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炎熱的夏季,不僅大人們覺得難受,寶寶們也會覺得渾身不舒服。其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飲食問題了,通常在夏季人們會出現食欲不振、四肢倦怠以及頭暈腦熱等情況,寶寶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家長通常會在夏天給寶寶們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也能夠幫助寶寶促進消化。但是這吃的也是分外有講究,如何能讓寶寶吃的更好更舒服呢?
一、「四要」
1.食物再清淡,也要補充蛋白質
夏天溫度高,很多媽媽都會選擇水果蔬菜、粥類以及麵湯類清淡的食物,這當然是可以的。但與此同時,因為寶寶夏天出汗多,能量也消耗得比較快,體力跟不上就會睡得不踏實。
所以也必須保證充足的營養,才能夠滿足寶寶成長發育的需要。尤其是蛋白質,像是牛奶、雞蛋、豆製品以及肉類,這些食物含有鋅和鈣以及大量的營養,因此是必不可少的。
2.要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
很多媽媽會想著夏天到了,可以給寶寶喝一些果汁,或者是吃一些冰淇淋。但是,寶寶們還沒有足夠的抵抗力,若是吃多了再加上天氣炎熱,很可能會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
因此這些食物的攝入一定要適量,並且發現寶寶要是出現什麼不適一定要立即停止,有必要時要去醫院就診。
夏天寶寶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消失得比較快,補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一次性給寶寶喝太多水,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少量多次地給寶寶餵水,不能等到寶寶渴得不行了再喝,那個時候說明寶寶已經十分缺水了,並且在夏天飲用白開水也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降溫解暑。
3.食物儘量要現吃現做
夏天是細菌生長的季節,很多食物在高溫下會很快變質,所以給寶寶的食物最好是現吃現做,也儘量不要有什麼剩餘食物。
即便有的話,也要用保鮮膜密封好然後放在冰箱裡保存好,如果食物放了很久,就不要再給寶寶吃了。
4.食物要能刺激寶寶的食慾
夏天寶寶也會變得食欲不振,而通常寶寶會對顏色鮮豔的食物感興趣,這時候可以做一些蔬菜沙拉、彩色餛飩等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來刺激一下寶寶的食慾。
雖然寶寶夏季的輔食要清淡不油膩,但也要保證葷素搭配、營養到位。也不要忽略了大米和麵食這樣的主食,早晚給寶寶喝一些粥,可以給寶寶補充一定的水分和糖分。
二、「四不要」
1.不要吃太多水果
夏天的應季水果非常多,媽媽們也覺得寶寶可以多吃一些,但是如果寶寶吃了太多水果,可能就吃不下飯了,會導致營養不均衡,並且水果吃太多了也會影響寶寶的腸胃功能。
2.不要吃太多冰淇淋
寶寶的腸胃功能很脆弱,吃太多涼食會引起腸胃功能紊亂,造成嘔吐、脫水或者是腹瀉,並且這類食物含有一定的添加劑,味道也偏甜,吃了不僅沒營養,還會影響正常吃飯,長此以往也會形成營養不良或者挑食等毛病。
3.不要喝運動飲料
夏天如果寶寶在戶外玩耍時,如果因為大量出汗或者是有些中暑,並且附近要是沒有醫院,可能有的媽媽會想著給寶寶喝上一點運動飲料,但這樣是不對的。
因為運動飲料中含有的鈉、鉀等電解質成分,這些是比較適用於成人的,12歲以內的孩子都不建議喝。如果寶寶中暑了,可以給他補充「口服補液鹽」。
4.不要總是煲湯給寶寶喝
湯中含有大量的營養,夏天喝可以補充大量流汗造成的電解質流失,但是其中的脂肪含量也是很高的,不容易消化,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
而且如果寶寶只喝湯不吃肉,相當於很多營養沒有補充到位,所以如果夏天給寶寶喝湯,也要適當補充一點肉。
三、那麼夏天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注意飲食以及就餐環境的衛生
夏季蚊蟲多,高溫也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良好的就餐環境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能夠保證寶寶的飲食衛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寶寶的食慾,讓寶寶更好進餐,寶寶的進食效果也會更好。
2.可以變換花樣和食物的種類
夏季瓜果蔬菜的種類都是非常多的,因此媽媽們也可以變換不同的花樣,既可以均衡營養,還能提升媽媽的手藝。
3.適當補充鹽分
大量出汗不僅會帶走身體裡的水分,也會帶走無機鹽。鹽分的缺失會影響寶寶的新陳代謝,出現厭食、乏力等症狀,所以寶媽要記得適當給寶寶補充鹽分。
但鹽分的補充也要適量。寶寶體質較弱,身體各項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夏天的飲食更需要媽媽們格外關注。其他家長也要和媽媽一起,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哦。
誤區一:飯後一杯冷飲或冰品
因為熱,人們往往飯後就喝杯飲料或吃個冰品,但是一罐奶茶的熱量有180卡路裡,一杯冰咖啡的熱量有115卡路裡,而一支雪糕的熱量至少就有280卡路裡。
喝飲料的時候人們只覺得自己在解渴,不覺得在吸收熱量。但是,接下來麻煩就大了,因為身體要消耗100卡路裡的熱量,需要靠爬15分鐘的樓梯,或走半小時的路程,你有沒有這麼做呢?那麼為了不讓多餘的熱量找上門,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聰明選擇:喝白開水或礦泉水,也許一開始會覺得沒味道不好喝,但習慣是慢慢養成的,一旦養成了清淡的口味,再喝各種含糖飲料反而會覺得不習慣。(例如一般來自日本的罐裝茶飲料都是無糖的,而當日本人喝到本地的含糖茶飲料也會覺得很奇怪,覺得不好喝。)
誤區二:吃日本料理
炎熱的夏天,年輕女性喜歡到超市購買一些看起來比較清淡的日本料理。其實,並非所有的日本料理都是清淡的。再者,有的人認為燒烤類比油炸類熱量低,因此經常光顧,殊不知,裡面放了很多的醬油、糖、油,這麼一來,熱量也增加了。
聰明選擇:可以選擇壽司類,在吃烤肉時可多選擇涼拌菜。
誤區三:多喝綠豆糖水
一般人認為,夏天胃口不好吃不下是因為上火或火大,因此,經常喝綠豆湯去火解暑,但綠豆這些食物屬於糖類,如果吃得太多會發胖。
聰明選擇:要學會取代。如果飯後要喝一碗綠豆湯,記得飯量要減少四分之一。如果把綠豆湯當做飯吃(喝完湯再吃綠豆),可以少放一點糖,然後加入一些低脂牛奶,再切進些水果,就可以得到和正餐類似的營養。
誤區四:多吃涼麵
一般人都特別熱愛四川的一種涼麵,認為油少又乾爽,適合夏天吃。其實,一碗涼麵的熱量竟有520卡路裡,已經超過平常一頓正餐,這是因為涼麵的芝麻醬是油,而辣油也是油,熱量當然不會低。
聰明選擇:為了少獲得熱量,你需要特別告訴老闆,最好不要放辣油,當然,芝麻醬放一半就夠了。
誤區五:多吃水果
夏天是水果盛產期,一般人對水果沒有戒心,就會大吃特吃。事實上,過食水果,水果中的糖也會讓血液中的油脂升高。
聰明選擇:夏天也是蔬菜生產期,吃些蔬菜水果沙拉也不錯,讓水果的分量少一點。
誤區六:把鮮奶當開水喝
夏天天氣熱,胃口不好,可又需要足夠的營養,於是有的人就開始多喝牛奶,一天要喝好幾杯,但是已有研究指出,高蛋白質會阻礙鈣的吸收。
聰明選擇:專家指出,牛奶一天只能喝兩、三杯。
誤區七:吃漢堡
吃漢堡或三明治感覺自己吃得很少,事實上熱量不低,一個快餐商亭賣的雞肉漢堡熱量有300卡路裡。
夏季身體代謝旺盛,陽氣處於最盛的溼氣,身體通過排汗來調節體溫,才能夠適應夏天的暑熱。夏季多吃一些可以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的食物。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情緒很容易變得煩躁,這點要好好調節之外,也要注意脾胃的調養。
夏季飲食調養原則一:少吃肥甘油膩
炎熱的夏季,本身食慾也降低不少,這時候的飲食原則要講究清淡。清淡是指,少油、少鹽、少糖以及少刺激性食物。夏季溫度很高,稍微一動,就很容易出汗,身體也很容易出現缺水的情況,如果飲食鹽分過多的話,輕度的會脫水,血壓處於異常狀態,嚴重的話則會影響到心血管健康。
如果肥膩、辛辣食物吃多的話,就會損傷到脾胃,因發炎一些疾病。甜食吃太多的話,則容易導致高血脂症或是肥胖,以及糖尿病。夏季啤酒、燒烤、小龍蝦很是受歡迎,但是要注意了,要慎吃或者是少吃不吃,避免留下一些疾病的隱患。
夏季飲食調養原則二:多食清熱利溼食物
夏季陽氣處於旺盛的階段,天氣悶熱加上雨水多,不僅是溼氣比較重,病毒和細菌更容易滋生,容易出現消化道疾病以及皮膚過敏的現象。而且,在暑熱溼氣重的夏季裡,容易疲憊、抑鬱、頭部發沉發重、胸口悶、胃口不好等情況。可以多吃一些可以清熱和利溼的食物,例如紅豆粥、荷葉粥、綠豆粥等,或者是用蓮葉、冬瓜、薏米等一起煮湯喝。
夏季飲食調養原則三:適量增加鹼性食物
炎熱的夏天,很容易流汗,身體的鹽以及鉀離子也會流失,身體就會出現酸多鹼少的情況。如果想要維持體內正常的ph值,那麼就要適當的多吃一些鹼性食物,例如冬瓜、黃瓜、絲瓜、苦瓜等,不僅可以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還可以防暑、祛溼、緩解疲勞、提神醒腦等。
另外,夏季多吃一些瓜類的蔬菜,這些蔬菜的含水量很高,大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除了對身體酸鹼平衡有利之外,還具有降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夏季飲食調養原則四:多吃殺菌蔬菜
我們知道,夏季是腸胃疾病高發的季節,多吃一些殺菌蔬菜,可以預防疾病。例如洋蔥、大蒜、大蔥等。這些蔬菜都含有殺菌素,對於一些細菌、病毒等具有破壞和抑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