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碼頭被爆疑似售假 揭開灰色代購產業鏈

2020-12-20 環球網

近期,有媒體曝光消費者在洋碼頭通過買手代購商品疑似假貨,鑑定過程成為扯皮黑洞;20元可買一包小票等海外代購灰色產業鏈等疑似包庇賣家售假的眾多投訴。

花了正品的價格 買到的卻疑似假貨

有消費者花了近2000元在洋碼頭上代購的Tory Burch女包存在明顯的走線失誤,縫與縫之間露出了裡層的襯布,而且包包的五金件上也沒有Tory Burch的LOGO。這款女包在淘寶上只賣1400元,因為「能跟買手直接溝通,相信是真貨」,消費者才選擇在洋碼頭上通過買手「阿建英國GO」花費了近2000元購買。

洋碼頭被爆疑似售假

在收到貨發現商品有質量問題後,消費者在淘寶上更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一幕:洋碼頭買手「阿建英國GO」發給她同款包所配的圖片,和三家淘寶「爆款」店的圖片一模一樣,而且淘寶上面的價格明顯低于洋碼頭,最貴的一個店鋪同款包僅售1400元。

該消費者隨即向洋碼頭方面投訴,要求進行檢驗並退賠。然而檢驗流程卻不能讓消費者滿意,因為要交給洋碼頭送去第三方中檢集團檢驗,「如果檢驗時對方用真貨掉包了我怎麼知道?」「花了正品的價格,買到的卻疑似假貨」的消費者由此陷入投訴維權困局。

洋碼頭被爆疑似售假

類似的問題屢屢出現。去年12月在洋碼頭花費1299元給女朋友買禮物的天津小夥,收到了一個桃心「歪了」的蒂芙尼手鍊,洋碼頭的客服向其解釋稱這是「入門級產品」,歪了正常;今年2月在洋碼頭購買MAC唇膏的羅小姐在商品到貨後立即發現「味道不對」,作為MAC口紅的資深用戶,基本熟悉了唇膏的巧克力味和橡皮泥味,但這支來自洋碼頭代購的口紅卻有一股韓妝的香精味道。

而在更早的時候,消費者陳先生在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上反映,其於2016年12月14日在洋碼頭購買了一條範思哲圍巾,結果卻收到了一條質量問題嚴重滿是勾絲的假貨,在平臺上進行點評後更發現其點評被屏蔽。在此後的處理中,洋碼頭以買手已失效為由,拒絕對該假貨進行退貨及其他處理。

「疑似假貨」問題最為突出 檢測難題繞暈消費者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跨境海淘類投訴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疑似假貨」是其中最受關注和最高發的投訴重點。以上Tory Burch女包消費者通過諮詢中檢集團了解到,該機構對個人提出的品牌鑑定「不出報告」;而通過對海關以及Tory Burch商家的詢問,消費者進一步得知目前對鑑定海外代購的假貨並沒有標準,這個問題一直長期存在。

洋碼頭方面稱,如果檢測發現問題,洋碼頭承諾「假一賠十」。當媒體詢問此前有沒有檢驗出假貨並予以賠償的先例時,該工作人員回答「據我了解沒有,雖然有質疑假貨的問題,但最終下來大部分都是商品質量問題。」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監測數據顯示,跨境電商中買手制C2C遭到投訴的最主要問題就是消費者質疑商品真假。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鑑定自己買到的東西是假貨?

消費者心累:「品牌真假」難測

消費者通過售賣平臺提交第三方機構檢測是否存在漏洞?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網購平臺與賣家存在利益關係,消費者若將商品寄回網購平臺送檢,對於買家的風險很大,公信力不能確認。應由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鑑定,結果才能信服。

天津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表示,檢疫局可以檢測進口商品是否符合中國的質量標準,如奶粉的蛋白質含量,但不能鑑定某一品牌是否為假貨。消費者若認為相關商品是假貨,只能找經銷商要相關的入境證明,如報關單等。

而根據中消協給出的答覆,對於消費關係不在國內的海外代購,第三方檢測機構可以檢測商品的材料和成分,但若要鑑定這一品牌的真偽,只能去相關品牌在國內的專櫃。然而,任何品牌的國內專櫃都沒有鑑定真假的義務,而且對於海外代購來的產品,在國外生產的和在國內生產適用的鑑定方法也不一樣。

基於以上種種現狀,消費者將直面品牌「真假」鑑定難。此外,原本應該作為商品保真證明的購物小票、物流信息等,現在卻都發展出了成熟的「造假」產業鏈,為不良商家以假亂真提供了溫床。海外代購已形成了一條從產品造假,轉包「分銷」再到發貨「洗白」的灰色產業鏈。再加上海外代購的特殊性,所有收到疑似假貨商品的消費者都只能陷入「無法證偽」的維權困局中。

物流貓膩重重 跨境電商灰色「代購產業鏈」「裸泳」

以上洋碼頭ToryBurch女包消費者的物流信息顯示,其購買的包裹從英國寄出,但因為是「拼郵」購買,並沒有報關單,買手只向陳華提供了一張購物日期被打了馬賽克的愛爾蘭百貨公司購物小票照片,實際上這種購物小票是很容易偽造的。灰色「代購產業鏈」早已「成熟」。

「國內太多海購平臺上都有假貨的身影,特別是第三方貨源。」有身處澳大利亞的代購人士透露,「很多賣家利用平臺漏洞,以及海外品牌在國內檢驗困難等情況售賣假貨。」以洋碼頭為代表的買手模式跨境電商,提供的商品從品類來講,以長尾非標品為主,這一類平臺模式有很多根源上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商品的真假難辨丶質量保證等。

在提供海外商品的平臺上,商品的正品無法得到保障,最關鍵的還是來自平臺模式本身,而平臺的售後服務問題,則是判斷一家平臺有沒有把用戶放在第一位的重要依據。

相關焦點

  • 洋碼頭買手代購商品疑似假貨,鑑定過程成扯皮黑洞
    花了近2000元在洋碼頭上代購的Tory Burch女包不僅出現明顯的走線錯誤,而且五金件上沒有LOGO。 「淘寶上同款包只賣1400元,在洋碼頭上花近2000元,就是能跟買手直接溝通,相信是真貨。」陳華說,她隨即向洋碼頭方面投訴,要求進行檢驗並退賠。然而檢驗流程卻不能讓陳華滿意,因為要交給洋碼頭送去第三方中檢集團檢驗,「如果檢驗時對方用真貨掉包了我怎麼知道?」
  • 有消費者在洋碼頭通過買手代購的商品 疑似假貨
    在考察中他意外地發現,原來海外代購根本不用「出國」,僅憑藉單號冒充就能輕鬆「洗白」。  「以前從不知道這些情況。」周磊頗為吃驚。他發現當地「代購產業鏈」極其完整,除了貨品本身外,還有各門類的票據銷售。只需要20元錢,就能拿到一套完整的「身份證明」。其中海外購物的小票、POS單、進關稅單一應俱全。
  • 洋碼頭代購真假難辨陷證偽困局 鑑定過程成扯皮黑洞
    陳華對上一次海外代購充滿了挫敗感。花了近2000元在洋碼頭上代購的Tory Burch女包不僅出現明顯的走線錯誤,而且五金件上沒有LOGO。  「淘寶上同款包只賣1400元,在洋碼頭上花近2000元,就是能跟買手直接溝通,相信是真貨。」陳華說,她隨即向洋碼頭方面投訴,要求進行檢驗並退賠。
  • 洋碼頭:發現境外操控的售假團隊 已提交材料至海外警方
    7月23日消息,洋碼頭表示,近日,洋碼頭風控團隊在進行買手入駐資質審核時,發現了一批英國團隊操控的買手資質相似帳號,已第一時間採取措施,並整理相關材料提交給了海外警方。
  • 洋碼頭都是正品嗎?「鷹眼」打假專家組讓售假買手無處可逃
    洋碼頭為了杜絕這一現象,7月23日宣布成立「鷹眼」專家組。專家組的成立可以有效攔截99%風險跨境電商帳號。  洋碼頭現在正在使用的風控體系採用「1+1」監督模式,通過大數據監控系統「鷹眼」搭配人工檢查組「鷹眼聯盟」,從買手入駐到退出、用戶註冊到成功交易、國際端到國內端等關鍵節點進行全方位覆蓋,實現了售前、售中和售後各個環節的全程監控。
  • 「謹慎下單」洋碼頭!
    實際上,在各類消費投訴平臺上關于洋碼頭「售假」的投訴屢見不鮮,鰲頭財經統計,僅黑貓投訴平臺便多達上千條針對洋碼頭的投訴,鰲頭財經就此問題多次撥打洋碼頭電話,但轉接總機後均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儘管自詡擁有多重防範假貨機制,但屢屢陷入「售假」風波的洋碼頭應該多加反思,如何在持續保持盈利的狀態徹底下撕掉假貨的標籤?
  • 洋碼頭的悖論:有了流量還缺什麼?
    久旱逢甘霖,自2017年末的上一輪融資之後,洋碼頭終於再獲融資。D輪融資的投資方為新浪微博,用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的話來說,就是新浪微博多了一條變現的路徑,洋碼頭也多了一個引流的渠道,似乎雙方是一拍即合。
  • 【電訴寶】「洋碼頭」下單化妝品遭質疑售假 售後鑑定遭拒引不滿
    導讀: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接到用戶投訴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洋碼頭」,稱下單化妝品被質疑假貨,售後鑑定遭拒。此外,據「電訴寶」接到用戶對「淘粉吧」的投訴案例顯示,「洋碼頭」存在退款問題、網絡售假、商品質量、發貨問題、售後服務等問題。
  • 洋碼頭假貨一直有,只是這次鬧大了
    和以往用戶在論壇爆料引起的小波瀾不同,這次事情鬧得比較大,一名媒體記者在洋碼頭臥底當買手,結果發現洋碼頭的監管程序如同虛設,國內400元的高仿包,寄到海外轉一圈之後,就能夠在洋碼頭賣出7000元的高價。
  • 洋碼頭400元假貨賣7000無人管 買手靠漏洞可月入10萬
    記者「臥底」洋碼頭當買手「假貨測試」突圍層層監管新京報記者實測洋碼頭代購流程,買手認證、貨源核查、物流監管均存在漏洞來源:新京報「代購市場水太深,從源頭到運輸渠道都暗藏玄機。」從事海外代購多年的張捷(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就連如今很多看似正規的海淘代購平臺,實則也漏洞百出。」他表示,買手利用平臺漏洞,月入可達10萬元。
  • 洋碼頭假貨危局 買手黑洞 曾碧波如何與時間賽跑?
    這種模式將原本活躍在朋友圈、微信的無保障的代購業務進行了規範化,進而擴充平臺SKU。另一種M2C模式,則是用戶通過洋碼頭直接連接到國外的線下門店,低價優惠下單。不難發現,憑藉上述兩模式,洋碼頭整合了上下遊資源,在中國消費者與世界商家間搭建一座零售橋梁。
  • 海外代購更方便 洋碼頭掃貨神器app受歡迎
    國內知名電商品牌洋碼頭是海外購物平臺的先行者,其推出的「洋碼頭海外掃貨神器app」是目前受歡迎的app軟體,通過這款app身在海外的買手可以將海外商品快速展現在國內用戶面前,而國內的用戶也可以足不出戶的購買到海外優質而低價的商品
  • 洋碼頭產品分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然而近三年來,原本排名行業第五的洋碼頭,市場份額不斷降低,從5.9%降到了如今不足1.5%。為何洋碼頭前期在競爭激烈的跨境電商市場中能夠搶佔大量市場;後期卻發展乏力,屈居一隅,本人作為洋碼頭的用戶之一,在本篇文章中將深入分析洋碼頭這款產品的發展歷程和跨境電商行業相關信息。
  • 400元國內高仿包郵寄到國外 代購7000元賣出
    此前4月初,記者通過一位澳大利亞的朋友在洋碼頭註冊了海外買手帳號,通過審核後開了一家專營澳大利亞代購的網店。隨後,記者從國內快遞了一個價格約四百多元人民幣的高仿手包給澳大利亞這個朋友,在洋碼頭網店掛出,隨後記者以7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在網店拍到這個包,並於7月9日在國內收到貨品。去掉各環節成本,理論上買手一單就掙了6000元左右的利潤。這個過程中,代購平臺洋碼頭所設立的監管程序如同虛設。
  • 「洋碼頭」下單MK包包質量存瑕疵 售後退貨遭雙雙拒絕
    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接到用戶投訴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洋碼頭」,稱MK包包質量存瑕疵,售後退貨遭雙雙拒絕。此外,「洋碼頭」存在退款問題、網絡售假、商品質量、發貨問題、退換貨難、售後服務等問題。
  • 【電訴寶】「洋碼頭」被指鑑定商品存質量問題 客服說辭不一售後遇阻
    導 讀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接到用戶投訴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洋碼頭」鑑定商品存質量問題,客服說辭不一售後遇阻。此外,「洋碼頭」存在退款問題、網絡售假、商品質量、發貨問題、退換貨難、霸王條款、售後服務、網絡欺詐等問題。
  • 【電訴寶】「洋碼頭」商品真假鑑定引疑 售後遇敷衍客服說辭多變
    導讀: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接到用戶投訴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洋碼頭」稱商品真假鑑定存疑,售後遇敷衍客服說辭多變。此外,「洋碼頭」存在退款問題、網絡售假、商品質量、發貨問題等問題。
  • 代購黑色產業鏈:假代購海淘網站400元假貨賣7000元,假代購可月入10萬
    放眼望去,光小編自己的朋友圈,就已經被五湖四海的「代購狗」強行霸屏了。衣食穿住行,樣樣不落下。沒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小編表示,原來朋友圈也是一條「發財路」啊~多年專業從事海外代購的內部人士表示:「代購市場水太深,從源頭到運輸渠道都暗藏玄機。當然,包括現在一些看似非常正規的海淘代購平臺。
  • 網購碧歐泉化妝品疑假貨 消費者投訴洋碼頭購物平臺
    今年十月份,李先生的妻子為李先生在洋碼頭網購平臺購買了一套碧歐泉的護膚產品,產品到貨以後,李先生發現該產品的外包裝字跡模糊、印刷非常粗糙,和自己曾經使用的同品牌產品有較大的出入,李先生因此懷疑自己買到了假貨,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