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一首《減字木蘭花》,結構奇特,翻出新意,上闕卻大半抄襲

2020-12-23 讀書的沫沫

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後人獨愛東坡,不僅愛他「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詩詞藝術,更愛他「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自信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

古人詠春的詩詞很多,大多表達盼春、賞春、惜春、留春等情思,而以惜春傷春的情感最多,能在惜春傷春情緒中以豁達的態度超脫出來的,翻出新意,發出如其恩師歐陽修一樣「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的積極人生感慨,大概要算豪放曠達的蘇軾了。

減字木蘭花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鶯燕迎春,是詩人詠春詩中最常用的意象,我們熟悉的詩例就很多,如杜牧的「千裡鶯啼綠映紅」(《江南春》),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錢塘湖春行》)。蘇軾用他那顆同於萬物的心似乎讀懂了啼鶯報春的言語,一個「初」字,說明這是早春之鶯,鶯語婉轉的正是詠春的一片拳拳之情。「最是一年春好處」一句直接運用韓愈《初春小雨》詩中的句子對「鶯初解語」進行說明,化用貼切自然,不露斧鑿痕跡,一如己出。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兩句依舊化用韓愈《初春小雨》中的句子。酥,本義指一種由牛羊乳製成的酪,這裡指春雨給人的那種具有緞子一樣光潔細膩的感覺,用酥來形容春雨,既準確地從視覺和觸覺兩方面傳達出春雨的特徵,又表現出春雨如油般的珍貴,蘇軾太喜歡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兩句了,在另一首詞中也化用過,如「千騎試春遊,小雨如酥落便收」。從韓愈的原句以及蘇軾的化用中,我們都可以體會出春景的迷人。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舉杯賞花,是詩人的雅興,「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這是醉翁歐陽修的花前醉酒之態,都只因「人易老」、「朱顏瘦」。惜花其實就是惜人生短暫,花前舉杯只是想藉以消除由花落人老引發的悲愁情緒。類似的表述很多,如晁補之「正喜花開,又愁花謝,春也似人易老」,又如陸遊「春如人易老,愁與漏俱長」,均是傷春悲生情緒。而蘇軾一句「休辭醉倒」卻將悲愁情緒逆轉,要想擺脫人生易老的威脅,就必須趁著花開時及時舉杯欣賞,這樣才能不辜負一番好春光。

「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莫待春回」是蘇軾自誡,也是對世人的諄諄告誡,然而蘇軾並沒有直接點明春回後結果,而是以一幅晚春景致「顛倒紅英間綠苔」含蓄地傳達出來的,這不僅是晚春的典型景致,更是人生的象徵,最後以景結情,委婉含蓄,蘊藉深遠,餘味無窮。顛倒的紅英與勃發的綠苔對比鮮明,一如李清照的「綠肥紅瘦」一樣,都準確地抓住了春去夏來的時令特徵。

蘇軾所寫的這首《減字木蘭花》結構非常奇特。上闕先是化用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詩句,用解語黃鶯,有無草色,如酥微雨等意象,表現早春的生機與美麗;下闋則通過對美景易逝,人生易老的敘寫,勸誡人們趁著花開及時醉飲賞花,切莫等到春回後悔哀嘆。

相關焦點

  • 宋詞中最芳香甜蜜的詞牌,十首最經典的《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等。宋人將七言八句仄韻之《玉樓春》誤作《木蘭花》,其第一、三、五、七句,每句減三字,成為四字句,於是創為《減字木蘭花》,首先以這個詞牌名填詞者為柳永,屬仙呂調。宋人用此調者極多。,適於各種題材。〔宋代〕朱淑真: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海南時期融入民歌風格創作的一首「立春詞」。一、《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賞析《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北宋·蘇軾春牛春仗,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 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既寫花又寫人,開篇11字便令人讚嘆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減字木蘭花·花》,便是一首以花和美女相互比喻的經典詞作。它出自於北宋大文豪蘇軾之手,約是蘇軾任職徐州知州期間所作。結合詞意,我們可以得知蘇軾的這首《減字木蘭花·花》與李白的《清平調》一樣,亦是以牡丹和美人相互比喻,通過文採豔麗的筆法、新穎纖巧的構思,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採。在這首詞中,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與花渾融為一體,極具美感。
  • 中華好詩詞減字木蘭花|花不看開人易老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等。定格為歐陽修《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此調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此調由四字句與七字句相間組成,每句用韻,仄韻與平韻交互,每兩句為一意群,詞意轉折,適於各種題材,故宋人用此調者極多。代表作有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等。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歐陽修〔宋代〕歌檀斂袂。繚繞雕梁塵暗起。柔潤清圓。百琲明珠一線穿。
  • 蘇軾看中一首唐詞,加了15個字,成了自己的宋詞名作
    我們之前讀蘇軾的宋詞,《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大篇幅的引用韓愈的詩句,韓愈的一首古詩基本上被他用完了,上片22字用了韓愈15個字。 但是到他的手下就變成了另外一種色彩,體現出了他非同一般的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 蘇軾《減字木蘭花》,西湖邊上寫下四十四個字,卻成為一代佳作
    蘇軾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尤其是喜歡和僧人交往,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他曾在寺院裡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當然和他交往的僧人也不少,比如佛印參寥。有一年,他再次去杭州,偶然結識了一位僧人,叫清順。蘇軾還為他做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佳作。今天我們就來賞析一下這首詞,了解一下蘇軾和清順的故事吧!《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裡。
  • 最美宋詞: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減字木蘭花》秦觀
    1081年,在老師蘇軾的鼓勵下,秦觀再次應試。省試榜上有名,會試卻名落孫山。秦觀心中懊惱,閒居高郵,寄情山水,賦詩寫文,「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洛黨」的領袖是程頤,「蜀黨」的領袖則是他的老師蘇軾。在「洛黨」的排擠下,這次制科考試,秦觀無緣金榜。兩年後,他才回到汴京,擔任秘書省正字。但未滿一月,事情又發生了轉折,被彈劾「行為不檢、放蕩不羈」,要求免去其職。
  • 蘇軾把韓愈最美的詩信手拈來,改成一首絕美宋詞,美得令人心醉
    這在詩詞中也很普遍,就像宋代晏殊《木蘭花》一詞中的的「長於春夢幾時多?散似秋雲無覓處」便是借鑑的唐代白居易《花非花》一詩中的「來如春夢幾時多?去似朝雲無覓處」;而宋代晏幾道千古絕唱《臨江仙》中的那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更是直接照搬的晚唐詩人翁宏《春殘》裡面的原句。
  • 減字木蘭花 送給楊老師
    減字木蘭花誨人不倦,嚴謹治學求至善。數載勤耕,逐夢江南成果豐。童心永駐,寬厚仁和親友睦。秀外慧中,桃李芬芳四海通。楊老師治學嚴謹,在專業上對我們要求嚴格,當年答辯時,我的論文前後修改了十多次才通過。但生活中楊老師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特別平易近人。楊老師從教三十五年,可謂桃李滿天下。她今年剛退休,再過幾日就是教師節了,所以寫了這首詞送給她,祝願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 減字木蘭花——教師節,向老師們致敬!
    減字木蘭花 教師節三月雪杏壇有節,兩袖清風憑酒烈。燭照浮生,桃李芬芳玉露凝。歲痕遮面,忍把青絲同墨換。獨傲一枝,最喜梅香傲雪時。
  • 蘇軾很著名的一首詞,描寫栩栩如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蘇軾在這場變革中註定是一位寂寥的旁觀者,他雖然困惑,也試圖阻擋,但直到他後來與罷相後的王安石在江寧相遇,彼此傾心交談,都說出了肺腑之言;加上蘇軾也經歷了種種坎坷,對人生和命運重新進行了思考,此時再次審視王安石的革新運動,終於有所理解,不過早已時過境遷,唯留無盡的感慨和自嘲。下面介紹蘇軾很著名的一首詞,描寫栩栩如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 人不賞花花易老,人不看春春易逝,蘇軾的一首賞春詞
    花什麼時候開的,門前的樹又是什麼時候綠的,枝椏上的鳥又是什麼時候養了小鳥的,一切發生的出人意料。人不賞花花易老,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發生了改變。人不看春春易逝,時光總是在指縫間失去的。千年之前便有一位詩人有這樣的感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詩人蘇軾和他的《減字木蘭花》。人不賞花花易老終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緣崖綠似苔。谷鳥鳴呼嘲獨往,野人笑語記曾來。定邀道士彈鳴鹿,誰與溪堂共酒杯。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了他一首詞,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高級的調皮
    雖然在仕途上跌宕起伏,但他的文學造詣沒幾個人比得上。蘇軾在文學方面有著非常傑出的成就,更是宋代詩詞文學的領軍性人物。不管是詩詞書畫還是散文,在宋代文學領域乃至在整個中國文壇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從蘇軾的詩詞作品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他的豪放灑脫,還能體會到他的溫柔深情。殊不知蘇軾其實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一提起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宋詞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生在文學上的造詣非常高,但是在仕途上卻是跌宕起伏。但蘇軾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對人生的樂觀和豁達,蘇軾並不是我們定勢思維中的那種刻板書生的形象,縱觀他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是一個非常幽默而且「調皮」的人。
  • 史上被抄襲最多次的一首唐詩,不僅唐人抄,蘇軾也抄出一首名篇!
    中國文人的筆觸如同細膩的墨泥,不論所述意象為何物,只要用心將感情研磨進去,就能潑灑出一片錦粲珠零,所以唐詩宋詞中所出現的意象繁如星海,詩詞作者也從這片海面上撈起過很多遺字逸句。然而在唐詩史上卻存在著這樣一個意象:它算不上很美的東西,其特徵也相當明顯,但卻被後世作者抄襲了無數遍!
  • 五首唯美減字木蘭花詞:不管花開,月白風清始肯來
    五首唯美減字木蘭花詞:不管花開,月白風清始肯來。1、《減字木蘭花》宋·釋仲殊江南三月。猶有枝頭千點雪。邀上芳尊。卻佔東君一半春。2、《減字木蘭花·留賈耘老》毛滂曾教風月。催促花邊煙棹發。不管花開。月白風清始肯來。既來且住。風月閒尋秋好處。收取悽清。暖日闌幹助夢吟。耘老夢中嘗作詩。毛滂任武康知縣,在元符年間。詞即作於此時。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壇最閃亮巨星,同時也是幾千年來少有的全才,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屈指可數。他的「明月幾時有?蘇軾就不一樣,隨便拿出一首詩詞,都讓人為之驚嘆,作為豪放派的他,並不被所謂的「豪放派」標籤束縛,婉約詞作也信手捏來。現存蘇軾兩千多首詩,將近四百首詞,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裡,大概有十幾首,未入選教材的也有精品。今天介紹蘇軾眾多作品中,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 蘇軾的一首詩有抄襲之嫌,牽出了歐陽修的一個錯誤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同僚兼好友章楶,經常與蘇軾進行詩詞答和,有一次,章楶寫了一首詠楊花的《水龍吟》,蘇軾隨之和了一首,就是那首著名的《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宋 蘇軾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索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便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眾多詩詞中的一首詞。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八月,蘇軾由定州貶往惠州。途經江西虔州的時候,蘇軾登上鬱孤臺,夜宿造口。三更半夜,蘇軾被雨驚醒,想到悽涼的處境,於是滿懷深情地給弟弟寫下了這首扣人心弦的詞作。
  • 蘇軾的一首不朽之作,詞境超逸奇特,一生至少要讀一遍
    他幾乎無所不寫,遊仙詠史、宴賞登臨、悼亡送別,以至宦情感觸、哲理探討、禪機參悅,都全部攝入筆底,呈現出一派絢麗輝煌的畫面。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不朽之作,詞境超逸奇特,一生至少要讀一遍。元豐六年,蘇軾來到貶所黃州,暫時居住在定慧院中。雖然生活艱苦,可總算在長途跋涉之後能夠稍作休息。這首詞是詞人初貶黃州時所作,詞境超逸奇特,詞意幽婉深邃,二者又渾然結為一體。起首二句抒寫背景,「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完。