔樂天,但是因為遲到,預定好的貨已經被別人拿走了。

  像花花這種全職代購者不在少數,「年入百萬」都是拿命在拼:每天免稅店還沒關門就開始排隊,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免稅店開門。

  9月19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預計2018全年將達到1.9萬億元。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經常進行跨境網購的用戶達7500萬人,人數大幅度增長。預計到2018年底用戶數量將達8800萬人。

  不過,在花花看來,「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將塌」,年入百萬元的高光時刻終將逝去。

  法律界普遍認為,新頒布的電子商務法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提高準入門檻,杜絕個人代購行為。

  野蠻生長的個人代購,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給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除了在進關的時候偷逃關稅,在交易完成後也幾乎沒有代購者會申報個人所得稅,由此完成二次逃稅。

  此次立法重申了依法繳稅的重要性,但這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一直以來,海關和稅務部門都在嚴厲打擊代購中的偷稅漏稅行為。

  據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文華介紹,上述規定意味著個人網店、微店和職業代購等,只要是從事具有網際網路領域等信息網絡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務這一經營性質的主體,都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因此也將受該法律約束,在電子商務法施行後都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依法納稅。

  王文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電商法出檯曆經波折,因為它不僅關係到代購們的生存,更是涉及多方利益主體,包含消費者、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就通過電子商務法答記者問時說,根據立法,國家的法律一般都是經過三審,但是電子商務法是四審。因為電子商務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很複雜,它的涉及面廣、規模大,又是個新生事物,很多事看不準。在這種情況下,在制定過程中比較慎重。

  2018年3月,江蘇省蘇州市警方破獲了一起生產、銷售偽劣品牌化妝品案件,查獲假冒境內外品牌化妝品8萬餘件,涉案金額達1000多萬元。其中,許多偽劣產品通過偽造成海外「代購」而流入普通消費者手中。

  今年7月去澳大利亞留學的蒲秋雨,利用課餘時間已經從事了兩個多月的代購業務。對於即將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她有著自己的擔憂:「自己主要幫朋友代購,金額數量不大,不知道這類行為是否將被納入監管。」

  蒲秋雨說,她主要給微信好友代購保健品、口紅等價值不高的東西,每次快遞的商品總金額基本不超過2000元。比如,給朋友代購一支口紅,澳大利亞售價為200元,寄回國運費20元,賣出250元,就賺30元辛苦費。「我只是想通過代購掙點零用錢,此前從未交過稅,也不了解相關法律。如果被定義為電子商務經營者,需要嚴格繳稅加上可能會出現的罰款,就難言賺錢了。現在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監管趨嚴就立馬停掉,反正不靠此為生」。

  製圖/李曉軍

相關焦點

  • 美國「黑色星期五」逐漸「雙11」 「人肉代購」卻黯然退場
    美國「黑色星期五」逐漸「雙11」 「人肉代購」卻黯然退場 2020-12-02 10:15: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11月27日悄悄過去,它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等著過周末的普通一天
  • 這個月,「人肉代購」們都忙啥?
    這個月,「人肉代購」們都忙啥?「大限」將至  這個月,「人肉代購」們都忙啥?今年29歲的莉莉內心很忐忑,她的身份,就是俗稱的「人肉代購」。她坦言,在明年1月1日之後代購生意肯定會受影響。揚子晚報記者發現,當前,很多代購已經開始著手尋找新出路。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徐兢 李衝  鏡頭 1  昔日被罰有後怕,打算開個實體店  「假裝看手機,不要東張西望,別顯得心虛。」
  • 美國商家「黑五」大甩賣,代購卻「不敢買了」
    大量商家會選擇從這一天開始打折促銷,吃完感恩節火雞的人們衝到商超門口,等待大採購的開幕。但今年的「黑五」,似乎有些靜悄悄。當地時間11月27日,顧客在美國舊金山奧特萊斯購物中心排隊選購「黑五」促銷商品。
  • 基礎知識(10)聊聊原廠膜/山寨膜慣用伎倆
    這期,小編將會透露業內慣用伎倆,並簡單說說是否有鑑別汽車膜的方法。● 聊聊4S的「原廠膜」  車主們對4s店的「原廠膜」從來都是差評多過贊,「原廠膜」裡究竟有多少貓膩,估計大家都心知肚明,讓我們先來看看身邊的案例: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恐慌 女代購:我不做了,心累
    在常年穿梭於各國海關的代購們看來,《電商法》的頒布,讓一直處於灰色地帶的個人海外代購,開始觸及法律的邊緣。首當其衝的是他們這些「無依無靠」的「人肉」代購群體,尤其是沒有能力回國辦營業執照的留學生。但這並不是代購群體的第一次「群體性焦慮」。
  • 新華網調查「人肉代購」:海淘軟體眾多,靠什麼在夾縫中生存
    新華網調查「人肉代購」:海淘軟體眾多,靠什麼在夾縫中生存 新華網瀋陽2月14日消息,「情人節送女友禮物清單已出,別再猶豫,快選一款取悅你的她。」「2月中旬飛韓國,需要下單的寶寶提前說。」
  • 記者調查發現「人肉代購」飛國外的腳步沒停
    記者調查發現「人肉代購」飛國外的腳步沒停  要錢不要命的真假代購  每月固定飛韓國「人肉代購」的程璐這下「賠了」。3月20日,從首爾返京的她開始在石景山區集中隔離,其間費用由個人自理,發貨計劃也宣告泡湯。
  • 扒手吞刀片自殘成慣用逃脫伎倆 派出所只能釋放
    這一招是扒手們慣用伎倆,往往這些刀片都用透明膠包紮好後吞進肚子,一般不會傷到身體,過幾天就會拉出來。卻給警方辦案造成了威脅。一旦發生意外,後果就嚴重了。  聽說扒手吞了刀片,派出所先將他帶到寧波第六醫院拍了CT片,結果發現在其腹部果然有一把刀片。
  • 留學生回國探親兼當「人肉代購」 賣力難討好
    原標題:留學生回國探親兼當「人肉代購」 賣力難討好 國外寒假將至,一些準備回國探親的中國留學生一邊忙著準備期末考試複習功課,另一方面則緊盯各大品牌折扣,成為家人及朋友的「人肉代購」。不少人雖然盼望回國與親人團聚,卻無奈選擇在網絡上隱身「能躲就躲」,因為實在難以承受給親友代購的負擔。
  • 每月固定飛韓國「人肉代購」的她,這下「賠大了」!
    每月固定飛韓國「人肉代購」的程璐這下「賠大了」。3月20號,從首爾返京的她開始在石景山區集中隔離,期間費用由個人自理,發貨計劃也宣告泡湯。一個月內多次赴韓補貨目前自費集中隔離在淘寶上,程璐的「人肉代購」店鋪已經開了13年。點擊「全部寶貝」,可以看到上百種在售產品。從口紅、粉底液,到面霜、精華液,各大品牌的網紅化妝品不一而足。按照她的說法,這些都是從韓國的免稅店、專櫃等渠道採購而來。
  • 海外代購套路深 看看「假貨」是如何漂洋過海套路你的
    然而,目前代購行業門檻低、魚龍混雜,這些「代購宣言」裡,大多數真實可靠,但是有那麼一小部分,是騙子挖的「坑」。「鑑定網站」貓膩多 真假難辨找代購,最重要的的就是確認買到的東西是真貨。於是,賣家想出了各種方法,從保真、支持驗貨,專櫃小票到朋友圈圖片、小視頻、直播,花式鑑定產品,就是為了讓買家相信,到手的東西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 臺灣人肉代購——黑金傳奇黑糖系列vs糖村牛軋糖!
    還記得我剛開始做代購的時候,曾經有一陣子做過臺灣人肉代購,背貨的是我的一位領隊朋友,她當時經常帶臺灣團,那應該已經是
  • 揭露代購內幕,喜歡海外代購的美眉注意嘍
    尤其是韓妝,找代購又怕踩雷,真代購假代購又傻傻分不清楚花錢買照片甚至直接偷其他正品代購的圖片也是假代購慣用的伎倆。,真代購都是賺個辛苦錢,沒有超乎想像的暴利,所以有很多沒底線的人在高額利益驅動下就走上了售假的不歸路。
  • 職場中小人慣用的3個伎倆,讓人防不勝防,你遇到過幾個?
    在職場當中,我們也都遇到過,有很多人就會用他的慣用伎倆,搞得讓人沒有辦法繼續生存,這些人可以成為小人,像君子完全不可能用這種形式,他們會面對面的把這件事情講解清楚,因為今後還是要一起共事的,也是需要彼此的互相幫助,但有一些小人並不這樣認為,他只是圖一時之快,解了心中的仇恨。以下的這三種慣用伎倆,一定要小心,或者你有沒有遇到哪一個,讓你特別不舒服的?
  • 部分用人單位因欠薪被告 藏好證據不出庭成慣用伎倆
    一邊是用人單位因欠薪當了被告「不露臉」,一邊是勞動者往往因證據不足而敗訴  藏好證據不出庭成一些企業慣用伎倆  「用人單位不出庭卻贏了官司,太想不通了!難道企業靠藏證據,不出庭,就能隨意欠薪嗎?」8月27日,勞文杰拿出敗訴的判決書給記者看,覺得一肚子委屈。
  • 「瓊版」iPhone走紅,代購商家嘆氣
    阿堅同時強調,近期一定要謹慎甄別所謂的「瓊版」代購商,因為自從「瓊版」iPhone概念走紅,有部分商家自己銷售是所謂的「瓊版」iPhone 11和Pro Max,售價也比網傳價格便宜近千元,很多消費者都為之心動。但是阿堅發現,其中一些代購商家發貨的地點不在海南、湛江,「有的商家發貨地點居然是在深圳,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 一場疫情,再次撕開假「海外代購」的遮羞布
    「正品代購、接受驗貨、境外物流、專櫃小票」,在國內外價差的誘惑下,「海外代購」這種不出國門、購遍全球的消費方式,已然成為一種時尚。代購店主購自原產地的純正「洋貨」,專櫃小票齊全、物流信息完備,且宣稱可以「專櫃驗貨」,聽上去很美啊。
  • 有商家為代購長期提供假貨,海淘代購怎麼維權?
    通過「海淘代購」,消費者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挑選商品,此類購物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商品選擇,因受到消費者青睞而發展迅速,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消費方式,跨境電商平臺逐漸崛起。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據廣西電視臺報導,山東濟南的王小姐通過朋友介紹,通過法國代購買了一瓶高端名牌乳液,王小姐拆開快遞後覺得這瓶乳液不對勁,聯繫賣家後,更生氣了。
  • 警方披露網絡投資詐騙慣用伎倆
    原標題:警方披露網絡投資詐騙慣用伎倆 網絡投資,就好比玩了一場單機版的虛擬遊戲,虛擬的投資平臺、虛擬的專業「導師」、能隨意修改的漲跌指數……近日,山東省德州市公安局運河經濟開發區分局刑警大隊經過數月偵查,成功打掉兩個通過虛擬投資平臺進行電信詐騙的團夥。
  • 揭秘假代購的 5 個內幕,3 招教你辨別真假代購!
    這種黑心錢也就無良商家敢賺了......第二種是「灌裝假貨」,一般是直接往收來的真瓶子裡兌假貨。這種假貨更難識別真假,尤其是沒用過的新手,幾乎無法辨認。。這種假貨的成本會偏高一點,因為真瓶的價格比灌進去的假貨還要貴......那麼這些空瓶子是哪裡來的呢?自然是萬能的二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