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家為代購長期提供假貨,海淘代購怎麼維權?

2020-12-20 環球網

3月21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2018年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審理情況,指出「海淘代購」廣受追捧,但商品質量及售後服務卻難以保證,消費者個人信息遭受侵犯、電子支付缺乏安全保障等問題時有發生,現貨代購模式下「海淘代購者」應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經營者」範疇。

北京三中院2018年共審結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634件,包括買賣合同糾紛、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糾紛及服務合同糾紛四類案由,這些案件全部為二審案件。其中,因消費者購買商品引發的糾紛共418件,佔比65.9%;因經營者提供服務引發的糾紛共216件,佔比34.1%。

本文圖片 中國之聲微信公號海淘代購糾紛多,維權難

北京三中院民三庭庭長侯軍介紹:「從訴訟主體上看,2018年被起訴的經營者、生產商多集中在電子商務經營者、百貨商場、家具賣場、大型超市、教育培訓機構、美容養生會所、健身機構及旅遊服務機構等,其中涉及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案件166件,反映了電子商務在當前消費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但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也較為突出。」

通過「海淘代購」,消費者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挑選商品,此類購物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商品選擇,因受到消費者青睞而發展迅速,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消費方式,跨境電商平臺逐漸崛起。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據廣西電視臺報導,山東濟南的王小姐通過朋友介紹,通過法國代購買了一瓶高端名牌乳液,王小姐拆開快遞後覺得這瓶乳液不對勁,聯繫賣家後,更生氣了。

王小姐:「賣家說不同批次本來就有差異,國內外賣的產品本來也不一樣,她說『如果覺得是假貨,就去投訴我。』她這話一說就把我給噎著了,我們都是支付寶交易,她叫什麼她在哪兒我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到哪裡投訴她。」

有商家為代購長期提供假貨 稱外觀百分之百一致

奢侈品代購,用高仿品冒充正品,一些賣家低價購進仿品寄到國外,再直郵客戶,甚至嬰兒食品也造假,一些標榜海外奶粉代購的商家,在國內供貨商處低價進貨,一位在荷蘭兼職代購奶粉的女士向媒體披露,曾經有商家找她洽談合作意向。

代購女士:「他微信聯繫我說願意給我供貨,並且能保證外觀是百分之百的一致,即便他們的產品更換內包裝也能第一時間得知,另外還說不僅代購從他們那裡進貨,就連城市的一些母嬰店用的也是他們的貨,還說因為我人在荷蘭有優勢,他們可以從國內發貨,也能提供阿姆斯特丹的直郵憑證,如果出了問題還有售後的團隊讓我放心。」

代購海淘問題多,消費者該如何防騙?

侯軍表示,北京三中院的審判實踐也反映出「海淘代購」的問題。

「跨境商品涉嫌仿冒、海內外商品版本不一致、商品質量及相關售後服務難以保證,以及消費者個人信息遭受侵犯、電子支付缺乏安全保障等問題的存在,使得跨境電商領域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

侯軍進一步分析,「跨境電子商務中,現貨代購是指代購者從國外購買商品後將商品再公開對外銷售,此時代購者已經取得了現貨商品的所有權,其公開銷售商品針對的是不特定的多數消費者群體,代購者將商品銷售給購買人的行為實際上是轉賣行為,雙方之間成立買賣合同關係。」

法院裁判思路認為,跨境電子商務中的現貨代購,不同於先根據購買者指定再為其代為購買特定商品的代理關係。所以在現貨代購模式下,代購者在境內公開銷售現貨商品時,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經營者」範疇,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應當保證其經營的食品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

規範經營者行為的同時,也要提醒廣大消費者。當您有海外代購需求時,請儘量選擇正規平臺購買。通過朋友關係、微信群代購的,也要對賣家的真實身份和商品來源細緻了解,以免遇到假「代購」。

不僅如此,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時,要使用電商平臺提供的聊天系統進行溝通,以便保證購物過程完整記錄,遇到問題方便申訴解決,並且可以有效提示和攔截站外釣魚網站。另外,對於出現商品存在的任何問題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不要隨意點擊陌生連結和下載非官方購物平臺提供的APP。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要隨便洩露給陌生人,自己收到的驗證碼是自己財產資金的最後一條防線,一定不要輕易透漏。

原標題為:《海淘代購疑假貨還被代購懟:覺得假投訴我!》

相關焦點

  • 海外代購真假難辨 更嚴監管劍指海淘、代購「套路」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海淘」「代購」的興起,足不出國就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國外商品,在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周全的購物體驗之時,海外代購也亂象頻發,假貨問題、質量困擾、維權艱難……一些商家以「代購」之名行售假之實,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相關案例數不勝數。  今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做出了明確的資質要求。
  • 代購假貨,這回該認栽了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海淘」「代購」的興起,足不出國就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國外商品,在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周全的購物體驗之時,海外代購也亂象頻發,假貨問題、質量困擾、維權艱難……一些商家以「代購」之名行售假之實,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相關案例數不勝數。今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做出了明確的資質要求。
  • 代購假貨,這回該認栽了(網上中國)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海淘」「代購」的興起,足不出國就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國外商品,在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周全的購物體驗之時,海外代購也亂象頻發,假貨問題、質量困擾、維權艱難……一些商家以「代購」之名行售假之實,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相關案例數不勝數。今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做出了明確的資質要求。
  • 海外代購,假貨泛濫依舊
    趙雅只是何琪微信好友中眾多代購之一。隨著微信的普及,不少人微信中的代購也隨之增加,「我微信好友中光代購就有十多位,分布在香港、日韓、歐美等地」。然而,龐大的代購市場也被不少人鑽了空子,打著代購的旗號大肆銷售假貨,而消費者在購買到假貨後,由於種種原因也難以維權,不少人只能「啞巴吃黃連」,自認倒黴。
  • 海外代購「坑多水深」維權難
    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的今天,「海淘」越來越成為人們購物的常態,簡單說,就是從國外買東西。  海淘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海外購物網站選購商品,要麼由國際快遞發貨也就是直郵,要麼由轉運公司代收貨物再轉寄回國;而另一種是找人在國外代購,其中大部分是找商家代購。  然而,不良商家哪都有,海淘也不例外,甚至更加「坑多水深」。
  • 「海外代購」?買家需謹慎,已有人買到假貨
    花5399元海淘兩雙拖鞋 製作粗糙還會褪色林先生表示,他的妻子今年8月份在淘寶上代購了兩雙拖鞋,是一個義大利的品牌。分別為價值2680元人民幣和價值2500元人民幣,外加運費,共計支付5399元人民幣。但是收到商品之後,林先生的妻子總覺得有點問題。
  • 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
    類似阿鵬這樣提供假「海淘」的商家,聚集在廣州白雲世界皮具城及相鄰的民宅裡,通過「微商」、「海淘客」,將大量的高仿奢侈品賣到各地,在這個售假環節中,負責拉客的「馬仔」、商家、售假微商、快遞公司等分工明確,形成了 「假海外代購」一條龍的服務鏈條。
  • 洋碼頭買手代購商品疑似假貨,鑑定過程成扯皮黑洞
    通過對海關以及Tory Burch商家的詢問,陳華得知目前對鑑定海外代購的假貨並沒有標準,這個問題一直長期存在。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數據,2016年全年跨境海淘類投訴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疑似假貨是諸多投訴中最惹人矚目的一項。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商品真假難以鑑定外,購物小票、物流信息等用來保真的證明,都不難偽造。
  • 有消費者在洋碼頭通過買手代購的商品 疑似假貨
    從事海外代購多年的孫璇則告訴新京報記者,過去上淘寶搜索「小票」可以直接找到定製國外百貨公司單據的業務,膽大點的連報關單都敢定製。現在則有了一套新的方法,即從境外商場購買小批量的真貨,通過正規程序報關報檢進口,拿到一整套真實單據後,配上這套單據再賣假貨,則很難檢測出真偽。  新京報記者通過搜索,在114批發網上找到了「批發小票」的商家。
  • 海外代購怎麼就不靠譜了
    由此可以推想,全國範圍內通過海關輸送的假貨數量一定相當驚人。  不管什麼市場,在上升階段都會伴隨諸多成長性問題,海外代購也一樣。而成長性問題的典型表現之一,就是因監管缺失而出現的市場誠信不足,欺詐現象嚴重。翻看一下媒體報導,人們會發現,這些年關於海外代購的負面消息與日俱增,其中報導最多、影響最惡劣的問題就是假貨充斥。
  • 女子微信找人代購奢侈品買到假貨 專家:維權難
    「原廠尾單」、「海外代購」、「正品專賣」……隨著海外代購發展,微信「朋友圈」代購,已日漸融入市民生活。  近日,北京的楊雲(化)卻稱遭遇了代購騙局。兩年時間,她通過微信個人代購,花費近7萬元購買名牌產品,前往鑑定機構後,發現近期購買產品均為假貨,對方則拒絕退貨換貨。專家表示,很難認定代購者為經營者,售假「追責難」。
  • 洋碼頭被爆疑似售假 揭開灰色代購產業鏈
    然而檢驗流程卻不能讓消費者滿意,因為要交給洋碼頭送去第三方中檢集團檢驗,「如果檢驗時對方用真貨掉包了我怎麼知道?」「花了正品的價格,買到的卻疑似假貨」的消費者由此陷入投訴維權困局。「疑似假貨」問題最為突出 檢測難題繞暈消費者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跨境海淘類投訴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疑似假貨」是其中最受關注和最高發的投訴重點。
  • 揭秘|假「海外代購」:這些年你買的代購產品也許正是冒牌貨
    如今的代購日益風靡,誰的朋友圈都有幾個代購的小哥哥、小姐姐。每日曬著購物日程,身上各種大牌,我們就對此深信不疑。昨日一篇為《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的文章火了。文中提到經營高仿貨的店主向前來訂貨的微商介紹,物流可以顯示貨物由國外發貨,包含海外代購票據,清關信息,包的品質上幾乎以假亂真。
  • 「香港直郵信息是做出來的」1450元代購化妝品可能是內地假貨
    但是,「海淘」來的東西真的靠譜嗎?近日,網上流傳一段視頻引發了眾多女生的驚慌。一些高仿化妝品成本僅40元,卻在物流環節被包裝成1450元的「香港直郵」正品貨。視頻中某商家稱,做這一行的(化妝品高仿),銷售渠道都有。一支熱銷的口紅,一個月銷售幾千隻是小問題,高仿品7-8元也存在。
  • 國內首家免費海淘平臺CN海淘網上線 淘寶代購受衝擊
    ,各類海淘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海外網購市場從淘寶個人代購模式開始走向春天,並呈現出正規化、模式化、電商化的發展趨勢。CN海淘網上線後,提供免費、正規、誠信的服務,國內淘寶個人代購將因此會受到巨大衝擊,同時引領國內海淘市場走向正規、誠信、透明時代。
  • 海外代購水有多深 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圖)
    報導中引用了一組調研數據:全球代購的市場規模大概為150億澳元(約750多億人民幣),而在澳大利亞本地從事代購的人數約為20萬,其中中國代購佔大多數。  而以Swisse和Blackmores為代表的澳大利亞保健品品牌強勢崛起,背後的主要推動力就是澳大利亞龐大的代購體系,Swisse曾公布過一個數據,其銷量有30%~40%來自於中國。
  • 各路商家備戰雙十一購物季 商場海淘代購誰最便宜?
    各路商家備戰雙十一購物季,那麼問題來了商場海淘代購 買洋貨誰最便宜?但這次,李小姐熱衷的卻是海淘進口產品。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廣州的實體百貨也在積極為雙十一做準備。不過,不少廣州商家表示,與線上電商的本土銷售比拼已經積累了經驗,但在和電商們PK海外產品的銷售時則將面臨更大挑戰。案例海淘竟比海外當地購買更便宜?
  • 海淘代購也造假?6招教你如何鑑別真假代購
    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也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了,都想買點好東西,國外的東西不僅種類多,價格也比國內的便宜,所以很多人都會找代購購買產品,如果不是自己本人做過代購,可能就不知道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在海淘圈簡直天天上演,現在要找靠譜的海淘代購沒點鑑別能力根本不行,買到假貨更是分分鐘的事情
  • 「網劍行動」啟動:海外代購將迎嚴監管
    對海外代購行為嚴格監管,並加大對跨境電商進出口環節整治力度。分析指出,「網劍行動」釋放出政府進一步規範海淘代購市場秩序的信號,也展示監管部門對於海淘亂象決不手軟、堅決打擊的決心。去年跨境電商交易9.1萬億元 用戶超1億近年來,隨著海淘代購的興起,不出國就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國外商品。
  • 國產仿貨變身成"直郵正品" 朋友圈代購,假貨知多少
    浙江在線09月0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馬焱)流行了好幾年的海淘、代購,最近又成了熱門話題,不僅因為國際電商、跨境電商動作不斷,也因為和海淘、代購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出臺。然而,對於不少規規矩矩做代購的人來說,以上兩個因素對他們影響不大,泛濫在微信代購圈裡的假貨才是他們最痛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